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搜索文档
江苏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②“百步之内,必有芳草”
新华日报· 2025-10-15 07:31
文化资源禀赋 - 江苏拥有3项世界文化遗产 251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 [2] - 江苏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2项 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4] - 无锡斗山遗址考古发掘确认找到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城址 距今6000年 是中国最早的史前城址之一 [2] 文化保护与传承工程 - 江苏实施文明探源工程 揭示地域文明的基因 源流与谱系 [2] - 推进"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 推动编纂出版3000册《江苏文库》 并建立线上数据库 [3] -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例如将顾廷龙故居用于国家级"非遗"程氏针灸 为老宅注入新生命力 [6] 文化遗产的活化与利用 - 2024年江苏博物馆参观量达1.4亿人次 全国领先 [6] - 推进博物馆体系建设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接待观众209.7万人次 文创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 [7] - 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日均客流近2万人次 实现"老味道"与"新场景"融合 [6] 文化创新与现代表达 - 青春版《牡丹亭》20多年演出500多场 收获观众百万 成功普及昆剧剧种 [7] - 通过"非遗生活荟"等创意活动 推动非遗走向市场化 时尚化 [9] - 推出"读城"主题线路 在城市深度漫游中串联历史与市井烟火 让文化在行走中"活"起来 [9] 文化影响力与交流 - 舞剧《红楼梦》海外巡演至新加坡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10] - "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亮相比利时布鲁塞尔 以非遗技艺架起中欧交流桥梁 [10] - 南京 苏州 扬州 淮安等城市获得"世界文学之都" "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10] 重大文化项目与基础设施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4年多来累计接待超1500万人次 成为大运河文旅新地标 [9] - 南京地铁5号线夫子庙站内陈列明清道路遗迹 是文物普查新发现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 [3] - 作为大运河 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江苏全力推进相关文化建设 [9]
刘宁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题调研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
河南日报· 2025-10-14 19:03
刘宁在省文物考 考古和文物· 刘宁强调,我省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物数量多、分布广、品类全、价值高,是我们深化"两个结合"研究阐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的源头活水。要发挥文化大省、文物大省作用,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和文物保护要求,一体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 承、创新性发展,围绕黄河文化、河洛文化等加强考古和文明研究阐释,扩大优质文博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打造一流考古研究机构,努力利用好河南考古 成果,让文物说话、讲好中国故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胜势。 省领导安伟、王崧、陈星参加有关活动。(记者 刘婵 张笑闻/文 董亮/图) 10月14日上午,省委书记刘宁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题调研考古研究机构建设、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 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充分发挥优势,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宁参观院史陈列馆,详细了解研究院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情况,对全省文物事业发展和考古工作予以肯 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 ...
历史剧的使命是搭建一座桥(人文茶座)
人民日报· 2025-10-12 05:53
电视剧《阵地》内容与主题 - 聚焦抗日战争时期以桂林为大本营的文化抗战运动,讲述共产党人团结近200位文化名人的故事 [1] - 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呈现前线烽火与后方文化坚守,传递军事战线与文化战线均为抗战不可分割部分的核心理念 [2] - 核心使命是搭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年轻一代在情感共鸣中理解历史,其内核是民族在苦难中坚守、在危机中奋进的精神品质 [2] 创作方法与历史还原 - 通过大量历史考据与实地调研,努力还原年代文化现场,包括防空洞写作、战时剧场排练等细节 [1] - 剧中情节如茅盾在轰炸间隙完成《霜叶红似二月花》、音乐家张曙在战火中谱曲等皆源自真实事件 [1] - 在尊重史实基础上注入人性温度,力求使历史人物成为有血有肉、有信念有抉择的鲜活个体 [2] 文化意义与当代启示 - 文化不仅是一种表达与传承,更是一种抵抗与坚守,文化人用作品激励民众、凝聚人心,以文明回应野蛮 [2] - 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传统的深刻理解以及与时代对话的勇气和能力,需在新时代继续守护精神家园 [3] - 历史题材创作的意义在于对民族记忆的修复与延续,是映照当下的镜子,提醒文化是一种力量、责任和使命 [3]
守护一脉文渊 续写百年辉煌
新华社· 2025-10-11 16:46
故宫博物院核心地位与历史 - 公司建院100周年,是中国文博界的重要里程碑 [1] - 公司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宫殿建筑和195万件套文物藏品 [1] - 公司见证了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1] 公司运营与现代化发展 - 公司运营着全球最大的文物医院,并每年吸引上千万人次参观 [1] - 公司开发了近2万种文创产品,并利用数字技术全天候展示文物建筑 [1] - 公司通过举办融汇中外的精品展览,持续提升其文化影响力 [1]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 行业强调保护第一,需维护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2] - 行业需加强对文物的研究阐释,挖掘其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价值 [2] - 行业应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创新展陈形式 [2] 文化传承与未来展望 - 公司从传统宫城转型为融合传统的现代博物院,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3] - 行业通过坚定文化自信和厚植文化情怀,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3] - 公司承载的厚重文明需通过优质文化产品与公众建立更深连接 [2][3]
守护民族记忆 赓续中华文脉
人民日报· 2025-10-11 15:54
馆藏1000余万件(册)珍贵明清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走过百年—— 守护民族记忆 赓续中华文脉 北京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巍然屹立。 这是一座守护民族记忆、赓续中华文脉的文化宝库,前身为1925年10月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部,如今 已走过百年历程。馆藏1000余万件(册)明清档案,与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一起被誉为20世 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 档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明清档案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大也最为完整系统的古代王朝档案,跨越500 余年,既是古代原始文献,又是国家珍贵文物。作为保管明清两朝中央政府、皇室档案的基地,中国第 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使命光荣,重任在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 百年坚守,初心如磐。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一史馆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开放的理念姿态、更有力的 行动举措,开启新的百年征程,续写守护文明薪火的时代新篇。 保护为本,百年沧桑守护文脉不绝 驻足"守望历史 传承文脉——明清档案事业百年发展历程"展厅,百年风云漫卷眼前。一路开拓向前的 事业背后,也曾写满艰辛—— 清朝末期,英 ...
新豪华,东风起:中国汽车的美学觉醒
远川研究所· 2025-10-10 21: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从追随西方审美到建立东方美学自信的转变,岚图汽车通过“文化自信与科技自强”的双轮驱动,以东方美学设计和高水平智能制造,成功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并进军全球,其商业价值获得市场认可 [3][7][29] 东方美学设计与文化自信 - 岚图汽车举办“天地鲲鹏”风尚之夜,超越传统汽车发布会,以原创高定服饰和舞台设计诠释“人车共风华”的东方美学新境界 [5][7] - “鲲鹏展翅”品牌标识源自《庄子·逍遥游》,寓意超越局限、开拓无限可能的精神追求,车型与马面裙同台呈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9] - 岚图泰山的车身设计呼应“极、润、雅”美学理念,内饰融入“正心、修身、齐家”智慧,使汽车升华为可移动的修养空间,形成与西方豪车迥异的东方气韵 [10] - 岚图梦想家与岚图知音凭借“中式豪华”双双斩获美国MUSE设计奖最高荣誉铂金奖,成为全球首个获此双料殊荣的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 [12] 全球化市场拓展 - 岚图出海征程自2022年启动,已深入挪威、丹麦、芬兰、荷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是唯一在此深耕的央企高端新能源品牌 [10] - 2025年初岚图知音搭乘中欧班列驶向挪威,随后近百辆汽车通过“东风号”专列发往欧洲,2025年6月正式登陆西班牙,在马德里、巴塞罗那等地开设18家展厅 [10] - 在意大利,首批100台车辆一经推出便被抢购一空,显示市场对东方美学设计的积极回应 [10] 智能制造与技术实力 - 岚图构建平台架构、岚海动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生态体系五大技术底座,覆盖关键领域,为用户提供卓越体验 [15] - 岚海动力提供灵活适配,800V智能超混技术在中大型混动车上实现纯电续航360至410公里,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20%电量充至80%仅需12分钟 [17] - 智驾采用“自研+合作”模式,自研鲲鹏智驾提供跨场景全栈式组合辅助驾驶,并与华为合作全系产品搭载乾崑ADS 4及鸿蒙座舱5,确保智能体验位于行业第一梯队 [17] - 截至2025年7月底,岚图在中国有1519项已颁发专利和4783项正在申请的专利,专利数量和增速均位居行业前列,主要覆盖智能网联、新能源、组合辅助驾驶等领域 [19] 财务表现与资本运作 - 岚图汽车于10月2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是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一次重要亮相 [2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60.5亿元增长至193.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8.9% [2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8.3%攀升至2024年的21.0%,并在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的7个月期间进一步上升至21.3%,是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内毛利率排名第二的新能源车企 [22] - 2022年至2024年期间,销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3.2%,是增速最快的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2024年全年交付超8.5万辆,同比增长约70% [24] - 2025年1至9月累计交付新车近9.7万辆,同比增长85%;2026款岚图梦想家上市18小时大定订单突破10000台,岚图FREE+上市后15分钟大定锁单超1万台 [24][26] 行业趋势与品牌突破 - 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跳出西方框架的机遇,重新思考汽车之美与中式豪华 [29] - 岚图凭借美学与科技的双重优势,完成从产品自信到品牌自信,再到资本市场自信的升级,让东方的成为世界的 [29][31]
新华时评|守护一脉文渊 续写百年辉煌
新华社· 2025-10-10 18:52
公司概况与历史沿革 - 公司成立100周年,其建筑历史可追溯至600多年前 [1] - 公司藏品规模达195万件(套) [1] - 公司历经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见证开国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 [1] 运营现状与业务亮点 - 公司年参观人次达上千万级别 [1] - 公司开发文创产品近2万种 [1]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文物医院”并运营全天候的“数字故宫”线上展示平台 [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公司保护工作的核心原则是维护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2] - 公司通过“太和学者”对话等项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 - 公司强调在文物安全前提下创新展陈形式,推出优质文化产品以连接公众 [2] 未来发展愿景与行业定位 - 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3] - 公司目标是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3] - 公司被定位为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活”的博物院 [3]
对话丨文化自信点燃文旅热火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10-10 08:02
行业整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运行安全平稳、繁荣有序,民众出游热情高涨 [2] - 文旅市场的高热度是多重因素同频共振的结果 [3] 市场需求特征 - 市场需求呈现个性化与圈层化的精准细分,小众、主题、深度成为关键词 [2] - 旅游目的地呈现中心开花与周边下沉的全域拓展态势,三四线城市及县域乡村成为新增长点 [2] - 夜经济成为假日消费的重要增长极 [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文旅融合程度更高,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演艺等方式让文物历史活起来 [2] - 供给侧创新升级是主引擎,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层出不穷 [3] - 智能导览、大数据客流监控等智慧旅游手段提升了游客体验感 [3] - 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品向精深发展,发展参与式、体验式、沉浸式业态 [6] 技术与数字化应用 - 需继续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红色景区的应用,打造数字化文旅体验 [4] - 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准匹配供需两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6] 产业发展与战略 - 需推动产业链延伸,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影视作品等,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 [5] - 促进城乡文旅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以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6] - 需将红色旅游规划与地方整体发展相结合,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产业协同发展 [5] - 需优化假日供给与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消费体验,补齐新兴旅游目的地服务短板 [6]
一个新的玉树
人民日报· 2025-10-09 20:20
秋日,上玉树。一个新的玉树,展现眼前。 三江源头,平均海拔约4200米,青海人提到去玉树藏族自治州,习惯说"上玉树"。 车入玉树城区,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映入眼帘。纪念馆外,一条大道取名"感恩",旁边石碑9个大字: 新时代 新玉树 新生活。纪念馆内,当年帐篷学校的黑板上,粉笔板书清晰,"我爱这土地爱得深沉"。 2010年玉树地震后不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来到玉 树,勉励各界:"大灾之后肯定有大变化,有你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党中央全力支持,有全国人民四 面八方支援,大家一起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将来肯定会有一个新的玉树。" (一) 感恩大道前行,便是红旗小学。 2010年6月1日,习近平同志来到废墟上的红旗学校。孩子们在白纸上描画出心中的新学校、新玉树,习 近平同志看着图画,欣然签名。 新时代,新红旗小学,图画中走来。从藏式钟楼进入教学楼,4楼的多媒体教室里,玉树学童通过远程 教学和北京昌平的小学生同上一堂课。 震后15年,仅北京就累计投入2.7亿元援助玉树教育。玉树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到97.05%,多媒 体教室覆盖率达99.2%。当地人说:"生态搬迁,义务教育,小羊 ...
越剧《红楼梦》中秋期间在德国精彩上演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09 11:32
人民网柏林10月8日电 (记者刘仲华)中秋佳节当天,受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的邀请,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在纽伦堡举办越剧《红楼梦》德国首场 演出。前巴伐利亚州州长贝克施泰因、纽伦堡市国际关系局副局长朴艾萨、埃尔兰根市国际关系局中国友城关系负责人奥特等中外嘉宾近500人出席活动。 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以细腻的表演与优雅的唱腔著称,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越剧团体之一。本次演出以越剧这一独具韵味的东方戏曲形式生动演绎文学巨 著《红楼梦》。舞台之上,流转的灯光与悠扬的乐声交织映衬,将这部伟大作品中人物的细腻情感与东方美学的典雅气韵完美融合。 来自纽伦堡的伯格曼曾在上海看过一次越剧《红楼梦》,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当晚他特意携太太一起观看演出。他表示,非常高兴有机会在纽伦 堡再次欣赏越剧。虽然他不懂中文,但是通过观演手册,还有之前对《红楼梦》的了解,他能感受到演员的一颦一笑,喜弄哀乐,"演员们非常优秀,演出 真是太精彩了"。 图为演员们在进行"文艺赋美"快闪表演。纽伦堡孔院供图 图为演出后演员与嘉宾合影。纽伦堡孔院供图 在正式演出前,宁波小百花越剧团还在纽伦堡多处地标景点进行了3场"文艺赋美"快闪表演,以开放的形式让更多公众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