Workflow
延安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延安革命纪念馆:讲好红色故事 弘扬延安精神
陕西日报· 2025-05-06 06:58
2022年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新一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 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延安革命纪念馆不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是一座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馆内陈列的珍贵革命 文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 红色初心,烛照千秋,辉映未来。70多年来,延安革命纪念馆始终发挥着博物馆搜集、保存、修护、研究、 展览、教育等基本功能,承担着宣传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 神教育的重要使命。 游客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资料照片)。 我的心里话 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 白婷 党中央在延安13年,为全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我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 指引的方向,保护好、运用好革命文物,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当好观众与文物对话的纽带,讲好延安故事, 传递延安声音,让更多人感受延安的魅力。 延安是中国革命 ...
延安中学: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陕西日报· 2025-04-30 06:53
教育理念与实践 - 延安中学以"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为核心教育理念,构建"一体四翼"素质教育实践体系(责任教育、创造教育、生活教育、励志教育)[5] - 实施"一核两新"教育理念,以延安精神传承为核心,顺应新课改与新时代需求,推行"三面三环六锚点"改革路径(知识/能力/素养协同发展,课程/教学/管理优化)[9] - 开发"红色浸润课程",形成"学科+红色文化"课程群,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16] 教学设施与投入 - 近年投入超2000万元资金,改造北关、枣园校区教学及生活用房3.2万平方米,新增图书3.8万册[7] - 建成数控教室、远程互动教室10个,配备智慧黑板96套,钱学森科技馆即将完工[6][7] - 餐厅采用智慧食谱系统,设置延时窗口保障学生餐饮需求,严格标准化加工流程[10] 红色基因传承 -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所中学,历经15次易名、14次搬迁,保留"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传统[12] - 成立"延安精神讲习社",超300名学生参与,通过辩论、红色短剧等形式传承精神[12][13] - 编著《延安思政课》校本教材,打造19节思政精品课,与21所学校开展思政一体化建设[14] 跨区域教育合作 - 与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高校、新疆兵团二中等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联学活动[13]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进校开设3D建模创新讲座,结合钱学森事迹激励科技创新[23] 学生培养成果 - 历史上培养我国首批21名留苏学生中的16名,为国家建设输送大量人才[16] - 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体育固本行动(阳光跑操、越野赛等),强化体魄与意志[17][18] - 学生常瑞雪(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等树立外交官等职业理想,体现家国情怀[22]
最高检调研组在榆林调研 应勇强调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效履职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
陕西日报· 2025-04-27 06:46
检察机关工作重点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赓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优良作风,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 [1] - 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坚持严格依法、实事求是、遵循规律,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1] - 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听党话、跟党走,站稳人民立场,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1] 检察机关具体工作部署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将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贯穿履职办案全过程 [2] -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找准检察履职切入点和着力点,增强监督办案针对性、实效性 [2] -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持续深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 [2] 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坚持"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以法治力量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3] -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整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切实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3] - 扎实推进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运用法治力量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 [3] 生态环境保护与红色文物保护 - 牢记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深化检察服务保障举措,完善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机制,携手守护美丽陕西 [3] - 加强红色文物保护,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把革命文物保护好、把革命精神传承好 [3]
新华时评:红色陕甘宁 发展新高地
新华社· 2025-03-31 11:31
这是崭新的陕甘宁!从宝塔山到六盘山,从曾经"苦甲天下"的"三西"地区到当年红军会师地,从梁家河 塬到红色照金,荒山秃岭重披绿装,山峁沟梁间红了苹果、大枣,甜了杏子、梨子;毛乌素锁牢流动沙 丘,沙坡头化身知名景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蓬勃发展,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现代农业园生 机勃勃。 新华社西安3月30日电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 谈会,同当地干部共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计。十年间,陕甘宁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 托,矢志不渝、接续奋斗,让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 陕甘宁革命老区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 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 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在党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当地干部群众以实干的激情,摘掉绝对贫困的"帽子", 用勤劳、智慧、勇气交出了"十年巨变"的时代答卷。老区不老,风华正茂。 这是逐梦的新沃土!高新园区,年轻的团队为梦想打拼;田间地头,回乡创业者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耕 耘。处处活力奔涌,不舍昼夜。奋斗者们用追逐梦想的脚步,诠释着新时代的"延安精神"。 这是发展的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