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搜索文档
 从碳素厂到购物潮 绿色低碳激活成都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10-17 02:10
 成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成都启动“碳索成都 绿色新程”2025年生态文明媒体采风活动 全方位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与绿色低碳发展新成效 [2] - 成都正全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截至10月14日2025年雪山可见天数已达69天 比往年同期显著提升 [2]   生态修复与土地价值转化 - 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原厂区通过高温焚烧处置工艺修复受污染土壤 总计约268亩土地达到住宅和商业开发安全标准 [2] - 修复后土地成功引入成都杉杉奥特莱斯 该项目以“奥莱+”新消费范式成为龙泉驿区文旅消费动线重要一环 [2][3] - 成都杉杉奥特莱斯实现累计接待消费者1000万人次 节假日单日峰值突破8万人次 销售额破10亿元 [3]   “无废城市”建设与理念推广 - 成都探索出从单点修复到全域治理的“净土再生、价值转化”完整链条 [3] - 依托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建设 同步推进“十百千万”细胞工程 累计建成21类1458个“无废城市细胞” [3] - 将无废理念嵌入小区、商场、工厂等最小单元 为生态价值持续变现提供绿色动能 [3]
 六个“新”字看成绩|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新华社· 2025-10-16 15:56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十五五"发展奠定基础 [2][12]   污染防治攻坚战 -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2]   绿色低碳发展 - 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 [4]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新进展 [6]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8]   全球环境治理 - 全球环境治理彰显新担当 [10]   生态环境质量成果与展望 - "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延续持续向好态势,空气质量继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12] - 展望"十五五"时期,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12]
 三北”工程荣获“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
 人民日报· 2025-10-16 15:09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当地时间10月15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庆祝活动 上,中国"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这是继2018年"三北"工程被授 予"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后,获得的又一项国际荣誉。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该项表彰充分契合粮农组织"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 活"愿景,呼应2025年世界粮食日"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主题,展现可持续农业 粮食体系转型中的技术引领、协作精神与创新实践。 "三北"工程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174万 公顷,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33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6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 到13.84%;营造农田防护林165.6万公顷,庇护农田3000万公顷,工程区粮食单产提高近50%。工程实 施47年,在中国北方地区筑起了一道促农护牧的生态屏障,走出一条绿富同兴的发展之路,也为全球生 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政府把"三北"工程上升 为国家重大战略,决定从2023 ...
 宣城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多措并举助力青年党员成长成才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13:43
 核心观点 - 公司高度重视青年党员培养工作,通过搭建平台、赋予责任、指引路径激发其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旨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的青年队伍 [1]   强化理论武装 - 公司将政治建设置于首位,组织青年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1] - 通过举办专题读书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引导青年党员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1]   实施导师帮带 - 公司聚焦政治、业务、个性、作风、生活五方面帮带,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中层干部或业务骨干与青年党员结成对子 [1] - 开展"一对一"指导,传授工作经验与方法,助力青年党员快速适应岗位、提升业务水平 [1]   搭建交流平台 - 公司举办"年轻干部上讲堂"活动,定期组织青年党员分享学习和工作实际,探讨业务热点难点问题,交流思想感悟 [2] - 结合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等核心业务,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激发青年党员钻研业务、追求卓越的热情 [2] - 完善"走出去"学习机制,建立外部学习交流机制,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市外业务培训,鼓励干部职工赴长三角等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 [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完善青年党员培养长效机制,为其成长成才创造更优条件、提供更广舞台 [2]
 优良天数比例达87.2%!今天的中国“颜值”更靓
 新华社· 2025-10-16 10:21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 [1] - 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达到90.4% [1]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降幅超过“十四五”规划目标 [2] -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 [2]   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 全国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2] - 综合整治超过10万个行政村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 [2]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有效保护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6] - 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成为近10万只迁徙候鸟的关键栖息地 [5]   绿色产业发展 - 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5] - 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5] - 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及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5] - 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5]   生态系统建设成效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较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 [6] - 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 [6] - 浙江将“生态优势”转变为“民生红利” [5] - 各地绿色滨水空间解锁开放,成为生态河、幸福河 [2]
 中国“三北”工程荣获“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
 新京报· 2025-10-16 09:55
"三北"工程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174万 公顷,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33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6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 到13.84%;营造农田防护林165.6万公顷,庇护农田3000万公顷,工程区粮食单产提高近50%。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0月16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当地时间10月15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 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庆祝活动上,中国"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 这是继2018年"三北"工程被授予"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后,获得的又一项国际荣誉。 今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为回顾各国80年来为世界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作出的贡献,粮农 组织于今年4月面向全球发起了"全球技术成就"评选活动。 "三北"工程凭借其在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粮食安全和促进减贫增收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从全球343个参 评申请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并作为24个获奖案例中的最优秀7个代表之一, 受邀前往粮农组织80周年庆祝活动现场领奖。 工程实施47年,在中国北方地区筑起了 ...
 持续改善生态 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日常——连云港“十四五”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环境报· 2025-10-16 09:45
趣**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 卡四五"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 ◆王从帅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四 五"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依法治污方针,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昌色之变 天朗山清水秀,绘就生态新画卷 曾经扬尘密布的连云港港,如今蓝天白云相伴,这得 益于港口污染防治整治深化,岸电、防尘网等环保措施落 地实施。连云港港的变迁,是港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生 动写照。 过去,连云港市面临着雾霾频发、河流黑臭、近海污染 等问题,发展到了转型的关键节点。"十四五"以来,连云港 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城 市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清洁取暖改造, 发展可再生能源 …… 一系列行动,让港城生态环境质量明 显改善。 曾经雾霾笼罩的天空逐渐被擦亮。今年上半年,全市 PM2s浓度降至3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6%,绝对值及改 善幅度分别位居全省第五、第二,绝对值排名创"十四五"同期 最优;空气优良 ...
 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 | 优良天数比例达87.2%!今天的中国“颜值”更靓
 新华社· 2025-10-16 09:19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 [1] - 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达到90.4% [1]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降幅超过"十四五"规划目标 [2]   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 [2] - 全国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综合整治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 [2]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 [2]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化面积 [6]   绿色产业发展 - 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4] - 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4]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可再生能源体系、新能源产业链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4]   生物多样性保护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 [6] - 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6] - 深圳福田红树林成为近10万只迁徙候鸟的关键栖息地 [6]
 推动“颜值指数”和“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中国经济网· 2025-10-14 08:27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天的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我们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关系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实践一再证明,保护生态环境 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 撑了年均超过6.1%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24年,我国清洁能源 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长至28.6%,良好生态环境源源不断释放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 键期。只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发展"含绿量"提升 增长"含金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展望"十五五",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还需要着力破解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 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的短 ...
 广西建立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执法协作机制
 人民日报· 2025-10-13 18:39
文件明确,审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强化协同联动和对接协调。双方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重点围绕生 态环保法律法规落实、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推进审计线索与执法案件双向移交、 协同处置,实现监督全过程无缝衔接,有效增强生态环境监督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文件要求,持续加强 成果共享与整改联动,联合开展整改"回头看"和动态督查,协同研判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提出高层次 决策建议,推动治理源头化、整改长效化,实现从"问题发现"到"治理提升"的监督闭环。 延伸阅读: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与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广西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协作机 制》,构建资源环境审计监督与生态环境执法贯通协同、资源共享、效能提升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督新 格局,为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原标题:广西建立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执法协作机制 湖北省审计厅举办内审管理系统上线培训 广安建立审计署审计厅反馈问题整改机制 山东审计厅与审计署济南特派办座谈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