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考志愿填报
icon
搜索文档
高考成绩出来了:不要窥望别人的窗
洞见· 2025-06-24 18:06
作者: 洞见hujiao 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素年锦时朗读音频 千万学子终于迎来了放榜的时刻。 查完成绩,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大家都忍不住去"窥望别人家的窗"。 考生们忍不住打探着同学的成绩以及报考的院校,家长们也窥探着亲朋好友家孩子的战绩,掂 量着自家孩子的分数在榜单上的位置。 街坊邻居见面寒暄的问候语都变成了:考得怎么样呀? 就连平日里不怎么走动的七大姑八大姨也要打电话来关心关心。 但生活是自己的,过度关注他人,注定过不好自己的日子。 高考出分后,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都请放平心态,不窥望他人的窗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智 慧。 01 不打扰别人的幸福,是一种修养。 高考成绩出来后,被人泼冷水是什么感觉? 有山区考生说,自己很努力考了本科,对自己成绩很满意,结果却被拿去和大城市亲戚家的儿 子对比,顿时心凉了半截; 有考生说,自己成绩一般,高考超常发挥能上一所普通大学,却被亲戚数落说他想报考 ...
高考AI填志愿“平替”张雪峰,靠谱吗?
36氪· 2025-06-24 08:50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35万人。 这1335万考生,即将面临选学校、选专业的难题。 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有人说"三分考、七分报",加上互联网上"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新闻学已死""状元进金融,毕业即失业""土木建筑,时代的眼 泪"等热梗的流传,使得高考填报志愿,成了许多考生与家长的"心头病"。 面对2000余所普通高校、1000多个专业的选择,究竟怎么选才不会后悔?如今大火的AI填志愿,靠谱吗?而动辄10000元的诸如"张雪峰"之类的机构志愿 指导,又是否可全信? 辅助填报志愿依然是香饽饽 其二,由各类数据信息服务企业研发的 AI 高考志愿填报工具,呈现形式丰富多元,涵盖 APP、微信小程序等载体,多数产品为付费服务,价格区间在 98 元至 980 元不等。 其三,官方主导推出的 AI 高考志愿填报平台。例如教育部 "阳光高考" 信息平台已正式投入使用,面向高考生免费开放。该平台依托招生数据、就业信 息、调研结果、测评分析等大数据资源,可提供志愿推荐、专业详情介绍、心理测评分析、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多项服务。 除了这些线上平台,早些年更受欢迎的,是线下"张雪峰"式的志愿填报机构,他们主打真人、 ...
今日20时起可查询高考成绩
新华日报· 2025-06-24 07:06
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及查询方式 - 江苏省2025年高考成绩预计于6月24日20:00公布 [1] - 6月25日起考生可打印高考成绩通知单 [1] - 6月24日下午省教育厅将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一阶段录取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及志愿填报情况 [1] - 成绩查询方式包括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官方微信"江苏招生考试"、"苏服办"APP以及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1] 成绩复核及打印安排 - 6月25日起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行打印成绩通知单 [2] - 不具备条件的考生可至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打印成绩通知单 [2] - 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向所在中学或高考报名点提出书面申请由各地汇总后报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复核 [2] 考生服务及活动安排 -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将推出"2025直通好大学·招办主任面对面""王牌院系特色专业揭秘"等互动活动 [1] - 邀请省教育考试院院长走进"在线访谈"提供权威信息、专业指导、实用指南 [1] 考生信息保护提醒 -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和家长在成绩发布、志愿填报、高考录取等重要阶段要明辨谣言谨防诈骗 [2] - 切勿将本人考生号、身份证号、账号密码、动态口令卡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或发布上网 [2] - 切勿听信"更改成绩""特殊渠道""内部数据""计划外指标""代办入学"等虚假信息 [2]
高考AI填志愿“平替”张雪峰,靠谱吗?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3 12:29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概况 -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人,志愿填报需求庞大[1] - 考生面临2000余所高校和1000多个专业的选择困境,互联网热梗加剧焦虑[2] - 志愿填报辅助服务需求旺盛,包括AI工具和线下机构两类主要形式[4] AI志愿填报工具发展现状 - 百度数据显示2023年6月25日单日超1000万用户使用AI志愿助手[5] - 主流AI工具可秒级生成志愿方案,如夸克系统能提供600所高校或4000个专业的选择[7][9] - 市场主要分为三类产品: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免费工具(夸克、百度等)、数据服务企业的付费产品(98-980元)、教育部官方免费平台[9][11] 传统志愿填报机构运营情况 - 头部机构如张雪峰服务定价11999-17999元,2023年2万个名额迅速售罄,2024年涨价后仍供不应求[14] - 新东方提供6590-7500元不等的服务套餐,包含多次面谈但"不包过"[15] - 行业存在良莠不齐现象,部分规划师仅接受短期培训即上岗[16]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 - "3+3"/"3+2+1"选科模式取代文理分科,使专业限制条件更复杂[20] - 志愿数量大幅增加,如辽宁从36个增至112个,贵州达96个[22] - 政策复杂性催生辅助服务需求,尤其对资源匮乏家庭更具吸引力[26][27] AI工具的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快速生成志愿表、减少信息差、实现技术平权[28][30] - 局限性:不同系统结果差异大(录取率预测从29%到99%不等),数据质量和模型可靠性存疑[31][33] - 建议多工具交叉验证,结合人工调研,仅作为辅助而非决策工具[35] 志愿填报方法论 - 排除法:先剔除明确不考虑的选项[36] - 打分法:按权重对剩余选项评分排序[37] - 择校策略:高分考生优先学校声誉,普通分数考生侧重专业与就业匹配度[38] 行业发展趋势 - AI工具渗透率快速提升但无法替代人工服务[35] - 技术普惠性帮助资源匮乏家庭缩小信息鸿沟[27] - 终身学习能力比单一志愿选择更重要[41]
张雪峰又“退网复播”,他是高考路上的收费站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1 11:56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 -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价格从11999元/17999元涨价至12999元/18999元,20分钟内售罄,去年3小时收入达2亿元[3][4] - 行业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10倍,全国现存1300多家相关企业,70%集中在河北[5][30] - 新三板公司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毛利率78.3%,百年育才规划咨询毛利率达89.34%[31] 政策演变与填报机制 - 填报机制从梯度志愿(志愿优先)转向平行志愿(分数优先),2008年后普及降低掉档风险[11][12] - 新高考模式下可填报志愿数量激增:辽宁可填112个专业,四川理论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14][15] - 内蒙古取消实行20年的动态排名机制,2025年起全面改为平行志愿模式[8][9] 专业选择与产业关联 - 高校本科专业数量从309种增至845种,但985/211院校数量保持115所不变[16][17] - 专业选择与产业景气周期存在4年滞后性:2011年计算机被列为红牌专业,2012年土木工程受追捧,2022年新能源材料反成热门[24][25] - 行业人才定价取决于两大特征:持续盈利能力(如互联网大厂)和阶段性短缺(如2012年深度学习领域)[26] 商业模式与用户心理 - 典型服务包含基础信息扫盲和分数匹配方案,客单价近2万元但效果验证周期长达4年[32] - 填报复杂性催生信息差:新高考"专业+院校"模式取消调剂环节,"院校专业组"模式允许组内调剂[16] - 用户付费本质是消除不确定性焦虑,类似"封闭期4年的理财产品"购买行为[27][32]
上海教育电视台、上观新闻等联合推出 6月23日:“高考咨询大直播”
解放日报· 2025-06-21 11:55
高考咨询大直播 - 6月23日将举办《我们一起填志愿——2025高考咨询大直播》活动 这是该活动连续第20年服务上海考生[1] - 直播将通过上海教育电视台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 以及多个微信视频号 上观新闻App 阿基米德长三角之声社区 长三角之声官方微博 新浪上海 新浪教育等渠道播出[1] - 直播期间考生和家长可通过上海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留言提问 由受邀专家及时解答[1] 直播内容安排 - 6月23日18:00-19:00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专家将解读2025年上海高招政策和志愿填报具体安排[2] - 6月23日19:35-21:00 高招咨询专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将进行个性化志愿填报诊断[2] 云探高校活动 - 6月17日-6月20日 上海教育电视台举办了"云探上海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系列直播 走进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等4所高校[1] - 感兴趣的考生和家长可通过上海教育电视台微信视频号观看直播回放[1]
AI大战张雪峰,谁是最后赢家?
36氪· 2025-06-20 21:12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10.2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0.9亿元 [5] - 张雪峰旗下"峰学未来"两款志愿填报服务(11999元、17999元)去年3小时销售额达2亿元,今年涨价1000元后20分钟内售罄 [1] - 北京海淀地区"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价格达25800-29800元,反映高端市场需求旺盛 [5] 科技公司AI工具布局 - 阿里(夸克)、百度、腾讯(元宝)、华为、科大讯飞等推出免费AI志愿填报工具,主打"信息平权" [3] - 夸克上线首个自研"高考志愿大模型",腾讯元宝App新增"高考志愿咨询",百度提供AI志愿助手 [3][11] - AI工具核心功能包括:位次匹配算法、"冲稳保"院校推荐(如夸克推荐1027所院校,元宝推荐12所)、MBTI性格测试 [5][6][11] AI工具技术差异与局限 - 数据精细度是关键竞争点,需覆盖缩招/扩招、产业融合等动态信息,当前各平台录取概率计算结果差异显著(如辽宁605分考生案例) [6][7] - Agent架构成为技术升级方向,夸克通过数百专家训练模型,但用户反馈建议仍较宽泛,缺乏个体差异分析 [11][12] - 实际案例显示AI存在数据滞后问题(如江苏考生因专业缩招20人未被预测导致滑档) [7][10] 传统咨询模式与AI的竞争 - 张雪峰团队通过网红效应锁定普通院校群体,但被质疑交付能力(部分顾问经验不足两年) [13] - 行业分化加速:低价志愿卡被淘汰,高端咨询师价值提升,AI难以替代职业规划等深度服务 [12][13] - AI工具缩短基础服务时间,但无法复制"暴论式"营销对家长焦虑情绪的精准把握 [13] 用户行为与市场趋势 - 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复杂度飙升(如四川考生最多需填270个志愿),推动专业服务需求 [5] - 用户对AI工具依赖度有限,典型用例为"半信半疑+人工复核"模式(如福建考生结合AI报告与校长建议) [8][10] - 大厂通过高频考点库、多轮对话等功能提升粘性,将高考季视为重要获客场景 [3][11]
高考过后,这个千亿级市场持续火爆
36氪· 2025-06-20 08:24
近两年, 因为新高考改革,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围绕高考产生的"志愿填报行业"如火如荼发展, 与此同时,"高报师是兼职学 生"、"天价咨询费"等乱象 也一直被诟病。 但在"决定命运"的选择面前,仍有不少家长都愿意一掷千金。 有人觉得高报师能帮大家弥合信息差, 也有人觉得, 这会导致热门专业更加内卷。 我们采访了两位高报师,他们看到, 有的家长宁愿放弃热门专业, 让孩子轻松学习; 也有的考生超一本40分, 但是选择警校专科, 在不同的选择背 后, 也能窥见中国教育的一角 。 "文科理科?男生女生?哪个省份?大概多少分?"高考前后,在无数个类似这样的高考志愿填报直播间,主播丢出几个基本问题,焦虑的家长源源不断提 出志愿填报的困惑。 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颁发相关的高报师职业资格证,但已经催生出不少咨询企业和高报师培训机构,不同年纪、工作、学历背景的人纷纷入局。 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10.2亿元。其预测,2025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为10.9亿元。天眼查数 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876余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 市场野蛮生长的同时,也 ...
本周精华总结:甜个志愿|AI智能,轻松搞定高考志愿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20 00:44
产品介绍 - 公司推出"甜个志愿"小程序,可通过微信搜索体验,基于北大教育学院权威策略体系,专注高考志愿填报参考,分为"保底"、"稳健"和"冲刺"三档 [2] - 产品采用2022-2024年三年历史录取数据,待2025年最新数据发布后将支持实时精准填报 [4] - 产品定价299元,低于市场同类产品,适合个人使用或作为高考季礼物 [4] 产品功能 - 依据北大教育学院研究数据,自动筛选符合三档策略的学校专业组合,减轻手动检索负担 [4] - 集成AI咨询功能,支持自然语言提问,了解专业就业前景、毕业去向、考研留学等多维度信息 [4] - 支持根据地域、专业特色和个性化需求灵活搜索,如查询特定城市高校列表或根据自身优劣势推荐专业 [4] 分档策略 - 保底档:过去三年考生分数完全符合录取条件(100%录取概率)的学校和专业 [4] - 稳健档:过去三年中有两年录取、一年未录取(约80%录取概率)的选项 [4] - 冲刺档:过去三年只有一年录取(约30%录取概率)的学校和专业 [4] 合作推广 - 公司欢迎教育相关机构或有教育资源的个人合作推广该产品,有意者可联系助理回复关键词【合作】 [4]
青海海西州联合海亮科技举办2025届高三学子志愿填报公益讲座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20:01
通逻辑:解构底层,避坑有道 中新网青海新闻6月18日电 (刘健 姜潇)为进一步助推海西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2025届高三学生 科学填报志愿,近日,由浙江省援青指挥部、海西州教育局、海亮科技集团联合组织的"浙青同心,共 赴未来"高三学生志愿填报指导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此次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在线答疑"形式,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专业化的升学指导服务。 讲座特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担任主讲专家。他立足青 海省高考政策最新动态,围绕"青海高考政策核心变化""志愿填报底层逻辑与避坑指南""数据工具与实 操案例拆解""家庭决策:家长与考生的角色分工"四大核心主题展开深入讲解,明确家长与考生的角色 分工,为考生和家长科学填报志愿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持和方法指导。 析政策:洞察新规,调整策略 王国强通过分析青海高考政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和以往的不同点作出详细讲解,他提醒考生和家长要 深入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结合考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填报方案。只有紧跟政策步伐,才 能在志愿填报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录取成功率。 志愿填报不是考生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家庭共同参与的"协奏曲"。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