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五一” 文旅热潮勾勒强劲发展画卷
扬子晚报网· 2025-05-08 23:07
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 [2] -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2] - 江苏省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16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2%和14.79% [2] 文旅消费促进活动 - 文化和旅游部举办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主题为"文旅惠民乐民共享美好生活" [3] - 江苏省推出179个特展、近300个文旅深度融合项目,75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 [3] - 南京汉堡节累计卖出超20万个汉堡,无锡拈花湾景区1500架无人机表演 [3] 文旅产业带动经济 - 苏州、南通、宿迁等地旅游节带来客流超10万人次 [4] - 南京溧水咪豆音乐节和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吸引乐迷超21万,带动周边产业收益7.94亿元 [4] - 淮安市涟水县周集村马拉松赛事吸引近2万人次游客,带动旅游收入突破20万元 [4]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甘肃省敦煌市悬泉置遗址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5] - 莫高窟壁画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展示,三星堆青铜面具通过AR眼镜互动 [5] - 文旅融合推动文化认知从平面走向立体,精神滋养从抽象变为具象 [5]
东莞“超级”音乐节五一出圈背后:文旅热力何以澎湃经济脉动
新浪财经· 2025-05-08 21:21
音乐节经济效应 - 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吸引约8万名乐迷,其中80%来自市外,初步统计拉动文旅、餐饮、住宿、交通、商超等相关行业消费约2.8亿元 [2] - 五一期间东莞全市接待游客3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3%,旅游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31.2%,增速位居重点城市前列 [1] - 音乐节与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同期举办,形成"双城奔赴"效应,打破地域限制 [4] 文旅融合与城市特色 - 东莞推出粤语专场和十五运联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纽带,增强活动吸引力 [4][6] - "莞小鹅"IP融合潮玩与美食元素,体现东莞作为"中国潮玩之都"和"美食之都"的特色 [9][11] - 东莞生产全球动漫衍生品的25%、中国潮玩的85%,潮玩产业成为音乐节重要吸引力 [11] 文旅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文旅融合通过场景创新拓展"文旅+"边界,演艺经济乘数效应达7-10倍,单场音乐节可拉动数亿元消费 [15] - 五一期间东莞举办170多场活动,涵盖音乐、演出、非遗、赛事等七大板块,创造多样化消费场景 [17] - 东莞游客人均消费提升,旅游收入增速(31.2%)高于接待量增速(22.3%),反映消费升级趋势 [12] 文化产业与城市转型 - 东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40亿元增至669亿元,占GDP比重从4%提升至6%,文化企业数量从不足1万家增至3.1万家 [24] - 潮玩产业融合传统制造业与文化创意,带动东莞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中国潮玩之都" [27] - 东莞拥有53家博物馆、876个公共图书馆、756个文化广场,文化设施密度位居地级市前列 [24] 城市定位与战略 - 东莞四次升级文化定位,从"文化新城"到"文化强市",强化产城人文深度融合 [21] - 东莞依托岭南文明发源地、近代史开篇地等多元文化标签,打破"世界工厂"单一形象 [22] -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助力东莞成为"潮流城市"新标杆 [18]
五一假期,泉州大连等6座新晋“长红城市”持续释放文化IP价值
新京报· 2025-05-08 17:07
4月22日,在新京报主办的"直面关税战,锻造经济韧性——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上,新京智库发布了《新京报 长红城市榜30强(2025)》榜单。郑州、大连、厦门、泉州、昆明、石家庄、兰州和邯郸8座城市首次上榜。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这8座城市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长红城市的名声是否实至名归?新京智库梳理发 现,除了河北石家庄和邯郸尚未公布具体数据外,其余6座城市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月22日,新京智库发布《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5)》,同时发布《新京报长红城市榜30强(2025)》等 多个榜单。 数据亮眼:这些长红城市交出不错的五一文旅成绩单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交出了一份热力十足的"文旅成绩单",用真实客流和消费数据,回应了"长红城市"的 榜单期许。 在客流方面,郑州以1144.9万人次的游客接待总量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昆明(1261万人次)、厦门(863.55万 人次)、泉州(700多万人次)、兰州(669.54万人次)等城市。石家庄虽然未公布具体数据,但据中国旅游研究 院发布的《2025年劳动节假日旅游市场特别评论》显示,石家庄也再度跻身全国游客接待量前20名,实现文旅"三 连 ...
“烟火气”升腾!“五一”假期餐饮消费表现亮眼
新华社· 2025-05-08 15:34
餐饮消费表现 - 53.4%调研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平均增长率超15% [1] - 45.2%调研企业客流量同比增长 平均增长率12.1% [1] - 北京到店团购餐饮零售额同比增长36.1% 在线外卖零售额同比增长3.8% [1] - 上海中高端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30% 餐饮消费券带动堂食消费额大幅增长 [1] 企业业绩亮点 - 呷哺呷哺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8.85% [1] - 瑞幸咖啡营业额同比增长28.5% 通过产品创新与点位拓展实现增长 [1] - 杭州楼外楼总店日均接待游客超4000名 代表菜"西湖醋鱼"日销近千条 "东坡肉"日售2000多块 [1] 异地消费拉动效应 - 美团数据显示异地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菜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5% [1] - 成都异地游客餐饮堂食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7% [1] - 上海外地来沪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37.1% [1] 行业趋势与创新 - 文旅融合背景下"地方味道"引流效应显著 拉动当地消费作用凸显 [2] - 消费升级推动需求转向"吃住玩"全链条体验 音乐节演唱会周边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2] - 商家推出增值打包服务 如广州"亲子房住宿+景区门票+餐饮代金券"套餐 河北"住游"优惠套餐 [2] 行业规范与安全 -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安全生产倡议 重点监测企业安全生产措施实施率较高 [2] - 餐饮住宿行业基础消防措施普及率超90% [2]
从17%增长率看海南“五一”旅游答卷
海南日报· 2025-05-08 09:10
海南旅游市场"五一"假期表现 - 海南省"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38876万人次同比增长17% 实现游客总花费5245亿元同比增长202% [1] - 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26% 其中白沙县接待426万人次(同比+59%) 琼中县接待688万人次(同比+1994%) 保亭县接待1392万人次(同比+1611%) [2] - 万宁市接待游客4289万人次(同比+1311%) 昌江县接待游客1177万人次(同比+101%) [4][5] 县域旅游崛起趋势 - 全国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 首次超越三线城市 县城酒店整体预订量同比+30% [1] - 白沙县主打生态游 圣哒哒旅游景区等成热门打卡地 昌江县推出"芒果很芒"系列活动 保亭槟榔谷融合非遗旅拍 [5] - 游客追求"慢旅行"和个性化体验 旅游从打卡转向身心放松 县域游满足多样化需求 [5] 演艺活动带动旅游消费 - 时代少年团海口演唱会 三亚亚特兰蒂斯《第七重奏》夜间演出 琼海烟花音乐周等活动拉动消费 [6][8][9] -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年轻人社交方式 情绪消费推动文旅融合 海口草坪音乐节等特色IP逐步成型 [9] 景区流量与升级 - 全省景区接待游客同比+311% 陵水分界洲岛等A级景区累计接待1734万人次 [10] - 昌江霸王岭森林公园接待74万人次(同比+59%) 三亚天涯海角等经典景区免门票引流 [11][12] - 环岛旅游公路沿线酒店入住率+175% 环热带雨林公路沿线酒店入住率+626% 自驾游热度上升 [12] 行业转型方向 - 景区从观光地向内容生产中心转型 实施强基焕新升级计划 提升服务质量 [12] - 通过县域游 演唱会游 景区游等平行赛道 构建多元消费场景 精细化运营成关键 [12]
2025 运河牡丹文化周——牡丹产业创新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共探牡丹产业发展新路径
科技赋能牡丹产业 - 北京林业大学牡丹国际研究院院长成仿云指出漷县镇以运河串联北京、洛阳、菏泽的文化脉络,具备独特优势,建议借助科技力量推动牡丹在化妆品、康养、药用等领域的开发[2]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舒庆艳提出将科研知识转化为科普内容,深入挖掘牡丹中药文化,并利用技术实现牡丹四季开放,建议通过废料深加工降低成本[2]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文忠指出芍药在中药材、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其杂交技术可拓展牡丹产品多样性,提升产业链附加值[2] 文旅融合与IP打造 -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继国建议打造林下康养牡丹示范地,深度挖掘北京本地及南北运河文化,与菏泽黄河牡丹文化形成呼应,开发系列文创产品[3] -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杨剑飞指出需强化"水木共生"叙事,通过数字文创、影视联名等形式塑造年轻化、国际化文化符号[4] - 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专家朱群芳教授提出融合大运河文化、牡丹文化与康养文化,打造集科普研学、康养生活、林下经济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示范区[4] 企业实践与多元发展 - 陕西村上文旅集团董事长郭强提出"文旅+产业+合作社"模式,打造集研学、康养、消费于一体的"乡村生活综合体"[5] - 华蓝瑞兆文旅执行董事赵峥建议开发牡丹音乐节、元宇宙体验等新业态,注重经济测算与融资创新[5] - 菏泽诚美牡丹产业园李洪勇指出丰富牡丹花期品种、延长观赏期的重要性[5] 产学研协同与产业落地 - 漷县镇人民政府与华顺德国际文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运河牡丹产业集群建设[6] - "运河牡丹核心文化体验区共创计划"由五家单位共同发起,旨在整合多方资源,推动运河文化与牡丹产业深度融合[7] - 华顺德集团总裁纪培斌表示将推动牡丹与健康、非遗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运河牡丹历史文化遗产体验区"[7]
坪山商圈活力“拉满”
深圳商报· 2025-05-08 07:25
【深圳商报讯】(记者文灿 刘育銮)当戏剧艺术与科技创新交相辉映,当山水秘境与市井烟火诗意交 融,这个"五一"假期,坪山区以六大主题板块、170场特色活动及多重消费优惠,创新演绎文旅融合新 范式,激活城区文旅经济新动能。 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坪山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7.6%,其中港澳台游客增幅达103.6%;旅游总收入同 比增长6.42%,全区商圈营收同比增长7%。 "上午探访科技企业感受未来脉搏,下午走进剧场品味艺术人生,傍晚还能寻味客家非遗美食,这样的 文旅体验在深港双城既独特又充实。"香港游客陈女士一语道破坪山的独特魅力。数据显示,假日期间 坪山区累计发送旅客同比增长18.6%,累计到达旅客同比增长28.1%,文旅融合的"磁吸效应"持续释 放。 依托天然生态优势,坪山成为都市人"逃离喧嚣"的治愈之地。全区公园人流量达27.48万人次,同比增 长37.63%;马峦山郊野公园、坪山儿童公园等网红景点人流如织,分别同比增长19.1%和35.86%,生态 文旅正成为坪山文旅经济的"新增长极"。 文旅热潮进一步催动消费升级。假日期间,坪山区重点商业综合体推出"欢乐多8胺"八周年派对、"解压 生活节""首届活体昆虫科 ...
夏日经济夜观察丨文旅游解锁夜经济新场景
河南日报· 2025-05-08 07:21
夜间旅游经济兴起 - 夜间旅游热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经济繁荣向好 夜游 夜食 夜购构成夜经济新图景 [1] - 河南文旅推出"白+黑"组合拳拓展夜间消费市场 以夜兴城实现"长红" [1] - 安阳《太行·红日》实景演出五一假期场场爆满 融合太行山自然背景与数字特效灯光 [1] 夜间文旅业态创新 - 郑州 开封 洛阳 安阳等地推出夜间演艺 夜间集市等产品 18-22时成为夜间经济"黄金4小时" [1] - 银基动物王国开放1万平方米星空草原 融合星空观测 草地露营与萌宠秀场 [2] - 夜宿海洋隧道 夜探动物园等项目解锁动物世界夜间体验 [2] - 全省打造夜游博物馆 星空露营基地 创意灯光秀等新业态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达12个 [2] 政策与产业融合 - 2020年河南发布促进夜经济指导意见 催生洛阳"古都夜八点" 开封大宋不夜城等品牌项目 [2] - 洛阳文博场馆五一取消周一闭馆 开放时间延长至18-20时提升参观灵活性 [3] - 建业电影小镇将推出音乐会 Livehouse 《一路有戏》等夜场活动 增加演出场次与优惠票种 [4] 专家发展建议 - 以文化IP打造差异化夜游品牌 延时开放公共文化空间 [5] - 整合音乐 体育 社交等元素形成"夜游+"生态链 [5] - 运用AR/VR AI等技术营造沉浸式体验 [5] - 完善夜间交通 照明 安全等公共服务设施 [5]
听夯号品非遗 黄河畔赶大集(城市味道·大河九曲)
人民日报· 2025-05-08 07:00
黄河文化与非遗传承 - 利津县因黄河与渤海的地理优势形成水陆码头和商贸重镇,历史上以盐业著称,清代永阜盐场为山东八大盐场之冠 [8] - 滩区房台村落是黄河独特人文景观,村民为防洪用泥土夯筑高台建房,2018年启动19个滩区村庄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连片加固并完善基础设施 [8][10] - 佟家村保留古房台发展旅游产业,建成民宿、黄河滩文化展示馆、黄河口文学艺术创作基地,吸引美术院校师生及艺术从业者 [10] 非遗文旅产业开发 - 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汇聚35个非遗项目,包括黄河夯号、老扬琴、剪纸、陶印等,布设21家非遗店铺和90余个流动摊位 [12][13]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0 9万人次,旅游收入940多万元,单日最大客流达5万人次,年均演出400余场并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 [13] - 草编合作社产品畅销海内外,村民月均增收2000元,2024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改革创新二十佳案例 [11][13] 传统技艺活化利用 - 黄河夯号从筑台劳动号子发展为非遗表演,体现"人心齐泰山移"的协作精神,成为文旅融合亮点 [12][15] - 滩区芦苇、蒲草编织手艺转型为特色手工艺品,如坐墩、蒲团、储物筐,通过合作社模式带动村民就业 [10][11] - 盐窝镇利用盐业历史资源打造非遗文化街,扭转盐碱地低收益局面(原每亩年收入不足1000元) [12][13]
“五一”假期港澳文旅市场活力十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8 06:28
今年"五一"期间,鱼行醉龙节、谭公诞等传统节庆活动在澳门举行。来自北京的林小姐一家在议事亭前 地观看了"鱼行醉龙节"的巡游和表演活动,特别是舞醉龙环节让全家老小直言"震撼!精彩!""与其他 的舞龙表演不同,澳门的'醉龙'只有龙首和龙尾两部分,表演者还要先喝酒再参与,这样才能体现'醉态 可掬'的舞姿,颇具特色。"林小姐说。 体验市井生活 到长洲太平清醮欣赏节庆表演、在旺角街头漫步游走、在塔石艺墟体验手作、到路环老字号茶餐厅品尝 美食……这个"五一"假期,港澳地区吸引众多内地游客到访,文旅市场活力十足。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5月5日晚表示,截至当天21时,"五一"假期内地访港旅客约91.3万人次。澳门 特区政府治安警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澳门入境访澳旅客超过85万人次,其中绝大多数 为内地旅客。与之前的"买买买"和走马观花式的打卡不同,如今大家更愿意体验当地市井生活气息和参 与各类活动,深度体验港澳特色。 感受非遗节庆 来自浙江的宏宇曾多次到香港旅行。这次他没有去太平山、迪士尼这些热门景点,而是选择了距离市区 约一小时的长洲岛。他告诉记者,自己对长洲太平清醮的了解来自香港原创动画电影《麦兜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