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样

搜索文档
曝光偷骗税!税务部门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违法案件
中证网· 2025-08-18 18:26
税务部门首次曝光"新三样"领域偷骗税案件 - 税务部门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两起偷骗税案件 凸显监管力度加强[1] 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案件细节 - 公司通过扩大研发人员范围将非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工资费用668.22万元纳入研发支出申报[1] - 公司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费优惠并存在其他少缴税款违法行为[1] - 税务部门追缴税费及罚款共计571.9万元并依法加收滞纳金[1] 深圳犯罪团伙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 - 犯罪团伙通过操控11家企业从上游虚开团伙取得品名为"铅酸蓄电池"的虚开发票[2] - 团伙虚构生产加工假象将以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伪造成可退税的"锂电池"出口[2] -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总额达1.49亿元[2] - 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万元 其他18名涉案人员被判处三年至十一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2] 行业政策背景及影响 - 国家对新三样领域实施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经营主体快速发展[3] - 少数企业违规骗享税费优惠违背政策初衷 破坏税收公平环境[3] - 违规行为助长低价低效无序竞争 加剧产能过剩并破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 税务部门监管导向 - 税务部门强调享受税费优惠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3] - 持续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专注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的企业[3] - 依法查处违法行为防止税收成本外部化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3]
借“锂电池”出口骗税上亿元!19人被判刑
第一财经· 2025-08-18 17:18
税务部门严打"新三样"领域偷税骗税 8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公布一起"新三样"领域犯罪团伙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骗 税金额超1亿元。 经查,2019年至2022年,林嘉阳为首的骗税团伙为获取非法利益,通过操控深圳市道为新能源科技有限 公司等11家企业,从上游虚开团伙控制的新能源公司取得品名为"铅酸蓄电池"的虚开发票后,虚构生产 加工假象,将不能退税的"铅酸蓄电池",以可退税的"锂电池"名义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49亿 元。 2023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据相关法规,追缴骗取出口退税款1.49亿元,并处1倍 罚款。2025年4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主犯林嘉阳犯骗取出口退税罪,判处有期徒 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万元;其他18名涉案人员因犯出口骗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 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一年六个月不等。 除此之外,同日国家税务总局宜春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法查处江西南氏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骗享税费 优惠案件。 经查,2021至2023年,该公司通过扩大研发人员范围,将非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工资费用668.22万 元纳入研发支出进行 ...
前7个月外贸运行向上向好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5:1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创年内新高 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 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1] - 外贸运行保持向上向好势头 主要得益于外围经济形势好转及供给结构优化 [1] 产品结构分析 - 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9.18万亿元 占出口总值60% 同比增长9.3% 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 汽车增长10.9% [2] -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 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 [2] 贸易方式与伙伴 - 一般贸易进出口16.44万亿元 占外贸总值64% 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进出口分别增长6.3%和6% [2] - 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4%/3.9%/17.2%/16.3% 其中东盟与欧盟合计占外贸总值30%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 [2] 民营企业贡献 - 民营企业进出口14.68万亿元 占外贸总值57.1% 同比增长7.4% 其中出口10.04万亿元占65.6% 进口4.64万亿元占44.7% [2] - 民营企业出口商品灵活性强 抗风险能力突出 是增强外贸韧性的核心力量 [3]
2025年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新兴市场支撑出口作用进一步显现
光大证券· 2025-08-07 21:16
出口表现 - 2025年7月出口总额3217.8亿美元,同比增长7.2%,高于预期的5.8%[1][3] - 对东盟、非洲、拉丁美洲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6.6%、42.4%、7.7%,新兴市场支撑作用显著[3][5] - 美国占中国出口份额降至11.1%,欧盟和东盟分别占15.5%和17%[5][9] 进口表现 - 7月进口22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1%,高于预期的0.3%[1]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强劲,集成电路和医疗仪器同比分别增长13.0%和21.2%[20] 产品结构 -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对整体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四成,高端机床、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增长23.4%和62.2%[16] - "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前7个月出口额增长14.9%[17]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下滑0.7%,拉动作用较弱[16] 短期展望 - 8月7日美国新对等关税政策落地,转运商品将收取40%关税,"抢出口"效应消退[22] - 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在7月底8月初环比回落5%[24] 长期展望 - 全球贸易增速或放缓,非美区域(尤其是新兴市场)是稳出口关键[23] - 7月全球制造业PMI回落至49.7%,中国新出口订单PMI降至47.1%[27][29]
上半年进出口1367.6亿元量质齐升 长沙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
长沙晚报· 2025-08-02 18:53
长沙外贸表现 - 上半年长沙进出口总额1367.6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省52.1% [1] - 6月单月进出口276.6亿元,增长13.5%,规模达近两年新高 [1] - 与221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其中对近六成地区实现增长,外贸规模超10亿元的伙伴达33个 [2] 外贸市场多元化 - 湖南艾臣科技上半年销售额近2亿美元,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对非洲的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外贸增速较前5个月分别扩大44.6、34.4、75个百分点 [3] - 对中东的阿联酋、以色列、卡塔尔平均增速达144% [3] - 对最不发达国家进出口74.2亿元,增长35.3% [3] 新兴产品出口表现 - "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出口77.4亿元,增长77.5% [5] - 电动汽车出口51.6亿元,增长68.3% [5] -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对外贸易同比增长30% [5] - 海关监管创新为"新三样"企业节省成本约600万元 [5] 传统产品出口情况 - 工程机械出口增长0.9% [6] - 烟花爆竹出口增长25.1% [6] 对非贸易发展 - 上半年长沙对非进出口151.9亿元,增长59.5%,创历史新高 [8] - 出口99.5亿元,增长38.6%;进口52.4亿元,增长123.9% [8] - 工程机械产品出口15.9亿元,增长74.7% [8] - 自非洲进口农产品显著增长:芝麻7227.1万元(+79.2%)、鱼产品3119.8万元(+142.6%)、咖啡669.2万元(+199.9%) [8] - 赞美汽车上半年整车出口超去年全年,月均出口500-800台,创汇500-800万美元 [8] 政策支持措施 - 发布"2025年稳外贸十条措施" [9] - 帮助40家企业解决融资等问题 [9] - 为外贸企业授信20.75亿元 [9]
美学者哀叹:到底怎么输给中国的,回看60年就知道了
观察者网· 2025-08-01 12:22
中国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60% [1]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2.7% [1] 新三样出口结构 - 1-4月新三样进出口总额4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 [16] - 出口475.7亿美元同比增长5.3% 进口17.8亿美元同比下降33.5% [16] - 新三样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4.1% 拉动出口增长0.22个百分点 [16] - 锂离子蓄电池占出口45.1% 电动载人汽车占36.7% 太阳能电池占18.2% [17] - 锂电占比上升6.8个百分点 电动汽车占比上升1.4个百分点 太阳能电池占比下降8.2个百分点 [17]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 2010年中美电动汽车销量均超1000辆 2023年美国销量120万辆中国达640万辆 [5] - 中国政府投入约2310亿美元推广电动汽车 [5] - 实施购车补贴 免征购置税 电车专属车牌等优惠政策 [5] - 本土制造商享受税收减免 建厂审批加速等产业扶持 [5] 锂离子电池产业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85%电池电芯产能 [8] -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占全球市场份额94% [8] - 2010年代中国向电池技术研发制造投入数十亿美元 [7] - 同步投资钴 镍 石墨等关键矿产加工环节 [7] 太阳能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在新型太阳能发电产能投资达500亿美元 [13] - 占据全球太阳能供应链80%份额 [13] - 全球前十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中8家来自中国 [13] - 1978年全球95%太阳能产业集中在美国 [11] - 1980年代美国太阳能预算被削减85% [11] 产业成功因素分析 - 政策稳定性与新技术应用推广是关键成功因素 [1][4] - 技术成功需要结合技术机遇与市场机遇 [2] - 中国推动消费者接纳新技术同时鼓励制造商生产 [1] - 通过市场多元化 技术升级创新 全球化布局增强韧性 [16]
二季度规模创历史新高,解码上海外贸“先抑后扬”背后
第一财经· 2025-07-25 17:29
上海外贸表现 - 上半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9527亿元增长11.1%,进口1.2万亿元下降3.6% [3] - 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出口连续9个月增长,进口连续3个月增长,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7.2% [3] - 上海口岸占全国进出口总值近四分之一,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大口岸地位,海运占全国24.4%,空运占50.8% [16] 民营企业表现 -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8182.8亿元增长23.6%,增速高于全市21.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民营企业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超过38%,拉动进出口增长7.4个百分点 [5] - 有进出口记录的民营企业达4.1万家同比增加7.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出口增长7%高于整体增速 [6] 高技术产品出口 - 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4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25.2% [8]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占全国近4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进入欧美市场 [8] - "新三样"连续2个月增速超40%,6月电动汽车出口55.2亿元增长55.5%,锂电池出口31亿元增长28.9% [10] 中间品出口 - 上半年出口中间品5273.9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出口总值55.3% [9] - 通信设备零部件增长107.7%,音视频设备零部件增长59.5%,印刷电路增长21.6% [9] - 中间品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0.5个百分点 [9] 市场多元化 - 对非美市场出口增长16.1%增量1170.2亿元,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降214.2亿元 [1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8872.8亿元增长11.8%占41.3% [13] - 对东盟增长10.9%,金砖成员国增长16.5%,中东17国增长21.5% [13] 进口表现 - 单月进口从4月开始由降转增,6月铁矿砂进口量增23.1%,塑料增15%,纸浆增20.3% [15] - 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值增59.8%,电气装置增13.1%,机械基础件增6% [15] - 6月进口消费品375.2亿元增2.9%,乳品增34.7%,水果增57.5%,化妆品增10.6%,首饰增9.3% [15] 跨境电商 - 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口单量同比增长18.9%,进口额增长24.5% [15] - 营养保健品、彩妆、母婴用品、食品饮料、鞋靴箱包等品类增长显著 [15] - 上海是我国最大消费品进口口岸,多个品类进口规模占全国30%以上 [15]
武汉开通至厦门“新三样”铁海联运“直通车”
长江日报· 2025-07-25 08:32
核心观点 - 武汉至厦门铁海联运新通道开通,显著提升"新三样"产品出口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 [1][2][16] - 两地海事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实现监管互认和全流程"一箱到底"模式 [13][16][19] - 武汉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重要基地,年出口量超6万台 [7] 物流效率提升 - 新通道使货物从出厂到出海环节缩短5-7天 [2] - 每箱节约物流费用约600元,年节约运输成本上亿元 [2] - 采用"不换箱、不开箱"模式,实现始发港与中转港监管结果互认 [19] 产业布局 - 武汉聚集东风、小鹏、小米等新能源车企 [7] - 湖北形成锂电池产业集群,包括荆门亿纬、宜昌宁德时代等重要企业 [7] 监管创新 - 两地海事部门统一标准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19] - 推行远程同步查验和"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19] - 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提升通关效率 [19]
9个中西部省份领跑上半年进出口增速,优势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24 20:12
中西部省份外贸增速领跑 - 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增速前十省份中,中西部占据九席,青海以57.7%增速居首,甘肃33.8%列第二,湖北28.4%第三 [1][2] - 青海上半年进出口35.9亿元(+57.7%),出口31.8亿元(+110%),锂电出口14.4亿元(+3200%)占45.2% [2][5] - 甘肃上半年进口金属矿砂197.7亿元(+44%)占进口总值74.2%,镍锍进口32亿元(+104.8%) [5] 外贸大省规模与结构 - 湖北上半年进出口4023.1亿元(+28.4%),出口2927.9亿元(+38.5%) [3] - 河南进出口4125.3亿元(+26.2%),"新三样"出口141.5亿元(+152.8%),电动汽车出口131.1亿元(+275.6%) [3][6] - 安徽进出口超4500亿元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国第一,自主品牌出口占比50.3% [3][6] 产业与地缘优势驱动 - 中西部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业布局密集,青海锂电出口增速全国第二 [5] - 中部新能源汽车产能集中,比亚迪合肥/郑州超级工厂带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安徽汽车出口46.1万辆 [6] - 西部通过"一带一路"深化东盟合作,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060.8亿元(+11.9%)占53.2% [7]
上半年四川宜宾外贸进出口154.18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24 20:05
外贸数据表现 - 上半年宜宾市货物进出口总值154.18亿元,其中出口117.4亿元,进口36.78亿元 [1] - "新三样"出口40.2亿元,同比增长5916.2%,占全市出口总值34.2%,占四川省"新三样"出口总值28.4% [1] -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23.48亿元,光伏产品出口16.31亿元,电动汽车出口4040万元 [1] 贸易伙伴分析 - 宜宾市贸易伙伴共计162个,前四大单一市场为德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合计进出口47.36亿元,同比增长87.2% [1] - 对欧盟进出口42.1亿元,同比增长186%,主要受动力电池出口带动 [1] 企业表现 - 四川京龙光电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7.8%,该公司为液晶显示模组研发制造企业 [2] - 宜宾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58家,其中132家民营企业进出口126.55亿元 [2] 产业发展趋势 - 外贸"新三样"(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成为宜宾外贸增长新引擎 [1] - 宜宾海关将深化企业服务,培育外贸潜力企业,完善锂电池包装智慧监管,服务"新三样"出口需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