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

搜索文档
“良渚文化像一本书,我们与游客一同阅览”(民生一线·高能量老年人)
人民日报· 2025-09-16 06:22
核心阅读 在浙江杭州良渚博物院,活跃着一支银龄志愿者队伍,他们不仅为游客提供精彩生动的讲解,还发挥各 自特长助力良渚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71岁的海红作为其中的一员,已经在这里服务了15年,她曾凭借 年度超2000小时的服务时长被评为"杭州市功勋志愿者"。她自豪地说:"良渚文化像一本书,我们与游 客一同阅览。" 一张工作证、一件别着徽章的蓝色马甲、一个"小蜜蜂"话筒,这是良渚文化银龄志愿者海红日常的工作 所需。在位于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71岁的海红留着干练的短发,声音洪亮。 "从2010年4月加入良渚文化志愿者总队至今,我在这里当了15年志愿者。"海红自豪地说,"良渚文化像 一本书,我们与游客一同阅览。" 在良渚文化志愿者总队,65岁以上的银龄志愿者有77位,他们服务于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精心准备 细致讲解 "一定要去看看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爬上大莫角山。沿着木栈道拾级而上,走到古城的中心,视野非常 开阔,站在那里环顾四周,想象自己站在巅峰……"在良渚博物院文明圣地展厅的古城沙盘模型前,海 红正为大家讲解。 除了讲解词,她还会提前做好功课,准备与生活相关的话题。比如讲到稻作文明时,她会提到余 ...
“十大教室”“海淀夜校”,海淀发布教育资源新图景
新京报· 2025-09-15 11:07
《海淀区校外教育资源库手册》首次以"十百千"架构梳理区域资源:聚焦科普教育基地、人工智能教育 场景、高校博物馆、美育实践空间、身心健康教育基地、德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社会大课 堂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数字博物馆十大类别,精选超100家优质资源单位,汇聚1000余名专 家,形成校外教育的"导航图"。 覆盖全区的"海淀夜校"网络体系,包括7家区级特色夜校、100家基层夜校、28家区域夜校。海淀团区委 依托"社区青年汇"小程序搭建选课平台,动态征集青年意愿,并招募高校教师、企业导师、非遗传承人 等各领域人才组建师资库。据了解,课程采取10至30人的小班制,灵活设置单次课、系列课、专题课等 多种形式,内容涵盖政策解读、文化艺术、职业发展、生活技能等多个维度,公益普惠属性让青年以极 低成本拥抱终身学习。 新京报讯 据"北京海淀"消息,9月14日,在海淀区教育大会上,海淀教育资源新图景发布——"十大教 室"特色场景矩阵、覆盖全域的"海淀夜校"网络与《海淀区校外教育资源库手册》(2025蓝皮书),涵 盖航空航天科技(000901)、"两弹一星"精神、香山革命旧址实景思政、中关村创新精神教育等特色场 景。 " ...
RoboMemory:专为物理具身系统中的终身学习而设计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04 09:04
文章核心观点 - RoboMemory是一个类脑启发的多记忆框架 专为物理具身系统中的终身学习而设计 旨在攻克现实环境中的四大核心挑战:持续学习能力 多模块记忆延迟 任务关联性捕捉以及闭环规划中的死循环规避 [2] - 该框架整合了四个核心模块:信息预处理系统(类丘脑功能) 终身具身记忆系统(类海马体功能) 闭环规划模块(类前额叶功能)及低层级执行器(类小脑功能) 以此实现长期规划与增量式学习 [2] - 作为框架中枢的终身具身记忆系统通过空间记忆 时序记忆 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四大子模块的并行更新与检索机制 有效化解了复杂记忆架构中的推理速度瓶颈 [2] 技术框架特点 - 采用动态知识图谱与一致性架构设计 显著提升了记忆连贯性与可扩展性 [2] - 综合了时间 空间 语义 自传体记忆等与人脑相同的记忆类别 并部署在真实的具身环境下 [4] - 专为动态真实环境中的持续学习能力而设计 帮助具身Agent获得终身学习能力 [4] 应用场景与价值 - 针对具身Agent在真实环境中的痛点设计 重点解决物理具身系统的实际应用问题 [2][6] - 通过多记忆框架提升具身Agent在闭环规划中的决策能力 避免死循环问题 [2] - 将记忆系统应用在具身Agent领域 填补了该方向的研究空白 [4] 研究背景 - 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读本科生与深圳市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研究助理联合开发 [2][6] - 论文已发布于arXiv平台 论文编号为arXiv:2508.01415 [3] - 项目详情可通过https://sp4595.github.io/robomemory/ 获取 [2]
“回炉”打磨带来的启示(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27 06:22
职业培训趋势 - 年轻人通过5个月脱产学习机器人系统运维等技能实现职业转型 例如健身教练转行工业机器人领域 [1] - 参加企业定向培训班或重返职校成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形成"反向镀金"现象 [1] - 重庆交通大学毕业生通过机器人系统运维培训弥补实操经验不足 实现培训后直接入职合作企业 [1] 技能价值认知 - 市场对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等前沿实用技能需求显著上升 推动职业价值重估 [1] - 技能培训可提供明确岗位定位和清晰上升通道 带来可预期收入增长 [1] - 文凭代表系统学习能力基础 特定技能则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工具 二者形成互补关系 [2] 人才培养体系 - 短期培训尚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长期需求 [2] - 高等教育需与产业前沿深度融合 探索更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 [2] - 终身学习理念正被广泛实践 学习从获得文凭延伸为持续能力投资 [1]
一支笔卖500,日本人为什么买单?
虎嗅· 2025-08-22 19:2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本通 (ID:ribentong-517japan),原文标题:《一支笔要卖500,日本人吃饱了撑的还是傻?》,题图来自:AI生成 请看下图。 它长得像个鸭蛋,也没有蓝牙耳机那么大。但价格竟然将近一万日元,人民币差不多500块钱。 没想到吧,它竟然是个文具。 你可能会想,哪家日本公司这么损,500块钱的"智商税"真的会有人交吗? 有,而且还特别多。 这个文具的名字叫做"大人干劲满满笔",是日本文具巨头"国誉"生产的文具。虽然名字里面有个"笔",但它实际上是一个附着在笔上的小型蓝牙设备,通 过传感器和手机App,检测笔的移动,从而计算学习量,帮助大人们记录并可视化学习过程。这些数据变成图表、日历或进度条,大人们就能直观看到一 周的学习习惯——哪天坚持了,哪天偷懒了。 这些学习量在它的APP里还会转化为"干劲能量",让虚拟角色成长,解锁奖励。换句话就是,边玩边学。 玩法可以说是各种小游戏的大杂烩。大人们可以在里面体验养成类游戏,用学习量培养小乌龟,还可以像玩大富翁一样让小乌龟一格格向前走,还可以用 收集来的装备玩换装小游戏。 为什么偏偏是给大人?实际上,它在6年前有个前身。2019年,国誉专 ...
新职业为劳动者开辟新赛道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50
新职业发布概况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第七批新职业 涵盖景区运营管理师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 养老服务师等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1] - 自2019年起人社部累计发布6批共93个新职业 [1] - 新职业集中在新兴产业 绿色低碳和现代服务业领域 呈现数智化 绿色化与生活化特征 [1] 产业变革与技术融合 - 新职业涌现反映产业变革与技术进步深度交融 拓宽就业领域 [1] - 新技术 新产业和新业态催生大量新职业 [1] - 新职业要求从业者提升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终身学习锤炼本领 [1] 从业者能力要求 - 学习能力是适应新职业变化的重要保障 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2] - 通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线上线下结合提升技能 参与企业实训和行业竞赛紧跟技术迭代 [2] - 数字素养是关键 新职业呈现数字化+专业化特征 需培养数字思维和参与数字技能培训 [2] - 跨学科深度融合要求创新能力 需尝试新技术新模式 打破学科壁垒拓展知识边界 [2] 职业发展机遇 - 新职业为劳动者开拓广阔职业发展空间 [1] - 从业者可实现从技能劳动者向创新工匠的飞跃 [2] - 新职业助力拓展新天地和实现人生价值 [3]
普通人想要积累财富,到底该避开哪些容易踩坑的思维误区?
搜狐财经· 2025-08-13 21:12
核心观点 - 财富积累需规避五大思维误区 包括工资依赖 消费迷失 投资极端化 时间价值低估和思维僵化 通过构建多元化收入体系 理性消费 平衡风险收益 优化时间配置及持续学习可实现财富突破 [1][19][20] 收入结构误区 - 过度依赖工资增长 忽视通胀侵蚀与资产增值潜力 [1][2] - 需构建收入金字塔结构:工资为基础 副业为补充 资产性收入(租金 股息)为顶层 [3] - 指数基金定投案例:每月投入1000元 按10%年复利计算 20年累计收益达48万元 [4] 消费行为管理 - 消费主义陷阱导致负债循环 信用卡与广告加剧非理性支出 [5][6] - 需求分层管理:优先满足生存与发展需求 抑制虚荣需求 [7] - 强制储蓄30%收入 采用现金支付控制冲动消费 定期清理闲置资产释放资金 [7][8] 投资策略配置 - 投资行为两极分化:盲目投机(P2P 虚拟货币)或过度避险(全额银行存款) [10][11] - 资产配置比例建议:稳健型(债券)与成长型(股票 基金)按6:4或4:6分配 [12] - 投资决策需评估最大损失承受力 资产长期趋势契合度及底层逻辑认知 [12] 时间价值优化 - 时间配置偏差:沉迷即时回报活动 忽视自我提升与资产增值机会 [13][14] - 每日时间三分法:消费娱乐30% 赚钱劳动50% 投资学习20% [14] - 学习投入回报数据:每周5小时学习投资 10年后财富可达对照组3倍 [15] 认知迭代与行动 - 思维僵化表现:固守过时投资观念 逃避深度财富规划 [16][17] - 主动规划者与被动执行者5年后财富差距超5倍 [18] - 行动清单包括年读10本财经书籍 制定短期储蓄 中期资产配置及长期被动收入目标 [20]
深度|被字节收购后再创业:硅谷100天,写在Aibrary正式上线前
Z Potentials· 2025-08-07 11:12
核心观点 - AI创业领域对"PMF"(产品市场契合)的理解存在误区,订阅模式不等于价值实现,需警惕"一波流"现象[4][5][6] - AI产品应聚焦"Outcome胜于Output",从功能交付转向结果交付,构建客户成功机制[9] - AI原生组织需重构协作范式,包括中层管理消解、人机共创杠杆、小团队结构再造等[14][17][18] - 终身学习将从"内容为王"转向"反馈为王",强化学习机制成为教育设计核心[24][25] - 人类在AI时代的独特价值在于提供创新"变异",而非执行效率[26] AI工具行业现状 - 当前AI工具普遍定价5.9-19.9美元/月,依赖早期尝鲜用户和S2S(创业公司互购)模式,但预算可持续性存疑[5][6] - 同质化功能导致用户终身价值(LTV)天花板明显,缺乏数据飞轮支撑的产品将面临流失风险[7] 产品价值构建 - 价值深化新模式:通过持续提升单用户价值(ARPU)建立护城河,而非依赖规模扩张[7] - AI评估系统比PMF更重要,需实时衡量用户价值获取和系统进步[10] - 采用"发现式构建"方法论,利用AI工具(如Cursor、Replit Agent)加速原型迭代,降低试错成本[10][11][12] 组织变革 - AI原生组织特征:扁平化结构、中层管理岗位消解、决策权下沉[14] - "1+N"人机协作模式:人类聚焦决策,AI执行生成/整理,杠杆率成为核心指标[17] - "收割者+培育者"双核团队结构:前者负责产品全周期,后者构建智能基础设施[18] 工作方法论 - 贝叶斯飞轮工作法:Prompt→Iterate→Ship→Learn循环,每轮优化10分钟效率[19] - Prompt成为新工作语言,模块化沉淀可提升组织效能[20] 教育范式迁移 - 学习从"内容灌输"转向"认知重编程",需设计高频细颗粒度反馈机制[24] - 教育本质是强化学习过程,反馈系统设计比知识传授更重要[25] - 公司产品Aibrary定位为"认知镜像",通过个性化播客和行动引导实现主动学习[8][23] 技术趋势 - 大模型是"概率引擎",需通过ReAct框架(反思-验证循环)实现确定性输出[15] - 未来竞争力在于将人类意图转化为稳定工作流的能力,需复合型人才[16]
新加坡、意大利、德国探索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发展老年教育 丰富银发生活(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18
新加坡老年教育发展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4年12.4%增长至2024年19.9%,预计2030年达24.1% [1] - 政府2015年投资30亿新加坡元推出"幸福老龄化行动计划",2023年更新计划,重点支持老年人学习 [1] - 全国乐龄学苑与多所大学及机构合作,提供1000多种课程,涵盖信息科技、商业金融、艺术设计等传统学科及生活技能科目 [2] - 活跃乐龄理事会2023年推出教学指导方针,与100所学校和志愿者组织合作开展跨代学习计划 [2] - 案例显示老年人通过课程掌握新技能并创业,如68岁学员开设网店取得业绩 [2] - 研究指出老年教育可减少孤独感,激发潜能参与社会创新 [3] 意大利老年教育模式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24.3%,80岁以上占7.8%,平均年龄46.5岁 [4] - 老年大学协会拥有330家会员单位,8万名会员,课程以语言文化为主,含人工智能等前沿内容 [4] - 社区中心及社会组织提供考古、环保等志愿活动,新法案鼓励高校开展老年教育课程 [5] 德国老年教育体系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22.4%,2022-2023学年德国大学60岁以上旁听生达1.25万人 [5] - 法兰克福大学"第三年龄学院"服务2700名60岁以上学员,提供数百门专业课程及实践活动 [6] - 高校提供正式学位教育,其他机构如老人学院侧重实用技能,政府推出"数字天使"项目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 [6]
她为何从HR到AI创业者?来看詹玉玲的“不设限”人生
混沌学园· 2025-07-23 19:56
职业发展轨迹 - 从HR转型为AI创业者 在人力资源领域从普通职员晋升至人事负责人后 于2018年开启创业 聚焦组织创新咨询与培训 [9] - 通过公司内部裂变机制创立新公司 业务方向为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员工合伙制 提升人才留存率 [9][20] - 参与三次总经理竞选虽未成功 但获得领导力认知突破 明确职业发展新方向 [9][10][11] 终身学习理念 - 家庭环境塑造持续进取性格 父母早期接触科技产品 父亲70岁仍考取驾照 [6][7] - 通过混沌学园系统性学习商业思维 2016年加入后完成高强度日更训练 实现商业认知质变 [25][28][29][30] - 保持"不设限"心态 中年阶段仍积极拥抱AI技术转型 突破传统职业边界 [21][22][45] AI+绩效创业项目 - 开发AI绩效管理工具解决方案 使中小企业以10%传统成本实现80%核心管理功能 [38][39] - 创新模式替代高薪HR总监(年薪60万元)或高价咨询服务(20万元起) 基础HR专员(月薪5000-6000元)搭配AI工具即可满足需求 [38] - 项目定位技术普惠 降低中小企业管理升级决策门槛 已进入混沌AI创新院实践阶段 [3][39][50] 混沌平台赋能 - 2016年加入混沌学园后 通过商业大课、创商院课程等建立系统化商业思维框架 [25][26][28] - 参与大湾区日更群一年半 完成战略杠杆、差异化竞争等实战训练 形成可操作方法论 [29][30] - 当前带领AI项目入驻混沌AI创新院 与2000+行业从业者共同探索AI落地路径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