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青海湖迎来首批越冬大天鹅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3 14:05
图为大天鹅陆续抵达青海湖越冬。李晓明李斌文/图 e the e t : tens. te the September 目前,青海湖有鸟类331种,每年在青海湖越冬的大天鹅有600余只。此番大天鹅如约而至,不仅是青海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更是国家公园 创建过程中生态保护成效的生动体现。 日前,青海湖国家公园候选区小泊湖保护站生态管护员在倒淌河流域巡护监测中,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的优美身影。这是今年首批抵达 青海湖越冬的大天鹅。 ...
吉林两大国际重要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3 14:05
图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停歇觅食的白鹤。吴林锡文/图 近日,吉林莫莫格、向海两大国际重要湿地同步迎来候鸟迁徙高峰,累计记录候鸟数量超过25万只。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节 点,两处湿地凭借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成为鹤类、雁鸭类等候鸟南迁途中的"黄金补给站",上演着万鸟翔集的生态盛景。 ष्ठ y p 1-1-1-149 - 1-1-1-1-1-1 r - 0 0 7 ...
这些密码,告诉你千年胡杨如何锁住万里黄沙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2 15:27
每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正是新疆的"胡杨时间",河岸、沙漠、戈壁,都被一片片金色的胡杨树装点。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胡杨地图"去寻找这份属于 新疆的秋日浪漫。 0:00 进入"胡杨时间",新疆东疆地区率先迎来胡杨林最佳观赏期。伊吾县47.6万亩天然胡杨林铺展在戈壁上孤傲挺立,在荒芜的大地上洒满碎金。穿行其中,可 近观千年胡杨的风姿。 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万亩胡杨林已经披上了华丽的盛装。戈壁胡杨与雅丹地貌相映,"金色胡杨"与嶙峋的怪石交织勾勒出一幅苍凉又壮丽的戈壁画卷。 在阿拉尔市,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造就了这里独特的"生命奇观",沙地上苍劲的胡杨仍保持着与风沙搏斗的倔强姿态。随着生态补水的进行,这里很多 胡杨又枯木逢春,枝繁叶茂重现生机。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沙雅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天然胡杨林。全长139公里的胡杨秘境自驾公路串联了多个典型的塔河胡杨沙漠综 合景观。驾车穿行金色长廊,宛如走进一幅流动的油画。 巴楚县326万亩连片的胡杨林沿叶尔羌河分布,形成湿地胡杨、戈壁胡杨、沙漠胡杨和水泊胡杨四种独特形态。作为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灰叶胡杨林, 这里正呈现半绿半黄到满目金黄的色彩变化。 ...
赣鄱碧波长 江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线观察
金融时报· 2025-10-22 13:14
文章核心观点 - 长江经济带江西段通过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和金融支持,实现了从环境受损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1][2][10] 长江岸线生态修复 - 长江岸线从滩涂杂乱、草木稀疏转变为生机盎然的连片绿地,成为市民游憩空间 [1] - 采用专利石笼网箱和聚氨酯碎石等生态护岸材料,既保障护坡牢固又利于鱼类、昆虫等生物繁衍 [2] - 规划治理使裸露江滩变身绿地,滨江步道从6米拓宽至8米,提升亲水体验与生态安全 [2][3] 文旅融合与渔民转型 - 通过修复历史建筑、植入新业态,将排工巷等街区打造为核心景点,为“洗脚上岸”的渔民提供转产就业舞台 [3][4] - 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实现禁渔护江与生态富民的良性发展 [3][4] - 吴城候鸟小镇景区累计游客量突破150余万人次,大幅超过2024年总接待量,文旅吸引力显著上升 [4] 化工企业绿色转型 - 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实施160余项环保隐患治理和节能降碳项目,生产区可绿化区域实现100%绿化 [5] - 通过技术升级与细节管控,如封堵全厂1000余个地漏下水井,实现无异味工厂和“油不落地、气不上天、污不入土” [5] - 理文化工通过全流程数智化改造累计节约电、物料等成本约4亿元,并释放资源用于新产品研发 [6] 金融创新支持绿色发展 - 工商银行九江市分行为理文化工环保技改项目批复9900万元贷款,并创新构建低碳工艺改造与融资成本挂钩机制,企业实现绿色目标可享受融资成本下调30个基点的激励 [7][8] -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西省绿色贷款余额1.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3%,其中投向节能降碳、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贷款占26.4% [8] - 由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牵头的15.8亿元银团贷款支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前已投放1.35亿元 [9] - 中石化九江分公司获得工商银行、中国银行44亿元贷款贴息合同及4亿元票据支付,用于一系列技改项目 [9]
赣鄱碧波长
金融时报· 2025-10-22 09:37
如今,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统领的赣鄱大地,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与发展优 势?金融与绿色发展在共生中迎来了怎样的新机? 从滩涂到绿岸:细致守护长江生态 秋日阳光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翠绿色的草地与远处湛蓝色的天空、赭红色的浔阳楼 相互映衬。滨江步道上,不时有居民与游客往来穿行、拍照留念。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近水难亲 水"的另一番模样——滩涂杂乱、地块闲置。 改变,始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进,更源于对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的坚定落实。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时指出,长江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无论未 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 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从长江岸线规划到技术升级,这里沿线生态的"进化"从未停止:在规划治理 上,裸露江滩变身连片绿地、旧岸焕新筑起景观带、滨江步道变长变宽。在护岸材料的选择上,也更契 合生态安全与实际需求:自主创新的专利石笼网箱技术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上,让一级护坡更加牢 固;聚氨酯碎石则让下层牢固护坡、上层长出 ...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亮
陕西日报· 2025-10-22 07:11
一组组亮眼数据印证三秦大地的生态之变:2024年,秦岭陕西段生态质量指数跃升至最高类别"一 类",优良等级面积占比超99%;长江流域陕西段水质全线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黄河干流陕西段连续3 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 "十四五"以来,陕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 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过去的延河可不是这个样子。"在河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市民张志强回忆道,"以前每逢下雨,河 水就浑得像泥汤,要是遇上干旱,河床很快就露了底。泥沙多、水质差,看着就让人揪心。" 群众的期盼就是治理的动力。延安市以"河长制"为抓手,构建起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治理组织体 系。2020年,《延安市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施行,标志着延河治理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延河治理终见成效。2024年,延河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 为黄河流域陕西段首条获得该荣誉的河流。"我们始终以'六水同治'为引领,统筹推进水资源节约、水 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全方位守护延河生态。"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邵瑞华介绍。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延安市已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县级城市建成 ...
为了那一声声清脆的鸟鸣,他们在行动
新华网· 2025-10-22 05:37
时下正值黑龙江省候鸟迁徙季,哈尔滨野保志愿者团队开始了秋季"护飞"行动。7年来,他们总巡护里程约3万公里,移交放飞、寄养救助国家一 级、二级与"三有"保护等鸟类超万只,为相关部门提供非法捕猎线索近百个。 哈尔滨野保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协助执法人员对非法捕猎的鸟类留证(2024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发(张树摄) 哈尔滨野保志愿者团队由60多人组成,长期致力于松花江流域生态保护。近年来哈尔滨鸟类生存环境向好,但他们巡护频率不减,用实际行动守 护着这里的一声声鸟鸣。 这是哈尔滨野保志愿者团队在呼兰区发现的一处捕鸟现场(2020年10月25日摄)。新华社发(张树摄) 哈尔滨野保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在进行护鸟宣传(2020年10月25日摄)。新华社发(张树摄) 2025年10月19日,哈尔滨野保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在野外摘下挂在树上的捕鸟滚笼及诱笼。新华社发(张树摄) 2025年10月19日,哈尔滨野保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在救助被捕鸟网粘住的鸟类。新华社发(张树摄) 哈尔滨野保志愿者团队志愿者管绍贤在呼兰区放飞被捕鸟类(2019年11月2日摄)。新华社发(张树摄) 哈尔滨野保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在剪掉缠在白腰朱顶雀身上的鸟网(2019 ...
为3万余只候鸟迁徙让路 成达万高铁7条高压线后退6公里
四川日报· 2025-10-21 10:09
凤仪湾生态湿地迎来候鸟季。梁洪源 摄 后退缘由,要从一条"鸟道"说起。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位于江陵镇的凤仪湾生态湿地会迎来黑脸琵鹭、黑鹳 等近60种、3万余只候鸟,候鸟种类几乎涵盖四川盆地北部绝大部分水鸟种群。原设计线路,刚好经过这条嘉陵江 流域候鸟迁徙的必经"鸟道"。"仔细比对工程图纸与实地环境后,我们认为迁徙候鸟可能因接近或撞击高压线路而 伤亡。"中铁设计集团公司成达万铁路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南充项目部经理李沛介绍。 据监测数据,该区域候鸟的迁徙习惯高度集中在40—45米之间。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院长周材权教授认 为,这一高度与高压、超高压导线的辐射范围重叠,辐射磁场可能导致候鸟迁徙途中发生方向紊乱。 更改设计线路,意味着成本增加和工期延后。但没有任何犹豫,从地方政府到项目企业迅速形成共识:高铁 建设"让路",确保候鸟安全"回家"。 南充市发展改革委(市铁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邀请专家学者和施工单位多次实地勘测计算并经过一年 多论证后,方案最终敲定:涉及的7条高压和超高压迁改线路"拐弯",与湿地保持700米以上距离,累计平移6公 里;在满足高铁安全运行需要前提下,尽量降低新建铁塔和高压线高度,从根本上 ...
金川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
中国能源报· 2025-10-21 09:46
项目核心进展 - 大渡河金川水电站成功实现下闸蓄水,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投产发电倒计时阶段 [1] -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60兆瓦,建成后年均发电量预计可达35亿千瓦时 [1][5] 技术与工程亮点 - 项目地处高山峡谷区,是国内在深厚覆盖层区域建设的最高面板堆石坝,施工难度为国内之最 [1] - 施工团队在极破碎岩体中建设了25米级跨度的地下厂房 [1] - 项目建成了亚洲最长的仿生态鱼道,通过天然河道加隧洞方式保护大渡河特有洄游鱼类 [3] - 项目成功建成国内首个全国产三维数字建模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应用于地质分析、施工预演和安全管控 [3] 环保与经济效益 - 项目每年可替代约100万吨燃煤消耗,并相应减少约1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5] - 项目的投运对优化国家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
西海固的秋天
人民日报· 2025-10-21 08:51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2024年宁夏123万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81元,同比增速高于全国脱贫地区和宁夏农民人均收入 [4] -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规模达10.8万亩葡萄,40余个品牌,年产800余万瓶,产值4亿多元,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47][50] - 固原马铃薯年产125万吨,马铃薯淀粉产量占全国1/4,龙头企业雪川农业每年加工马铃薯20万吨,带动5000多农户增收 [53] - 喊叫水乡发展6000亩辣椒、5000亩黄花、4500亩贝贝南瓜等特色农业,每年带动务工近10万人次,人均增收4465元 [26] - 盐池县发展滩羊产业,全县300多万只滩羊全部圈养,通过5.4亿元贷款支持贫困农牧户转型规模化养殖,产品摆上国际峰会餐桌 [40][41] - 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近13万个工作岗位,创造工资性收入12.2亿元 [50] - 隆德县秦川黄牛存栏量从1800头发展到4000多头,通过村合作社统一购、育、销模式 [56] 生态建设与环境改善 - 新时代以来宁夏累计向西海固地区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17亿元,其中中央资金96亿元 [43] - 中卫市治沙170万亩,腾格里沙漠后退25公里,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入"全球环境保护500佳" [30] - 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880万亩,封山禁牧千余万亩,累计荒山造林2000多万亩 [38] - 麻喇湾流域治理率达95%以上,隆德县一万亩宽幅梯田年蓄留雨水20多万立方米,拦截泥沙6万吨 [36][37] - 400毫米降水线在宁夏境内北移,固原市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名单 [31][44] 基础设施与资源保障 - 新时代以来西海固地区110万山区群众喝上自来水,11.7万户困难群众住进安全房 [3] - 固海、盐环定、红寺堡、固海扩灌四大扬水工程建成,黄河水最远输送300多公里至西吉县,灌溉对宁夏粮食生产贡献率超六成 [22][23] - 300万亩良田喝上黄河水,扬黄灌溉工程创下4项亚洲之最,让黄河水提升100多米高灌溉旱塬 [21][24] - 红寺堡成为我国最大的易地移民集中安置区,容纳23.5万移民 [19]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累计投入近600亿元,而2009年之前国家累计扶贫投入约46亿元 [10] - 闽宁协作29年探索,福建39个县(市、区)与西海固9个重点帮扶县(区)结对,1500余家企业落地,近千亿元资金到位 [12] - 通过三五万元小额贷款、十来万几十万的创业贷致富贷,数户联保、整村授信等金融方式支持产业发展 [56] 创新模式与组织保障 - 龙潭村创新"出户入园"模式,村合作社统一购、育、销秦川黄牛,农户投资入股分红 [56] - 隆德县"党员挂联诺"、西吉县"集中联产"、原州区"蔡川模式"等创新方法推动乡村振兴 [57] - 海原县关桥乡麻春村设立"妈妈岗",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今年效益好带动增收两万元 [58] - 红寺堡涌现作家、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滩羊生物育种专家寇启芳,非遗刺绣传承人赵秀兰等女性代表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