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者知情权
icon
搜索文档
预制菜,又摊上事了
搜狐财经· 2025-09-13 19:00
事件背景 - 罗永浩在微博质疑西贝使用预制菜 引发双方公开争议 贾国龙表示将起诉罗永浩 罗永浩悬赏10万元征集证据[1][2] - 事件焦点从罗永浩的质疑方式转向预制菜定义与使用界限的争论[2] - 西贝全国门店11日收入减少200多万元[3] 预制菜定义争议 - 市场监管总局定义预制菜为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西贝使用的即配或即食食品不属于该范畴[4] - 消费者普遍认为非现场猛火爆炒的菜品均属预制菜[4] - 西贝公布罗永浩就餐订单总额663元 并开放厨房参观及出餐流程[4][5][7] - 葱香烤鱼原料包含海鲈鱼及多种添加剂 需经解冻 撒料 烤制等工序[5][7][8] - 部分预制食材保质期长达18个月引发消费者对新鲜度的担忧[9] 定价策略与价值认知 - 西贝菜品定价较高(如39元生菜 43元炒蛋 29元/3个饺子)[11] - 公司承认过去定价策略存在失误 形成"西贝贵"的公众印象[12] - 消费者核心诉求是菜品价值与价格匹配 而非绝对价格高低[13][16] - 若通过预加工降低价格(如48元烤鱼) 消费者可能接受度更高[13][14] 行业模式与透明度 - 连锁中餐企业普遍采用中央厨房模式 真功夫 吉野家 西贝等企业预制菜占比超80%[24] - 中央厨房需投入高成本打造供应链 但可实现标准化与食品安全管控[24] - 西贝上半年平均利润率不超过5% 原料采购与人工成本各占三成[24] - 老乡鸡已实施加工等级公示(分餐厅现做 半预制 复热预制三类)并公开供应商[30][32] - 消费者排斥的是以现炒菜价格售卖未明示的预制菜[26][27] 消费者信任与行业启示 - 餐饮企业信任建立在服务公开与透明基础上(如胖东来标注果切时间)[34] - 西贝作为儿童友好餐厅拥有稳定客源与口碑[17] - 行业需保障消费者对食材新鲜度 加工方式及价格的知情权与选择权[18][38]
西贝营业额大降,于东来力挺西贝视频已不可见
证券时报· 2025-09-13 18:28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称西贝几乎全部是预制菜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并称门店没有一道预制菜[1] - 罗永浩9月13日转发采访内容并质疑西贝品牌战略公司 称其想搞垮西贝[2] - 胖东来老板于东来9月12日发文力挺西贝 称感谢西贝等品牌提供放心就餐场所 但9月13日相关视频已不可见[2] - 邓高静律师指出西贝使用牛肉包等按国家规定属于预制菜 且涉嫌侵犯姓名权和虚假宣传[3] 财务影响 - 西贝9月10日和11日每日营业额减少100万元 9月12日起预计每日减少200万至300万元[1]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 - 该标准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3] - 罗永浩表态支持预制菜合法化但强调消费者应有知情权 并推动立法明确预制菜身份[4][5] 企业回应与立场 - 西贝坚持称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贾国龙表示生意宁可不做也要辩是非[1] - 罗永浩在直播中展示西贝使用的海鲈鱼含复配水分保持剂 保质期达18个月 质疑其非消费者理解的鲜鱼[5] - 罗永浩澄清不反对预制菜 但要求餐馆透明化使用情况 其直播间销售预制菜时均明确告知[4][5] 行业争议焦点 - 预制菜定义存在分歧:律师指西贝食材在进入中央厨房前已符合预制菜定义[3] - 餐饮业内部意见分化:网上舆论谴责西贝 而行业内企业多声援西贝[2] - 消费者知情权成为核心争议点 罗永浩推动预制菜使用透明化[4][5]
刷屏!罗永浩:太好了,万众期待!!西贝营业额大降,于东来力挺西贝视频已不可见,抖音账号已私密!
证券时报· 2025-09-13 18:01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发布微博称西贝几乎全部是预制菜 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门店使用预制菜 [1] - 罗永浩9月13日转发贾国龙采访内容并配发省略号 后续转发西贝相关品牌战略公司内容并质疑其经营意图 [3][6]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9月12日发文力挺西贝 称其提供相对放心可口的餐饮选择 但相关视频于9月13日不可见 [7] - 邓高静律师指出西贝使用牛肉包等产品符合国家现行预制菜定义 且涉嫌侵犯姓名权与虚假宣传 [7] 财务影响 - 西贝9月10日及11日每日营业额减少100万元 9月12日起预计每日减少200-300万元 [2] - 贾国龙表示事件对西贝造成明显伤害 直接导致客流量减少和营业额下降 [2] 行业规范进展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8] - 新国标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 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时代 [9][10] 核心争议焦点 - 罗永浩质疑西贝使用经复配水分保持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处理且保质期18个月的海鲈鱼 认为其虽到店为生鲜状态但实属深度工业化预制食材 [10][11] - 罗永浩强调不反对预制菜 但主张消费者应享有知情权 要求餐馆明确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 [10] - 贾国龙坚称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 并表示"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 [2] 行业反响 - 餐饮行业内部出现分歧:网络舆论普遍谴责西贝 而行业内企业人士则集中声援 [7] - 罗永浩呼吁通过立法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认为现行国家标准缺失导致企业可钻空子 [7][10]
壹快评丨消费者不仅需要吃得放心,而且需要吃得明白
第一财经· 2025-09-13 13:40
核心观点 - 西贝事件引发对消费者菜品知情权的关注 网红企业家指责西贝使用预制菜但公司否认 目前缺乏国家标准界定预制菜[1] - 餐饮企业应主动保障消费者对原料来源和制作工艺的知情权 西贝开放后厨公布13道菜品制作过程值得肯定[2] - 预制菜行业已发展超20年且体量扩大 但消费者对风味营养安全存在质疑 国标缺失加剧担忧[2] - 老乡鸡通过标注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三类菜品保障知情权 获得消费者认可[3] 行业现状 - 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已超20年 行业体量持续扩大[2] - 目前缺乏预制菜详细国家标准 导致企业操作存在争议空间[1]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风味营养和安全存在普遍质疑 国标缺失加剧担忧[2] - 行业出现主动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的企业 如老乡鸡标注三类制作方式[3] 企业具体操作 - 西贝公布13道菜品制作作业指导书 开放后厨展示原料使用情况[1] - 西贝儿童餐使用保质期24个月的有机速冻西蓝花 保质期9个月的腌制鸡翅和牛肉酱[1] - 西贝羊排可用三餐即隔夜食用 面筋采用保质期12个月速冻凉皮[1] - 西贝使用采购的腌制大黄鱼和牛肉等预制原料[1] - 公司创始人认为后厨操作不属于预制菜 因国标缺失无法明确界定[1] 消费者反应 - 小学生食堂采用预制菜曾引起家长强烈反弹[2] - 西贝人均消费100元左右的餐食事件引发公众对预制菜的担忧[2] - 消费者希望获得原料来源和制作工艺的知情权以自主选择[2] - 老乡鸡标注菜品制作方式的做法获得网友点赞[3] 发展建议 - 应加快推进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质量标准建设[3] - 需严格把关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并强化行业监管[3] - 鼓励餐饮企业主动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2] - 推动企业展示食材来源和预制作工艺[2]
一分钟在线人数破10万,罗永浩开直播“爆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07:36
事件概述 - 西贝餐饮集团因预制菜问题引发舆论争议 网红罗永浩通过多平台直播进行公开回应 直播开始10分钟抖音观看人数超10万 半小时微博观看量近500万[1] - 罗永浩在直播中展示西贝"小牛焖饭牛肉包2.5kg(堂食袋装)"产品 认为该产品按正常人类理解应属预制菜 但西贝创始人声称百分百没有预制菜[6][8] - 西贝官方发布公开信称罗永浩指责不实 公布13道菜品制作过程"作业指导书" 并向社会开放后厨及供应链参观[8] 行业监管定义 -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预制菜定义 规定预制菜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 不添加防腐剂 需经工业化预加工且加热后方可食用 不包括主食类食品[11] -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即食食品和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12] - 总局强调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重要举措[12] 企业立场差异 - 罗永浩表示不反对预制菜进商场 但反对以现做菜价格销售 主张推动预制菜透明化[4]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区分"预制"与"预制菜"概念 称中央厨房配送到门店的是原料 预制是提前加工 预制菜是成品熟食[12] - 罗永浩点赞老乡鸡菜品分类标注做法(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 认为保障了消费者知情权[6] 市场反应 - 部分食客专程到西贝品尝"罗永浩套餐"并分享体验 评价出现两极分化 有人认为难吃 有人认可其卫生和上餐速度[10] - 罗永浩承认其直播间也销售预制菜 但强调明确告知消费者属性 认为预制菜本身合法[6]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争议引爆行业,消费者为何“谈虎色变”
第一财经· 2025-09-12 22:53
本次纷争的原因之一还与顾客端和品牌端对于预制的理解不太一样有关。 "预制菜"究竟是餐饮工业化的进步,还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漠视?近日,由网红企业家罗永浩对餐饮品 牌西贝的质疑所引发的这场巨大风波,正是呈现了这一争论。 一方基于消费体验呼吁强制明示,另一方则从专业角度坚决否认并准备法律维权。在这场"罗生门"背 后,暴露的是当前预制菜行业标准缺失、定义模糊与消费者认知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罗永浩公开指责,西贝"应战" 9月12日,记者探访了上海市一家西贝莜面村的后厨,员工告诉记者:"店里没有预制菜。烤鱼烤羊等菜 品运来的时候都是生的状态,到店后才开始烹饪。香葱烤鱼大概需要烤9分钟,烤鸭需要烤80分 钟。"【探访详情可戳记者实探西贝后厨】 9月11日,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西贝的中央厨房预加工,配送到门店的是原料,例如羊排 切割成标准形状等。预制和预制菜是两回事,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预制菜是成品,是将熟食加工 好冷冻,再拆包装后加热直接食用。 缺乏国标,但鼓励预制菜明示 实际上,在被C端消费者熟知之前,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已有20多年之久。但当时预制菜仅仅被B端 业者所知晓,并作为行业内的切配和辅助环节, ...
西贝否认删博,罗永浩最新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9-12 22:23
西贝菜品争议事件 - 西贝承认部分菜品存在隔夜使用情况 煮好的羊排赏味期为三餐 涵盖当天上午 下午及次日上午[2] - 西贝公布罗永浩所点16道菜品明细 包括牛肉土豆条 羊肉串配馕等 并发布42页菜品制作流程作业指导书[5] - 公司否认使用预制菜 称中央厨房配送菜肴不符合国家预制菜定义[5][8][27] 预制菜行业定义与监管 - 国家六部门明确预制菜定义:需使用食用农产品原料 禁用防腐剂 采用工业化预加工方法 且必须加热或熟制后食用[17][19][20][21][23] - 预制菜范围排除即食食品 凉拌菜 速冻主食 净菜及中央厨房向自有门店配送的菜肴[24][27] - 监管部门推广餐饮环节预制菜明示制度 但目前无强制性法律要求[29] 消费者认知与行业争议 - 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价格与品质不匹配的质疑 强调知情权重要性[13][29] - 行业专家指出中央厨房配送模式与大众预制菜认知存在偏差[27] - 西贝开放全国370余家门店后厨并上线罗永浩菜单包含13道菜品[10]
罗永浩承认直播间卖过预制菜:预制菜就是另一种罐头,但不透明消费者受不了
新浪科技· 2025-09-12 21:17
预制菜行业透明度争议 - 罗永浩悬赏10万元人民币批评西贝预制菜不透明问题 强调消费者知情权维护的重要性 [1] - 预制菜被类比为罐头食品 行业合法性得到认可但透明度不足引发消费者长期不满 [1] - 交个朋友直播间销售预制菜时明确标注产品属性 未出现消费者争议 [1] 企业回应措施 - 西贝莜面村针对争议迅速推出"罗永浩菜单" 通过命名方式回应透明度质疑 [1] - 争议事件通过多平台直播形式发酵 罗永浩在直播中详细阐述预制菜行业现状 [1][2] 行业认知现状 - 预制菜行业存在信息不透明问题 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知情权需求日益强烈 [1] - 直播平台成为行业争议重要发声渠道 企业需重视产品信息明确披露 [1][2]
罗永浩与西贝“口水战”,法律角度该咋厘清对错?
齐鲁晚报网· 2025-09-12 17:08
预制菜行业标准与监管现状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定义预制菜为: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需加热后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且排除速冻面米和方便食品等主食类食品 [1] - 实际经营中存在界定边界模糊问题,例如西贝主张门店菜品均为现场制作,中央厨房仅负责原料预处理(如羊排切割),主食类在工厂制作后门店加热属于合规范畴 [1] - 政策层面对"中央工厂预处理+门店现制"的混合模式未细化规定,形成灰色地带 [2] 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依据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2] - 六部门通知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2]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是具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法定权利 [2] 企业回应与法律争议焦点 - 西贝强硬回应"无一道预制菜"并宣称将起诉罗永浩,称其言论"伤害很大" [3] - 法律判断需结合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若不存在捏造事实、未尽核实义务或使用侮辱性言辞三种情形则不承担民事责任 [3] - 消费者评价行为中事实陈述需客观真实(如"几乎全是预制菜"需提供加工流程证据),主观意见表达需避免侮辱性言辞(如"太恶心了") [4] 公众人物言论责任边界 - 公众人物言论传播广、影响大,可转化为舆论监督,但需承担更高审慎义务 [5] - 发表言论需确保事实真实、评价克制,发表前应核实,失实后需纠正 [5] - 若言论与事实存在重大出入且无合理核实证据,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或商业诋毁风险 [6]
罗永浩悬赏十万元“收集证据” 西贝预制菜风波再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9-12 16:41
事件背景 - 罗永浩于9月10日发布微博称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 表达对预制菜未标注的不满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饮企业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 [3]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9月11日晚间举行发布会 明确否认门店使用预制菜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 [1] 公司回应 - 西贝引用国家六部门2024年3月发布的预制菜定义 强调罗永浩所点13道菜品中没有一道符合预制菜标准 [3] - 公司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370多家门店后厨对外开放 允许消费者在保证卫生标准前提下参观菜品制作全过程 [3] - 西贝详细还原罗永浩团队用餐细节:5人共点13道菜(含2道重复点单) 最终仅2道菜未用完且罗永浩离店时曾表示"挺好" [5] 争议焦点 - 罗永浩质疑西贝菜品存在"隔夜菜味道" 特别指出草原嫩烤羊排(单价119元)和葱香烤鱼(单价89元)有重烤痕迹及异味 [5] - 罗永浩通过社交媒体悬赏10万元征集法律认可的预制菜证据 同时承诺转发微博者将获赠iPhone 17 [5] - 双方对"预制菜"认定存在根本分歧:西贝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否认使用 而罗永浩强调消费者体验与标准定义间的差异 [3][5]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公众对餐饮行业预制菜使用透明度的关注 罗永浩表示无论诉讼结果如何都将推动消费者知情权及相关立法进程 [8] - 西贝公布罗永浩消费详单显示总金额663元 其中单价最高菜品为小炒草原牛(79元)和草原嫩烤羊排(119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