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技术

搜索文档
1.4nm,巅峰之争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03 10:05
半导体制造工艺竞争 - 台积电正在从FinFET转向Nanosheet架构,并探索CFET(垂直堆叠NFET和PFET)作为器件微缩方案,2023年展示栅极间距48纳米的CFET晶体管,2024年推出最小CFET反相器[1][3][5] - 台积电在二维沟道材料取得突破,首次展示堆叠纳米片架构中单层沟道的电性能,开发出工作电压1V的反相器[5] - 台积电计划开发新型互连技术,包括铜互连新通孔方案、新型铜阻挡层,以及研究气隙金属材料和插层石墨烯以降低电阻[7] 英特尔14A工艺突破 - 英特尔14A节点(2027年风险生产)宣称功耗降低35%,性能功耗比提升15-20%,晶体管密度比18A提高1.3倍[8][9] - 采用PowerDirect背面供电网络和RibbonFET 2晶体管(四层堆叠纳米片),实现更快切换速度[9] - 推出Turbo Cell技术优化CPU/GPU关键路径,通过调整纳米带宽度和配置提升驱动电流,可在同一模块混合高速与节能单元[10][11][12] High NA EUV光刻技术路线 - 台积电放弃在A14节点使用High NA EUV(成本高2.5倍),采用0.33 NA EUV配合多重曝光保持设计复杂度,计划在A14P节点引入[13][14] - 英特尔坚持在14A节点部分层使用High NA EUV(已安装2台设备),但保留Low NA EUV备用方案,两种方案良率持平且设计规则兼容[15][16][17] - High NA EUV可减少40个工艺步骤降低成本,但需两次曝光完成全光罩,而Low NA EUV需三重曝光[18] 技术战略差异 - 台积电侧重成本控制和技术成熟度,延迟High NA EUV应用[13][14] - 英特尔通过High NA EUV寻求技术领先,但吸取10nm节点教训采用双轨开发策略降低风险[19] - 两家公司在背面供电(英特尔PowerDirect)和晶体管架构(台积电CFET/英特尔RibbonFET)上形成差异化竞争[9][3][19]
中国船舶2024年营收净利双升 多项订单数量居全球前列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21:4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 [1] - 扣非净利润30.72亿元 [1]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派发红利总额11.18亿元,占净利润比例30.94% [2] 业务运营 - 承接民品船舶订单154艘/1272.46万载重吨/1039.00亿元,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2.57% [1] - 交付民品船舶93艘/721.34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112.74% [1] - 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22艘/2461.07万载重吨/2169.62亿元,订单金额同比增加41.34% [1] - 集装箱船、油轮、VLEC、PCTC等细分船型订单数量居全球前列 [1] 研发创新 - 完成专利申请1674项,其中发明专利1481项 [2] - 授权专利383项,其中发明专利250项 [2] - 形成"技术突破—产品创新—效益提升"的全链条良性循环 [2]
全球制造业模具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4-11 17:06
制造业模具行业概述 - 制造业模具是用于批量生产工业零部件的工具,由高强度金属制成,应用于注塑、冲压、压铸等工艺,广泛服务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 [1] 全球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31年全球制造业模具市场规模预计达34.7亿美元,2020-2031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9% [2] - 2022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市场份额合计约34.0%,主要企业包括Tianjin Motor Dies、Rayhoo、Yesun (Shanghai) Mould等 [6] 产品类型与应用分布 - 直线模具是主导细分产品,占市场份额约35.6% [9] - 汽车行业是最大需求来源,占市场份额约46.5% [11] 主要驱动因素 - 制造业升级与自动化:智能制造、工业4.0推动高精度模具需求 [13] - 汽车行业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带动高端模具需求 [13] - 电子产品小型化趋势:5G、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对精密模具需求旺盛 [13] - 航空航天与高端制造:钛合金、复合材料应用提升模具技术要求 [13] 技术发展与新兴需求 - 3D打印与增材制造技术优化模具生产流程 [14] - 新能源行业扩张:锂电池、光伏组件等产业带动相关模具需求 [14] - 供应链本土化:地缘政治推动中国、东南亚本地模具供应链建设 [14] 行业发展机遇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电动车电池壳体、轻量化零部件需求增长 [16] - 半导体封装模具:先进封装技术如Chiplet推动市场增长 [16] - 国产替代加速:中国、印度中高端模具本土化率提升 [16] - 智能模具与数字化:AI、CNC技术提升制造效率 [16] - 可持续材料:环保模具钢与再制造技术发展 [16] - "一带一路"新兴市场:中东、东南亚制造业升级需求 [16] 行业挑战 - 原材料价格波动:高质量钢材(如H13、P20)成本影响 [15] - 制造成本上升:能源、人工及环保要求增加压力 [15] - 高端技术壁垒:精密模具研发周期长、门槛高 [15] - 国际竞争加剧:欧美日韩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 [15] - 周期性波动:下游汽车、电子行业需求不稳定 [15]
一年营收增长6倍,这家金属3D打印公司拿下近亿元早期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3-18 08:00
公司融资与背景 - 公司完成Pre-A++轮融资数千万元人民币 由策源资本投资 资金将用于深化DED送丝技术研发 核心人才引进及多领域场景化合作 [3] - 过去一年累计完成三轮融资 融资金额近亿元 投资方包括策源资本 苏州贤泽立泰投资 启真九智 九合创投 明势创投 义柏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3]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专注金属送丝增材制造领域 主攻增材装备 打印服务 增材软件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自主研发激光送丝/电弧增材设备 支持30+种金属材料打印 [3] 行业现状与趋势 - 金属3D打印行业正在兴起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 DED送丝技术被视为工业制造升级的关键技术 [4] - 2023年中国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达31.71亿元 预计2030年突破95亿元 全球金属增材制造市场预计从2024年47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近600亿美元 [4] - 国内DED送丝核心设备迭代缓慢 技术应用普及度低 市场处于起量阶段 全球范围内从事该技术的公司较少 国内仅少数几家 [4]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聚焦电弧增材(WAAM)与激光送丝增材(WLAM)两大方向 推出国产化金属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包括Laser One Robo L1 S-T-A-R系列等 [4] - Laser One是国内唯一具备量产标准的多激光同轴送丝增材装备 填补国内WLAM增材设备市场空白 适用于小尺寸高精度打印需求 [5] - S-T-A-R系列在大型工业模具批量化生产方面表现出色 拥有螺旋桨 环竖筋构件 阀体等大型工业模具生产能力 [5] - 自主研发多激光同轴送丝技术VEAM 突破国内激光送丝增材技术难点 采用六激光同轴送丝3D打印系统 实现高精度(粗糙度5μm) 高效率(沉积速率1kg/h) [6] - 自研超集成激光送丝增材系统L1 Lite 实现水-气-丝-光-电五路系统集成 提升系统综合性能 [6] - 自研软件管理系统AMtwin 集成工艺监测 路径规划 仿真等功能 实现打印过程关键参数全方位监测和自动矫正 保证全流程质量可追溯 [6] 公司团队与成果 - 总经理徐方达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硕士毕业于英国巴斯大学 曾在多家世界知名研究所与科技公司工作 具备丰富工业研发经历 [7] - 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国内外名校名企 包括哈工大 德国倍福 汇川技术 上汽 吉利等 [7] - 累计交付600余件DED送丝打印成品 交付总重量超12000kg 拥有20多套送丝增材平台 支持30余种金属材料打印 [8]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两大方向 一是发布新一代激光送丝设备 突破沉积效率与精度极限 二是联合头部客户探索DED技术在建筑 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场景 [7]
美邦科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5-09 19:02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不超1320万普通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或不超1518万普通股(全额行使)[10] - 每股发行价格为10.74元/股,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5月12日[10] - 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发行后总股本为8320万股;全额行使后,为8518万股[10] 业绩数据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25.29万元,同比下降38.72%[18] - 2023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9230.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88%;净利润为 - 223.05万元,同比下降109.41%[26] - 2022年资产总计843,106,834.73元,2021年为851,140,043.32元,2020年为633,695,215.49元[46] 产品销售 - 报告期内,四氢呋喃销售均价分别为11586.99元/吨、28058.26元/吨、23669.84元/吨[18] - 报告期内,苯甲醇销售均价分别为10462.83元/吨、12448.07元/吨、15359.93元/吨[18] - 报告期内,苯甲醛销售均价分别为8654.56元/吨、10854.18元/吨、12634.03元/吨[18] 市场地位 - 子公司美邦寰宇在LBDO提纯法四氢呋喃领域市场占有率达24.39%,在流通领域四氢呋喃市场占有率达11.49%[44] - 子公司科林博伦苯甲醛产量排名全国第二、市场占有率超20%[44] 技术研发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4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9项[69] - 公司已在生物酶法尼龙56、无汞乙炔法PVC、HPPO法环氧丙烷等方面取得技术进展[63]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拟提高四氢呋喃和离子液体催化剂产能规模,离子液体催化剂系新产品[101] - 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约8.2亿元,年均净利润约1.5亿元,投产期间预计平均每年新增折旧费用约2600万元[22] 风险提示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出现经营亏损,化工行业受宏观因素影响大,产品市场价格有周期性波动[20][26][27] - 公司在四氢呋喃、苯甲醇和苯甲醛领域面临竞争加剧风险[78][79] - 公司长账龄应收账款面临无法回收风险,随着营收增长,应收账款余额可能进一步增长[93]
美邦科技: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5-08 16:10
业绩数据 - 2022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25.29万元,同比下降38.72%[18] - 2023年1 - 3月,公司经审阅营业收入为9230.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88%[26] - 2023年1 - 3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23.05万元,同比下降109.41%[26] - 2022年实际营业收入为56,446.00万元,2021年为53,701.90万元[31] - 2022年毛利率29.75%,2021年为43.94%[45] - 2022年净利润95,530,023.28元,2021年为159,355,929.96元[45] 产品价格 - 报告期各期,公司四氢呋喃销售均价分别为11586.99元/吨、28058.26元/吨、23669.84元/吨[18] - 2022年12月,四氢呋喃售价降至11003.02元/吨,较2021年12月下降69.20%[19] - 募投项目对四氢呋喃长期销售均价预测为14160元/吨[30] 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产能最大的LBDO提纯法生产四氢呋喃企业之一[17] - 公司为国内唯一采取甲苯氧化法技术路线的苯甲醇生产企业[17] - 子公司美邦寰宇在LBDO提纯法四氢呋喃领域市场占有率达24.39%,在流通领域四氢呋喃市场占有率达11.49%[43] - 子公司科林博伦苯甲醇产量位列全国前三,苯甲醛产量排名全国第二、市场占有率超20%[43]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约8.2亿元,年均净利润约1.5亿元,投产期间预计平均每年新增折旧费用约2600万元[22] - 募投项目拟提高四氢呋喃和离子液体催化剂产能规模,离子液体催化剂系新产品[99] 股权结构 - 高文杲直接持有公司32.79%股份及表决权,通过德恒豪泰间接持有5.37%表决权,8位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71.50%股份[41] - 本次发行前公司股份总数7000万股,拟公开发行不超1320万股[142] 技术研发 - 公司致力于绿色制造技术的研发、产业化及技术服务,已实现自研技术在部分领域产业化[58] - 公司正攻关HPPO法环氧丙烷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87]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4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9项[66] 发行情况 - 本次公开发行不超过1320万普通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或不超过1518万普通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10][48]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发行底价为5.53元/股[10] - 发行对象预计不少于100人,为已开通北交所股票交易权限的合格投资者[48]
美邦科技: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4-12 18:21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不超过1320万普通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或不超过1518万普通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9][47]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发行底价为5.53元/股[9][47] - 发行股数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5.8654%(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17.8211%(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47] - 发行对象预计不少于100人,现有股东无优先认购安排[48] 业绩数据 - 2022年度,公司经审阅营业收入为56,369.26万元,同比上升4.9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76.87万元,同比下降40.18%[17][24][7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84,204.10万元,较2021年末减少1.07%;负债总额为30,742.66万元,较2021年末减少6.5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42,827.97万元,较2021年末增加10.74%[24] - 2022年1 - 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418,798,998.44元,2021年度为537,019,048.52元;2022年1 - 9月净利润为79,867,462.76元,2021年度为159,355,929.96元[43] 产品价格 - 报告期各期,公司四氢呋喃销售均价分别为10,647.56元/吨、11,586.99元/吨、28,058.26元/吨和27,447.31元/吨[17][79] - 报告期各期,公司苯甲醇销售均价分别为12,019.89元/吨、10,462.83元/吨、12,448.07元/吨、15,846.76元/吨[17][79] - 报告期各期,公司苯甲醛销售均价分别为10,552.06元/吨、8,654.56元/吨、10,854.18元/吨和13,085.36元/吨[17][79] - 截至2022年9月,四氢呋喃售价降至13,689.34元/吨,较2021年12月下降61.68%;截至12月,降至11,003.02元/吨[19][80] 市场地位 - 子公司美邦寰宇在LBDO提纯法四氢呋喃领域市场占有率达24.39%,在流通领域四氢呋喃市场占有率达11.49%[41] - 子公司科林博伦苯甲醇产量位列全国前三,苯甲醛产量排名全国第二、市场占有率超20%[41]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约8.2亿元,年均净利润约1.5亿元;投产期间预计平均每年新增折旧费用约2,600万元[21][98] 企业架构 - 控股股东高文杲直接持有公司32.79%股份及表决权,通过德恒豪泰间接持有5.37%表决权;8位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71.50%股份[39] - 公司拥有3家全资子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及2家参股公司[148] 研发相关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57%,2021年为3.70%[45] - 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3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6项[67][95] - 公司在攻关HPPO法环氧丙烷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并取得一定进展[87] 风险提示 - 公司所处化工行业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大,产品市场价格有周期性波动[76] - 公司在四氢呋喃、苯甲醇和苯甲醛领域有一定技术优势,但面临竞争加剧风险[77][78] - 公司四氢呋喃产品以LBDO为主要原料,其采购价格受BDO价格等因素影响大[83] 其他信息 - 公司2019 - 2021年度现金分红分别为2100万元、700万元、2100万元[121] - 2022年8月27日起,实际控制人等作出关于所持公司股份锁定、持股意向和减持意向的承诺[197] - 2023年2月20日起,公司等作出关于公司上市后稳定股价的承诺[198] - 2023年3月3日起,公司和实际控制人等作出关于不出售重要子公司的承诺[198]
美邦科技: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3-20 20:26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不超1320万普通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或不超1518万普通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8][43] - 每股面值1元,发行底价5.53元/股[8] - 发行股数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15.8654%(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17.8211%(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43] - 募集资金净额拟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投资总额和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均为5亿元[67][68] 业绩数据 - 2022年度,公司经审阅营业收入为56,369.26万元,同比上升4.97%[16][23][75]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76.87万元,同比下降40.18%[16][23][7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84,204.10万元,较2021年末减少1.07%[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30,742.66万元,较2021年末减少6.58%[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42,827.97万元,较2021年末增加10.74%[23] - 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约8.2亿元,年均净利润约1.5亿元,投产期间预计平均每年新增折旧费用约2600万元[20][94] 产品数据 - 报告期内,四氢呋喃销售均价分别为10,647.56元/吨、11,586.99元/吨、28,058.26元/吨和27,447.31元/吨[16][75] - 报告期内,苯甲醇销售均价分别为12,019.89元/吨、10,462.83元/吨、12,448.07元/吨、15,846.76元/吨[16][75] - 报告期内,苯甲醛销售均价分别为10,552.06元/吨、8,654.56元/吨、10,854.18元/吨和13,085.36元/吨[16][75] - 子公司美邦寰宇在LBDO提纯法四氢呋喃领域市场占有率达24.39%,在流通领域四氢呋喃市场占有率达11.49%[37] - 子公司科林博伦苯甲醛产量排名全国第二、市场占有率超20%[37]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河北美邦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000000元,证券代码832471[34] - 控股股东高文杲直接持有公司32.79%股份及表决权,通过德恒豪泰间接持有5.37%表决权[35] - 8位实际控制人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合计直接持有公司71.50%股份[35] - 公司以绿色制造技术的研发、产业化及技术服务为主业[36] - 公司已实现自研技术在四氢呋喃、甲苯氧化系列产品等领域的产业化[36] 风险提示 - BDO规划产能大幅释放或使产业链价格下降,影响公司四氢呋喃产品价格和盈利能力[77] - BDO价格波动或LBDO提纯法工艺竞争加剧,可能使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影响盈利能力[80] - 甲苯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若公司无有效应对措施,可能影响盈利能力[82] - 科林博伦若无法拓宽融资渠道等,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85] - 公司长账龄应收账款面临无法回收风险,随着营收增长,应收账款余额可能进一步增长[87] 子公司情况 - 美邦中科2022年9月末总资产488.08万元,净资产488.08万元,净利润 - 11.92万元[145][146] - 美邦美和2022年9月末总资产2578.26万元,净资产1555.09万元,2022年1 - 9月净利润 - 282.53万元[149] - 美邦膜科技2022年9月末总资产1303.40万元,2022年1 - 9月净利润 - 81.93万元[151] - 江西蓝宇2022年9月末总资产73.03万元,净资产 -114.00万元,1 - 9月净利润 -2.13万元[155][156] - 科林博伦2022年9月末总资产34,933.66万元,较2021年末下降;净资产15,838.89万元,较2021年末上升;1 - 9月净利润1,398.34万元,较2021年度上升[157][159] 股份锁定承诺 - 公司实际控制人等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发行前持有的公司股份[194]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股份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95] - 董事和高管在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次日起至公司完成发行上市期间及公司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公司股份[197] - 董事/监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公司股份不超所持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公司股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