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份减持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凯宝实控人之一致行动人拟减持 近1年1期营收均降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1:23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凯谊商贸计划减持不超过10,46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10月22日,窗口期不减持 [1] - 凯谊商贸当前持股78,425,019股,占公司总股本7.50% [1] - 穆竟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15,455,841股,占公司总股本39.72% [1]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对公司治理及经营无重大影响 [1] 2024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73亿元,同比减少7.57%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14.55% [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21.16%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9亿元,同比减少27.10% [2][3] 2025年一季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减少15.7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29.28万元,同比减少4.71%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82.21万元,同比减少6.32%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876.87万元,同比增长21.70% [3]
九丰能源实控人方拟减持 2021年上市两募资共40.6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5:53
股东减持计划 - 蔡丽萍、蔡建斌、盈发投资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00万股、120万股、42.44万股,分别占总股本的0.46%、0.18%、0.07%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10月22日 [1] - 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取得的无限售流通股 [2]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公告日,蔡丽萍、蔡建斌、盈发投资分别持有公司股份2766.9万股、691.7万股、2121.9万股,占总股本的4.25%、1.06%、3.26% [2] - 公司总股本为6.52亿股(截至2025年6月20日) [2]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关联关系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建国、蔡丽红,两人为夫妻关系 [3] - 蔡丽红与蔡丽萍、蔡建斌为兄弟姐妹关系 [3] - 广东九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东为张建国、蔡丽红,盈发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蔡丽红 [3] 公司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5月25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新股8296.99万股,发行价34.57元/股,募资总额28.68亿元,净额26.77亿元 [3] - 募资用途为购建2艘LNG运输船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保荐承销费用1.63亿元 [3] 可转债发行及募资 - 公司非公开发行可转债12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资总额12亿元,净额11.8亿元 [4] - 募集资金于2023年2月28日全部到账 [4] 累计募资金额 - 公司两次募资金额合计40.68亿元 [5]
中邮科技: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52
公司股份变动 - 信息披露义务人国华卫星和航天投资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中邮科技股份4,249,994股,占总股本的3.13% [3][4] - 国华卫星减持1,359,994股(1.00%)通过集中竞价,1,530,000股(1.13%)通过大宗交易 [3] - 航天投资减持1,360,000股(1.00%)通过集中竞价 [3] 权益变动前后持股情况 - 国华卫星持股比例从8.75%降至6.63%,持股数量从11,903,400股减至9,013,406股 [4] - 航天投资持股比例从4.37%降至3.37%,持股数量从5,946,600股减至4,586,600股 [4] - 两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从13.13%降至10.00%,持股数量从17,850,000股减至13,600,006股 [4] 权益变动目的与计划 - 减持目的是满足信息披露义务人自身资金需求 [3] - 国华卫星和航天投资计划在2025年6月11日至2025年9月10日期间继续减持,但未明确具体数量 [3] - 未来12个月内如有增减持计划,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信息披露义务人关系 - 航天投资是国华卫星的实际控制人,两者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 [3] 股份权利限制情况 - 截至报告书签署日,信息披露义务人所持股份未受质押、冻结等权利限制 [4] 前六个月股份交易情况 - 除本次披露的权益变动外,信息披露义务人在前6个月内未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公司股份 [6]
京北方:赵龙虎和曹景广减持股份计划完成
快讯· 2025-06-27 20:25
高管减持情况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赵龙虎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52 92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 0610% 减持均价为16 95元/股 [1] - 副总经理曹景广减持4 3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 0050% 减持均价为17 05元/股 [1] 减持后持股情况 - 赵龙虎减持后持有177 92万股 占总股本的0 2050% [1] - 曹景广减持后持有23 88万股 占总股本的0 0275% [1]
恒铭达4实控人及6董监高拟减持 上市6年3募资共16.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5:45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荆世平、荆京平、夏琛、荆江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3,197,269股(占总股本33.3470%),计划减持不超过7,484,677股(占总股本3%)[1] - 董事兼财务负责人吴之星持有508,450股(占总股本0.2038%),计划减持不超过127,113股(占总股本0.0509%)[1] - 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崴城及关联董事、监事合计持有400,418股(占总股本0.1605%),计划减持不超过241,863股(占总股本0.0969%)[2] - 员工持股平台铜陵恒世丰及监事邹兵合计持有50,700股(占总股本0.0203%),计划减持不超过12,675股(占总股本0.0051%)[3] 公司融资历史 - 2019年2月首次公开发行3,037.8003万股,发行价18.7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69亿元,净额5.26亿元,用于电子材料与器件升级项目[3] - 2021年非公开发行1,741.2935万股,发行价20.1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5亿元,净额3.45亿元[4]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26,042,021股,发行价29.0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7.56亿元,净额7.43亿元[5] - 三次累计募集资金总额达16.75亿元[6] 权益分派记录 - 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3元现金并转增3股,股权登记日为2021年5月12日[6] - 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2元现金并转增3股,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3月22日[6]
嘉澳环保: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祥化纤)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34
权益变动概况 - 信息披露义务人桐乡中祥化纤有限公司减持嘉澳环保股份,持股比例从5 95%降至4 99988%,变动数量为730,000股(占0 9502%)[5][7]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变动日期为2025年6月26日[5][7] - 本次权益变动后,信息披露义务人持股数降至3,841,200股,低于5%的披露门槛[5] 信息披露义务人背景 - 桐乡中祥化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22,378,536元,主营差别化化学纤维及真丝面料生产销售[3][4] - 公司法定代表人屈凤祥,无一致行动人及关联股东,未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超5%股份[4] 权益变动计划 - 减持计划于2025年3月6日启动,原拟减持不超过750,000股(占总股本1%),实际减持730,000股[5] - 未来12个月内拟继续减持且无增持计划[5] 股份状态 - 本次变动前持有4,571,200股无限售流通股,变动后剩余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6] - 前6个月内无其他股票买卖行为[6] 法律合规 - 信息披露义务人未被列入金融或海关失信名单,本次变动符合《证券法》《收购办法》等法规要求[1][6] - 备查文件包括营业执照、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署的报告书,备置于嘉澳环保证券部[7]
国力股份实控人大舅子拟减持 2021上市近两年净利均降
中国经济网· 2025-06-26 11:35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张跃康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65,300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17%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18日至2025年10月17日,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2] - 张跃康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尹剑平的一致行动人,持有股份均为IPO前取得并于2024年9月10日起上市流通 [2] 公司股权结构 - 张跃康为尹剑平配偶张芸芳的兄长,当前持股165,300股,占总股本0.17% [2] - 实际控制人尹剑平和昆山国译投资管理中心承诺在减持期间不减持股份 [2]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9月10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新股2389万股,发行价12.04元/股,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 [2] - 首次募资总额2.88亿元,净额2.36亿元,比原计划少2.43亿元 [3] - 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资4.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4.67亿元 [4] - 上市以来两次募资合计7.68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92亿元,同比增长14.46%,但归母净利润3023.76万元,同比下降52.89% [6] - 2023年归母净利润6419万元,同比下降24.85% [7]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828.02万元,同比下降66.92% [6]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780.84万元,同比下降47.05% [6]
破发股和辉光电4高管拟减持 2021上市即巅峰募81.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6
公司高管减持计划 - 董事兼总经理刘惠然持有463,000股(占总股本0.0034%),计划减持不超过115,700股(占个人持股25%) [1][2] - 副总经理陈志宏持有364,289股(0.0026%),计划减持不超过91,000股 [1][2] - 总会计师兼董秘李凤玲持有315,000股(0.0023%),计划减持不超过78,700股 [1][2] - 副总经理张斌持有265,000股(0.0019%),计划减持不超过66,200股 [1][3] - 合计减持上限351,600股(占总股本0.0025%),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10月15日 [1][2][3] 股份来源与减持原因 - 所有拟减持股份均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取得,属于无限售流通股 [1][2][3] - 减持原因均为个人资金需求 [2][3] 公司IPO及股价表现 - 2021年5月28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2.65元/股,首日最高价5.14元,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 实际发行3,083,660,725股(含超额配售),募资总额81.72亿元,净额80.02亿元 [4] - 较原计划募资100亿元少19.98亿元,资金用途为AMOLED产线扩建及流动资金补充 [4] 发行相关费用 - 总发行费用1.70亿元,其中保荐机构东方证券承销保荐获1.47亿元承销费 [4] - 保荐代表人为卞加振、李鹏 [4]
兆龙互连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 2020年上市募资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6:06
股东减持计划 - 德清兆兴、德清兆信、德清百盛计划减持兆龙互连股份合计不超过2,595,600股,占总股本1% [1] - 德清兆兴拟减持不超过1,457,400股(占总股本0.56%),德清兆信拟减持不超过680,400股(占总股本0.26%),德清百盛拟减持不超过457,800股(占总股本0.18%) [1] - 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 [1] 股东持股情况 - 德清兆兴持有7,350,000股(占总股本2.83%),德清兆信持有3,150,000股(占总股本1.21%),德清百盛持有3,937,500股(占总股本1.52%) [2] - 德清兆兴及德清兆信为员工持股平台,姚金龙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2月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新股3062.50万股,发行价格13.21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4.0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56亿元,较原计划少7196.91万元 [2] - 发行费用4869.91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231.13万元 [3] - 原计划募集资金4.28亿元,用于年产35万公里数据电缆扩产项目(2.05亿元)、年产330万条数据通信高速互连线缆组件项目(8328.49万元)、兆龙连接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950.5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 [2] 定向增发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19,500.00万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高速电缆及连接产品智能制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3] -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周伟峰、俞康泽 [3]
继总经理宣布减持后 天银机电控股股东将迎首次减持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5:11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澜海瑞兴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275.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其中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425.04万股(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50.07万股(2%)[1] - 减持原因为经营发展资金需要,减持计划存在时间、价格及实施完成的不确定性,但完成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5] 股权变更历史 - 2019年3月澜海瑞兴以9.26元/股受让天恒投资1.23亿股(28.52%),总价款11.4亿元,成为控股股东,佛山市南海区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成为实际控制人[1] - 原实控人赵晓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55%降至26.48%,退居第二大股东[1] 业绩承诺调整 - 初始承诺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亿元、1.65亿元、1.815亿元,后因公共卫生事件及国际局势影响,2020年承诺未达成[2] - 2021年补充协议将承诺期调整为2019年、2021年、2022年,目标值不变[2] 经营业绩波动 - 2022年净利润782.15万元(同比降92.15%),扣非净利润523.64万元(同比降94.34%),主因冰箱压缩机订单下滑及雷达/航天电子业务交付延迟[3] - 2023年营收10.41亿元(同比增24.07%),净利润3277.97万元(同比增319.10%)[3] - 2024年营收10.48亿元(同比增0.63%),净利润9040.74万元(同比增175.80%),但两年净利润总和仍低于2020年1.28亿元水平[3] 子公司清算与高管减持 - 参股公司工大雷信因经营困难于2024年启动清算注销程序,6月已完成注销登记[4] - 董事兼总经理赵云文于2024年5月计划减持105.05万股(0.25%),此前1月已完成上一轮减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