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闽宁协作
icon
搜索文档
农行宁夏分行:以金融之“笔”书写“三农”发展塞上新答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4 15:49
"十四五"期间,农业银行宁夏分行秉持"守底线、促振兴、增动能"理念,通过赋能特色农业、帮扶生态 移民、支持闽宁协作等举措,以金融之"笔"书写新时期"三农"发展的塞上答卷。该行涉农贷款余额从 2020年末的247.5亿元增长至2025年8月末的306.6亿元,为宁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接提供金融助力。 转自:新华财经 "六特"产业筑富路 "十四五"期间,宁夏稳步发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了 完善的联农带农助农产业帮扶机制。农业银行宁夏分行以"六特"产业为重点,"一产一策"开展服务对 接,"六特+N"产业链农户贷款余额达122亿元,带动农民近3年收入复合增长5.8%。 在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滩羊养殖大户刘文廷望着悠闲踱步的羊群,欣慰不已:"多亏了农行长期的 信贷支持,让我的滩羊养殖规模从最初的100余只扩大到现在的上千只。" 农业银行宁夏分行聚焦枸杞产业链图谱,坚持"龙头驱动、全链覆盖"策略,近4年累计投放枸杞产业贷 款16亿元;运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组合担保模式,为专业市场商户、贩运大户提供灵活信贷支持, 畅通流通环节;依托"富民贷"等信贷产品精准 ...
西海固的秋天
人民日报· 2025-10-21 08:51
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 - 2024年宁夏123万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81元,同比增速高于全国脱贫地区和宁夏农民人均收入 [4] -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规模达10.8万亩葡萄,40余个品牌,年产800余万瓶,产值4亿多元,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47][50] - 固原马铃薯年产125万吨,马铃薯淀粉产量占全国1/4,龙头企业雪川农业每年加工马铃薯20万吨,带动5000多农户增收 [53] - 喊叫水乡发展6000亩辣椒、5000亩黄花、4500亩贝贝南瓜等特色农业,每年带动务工近10万人次,人均增收4465元 [26] - 盐池县发展滩羊产业,全县300多万只滩羊全部圈养,通过5.4亿元贷款支持贫困农牧户转型规模化养殖,产品摆上国际峰会餐桌 [40][41] - 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近13万个工作岗位,创造工资性收入12.2亿元 [50] - 隆德县秦川黄牛存栏量从1800头发展到4000多头,通过村合作社统一购、育、销模式 [56] 生态建设与环境改善 - 新时代以来宁夏累计向西海固地区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17亿元,其中中央资金96亿元 [43] - 中卫市治沙170万亩,腾格里沙漠后退25公里,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入"全球环境保护500佳" [30] - 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880万亩,封山禁牧千余万亩,累计荒山造林2000多万亩 [38] - 麻喇湾流域治理率达95%以上,隆德县一万亩宽幅梯田年蓄留雨水20多万立方米,拦截泥沙6万吨 [36][37] - 400毫米降水线在宁夏境内北移,固原市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名单 [31][44] 基础设施与资源保障 - 新时代以来西海固地区110万山区群众喝上自来水,11.7万户困难群众住进安全房 [3] - 固海、盐环定、红寺堡、固海扩灌四大扬水工程建成,黄河水最远输送300多公里至西吉县,灌溉对宁夏粮食生产贡献率超六成 [22][23] - 300万亩良田喝上黄河水,扬黄灌溉工程创下4项亚洲之最,让黄河水提升100多米高灌溉旱塬 [21][24] - 红寺堡成为我国最大的易地移民集中安置区,容纳23.5万移民 [19]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累计投入近600亿元,而2009年之前国家累计扶贫投入约46亿元 [10] - 闽宁协作29年探索,福建39个县(市、区)与西海固9个重点帮扶县(区)结对,1500余家企业落地,近千亿元资金到位 [12] - 通过三五万元小额贷款、十来万几十万的创业贷致富贷,数户联保、整村授信等金融方式支持产业发展 [56] 创新模式与组织保障 - 龙潭村创新"出户入园"模式,村合作社统一购、育、销秦川黄牛,农户投资入股分红 [56] - 隆德县"党员挂联诺"、西吉县"集中联产"、原州区"蔡川模式"等创新方法推动乡村振兴 [57] - 海原县关桥乡麻春村设立"妈妈岗",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今年效益好带动增收两万元 [58] - 红寺堡涌现作家、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滩羊生物育种专家寇启芳,非遗刺绣传承人赵秀兰等女性代表 [65]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2:41
产业规模与就业带动 - 菌菇产业已成为泾源县域主导产业,带动超35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1] - 闽籍企业皇达生物科技年产值达500-600万元,常年带动60-80人稳定就业 [3] - 宁夏菇源生物科技建成5个菌菇种植基地,高峰期单日用工超600人,普通工人日均收入120元 [3] - 2025年泾源县菌菇产业带动近3000户群众融入全产业链 [5] 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 - 2025年泾源县投入795万元闽宁资金,支持建设150栋菌菇大棚,并配套给排水网、智能化冷库等基础设施 [3] - 香水镇通过"村村联营"整合650余亩土地、400余万元资金,建成食用菌交易中心等设施 [4] 联农带农模式与农户收益 - 产业创新推出"企业+村集体+农户"、"村村联营+多元销售+托管服务"、"专班推进+订单种植+分层带动"三类联农带农模式 [3] - 1780户直接种植农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670户弱劳力、无劳力户通过托管种植户均年增收约3200元 [5] - 村民惠国强依靠两个小菌棚和6000元补贴,已实现销售收入8000元并计划扩大规模 [4] 市场拓展与销售渠道 - 支持企业在厦门建设农特产品展销馆,并开拓河南、山东等地市场,在福建建立多个代销点 [5] - 出台"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本地采购,村集体和农户购买菌棒时可签订回购包销协议,解决销售难题 [5]
山海情深向未来
新华社· 2025-06-23 15:56
电梯更新行业 - 昆山市已完成2196台住宅老旧电梯以旧换新工作 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目前已完成大部分电梯更新 预计7月份全部交付 [1] - 江苏省自2023年起将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纳入民生实事项目 昆山数千部老旧电梯已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监管 [1] - 老旧电梯面临维修困境 某小区近十年维修费用超万元 因型号老旧配件停产导致维修困难 [1] 闽宁协作产业 - 闽宁镇形成特色养殖 特色种植 文化旅游 光伏发电 商贸物流五大支柱产业 从8000人移民村发展为6 6万人示范镇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00元增至1 9万元 [17] - 闽宁产业园入驻企业18家 计划总投资约11 3亿元 星汉智能科技公司投产10个月生产2 8万台高端服务器 产值近6亿元 [14][15] - 葡萄酒产业综合年产值达29 6亿元 13家酒庄累计获国际大奖380余项 贺兰山东麓成立全国首个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1] 新能源与现代农业 - 闽宁镇打造"绿电小镇" 光伏板覆盖空地屋顶 配套储能电站提供24小时绿电 案例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23][25] - 智慧农业产业园应用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智能灌溉 精准施肥等现代化农业技术 [25][40] - 清洁能源产业加速布局 计划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产业集群 同时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30][32] 东西协作机制 - 闽宁两省区建立12家产业园 266家企业入园投产 形成数字经济创新园 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产业+"模式 [31] - 协作机制从单向援助升级为双向奔赴 宁夏首趟多式联运"一单制"列车将聚氯乙烯运往福建广东沿海地区 [42][43] - 1527家福建企业投资落地宁夏 实际到位资金977 54亿元 产业从马铃薯菌草扩展到葡萄酒 能源开发等高附加值领域 [38] 电商与减贫案例 - "巧媳妇"直播团队日订单超2000单 搭建10余个网销平台 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并录入南南合作知识库 [48][50] - 菌草技术在全球超100个国家落地 中国沼气 稻田养鱼等技术助力乌干达农业新模式 [52]
聚人气 拓市场 共奋进——“塞上江南”经济焕发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6-02 20:08
经济发展概况 - 宁夏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增速位列全国第五,连续11个季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 - 2024年宁夏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124万余人次,旅游花费766亿余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17.65% [5] - "五一"期间宁夏景区门票销售额同比激增超过一倍 [5] 文旅产业 - 端午假期宁夏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7%,机票订单增长21% [3] - "滚钟口日出之约"累计吸引10万人次参与,览山公园"五一"假期客流达30万人次 [3] - "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累计接待游客218万余人次,营收2.6亿元 [4] - 宁夏通过"沙漠+星空"、"日出日落"等文旅IP创新,推动"浪漫经济"发展 [3][4] 工业与制造业 - 1-4月宁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制造业贡献突出 [6] - 天地奔牛公司年度新签订合同额从"十四五"初的30亿元增长至近50亿元,核心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55% [6][7] - 公司订单排至10月,产品出口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6][7] 科技创新与特色产业 - 2024年宁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家,三年翻一番 [7] - 宁夏葡萄酒2024年出口额1375余万元,同比增长42% [7] - 宁夏葡萄酒、枸杞深加工产品产量全国首位,生鲜乳产量占全国市场10%左右 [8] - 建成全国首个万卡级智算基地,算力规模约7.4万P,智算规模全国第三 [8] 数字经济 - 宁夏计划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达2200亿元 [8] - 腾讯、中国电信等25个数据中心项目加速落地,形成标准机架14.2万架,智算算卡11.6万张 [8] 闽宁协作与产业园区 - 闽宁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9万元 [9] - 闽宁产业园招商进度超预期,18家企业入驻,完成50%填满目标 [9] - 2023年宁夏12个闽宁产业园新入驻企业154家 [9] - 闽籍企业和商户近7000家,安置当地劳动力就业10万多人 [11]
从“黄土喊饿”到“手机买菜” 多多买菜助力西海固丰富“菜篮子”,拓宽就业“新路子”
证券时报网· 2025-04-21 16:42
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支持 - 同心县及西海固地区于1994年被纳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启长期乡村经济振兴进程 [1] - 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二十多年间福建省派出数百名干部、数千名行业专家援宁,落地项目引资数百亿元 [6] - 当地政府通过移民吊庄、井窖建设、招商引资等政策持续支持,引导居民改善生态环境、开发农田、引水灌溉并扩大经济作物种植 [1][6] 基础设施与生活环境改善 - 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树取代荒滩,湖泊湿地从无到有,风沙尘暴天气锐减 [6] - 居民住房条件升级,从土窑房、土坯房搬迁至水泥砖混康居房,自来水、有线电视、网络及快递服务接入村庄 [6][7] - 交通条件大幅提升,乡村水泥路取代黄土路,崭新出租车替代农用蹦蹦车,出行便利性提高 [3][6] 商业模式创新与电商渗透 - 社区团购模式在宁夏兴起,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平台深入乡镇发展提货团点,通过邀请便利店、超市等开通服务快速渗透市场 [8][10] - 电商平台提供高性价比商品及便捷配送服务,居民可于23点前下单,次日收货,消费选择从本地咸菜、面点扩展至广西芒果、云南葡萄等外地水果及新鲜绿叶菜 [2][11] - 平台审核效率高,商户提交开站申请后2-3天即可通过,支持业务快速扩张 [9] 创业就业与收入结构变化 - 本地居民依托新商业机会自主创业,案例包括经营多多买菜网格站、小卖店、谷子生意等,从依赖农业转向多元化经营 [8][12] - 电商业务创造新就业岗位,单个网格站在高峰期可带动约60人就业,提供司机、客服、分拣员等职位,回族小伙通过担任司机可实现月收入六七千元 [2][12] - 提货团点与小卖店等实体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团点收入与原有小店收入基本持平,成为重要生活来源,激活乡村商业活力 [11] 物流网络与市场覆盖 - 创业者通过租用1200多平方米仓库、购置三辆干线配送货车建立网格站,服务半径覆盖约60公里区域 [9] - 物流网络深入偏远村庄,支持常住人口仅400余人的孤点运营,解决中老年人外出采买难题,配送往返路程约30公里 [11] - 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从单一站点发展至服务新城区1000多个提货团点,推动区域商品流通效率提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