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数字化
搜索文档
【铜川】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7-04 06:47
文旅产业发展策略 - 铜川围绕提升城市辨识度,深挖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树立特色品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铜川积极与旅行社对接,落实"引客入铜"政策,充分利用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合作联盟平台,开展线路串联、客源互送 [2] - 加强与西安都市圈城市交流合作,整合文旅资源,联通旅游线路,组织开展联动宣传活动 [2]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铜川举办"三秦四季·清凉铜川"东南亚地区入境游体验活动,吸引来自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百余名游客 [2] - 铜川市旅游协会与新加坡旅行社代表签署境外游客长期输送协议,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2] - 陕西中国旅行社计划重点推出铜川非遗研学、药王康养之旅等定制线路,丰富二日游、三日游产品体系 [2] 数字技术与文创融合 - 铜川市耀州区委、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与腾讯游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英雄杀》"耀泽妙方现英雄"主题文创版本 [3] - 游戏内上线"寻迹耀州"主题站,复刻药王山、溪山胜境、照金香山等文化地标,开发孙思邈主题剧情副本 [4] - 围绕"药王"孙思邈制作专题宣传片,构建"线上展映+用户互动"全域传播矩阵,开展"玩转耀州"文旅专线宣传 [4] 文化IP开发与推广 - 宜君县推出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城市IP"药谷奇遇记",将黄芩、党参等草药转化为文化符号,开发服装、箱包等衍生品 [5] - 王益区挖掘地域文化,推出孟姜女IP文创产品,以"孟姜""喜良""桃礼"三大萌趣IP形象及耀瓷联名产品 [5] - 铜川策划扶持一批运用铜川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研发项目,推动形成设计、制造、营销、代理服务、品牌建设的产业链 [5] 康养旅游与特色活动 - 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依托旱作梯田景区,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吸引游客体验田园风光 [6] - 铜川推出康养旅居地,宜君县凭借夏季平均气温19℃的清凉和旱作梯田景观,成为避暑打卡地 [6] - 玉华宫景区推出禅意酒店与养生膳食服务,照金红色清凉旅居地结合丹霞地貌与红色文化 [6][7] - 铜川花月荟景区推出"草帽"音乐啤酒季,药王山景区开展辨识百草、制作香囊等活动,耀瓷文创园开展耀州窑刻花技艺美学之旅 [7]
“中国云谷”里的数字研学
环球网资讯· 2025-06-25 19:41
数字研学产业发展 -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形成以绿色算力、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打造"数字+文旅"和"数字+研学"等文化数字化产品 [1] - 云谷之境探索港通过科技研学、数字文旅和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展示数字展览新空间,涵盖航空航天、校园安全、国防军事、VR大空间等领域 [1] - 探索港自4月底开业以来已接待近万人次游客,客流持续不断 [8] 低空技术教育应用 - 低空智汇馆提供无人机发展历程展示、实操飞行等项目,吸引1500名学生参与低空飞行学习和体验 [4] - 无人机足球项目成为热门体验内容,学生可通过遥控操作带有球形保护罩的无人机进行比赛 [3] - 未来计划增设实验课堂,让学生动手3D打印建模并组装飞机,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 [4] 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 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吸引707支队伍、950余名师生参赛,设置12个赛项包括航天创意、无人机操作等 [6] - 探索港通过VR模拟和数字技术帮助青少年理解航天知识,为参加全国性科技竞赛提供实践平台 [6] - 研学基地采用VR眼镜模拟航天发射、数字模拟技术还原射击场景等方式增强国防教育体验 [6]
声音可以买卖“变现”了!全球首个声音资产交易平台上线
搜狐财经· 2025-06-23 17:30
一段马头琴演奏,一段昆曲的演绎,可以通过注册确权,评估转化后,成为可交易、买卖的数字文化产品。 01 全球首个声音资产 交易平台上线 声音可以"买卖",也能"变现"。最近,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国际声音资产交易平台上线。 最近,全球首个声音资产交易平台上线。这个平台上,马路喧闹、海浪鸟鸣能够变成数字资产,千年非遗唱腔未来能在全球流转交易。 有资产价值的资产包括: 活态类,比如人们口口相传的所有声音; 静态类,比如文字、乐谱、刻在石头上记述相关活动的图像;还有诸如一座戏台、一个古琴等各类声音物象; 动态类,比如储存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载体。 经历确权、定价和交易,一个抽象的声音能变成可交易的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已启动首个系统性开发声音资产的国家级战略项目:国家声景港建设示范工程,落成北京鱼果声景港、陕西西安易俗社声景港等十 家示范基地,推动声景资源在公共服务、新文旅体验、国际传播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02 声音资产和我们生活 有何关联?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高级顾问、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桑海波:如何确权?依靠知识产权、著作权和版权这些概念界定,你认为这个资产是 你的,在注册过程中,你就要对你的资产负责,区块链 ...
江苏有线: 江苏有线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文件
证券之星· 2025-06-19 17:08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9.8亿元,利润总额4.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5亿元 [4] - 连续十五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四年登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4] - 荣获江苏省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中国广电集团5G发展先进奖等多项荣誉 [4] - 2024年合并资产总额375.11亿元,比年初增长0.73% [37] - 2024年每股收益0.07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38] 业务发展情况 - 大众业务方面,宽带业务收入增长50%,5G号卡社会代理渠道发展同比提升246% [7] - 政企业务多点突破,中标省政务办政务云密码资源池建设等省级重大项目 [8] - 内容生产方面,视界观APP客户端下载量达到1800万次,活跃用户数稳步增长 [9] - 投资布局优化,实施苏银金融租赁、省数据集团等重点股权投资 [11] - 2024年建设智慧广电乡镇(街道)231个,完成956家酒店13.26万台客房电视操作复杂治理 [5] 技术创新与支撑体系 - "有线网络数智视听应用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未来电视"试点项目 [9] - 布局建设南京、泰州双算力中心,推进光纤入户工程 [9] - 开展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申报,连续第六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9] - 2025年计划投资重点包括网络升级、技术统筹、以旧换新、绿色低碳和自主创新 [43][44] 财务与投资管理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22元(含税),共计派发1.1亿元 [36] - 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额13亿元,其中网络建设类11亿元,机顶盒等长期待摊投资2亿元 [43] - 2025年股权投资类资本性支出12亿元,主要投向新一代光电通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 [42]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2亿元,减少年度利润总额 [49] 公司治理与内控 - 2024年共召开3次股东会、8次董事会会议、12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 [5] - 监事会2024年召开6次会议,对公司财务、重大事项等进行有效监督 [27][30] - 继续聘任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年报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53] - 2025年将编制公司"十五五"规划,加强战略引领 [23]
“彣芯雕龙·丝绸文化数字中心”正式落户苏州丝绸博物馆
央广网· 2025-06-17 11:02
项目合作与技术应用 - 苏州文化元宇宙实验室由苏文投集团与北京邮电大学、苏州丝绸博物馆合作成立 重点开展丝绸纹样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化创新应用 [1] - 智能布光原真采集系统由北京邮电大学自研 采集速度较传统方式提升30%以上 实现采集系统核心软硬件国产化替代 [2] - 丝绸纹样数字化创新应用项目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文化资源大数据服务技术集成与典型应用》的应用示范点 [1] 数据采集与数据库建设 - 苏州丝绸博物馆馆藏纹样约10万片 目前累计采集数据近2万 单日采集量突破1000片 [2] - 预计年内实现可溯源原生数据总量突破5万 构建全国最大的馆藏丝绸纹样原生数据库 [2] - 系统首次应用于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采集 有效降低采集成本并提升采集效率 [2] 运营成果与市场转化 - 数字化创新应用使苏州丝绸博物馆2024年参观人数同比增长253% 90后和00后观众占比超过50% [2] - 打造数字化线下体验空间"丝博未来馆" 推动数字纹样与其他产业领域跨界合作 [2] - 成功助力苏州丝绸博物馆晋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文化数据标注需求和流程国际标准正式落地启用 同步启动丝绸数据标注共建计划 [1] - 未来可将数字化工作体系复制输出至园林、刺绣、戏曲、苏作工艺等其他文化领域 [3] - 项目聚焦纹样数据采集、标识标注和全流程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探索数据创新应用和市场转化 [2]
“彣芯雕龙·丝绸文化数字中心”落地苏州丝绸博物馆
苏州日报· 2025-06-15 08:25
丝绸文化数字化项目进展 - "彣芯雕龙·丝绸文化数字中心"正式落地苏州丝绸博物馆 致力于将10万片传统丝绸纹样转化为可计算可应用的数字资源 [1] - 活动现场发布"采存算"技术服务平台 丝绸纹样数据库阶段性成果 《文化数据标注需求和流程》国际标准启用 并启动丝绸数据标注共建计划 [1] - 苏文投集团与北京邮电大学 苏州丝绸博物馆深度合作 成立苏州文化元宇宙实验室 并将丝绸纹样数字化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点 [1] 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成果 - 部署北邮自主研发的"采存算"一体化软硬件系统 其中"智能布光原真采集"系统使纹样采集效率提升30% [2] - 截至报道时累计采集近二万片纹样 单日采集量破千 预计年底形成五万片原生数据库 数据按存档级 研究级 应用级 浏览级四档划分 [2] - 采用"一核六面"解码方式对纹样进行多维度标注 包括技术 造型 纹样 色彩等六个层面 系统性解读文化符号 [2] 商业化与跨领域拓展 - 已开发数字化线下体验空间"丝博未来馆"及系列文创产品 市场反响良好 [3] - 计划年内推出纹样主题沉浸式数字展及配套研学课程 强化文化传播 [3] - 数字化工作体系未来可复制至园林 刺绣 戏曲等苏州其他文化领域 推动全域文化数字化 [3]
11家企业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量居江苏第一
南京日报· 2025-06-06 10:23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 - 南京11家企业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占全省31.4%,数量居江苏第一 [1] - "2024年法国塞雷辉煌中国(秦淮)灯会"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1] - 2024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266亿元,占GDP比重6.8%,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50.59亿元 [1] 政策支持与产业环境 - 江苏26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南京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2] - 南京出台《南京市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系列文件,降低企业"出海"成本与风险 [2] - 多部门协同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激发企业文化"出海"热情 [2] 企业国际化布局与案例 - 江苏舜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杭州亚运会提供509场发布会口译和497万字英文笔译服务,位列全球语言服务企业第26位 [3] - 南京云锦研究所将传统云锦与现代设计结合,产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3] - 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1800款3D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参与《黑神话:悟空》等知名项目 [4][5] - 汉桑科技在美、澳、越等国设立子公司,覆盖多场景音频产品 [5] - 南京唯晶信息科技在网络游戏开发和美术外包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5] 文化科技融合与创新 - 南京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形成IP开发、内容制作、海外发行全产业链布局 [6] - 南京炫佳网络科技推出KINOxAI视听制作平台,支持八国语言实时转换和定制化短剧推广 [7] - 南京睿悦信息展示Zeno AI智能眼镜,基于AI技术和大模型,助力XR设备"出海" [7] 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 2023年南京市属院团赴德、荷、日等国完成66场演出 [9] - 2024年秦淮灯会在法国塞雷展出1000多盏灯彩 [9] - 南京与全球25国25城结为友好城市,83城结为友好合作城市,并在10城挂牌海外服务中心 [9]
警惕文化数字化过程中的“数字橡皮擦”现象
36氪· 2025-06-06 10:08
"数字橡皮擦"现象的核心观点 - 文化数字化过程中因技术选择、算法偏见、人为干预、商业驱动等因素导致原始文化信息丢失、篡改或简化,损害文化完整性[1] - 数字化可能从"备份文明"异化为"格式化文明",擦除文化重要部分[1] 表现形式与影响 信息篡改与失真 - AI修复文物导致审美趋同,消除"包浆""历史粗粝感"等独特历史价值[7] - 文化创意产品对传统元素不恰当改编破坏原本内涵[5] 数据丢失与损坏 - 技术故障或存储介质老化导致古籍、文物数字化记录永久丢失[10] - 不完整的古建筑数字化模型影响保护与研究[8] 文化同质化与单一化 - 算法推送热门IP导致小众文化边缘化,削弱多样性[11] - 网络平台内容趋同化,系统性抹除非主流文化元素[11] 文化传承断裂 - 传统节日习俗在数字化时代被淡化,年轻群体认同感降低[12] - 文化创意产品停留表面模仿,缺乏深层价值传承[13] 底层逻辑分析 工具理性主导 - 效率优先思维将文化简化为可量化数据标签,忽视个体特质[16] - 非遗工艺数字化仅记录步骤而忽略匠人口述的文化寓意[18] 技术标准缺失 - 机构间数字化水平差异导致古籍扫描图像模糊、OCR错误率高[19] - 缺乏统一标准使同一古籍在不同数据库中呈现形态大相径庭[20] 商业利益驱动 - 企业倾向选择易变现项目,濒危非遗因商业价值有限被边缘化[21] - 历史题材游戏篡改事实娱乐化,背离文化传承初衷[23] 算法与数据垄断 - 平台算法优先推荐标准化内容,过滤小众文化表达[24] - 大型机构数据垄断阻碍文化资源的多元传播[26] 应对建议 - 需建立"技术+人文+制度"协同机制平衡效率与文化价值[29] - 数字化应保留文化原真性而非追求"完美修饰"[31]
卓易文化将藏品转化为数字资产
江南时报· 2025-05-28 22:15
公司动态 - 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深圳文博会发布"紫砂·易"平台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紫砂作品一壶一卡产品溯源 展示泥料、作者、制作工艺、流通价格等信息 [1] - 公司与华南版权服务大厅、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签约 共建华南"数版易"版权和IP创意孵化平台 推动"电商+版权+拍卖+交易"全链路模式落地大湾区 [1] - 公司推出"遇见东坡""龙耀丰登""龙德传人"三大全新IP项目 并联合多家机构发布"国文数字文创资产交易平台" [2] 商业模式 - 公司以紫砂产业为模板打造版权创新模式 解决文化产业"确真、确权、交易、流通、变现、传播"等痛点问题 [2] - 全链路模式已吸引超200家文化机构和科技企业洽谈合作入驻 并为多地地标产业提供落地方案与服务 [1] - 未来将整合多元业态 融合区块链、AI等技术 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文旅发展新模式 [2] 行业影响 - 公司创新模式推动紫砂艺术品从藏品向文化资产转型 [1] - 模式已引发行业共振 接待近二十批次省或地方文化产业部门领导专程考察 [1] - 将响应国家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计划 推动全国非遗及优秀版权IP转化 促进全球数字文化产业与中国模式融合 [2]
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推出前沿技术成果 聚焦数字化保存 激发消费新活力
深圳商报· 2025-05-27 15:03
公司战略与合作 - 公司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以"智启未来:永续艺术脉动"为主题,展示其在科技与艺术交汇处的智能化、全球化艺术生态构建 [1] - 公司与中科紫东太初、佳能(中国)、宁波博洋控股集团、茑屋投资、平安臻颐年等10家知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涵盖文化数字化与数据资产入表、艺术科技与智能应用、文化教育与美育服务、艺术产业与空间运营等多个领域 [2] - 公司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艺术数据标准化建设,深化技术协同研发与跨界资源整合 [2]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成果 - 公司推出艺术家艺术数字文献系统,实现艺术作品及创作手稿的永久数字化保存 [2] - 公司与行业伙伴联合开发高精度矩阵式三维重建系统,集成高清建模、快速采集和大尺寸文物无损数字化技术,提升文物数字化效率与质量 [2] - 公司开发《红楼梦生成式粒子系统》,将画中人物转化为百万级动态粒子流,创新文化遗产数字化呈现方式 [3] 数字文化产品与创新应用 - 公司推出雅昌艺数盒子、雅昌百灵等数字文化产品,通过多元内容与交互设计将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融入数字生活场景 [3] - 公司在沉浸式艺术体验领域打造互动项目,如《红楼梦生成式粒子系统》等,突破传统边界 [3] - 公司通过"雅映"技术精准复刻摄影作品黑白神韵,重新定义艺术出版品质 [4] 艺术展览与文化传播 - 公司推出"香港印制大奖"作品展,展示历年获奖作品,彰显印刷工艺与技术赋能的艺术传播 [4] - 公司举办"艺术大书展",深度融合艺术与文旅主题,打造纸上盛宴 [4] - 公司联合《BranD》打造印刷新动力设计展,聚焦设计师与印刷厂协作创新,赋予纸媒独特工艺与设计之美 [4] - 公司举办"阿拉克收藏视角——非洲当代艺术展",汇聚非洲13国艺术家作品,搭建跨文化对话桥梁 [4] 文化消费与全民共创 - 公司以"全民共创"为核心理念,推出少儿美育、旅拍作品综合解决方案等创新项目,打破艺术创作与消费壁垒 [4] - 公司通过艺术云印聚焦大众需求,激发文化消费新活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