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

搜索文档
南京云上慢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31 04:27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南京云上慢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俐,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长沙云上星杭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持股80%,江苏高淳国际慢城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 [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电影发行、食品销售、酒类经营等 [1] - 一般经营项目涵盖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广告设计与代理、数字内容制作服务、电影制片、体育赛事策划等 [1] - 其他业务涉及化妆品批发零售、互联网销售、家用电器销售、进出口代理等 [1] 企业基本信息 - 公司所属行业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具体为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中的影视节目制作 [1] - 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永胜圩村626号,企业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 - 营业期限从2025年7月30日至无固定期限,登记机关为南京市高淳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1]
有机会享受500㎡免费场地+20万元补贴+100万元投资,这场创新创业大赛即将启动
长沙晚报· 2025-07-27 15:37
大赛概况 - 大赛名称为"建行杯·首届中南大学校友创新创业暨2025年长沙经开区满天星大赛",报名通道将于7月28日开启,决赛于10月24日举行 [1] - 大赛主题为"守正创新 创业报国",充分发挥中南大学校友资源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 [3] - 参赛项目需至少有一名核心成员为中南大学毕业生,面向中南大学校友及校友企业家联谊会会员企业 [3] 产业聚焦 - 大赛重点聚焦"4x4"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医疗健康、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文化创意等领域 [1] 赛事安排与奖励 - 报名持续至9月19日,参赛团队可通过"中南校友情""满天星科创联盟"微信公众号报名 [3] - 赛事经过项目网评、复赛、决赛等环节,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3] - 一、二、三等奖分别按照3万元/项、2万元/项、1万元/项的标准现场发放奖金 [3] - 落户长沙经开区的项目有机会享受最高500平方米免费场地、最高5万元的赛事奖励、5万元至2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3] - 优秀项目将直接进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尽调阶段,有机会获得最高100万元的投资支持,并纳入长沙经开区科创基金"满天星"项目投资库 [3] - 所有入围项目纳入建设银行科创企业白名单,享受优先贷款服务 [3] 组织机构 - 指导单位包括中南大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专班、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科技厅、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行 [4] - 主办单位包括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南大学校友总会、建行湖南省分行河西支行 [4] - 承办单位包括中南大学湖南校友会、湖南省中南校友企业产学研发展中心、中南大学校友网上之家、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医疗器械产业园 [4] - 支持协办单位包括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长沙经开科创产业投资基金 [4] 联系方式 -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中南大学校友总会)联系人颜敏、李妍蓉,电话13319577178、13347312100,邮箱alumni@csu.edu.cn [5] - 大赛组委会执行办公室(中南大学湖南校友会)联系人赵晶、马咏梅,电话18574393409、13973161349,邮箱hunan_xyh@163.com [5]
港澳青年踊跃参与,这场创业大赛报名火热汇聚逾2500项目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17:08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概况 - 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新闻发布会于7月18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举行 [2] - 大赛设置5个赛道: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 [4][5] - 赛事流程包括初赛(8月11日-22日书面评审)、复赛(9月上旬现场路演)、全国总决赛(佛山市现场路演) [5][6] 参赛项目数据 - 截至报道时注册项目2564个,覆盖全国各省区市,非广东地区报名最多省份达135个项目 [7] - 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报名最多(858个),其次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赛道(611个) [7] - 港澳项目注册356个,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占比最高 [7] 赛道细分领域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赛道涵盖AI技术、量子计算、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 [4] - 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赛道包括集成电路、低空制造、商业航天 [4] - 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赛道涉及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大健康 [4][5] - 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赛道覆盖海洋牧场、农业装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型食品与餐饮品牌 [5] - 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包含科技服务、银发经济、动漫产品、时尚艺术 [5] 港澳地区参与机制 -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创业计划""体验计划"资助青年参赛,并推动内地交流实习 [7] - 澳门特区政府组织大湾区考察活动,推出"专业顾问服务互换计划",并研究将财政扶持延伸至横琴合作区 [7] 大赛推广与高校联动 - 前期对接166家高校(含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10个内地城市及港澳举办28场推介活动 [6] - 参赛项目普遍具备高技术水平,多数拥有专利或已注册企业,部分由高层次人才领衔 [7]
苏州两大百亿级基金正式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0:25
人才与产业基金 - 苏州发布"百亿人才基金" 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25亿元 存续期15年 重点投向领军人才 初创企业和硬科技领域 [1] - 同步设立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等子基金 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体系 [1] - 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同期发布 总规模100亿元 专注"链主级"项目 助力"1030"产业体系升级 [1] 科技创新政策支持 - 争取建设重点实验室 给予最高2亿元支持 布局高等研究院深化校地联动 [2] - 对基础研究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全球"揭榜挂帅"项目最高1000万元支持 [2] - 企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最高2000万元支持 顶尖人才团队最高1亿元支持 [2] 企业创新激励措施 - 科技领军企业新建全球研发中心最高1亿元支持 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最高2000万元支持 [3] - 国家级创新中心最高5000万元支持 外资研究院最高1000万元支持 [3] - 市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90%由企业牵头或参与 集成惠企政策最高3000万元奖补 [3] 关键技术攻关榜单 - 发布全球"揭榜挂帅"榜单45项 总投入54.12亿元 涵盖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1030"产业集群 [4] - 单条需求最高2.5亿元 超1亿元需求23个 聚焦技术升级 前沿攻关和绿色创新 [4] - 揭榜成功项目按50%比例支持 每项最高1000万元 [4]
苏州发布百亿人才基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 规模分别达100亿元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27
苏州市百亿人才基金 - 基金名称为苏州人才壹号基金 由苏创投集团发起 总规模100亿元 首期25亿元 存续期15年 [1] - 设立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文化创意 青年创业等子基金 重点投向领军人才 赛事选手 初创企业和硬科技 [1] - 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直投"创新运作模式 年内预计完成10只子基金设立 青年创业子基金重点支持35岁以下人才早期项目 [1] - 基金定位为"耐心资本" 创新容错机制 鼓励投资团队支持科技创新初创企业 [1] 苏州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 - 由苏州国投集团牵头市 区两级国资联动设立 总规模100亿元 专注于"链主级"重大产业项目 [2] - 投资以直投为主 单一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亿元 关注终端链主企业及掌握稀缺资源 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 [2] - 服务国家 省级战略布局 引导央企在苏产业布局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项目 [2] - 联动区县 市场化机构和科研平台 确保政府战略与市场效率有机统一 [2] 产业支持方向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1][2] - 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 推动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突破 [2] - 全面助力苏州"1030"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2]
安永:上半年A股IPO稳中有进、北交所吸引力增强,港股IPO显著复苏
IPO早知道· 2025-06-13 19:37
全球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整体处于低位徘徊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活动在全球占比上升 其中香港IPO筹资额占全球24% 与A股合计占比33% [2] - 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登顶全球 主要得益于大型IPO推动 [2] A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50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 合计筹资超过371亿人民币 IPO数量和筹资额均同比上升14% [4] - 工业、科技和材料领域的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居前三位 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占比超三成 [4] - 创业板和上海主板在IPO数量和筹资额上分列首位 科创板筹资额创开板以来新低 北交所平均筹资规模大幅上升 [5] - 北交所首次进入A股筹资额十大IPO榜单 反映出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吸引力增强 正在向"硬科技企业聚集地"转型 [5]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市场预计约40家公司首发上市 筹资额约1,087亿港元 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 [7] - 港股IPO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过5倍 近十年内仅次于2021年同期 A股上市公司或其分拆子公司在港IPO平均筹资额近百亿港元 [7] - 港股推出"科企专线" 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 聚焦技术密集、研发周期长的高潜力科技公司 [7] 美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共有36家中国企业在美股市场首发上市 共筹资8.41亿美元 IPO宗数同比上涨44% 筹资额同比下降62% [7] - 纳斯达克上市门槛提高 中小型企业赴美上市难度加大 但仍有中国企业选择赴美上市为未来发展和市场战略布局 [7] 行业发展趋势 - 北交所IPO有望向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拓展 [5] - A股IPO将呈现与市场承受能力相匹配的节奏化发行"新常态" 下半年或进一步聚焦科创领域 [5] - 汽车行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 在政策支持下加速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4]
安永:上半年A股IPO稳中有进、北交所吸引力增强,港股IPO显著复苏
IPO早知道· 2025-06-13 19:37
全球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整体处于低位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活动在全球占比上升 其中香港IPO筹资额占全球24% 与A股合计占比33% [2] - 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登顶全球 主要得益于大型IPO推动 [2] A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50家企业首发上市 合计筹资371亿人民币 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均上升14% [4] - 工业、科技和材料领域的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居前三位 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占比超三成 [4] - 创业板和上海主板分别在IPO数量和筹资额位列首位 科创板筹资额创开板以来新低 北交所平均筹资规模大幅上升 [5] - 北交所首次进入A股筹资额十大IPO榜单 位列第四 科技企业加速冲击北交所 正从"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向"硬科技企业聚集地"转型 [5]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市场预计40家公司首发上市 筹资1,087亿港元 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分别上涨33%和711% [7] - 港股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5倍 近十年仅次于2021年同期 A股上市公司或其分拆子公司在港IPO平均筹资额近百亿港元 [7] - 港股"科企专线"正式推出 聚焦技术密集、研发周期长的高潜力科技公司 有利于缩短筹备时间和合规成本 [7] 美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36家中国企业在美股首发上市 共筹资8.41亿美元 IPO宗数同比上涨44% 筹资额同比下降62% [7] - 纳斯达克上市门槛提高导致中小型企业赴美上市难度加大 但仍有中国企业选择赴美上市进行战略布局 [7]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北交所未来IPO有望向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拓展 [5] - A股IPO将呈现节奏化发行"新常态" 下半年或进一步聚焦科创领域 科技属性强的优质企业将率先上市 [5] - 宏观环境、市场资金和拟上市企业质量将成为影响A股IPO发行节奏的重要因素 [5]
安永:上半年香港IPO筹资额全球占比大幅升至24%,预计热度持续推升
第一财经· 2025-06-12 21:22
全球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整体低迷,共有500家企业上市,筹资额575亿美元,IPO数量同比下降11%,筹资额同比上升9% [1] -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筹资额在全球占比上升至33%,其中香港占比24%,较去年同期的3%有显著提升 [1] - 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成为全球IPO筹资额最高的交易所 [1] A股IPO市场表现 - A股上半年共50家企业首发上市,合计筹资371亿人民币,数量和筹资额均同比上升14% [4] - 工业、科技和材料领域IPO数量和筹资额位居前三,超三成企业属于汽车行业上下游 [4] - 北交所首次进入A股筹资额十大IPO榜单(开发科技,920029.BJ),显示其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吸引力增强 [4] - 长三角和珠三角企业是A股上市主力,江苏、浙江、广东、安徽四省IPO数量占比达90%,筹资额前五省份占比78% [5] 港股IPO市场复苏 - 香港市场上半年约4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1087亿港元,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 [6] - 上半年筹资额超过去年全年,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5倍,为近十年第二高 [6] - 生物科技与健康、零售和消费行业IPO数量并列第一,工业(含先进制造业)筹资额居首 [6] - 5月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聚焦技术密集、研发周期长的高潜力科技公司 [7] 美股中概股表现 - 上半年36家中国企业在美股首发上市,共筹资8.41亿美元,数量同比上涨44%,筹资额下降62% [7] - 筹资额下滑主要由于缺少大型IPO [7] 未来市场展望 - A股IPO将呈现与市场承受能力相匹配的节奏化发行"新常态",下半年或进一步聚焦科创领域 [8] - 北交所成为当前IPO申报和辅导备案主力,未来有望向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拓展 [8] - 港股IPO热度将持续,受A+H上市、"科企专线"、中概股回归等因素推动,预计更多大型企业及产业链领军企业将登陆 [8] - 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IPO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8]
仪征构建全链条人才生态体系
新华日报· 2025-05-24 05:36
活动概述 - 扬州人才校园日暨仪征市第九届凤来仪精英人才创业周活动于5月23日启幕,通过双选会、座谈会、揭榜挂帅、非遗展等形式展示引才诚意和发展活力 [1] - 活动由扬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兴波主持,推出"创业扶持+就业支持+生活保障"政策礼包吸引高校毕业生 [1] - 校园巡回路演作为子活动之一,展示10个来自南京高校的优质创业项目,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文化创意等领域 [1] 人才引进举措 - 组织60家重点企业及事业单位举办就业实习双选会,提供超千个岗位,覆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 [2] - 双选会将招聘端口前移至实习阶段,构建"实习—就业—扎根"全链条人才生态 [2] - 科技人才"揭榜挂帅"对接会上,10家重点企业发布技术需求,南京邮电大学专家团队现场路演科研成果 [2] 产业发展规划 - 仪征市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构建"6群8链"产业体系,打造"化纤城""汽车城""数字城"等产业名片 [2] - 规划建设金陵船舶产业园、中集绿氢零碳装备产业园等专业园区 [2] - 搭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南京·仪征大学生创业园等科创平台 [2]
新华时评|博物馆正以可亲可近替代“高冷范儿”
新华社· 2025-05-17 09:37
博物馆行业发展趋势 - 博物馆正在改变传统"高冷"形象,通过更亲民的方式吸引观众,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2] - "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部分大型博物馆出现排队现象 [2] - 游客将博物馆作为旅游重点,甚至出现"为了一个馆奔赴一座城"的现象 [2] 博物馆内容创新 - 博物馆通过多维度挖掘展品文化信息,以符合现代人认知和年轻人喜好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 [2] - 特色展览如民俗展、紫禁城与凡尔赛宫联动展、敦煌主题特展等,使历史更鲜活地呈现 [2] - 文创产品创新频频出圈,如凤冠、藻井冰箱贴等,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2] 博物馆传播方式革新 - 利用科技手段如云逛展、直播讲解等方式,突破空间限制,吸引更多观众 [3] - 数字化传播帮助观众避开拥挤和一票难求的问题,实现足不出户观展 [3] 博物馆社会功能 - 博物馆不仅展示历史,还通过展览和活动阐释文化、呈现社会变迁、凝聚精神共识 [3] -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博物馆承担文化身份守护、创新和重构的任务,需守正创新 [3] - 博物馆通过改革将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为公众提供文明滋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