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

搜索文档
 封面新闻专访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尔·莫基尔:中国对教育和基建投资将有丰厚回报
 搜狐财经· 2025-10-30 15:44
人物 乔尔·莫基尔 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1946年出生于荷兰,美籍以色列裔经济史学家,美国西北大学罗伯特·H·斯托茨人文科学教授、经济学与历史学教授,特拉 维夫大学埃坦·伯格拉斯经济学院教授。 2025年10月13日,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被授予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由于"揭示了 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莫基尔获得一半奖金。另一半由阿吉翁和豪伊特共同获得,他们"提出了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 论"。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尔·莫基尔。图片来源:美国西北大学网站 10月27日,距离获得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仅两周,79岁的乔尔·莫基尔到访北京并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10月13日,因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的阐 释,他和菲利普·阿吉翁、彼得·豪伊特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莫基尔向记者表示,中国人民的活力与雄心以及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投入,令其印象深刻。 他补充说,这种投入不仅体现在"硬件"上,也包括"软件"——高等教育。"这种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最终会为中国经济带来丰厚回报。"  ...
 21专访|技能革命还是就业挑战?国际劳工组织谈AI职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8:45
(原标题:21专访|技能革命还是就业挑战?国际劳工组织谈AI职场)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上海报道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引起了人们对就业市场可能遭受冲击的深切担忧。 近日, 国际劳工组织(ILO)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埃克哈德·恩斯特(Ekkehard ERNST)在2025外滩年会期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尽管AI的总体影响尚未大规模显现,但其对不同技能、不同地区造成的差异化影响已然明朗,各国需通过积极的政策与投资,将挑战转化为包容 性增长的机遇。 ILO成立于1919年,是联合国处理劳动世界事务的专门机构。ILO的使命是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和体面劳动,加强社会保障及工作领域的社会对话, 追求"只有基于社会正义才能建立世界持久和平"的愿景。 今年5月,ILO发布了一份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就业的报告。报告指出,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可能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其中,高收入 国家就业岗位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的比例更高,达到34%。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理论上能实现多种任务的自动化,文职类工作面临的风险最为 显著。 恩斯特表示,目前AI对全 ...
 技能革命还是就业挑战?国际劳工组织谈AI职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8:40
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上海报道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引起了人们对就业市场可能遭受冲击的深切担忧。 近日,国际劳工组织(ILO)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埃克哈德.恩斯特(Ekkehard ERNST)在2025外滩年会期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AI的总体影 响尚未大规模显现,但其对不同技能、不同地区造成的差异化影响已然明朗,各国需通过积极的政策与投资,将挑战转化为包容性增长的机遇。 ILO成立于1919年,是联合国处理劳动世界事务的专门机构。ILO的使命是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和体面劳动,加强社会保障及工作领域的社会对话,追求"只有 基于社会正义才能建立世界持久和平"的愿景。 恩斯特:总体来看,目前人工智能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整体影响尚不显著——无论是就业替代还是就业创造,规模都相对有限。当然,在特定行业和职业 中,影响更为明显。例如,过去五年,软件工程领域因AI发展创造了大量岗位。不过,目前该领域劳动力市场有所降温,部分原因是AI已展现出自主编写 新代码的潜力。 21世纪:这种影响在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者之间有何差异?比如低技能、中技能和高技 ...
 又一明星创始人入局AI播客、红杉中国押注,这次能翻出水花吗?
 36氪· 2025-10-24 07:59
此前的选题,我们曾经多次观察过"明星创业者"入局 AI 播客的案例,包括张月光推出的 ChatPods 和焦可推出的来福。 ChatPods 和来福近 90 天的双端下载量|图片来源:点点数据 但是一段时间过去,从数据上看,两款产品都不甚理想,点点数据显示,ChatPods 9 月份全球下载量 3.5 万,但由于体量较小,第三方数据没有捕捉到活 跃用户,其月流水也仅有不到 100 美元;而上线更晚的来福,数据更低,9 月下载量仅有 2000 左右,未能捕捉到 MAU 和收入数据。 | Experience | | | --- | --- | | | 创始人 | | | Ouraca · Full-time | | | May 2024 - Present . 1 yr 6 mos | | | Palo Alto,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 Hybrid | | | Ouraca's vision is to create the leading lifelong learning ecosystem in the age of Al. Our first product Aibr ...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雷荔傈:构建“三阶段”培养体系,将可持续能力内化为学生思维
 新浪证券· 2025-10-18 12:52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 [1] - 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 [1] - 大会在以往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组委会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 [1]   教育体系融合 - 可持续发展理念需深度融入教育体系,并通过跨学科协作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3] - 南京大学通过汇聚艺术、教育、地理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力量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学校 [5] - 学校构建了涵盖学术培养、职业培训和跨学科板块的三阶段培养体系,将可持续发展能力内化为学生思维方式 [5]   产学研协同机制 - 大学教育需为学生奠定坚实基础以应对未来20-30年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等新型挑战 [5] - 基于50年研究经验,建立了从研究到实践的双向反馈机制,不仅转化研究成果,还将实践问题反馈回研究环节 [5] - 通过成本分析等方法搭建学术界、产业界与政策制定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强调研究必须是联合研究 [5] - 南京大学已联合多所高校建立联合研究所,并与国内机构紧密合作以缩小产学研差距并加强各方合作 [5]
 姬秦安董事长要求:深化承包制改革 激发内生动力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搜狐财经· 2025-10-18 09:40
 公司财务工作现状总结 - 财务中心承包人对近期财务工作的日常运行、核算管理、风险防控及制度执行等情况进行了系统汇报 [1] - 汇报全面梳理了财务板块的工作成效与有待加强的环节 [1]   承包制改革战略 - 推行"承包制"改革的战略核心在于激发各单元主体的内生动力,实现"自我造血、自养自足、独立经营" [4] - 全体员工需深入贯彻"企业投资,你来当老板"的发展理念,将个人发展融入公司事业 [4] - 承包制旨在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4]   对财务团队的期望与要求 - 全体员工必须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与进取精神,秉持"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态度 [6] - 团队要坚决摒弃惰性思维,倡导实干文化,认同"愿干事的人总有办法,不愿干事的人总有理由" [6] - 鼓励员工忠诚执行集团决策,同时充分发挥自身智慧与才能,主动学习并应用AI等先进工具以提升效率与能力 [6]   下一阶段财务工作重点 - 严守制度规范,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与业务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9] - 强化会议机制,要求财务系统每周至少组织召开两次部门内部会议,通过常态化交流提升团队觉悟与技能 [9] - 落实培训考核,坚决推行"培训考核上岗制",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氛围 [11] - 倡导终身学习,特别强调年轻干部和员工要勇立潮头,带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拥抱新技术 [11] - 凝聚团队合力,号召全体财务人员"群心群力群策",紧密团结协作,以勇气和智慧共同应对挑战 [11]   会议性质与影响 - 此次会议是一次阶段性的工作总结会,更是一次深化改革的思想动员会与能力提升的部署会 [13] - 会议为集团财务系统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注入了新的活力 [13] - 与会人员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董事长讲话精神,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专业的素养投身工作 [13]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奥斯卡导演齐聚莫斯科 —— 创新思想点亮“莫斯科创业峰会”
 金投网· 2025-10-13 19:06
 峰会概况 - 国际科技创业与创新盛会“莫斯科创业峰会”于10月1日至2日举行,由莫斯科市政府与俄罗斯储蓄银行联合主办 [1] - 峰会汇聚了来自40个国家的5000余名参会者、约100家初创企业及150多位全球专家学者 [1] - 为期两天的会议共设置60多场专题研讨与圆桌讨论,围绕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科技创业与新型教育模式等议题展开 [1][7]   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达龙·阿西莫格鲁提出人工智能发展的两种可能路径:一是只关注自动化导致人类被机器取代,二是利用AI增强人类工作能力 [1] - AI的未来取决于当前选择,它可以是人类智慧的补充或替代 [1] - 实现积极未来需人类智慧同步进化,教育体系必须培养更灵活的思维、更强的AI素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1]   人工智能与创意产业 - 奥斯卡导演奥利弗·斯通表示已在电影制作中使用AI技术,但目前AI质量不足以支撑长片,未来几年可能实现 [3] - 人工智能不会削弱艺术性,反而可能为导演提供新的语言与表达手段,让创作过程更具想象力与实验性 [3] - AI在创意产业的长期影响尚早,但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方向 [3]   未来教育模式变革 - 未来准备学院首席执行官提出“未来学习力”理念,21世纪的文盲是无法学习、忘记并重新学习的人 [5] - 需要摒弃“教育—工作—退休”的线性生涯模式,转向终身学习与不断再造的循环模式 [5] -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保持成年后的学习热情与适应能力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5]   科技创业与创新生态 - 峰会举办了60余场专题活动,涵盖技术趋势、风险投资、创业孵化与企业规模化发展等主题 [7] - 活动吸引了来自俄罗斯、金砖国家及全球创新地区的科技创业者与投资机构代表 [7] - 莫斯科正以开放、创新与合作的姿态,成为全球科技创业思想碰撞的新焦点 [7]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报国 向“智”攻关
 中国青年报· 2025-10-05 08:07
 高校产学研合作 - 合肥工业大学联合汽车领域相关高校、企业和行业组织发起成立新时代高校“智驱领航 固本铸魂”育人共同体,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牵引,构建校企共建、共研、共享的育人新生态 [1] - 该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车联网量子安全通信联合实验室”,将量子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致力于攻克“量子上车”核心难题 [1] - 该校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数据安全与隐私防控、安全通信及入侵检测和车用AI大模型等方面研究,并与省内头部汽车企业合作,其量子安全技术已实现量产应用 [1]   技术研发与突破 - 智能网联汽车通信安全存在数据泄露风险、个人隐私难以保障、恶意远程控车威胁安全等问题 [1] - 杨善林院士团队主持研发的智能微创诊疗装备系统成功应用,打破国内市场微创手术装备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 [2] - 杨善林团队联合相关单位研制的非接触式智能生理检测装置随天舟九号上行中国空间站 [2] - 向念文教授团队历经10余年攻关,成功破解高铁雷电防护技术难题,并首次尝试将电磁加热技术引入煤炭运输环节以探索冻煤融冰新路径 [3]   人才培养与理念 - 合肥工业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开设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培养了上万名汽车交通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骨干 [1] - 该校倡导“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的理念,推动构建“工科为主、多科协同”发展格局 [1] - 终身学习能力被视为跟上人工智能重塑汽车产业结构步伐的关键 [2] - 何云瀚研究员新团队师生约50人,平均年龄30岁,主要开展飞行器技术和低空智联网研究工作 [3][4]
 中国公众对生成式AI的看法与使用行为
 36氪· 2025-09-24 16:31
 市场渗透与用户画像 - 生成式AI在中国成年受访者中普及率极高,使用率达到96.2% [1][4] - AI使用已深度嵌入日常生活,67.7%的用户每天使用,其中30%为每天使用多次的重度用户 [1][5] - 用户使用频率与学历、收入呈正相关,研究生学历用户每日使用比例高达81.8%,高收入群体使用率和频率也更高 [1][11]   使用场景与产品格局 - AI使用主要由工作和学习需求驱动,主要应用场景为学习(75.7%)和工作(70.6%) [2][24] - 核心应用功能聚焦效率提升,包括文本处理(72%)、信息检索(70.9%)以及生成或优化文字材料(66.6%) [2][24][26] - 本土AI应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豆包、DeepSeek和腾讯元宝是使用率最高的产品 [2][15]   付费意愿与商业化前景 - 用户付费意愿强烈,16.1%的用户已付费,59%的用户愿意为优质服务付费 [2][19] - 已付费用户中,55.2%的月度支出低于100元人民币,显示出对价格的敏感性 [2][22] - 按月付费(30.2%)和一次性付费(28.4%)是接受度最高的付费模式 [21][22]   社会影响与公众态度 - 公众对AI的社会影响持审慎乐观态度,71.9%的受访者认为其影响主要是积极的 [40][42] - AI被广泛认可的价值在于提高生产效率(71.5%)、提升内容创作质量(57.5%)和激发创造力(41.5%) [43] - 主要担忧集中在虚假信息泛滥(60.4%)、就业岗位替代(59.7%)和个人隐私泄露(46.7%) [3][46]   职业影响与用户焦虑 - 公众对AI带来的职业冲击存在显著焦虑,77%的受访者担心专业技能贬值,70%担心岗位被替代 [2][29] - 焦虑程度与年龄和使用频率相关,越年轻、使用AI越频繁的用户焦虑感越强 [30][31] - 内容创作类(58.2%)和客服销售类(56.7%)职业被认为最易受到AI冲击 [32]
 陕西省职工讲书人大赛评出3位“最佳讲书人”
 陕西日报· 2025-09-20 06:56
"大赛为全省职工搭建一个以书会友、交流分享的平台,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省总工会相关负责 人说。 9月15日至17日,由省总工会、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陕西省职工讲书人大赛在西安举行。 据了解,为持续推进书香陕西建设,加快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2025年省总 工会、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依托各级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等职工文化阵地,开展线上线下职工阅读 活动超过3000场次。(记者:郭军 通讯员:张小丰) "通过这次比赛,我结识了许多书友。希望更多朋友坚持阅读,做终身学习者,不断汲取知识与力 量。"多次参与大赛的高中教师范伟说。 大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经过层层选拔,来自陕西各行各业的53名选手进入大赛,向现场 300余名观众分享好书。经过激烈比拼,18名选手进入决赛。最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吴联 盟、西安外事学院王瑾、西北政法大学张卓荣获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