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蓝莓
搜索文档
5年销售60亿,“进口嗨购节”放大进博溢出效应
第一财经· 2025-10-23 17:36
刘朝晖表示,今年首次将"进口嗨购节"和"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两个主题的活动合并举办,期间10多家"6+365"龙头企业将轮番上阵,聚焦"进口精品""国别 新品"推出近50场融合进博元素的特色活动,从而让更多全球好物走进中国市场。 前三季度,上海口岸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干鲜瓜果及坚果增长17.8%。 自2020年首次举办以来,上海"进口嗨购节"累计推出近300项进口主题活动,带动进口商品销售累计达60亿。 在10月23日举行的2025上海"进口嗨购节"暨"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活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刘朝晖透露上述数据,成为进博会溢出效应持 续释放的最新例证。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消费国,而上海则是全国水果进口的主要口岸。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创造的诸多便利,越来越多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优质水 果摆上了中国人的果盘。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口岸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干鲜瓜果及坚果149.5万吨,同比增长17.8%。 为了保障进口水果顺畅通关,上海海关通过开辟进境新鲜水果"绿色通道"、无陪同查验、"7×24小时"预约通关及免预约查验模式等便企措施,确保进口生鲜 即到即查即放,实现"无感"通关 ...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亮
陕西日报· 2025-10-22 07:11
一组组亮眼数据印证三秦大地的生态之变:2024年,秦岭陕西段生态质量指数跃升至最高类别"一 类",优良等级面积占比超99%;长江流域陕西段水质全线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黄河干流陕西段连续3 年稳定保持Ⅱ类水质。 "十四五"以来,陕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 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过去的延河可不是这个样子。"在河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市民张志强回忆道,"以前每逢下雨,河 水就浑得像泥汤,要是遇上干旱,河床很快就露了底。泥沙多、水质差,看着就让人揪心。" 群众的期盼就是治理的动力。延安市以"河长制"为抓手,构建起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治理组织体 系。2020年,《延安市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施行,标志着延河治理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延河治理终见成效。2024年,延河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 为黄河流域陕西段首条获得该荣誉的河流。"我们始终以'六水同治'为引领,统筹推进水资源节约、水 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全方位守护延河生态。"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邵瑞华介绍。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延安市已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县级城市建成 ...
产业文旅“双引擎” 藏地小城打造幸福样本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5:14
核心观点 - 乡城县通过文旅产业和清洁能源等多元化产业模式实现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升 打造共同富裕区域样本 [1][3][5] 文旅产业发展 - 依托4A级景区打造28家特色民宿 推出"香巴拉猫"文创IP和"白色灌礼节"文化活动延长游客驻留时间至超半个月 [3] - 土地流转租金和工厂务工薪资使村民获得双重收入 同时通过技术培训掌握新技能 [3] 清洁能源产业 - 正斗光伏基地采用"板上发电+板下养殖"复合模式 光伏面板发电同时板下牧草养殖构建"发电+集水+储水+灌溉+种植"立体生态系统 [3] - 光伏场区草原植被覆盖率显著优于未建设区域 [3] 有机农业扩张 - 有机认证企业从3家增至13家 认证产品从9个扩至27个 认证面积达3.3万亩 核定年产量超3200吨 [5] - 松茸出口额达2151万元人民币 冻干松茸和有机蓝莓受市场青睐 [5] 特色养殖模式创新 - 推行"藏猪+苹果"种养循环模式 构建"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松针堆肥"的"3+1"有机蓝莓生产体系实现产量翻番 [5] - "借猪还猪"模式免费提供猪苗并回收成品 已惠及160多户农户 每户年增收3600元 [5] 居民收入增长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6% 增量相当于每个家庭每年多买两匹马或一头牦牛 [1] - 藏猪产业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 成为高原特色高价值产品 [5]
雪山下的藏乡共富记:用产业、民生与文化织就幸福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3:07
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 - 2024年乡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1] - 藏猪产业通过"借猪还猪"模式惠及160多户农户,每户年增收3600多元 [6] 文旅产业发展 - 依托青德镇藏乡田园4A级景区打造28家特色民宿,文旅产业累计助农增收超千万元 [3] - 推出"香巴拉猫"文创IP和"白色灌礼节"活动提升藏乡风情吸引力 [3] - 旅游旺季白藏房民宿需提前一个月预定,游客驻留时间超半个月 [3] 清洁能源产业 - 正斗光伏基地采用"板上发电、板下养殖"复合模式,构建发电+集水+储水+灌溉+种植立体生态系统 [4] - 光伏板下草原植被覆盖率显著优于未建设区域 [4] 有机农业与特色产业 - 有机认证企业从3家增至13家,认证产品从9个扩至27个,认证面积达3.3万亩 [6] - 核定年产量超3200吨,松茸出口额2151万元居甘孜州前列 [6] - 推行"藏猪+苹果"种养循环和"3+1"有机蓝莓生产体系实现产量翻番 [6] - 2025年藏猪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PEOP) [6] 产业创新模式 - 白藏房改造酒店同时产生租金收入与务工薪资 [3] - 高原酿酒种植基地和藏红花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资+技能培训模式带动村民增收 [3] - 藏猪产业采用免费提供猪苗+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的产业化运营模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