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数字化

搜索文档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开幕 深圳文交所赋能全国泛文化企业
证券日报网· 2025-05-23 18:20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开幕,凭借高规格定位、超大规模布局与国际化视野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交易枢纽 [1] - 文博会吸引了海量文化企业、优质项目及资本集聚,为行业搭建集中展示的"全景窗口",创造多元合作机会 [1] 深圳文交所核心业务 - 深圳文交所作为国家级文化产权要素交易平台,致力于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构建文化产品从创意生产到交易流转的完整变现路径 [1] - 公司通过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及应用场景模式建设作为"专项抓手",发挥文化金融服务、艺术品交易服务、项目孵化合作等综合能力 [1] -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交易额已超过300亿元,首创"数据确权-登记托管-交易流通-场景应用"全链条服务体系 [2] 平台运营数据与特色 - 平台涵盖文化艺术品、黄金首饰珠宝、版权、地标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品类交易 [2] - 与福建、山东、山西、景德镇等地区合作打造特色文化体验中心,通过数字化手段激活文化价值并赋能实体产业 [2] - 文博会期间将举办十余场活动,包括新平台发布、艺术论坛、项目展示及签约仪式 [2] 战略合作与发展规划 - 文博会期间推出新会员优惠政策,包括最高一年期折扣及交易手续费减免,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业务体系 [3] - 未来将坚持"一专多能"发展路径,深度参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进全国文化大数据体系构建 [3] - 计划推出多样化交易模式,全面服务全国泛文化企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3]
【深圳文博会】30家优秀文化苏企携千余“新”品组团吸睛
江南时报· 2025-05-23 10:29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共设8大展馆、16万平方米展览空间,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 [1] - 全国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海外参展商达305家,现场展示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 [1] - 江苏馆设2个展区共855平方米,53家企业参展,展示文化科技新服务、文化消费新场景、文化传承新生态三大板块 [1][3] 文化传承创新 - 连云港穿戴甲产业融合非遗元素,1-4月销售额达50亿元(同比+91%),出口占比40% [4] - 宜兴卓易文化首创紫砂艺术品数字身份认证体系,"紫砂·易"平台交易额近2亿元,可交易版权超2万个 [5] - 江苏华艺集团研发全球首条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6倍,2024年在南通投产 [6] - 苏绣产业吸引近万名从业者,85后绣郎付健开创刚柔并济新风格 [5]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 - 江苏博人研发"骑行时空乘骑"娱乐机器人设备,结合VR实现沉浸式体验 [8]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库》已出版约1600册,建成在线数据库 [10] - 南京洛普自主研发4K全透声LED电影屏,全球落地速度达每月1块 [12] - 海菲曼耳机自主研发喜马拉雅DAC芯片打破国际垄断,产品进入全球市场 [12] 文旅消费新场景 - 淮安清江浦区因热播剧《北上》日均客流量实现翻倍增长 [8] - 宜兴窑湖小镇借春晚分会场效应旅游热度飙升,设计"云上小火车"打卡点 [9] - 若来(Rolife)国风盲盒在Z世代中形成收藏热潮,卡皮巴拉IP文创承载青年情绪价值 [9] 数字文化成果 - 新华报业"交汇点大平台"构建交互式文化数字产品集群 [10] - 《盛世大明》VR项目1:1复原明初南京都城,预计7月在明孝陵首发 [11] - 印象乾图AI数字人具备考古知识解读与情绪感知能力,可生成数字艺术品 [8]
数字技术赋能传承创新,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携手东阿共建中医药文化大模型
齐鲁晚报网· 2025-05-22 20:09
中医药文化旅游活动 - 2025山东(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系列活动在聊城东阿正式启动,展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东阿多元化文旅资源 [1] - 活动包括东阿阿胶成果展示、东阿文旅推介、中医药文化展示体验、中医义诊、山东手造展示等环节 [1]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与东阿县、东阿阿胶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依托齐鲁文化大模型共建中医药文化大模型 [1] 东阿阿胶公司 - 东阿阿胶是有着73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多次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连续10年荣登健康产业品牌价值榜榜首 [2] - 公司强化文化与产业双轮驱动,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积极探索健康产业多元化与全球化发展,形成"中医药+旅游"新业态 [2] - 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三千年传统技艺 [2]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负责山东文化数据库、齐鲁文化大模型、全省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 [2] - 齐鲁文化大模型一期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被写入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2] - 齐鲁文化大模型以最先进的大模型算法技术为底座,是自主可控的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 [3] 未来合作计划 - 三方将整合阿胶文化、养生文化、中医药文化数据资源,构建中医药文化数据库和展示平台 [4] - 计划打造中医药文化数字人、数字空间、场景焕活、互动游戏等,扩大应用场景 [4] - 合作将助力东阿建设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先行区,争创国内首家中医药文化5A级景区 [4]
全国首个英歌舞AI数字体验馆亮相汕头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7 17:27
文旅数字化创新 - 全国首个英歌舞AI数字体验馆在汕头开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为核心载体,结合5G、AI、VR、XR等技术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1] - 场馆通过VR设备实现360度沉浸式交互体验,游客可"穿越"至英歌舞表演现场,并触发AR虚实融合互动剧情及获得VR彩蛋礼品 [1] - AI数字人生成系统仅需3秒即可生成身着英歌服饰的专属数字人形象,数字化大锣鼓交互体验让游客实时驱动英歌队列共舞 [1] 非遗文化展示与互动 - 体验馆内布置108张手工英雄脸谱组成的红墙艺术装置,构建视觉震撼的非遗时空隧道 [2] - 互动区提供与英歌舞脸谱彩绘大师互动机会,游客可亲手制作专属脸谱,直接接触英歌舞文化符号 [2] 战略与产业价值 - 项目践行文化数字化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驱动潮汕文脉传承,激活文旅经济 [2] - 技术应用推动英歌舞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创新化表达和产业化发展,形成文旅新打卡点 [1][2]
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新增线上交易额超20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4-23 01:43
交易平台表现 - 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线上平台2023年新增交易额超200亿元,同比增长566% [1] - 交易范围覆盖文化艺术品、影视IP、数字版权等十余个垂直领域 [1] - 平台定位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核心基础设施",首创全链条服务体系包括数据确权、登记托管、交易流通、场景应用 [1] 平台创新与生态构建 - 运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解决文化数据资产交易中的"数据孤岛"和评估难题 [3] - 已孵化上线十余个子平台,涵盖黄金珠宝、文化IP、数字认证、影视要素等领域 [2] - 与福建、山东、山西、景德镇等地合作打造特色文化体验中心,促进地方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 [2] 未来发展规划 - 探索文化大数据要素资本化路径,参与相关标准制定 [3] - 计划推出文化数据智能创作、虚拟场景交互等新功能,深化与AI、元宇宙技术融合 [3] - 推动产业链从链式关系向网状生态转变,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及资产保值增值 [3]
大消息!刚刚,重大宣布:井喷
中国基金报· 2025-04-21 21:57
文章核心观点 深圳文交所线上平台2025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同比激增566%,其增长是长期生态沉淀、国家战略红利释放与产业协同共振的结果,该平台已成为文化数字化领域领军平台并在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2] 打造文化数字化领域领军平台 - 深圳文交所线上平台交易额爆发式增长是长期生态沉淀、国家战略红利释放与产业协同共振的结果 [2] -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自2022年成立后联合多地搭建垂类交易平台,运营平稳规模扩大,形成协同生态,在推动文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 该中心依托创新模式构建文化大数据交易平台,成长为国内文化数字化领域领军平台,展现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2] 培育多层次、数字化文化产业交易生态矩阵 - 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精准定位,首创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文化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构建可信交易生态 [3] -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已孵化上线十余个应用场景交易中心子平台,形成文化产业行业垂类平台交易生态矩阵 [3] - 平台与多地打造特色文化体验中心,促进地方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与产业化发展,对接文化数据资源与消费市场 [3] 树立文化数字化转型标杆 - 深圳文交所探索数据资产化新路径,实现首例国有文化央企数据入表成功案例,助国有文化企业转化数据资源为资产要素 [5] - 深圳文交所创新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建立覆盖数据资产化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流程 [5] - 深圳文交所将推出“四链路闭环一体化”的入表 + 交易服务产品,引领全国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