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益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济南文化馆上演金融防骗情景剧,山东交行举办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
齐鲁晚报· 2025-06-19 11:24
原创金融主题情景剧《天下无"饼",一夜暴富是陷阱》以艺术化手法演绎"一夜暴富"陷阱,揭露非法金融活动本质,让防非知识在笑声中深入人心。 知识普及接地气 文化馆广场变身金融知识"充电站",500余份《姣姣伴你共成长》《姣姣说消保》专业手册精准发放,互动问答点燃市民参与热情。 风险警示入人心 馆内电子屏滚动播放原创警示教育短片,深度解读"高收益投资骗局""非法代理维权"等典型案例的运作模式及社会危害。 文化浸润有新意 6月15日,在济南市委金融办指导下,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在济南市文化馆举办"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宣教活动。本次活动突破传统金融宣传模式,构建"知 识普及+便民服务+文化浸润"三维立体宣教体系,让金融知识"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 据统计,本次活动累计服务市民超1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金融风险辨识能力。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通过数字化传播矩阵与文化载体的创新应用,不仅完 善了"预防——教育——处置"全链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更探索出一条金融机构深度参与社会治理、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新路径,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贡献了可借鉴的"山东经验"。 活动现场不仅传递金融知识,更将服务窗口前移。交行工作人员现场为 ...
民生银行济南高新支行: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共筑金融安全防线
齐鲁晚报· 2025-06-19 08:59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号召,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致力于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1] - 公司成立专门的消保宣传小组,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消保知识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业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升员工专业能力 [1] 营业网点宣传措施 - 公司在营业大厅设置消保宣传专区,摆放涵盖防范金融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理财知识等多方面的宣传资料 [2] - 通过LED屏滚动播放消保宣传标语和视频,厅堂电视屏幕循环播放相关内容,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2] - 大堂经理和柜员主动向客户发放宣传资料,结合实际案例讲解金融知识,引导客户树立正确金融消费观念 [2] 外部宣传活动 - 公司深入企业、社区、商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包括"金融知识茶话会"、现场讲解、展板展示、资料发放和互动问答等 [3] - 针对企业新到岗大学生,详细讲解反诈技巧,强调切勿出租出借银行卡,警惕不明链接和陌生电话 [3] - 在社区向居民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银行服务流程和金融诈骗防范技巧,吸引众多居民参与 [3] - 向商户和消费者普及防范电信诈骗、识别非法集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知识,重点对老年人和年轻消费者群体进行讲解 [3] 活动成果与未来计划 - 宣传活动取得显著成果,获得储户、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3] - 公司将继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持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3]
民生银行东营分行营业部:消保知识进社区
齐鲁晚报· 2025-06-19 08:59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 公司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升社区居民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意识 [1] - 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吸引社区居民参与 [1] - 工作人员讲解电信诈骗案例,包括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虚假投资理财等套路 [1] - 特别关注老年居民,讲解安全用卡、识别假币、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 [1] 消费者权益宣传 - 公司宣传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 [2] - 鼓励居民在权益受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并告知维权途径 [2] - 活动发放宣传折页300余份,触达社区居民百余人次 [2] 活动效果与未来计划 - 居民反馈活动实用,增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2] - 公司计划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扩大覆盖面 [2]
民生银行东营垦利支行走进明珠夜市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6-19 08:59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 - 民生银行东营垦利支行在垦利市区明珠夜市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夜市商户参与[1] - 活动通过发放小礼品和宣传折页等方式普及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包括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1] -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频发情况,工作人员重点讲解了虚假投资理财类和冒充"公检法"等常见诈骗手段及防范方法[1] - 特别强调出租、出借银行卡的危害,提醒市民切勿贪图小利陷入违法犯罪陷阱[1] 活动效果与社会责任 - 互动环节通过发放回答问题小礼品鼓励市民提问,现场参与度高[2] - 市民反馈活动很有意义,学到了实用金融知识,知道如何应对类似情况[2] - 该活动是支行履行社会责任、为广大群众金融安全负责的具体体现[2] - 未来将继续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深入社区、农村、企业等场所[2]
车企退场车主权益不能没人管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6
车企破产对车主权益的影响 - 车主面临系统服务受限、4S店撤店导致维修保养断档、车险投保成本飙升甚至被拒保、二手车交易价格大跌等多重冲击 [1] - 车主维权存在法律程序复杂性与结果不确定性的壁垒,常陷入"持久战" [1] - 车企"爆雷"后车主难以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导致决策困境 [1] - 现行法律法规尚未完全覆盖车企破产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场景 [1]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与破产原因 - 新能源汽车赛道面临资本重压与产业洗牌,破产是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然表现 [2] - 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技术研发和工厂建造需巨额资本投入 [2] -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在短期甚至长期内实现盈利存在困难 [2] 政策与行业应对机制 - 应优化产业政策,建立完善市场化退出机制,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3] - 地方政府需主导协调破产车企问题处置,引导供应商、经销商和车主共同解决 [3] - 探索建立行业互助机制,协调其他车企或配件供应商为车主提供配件支持 [3] - 保险机构需制定车企倒闭场景下的车辆保险标准及行业规范,不得拒保 [3] - 消费者购车时应选择成熟稳健、售后体系完善的车企,明确合同条款 [3]
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陷阱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6
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现状 - 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网民规模突破1.96亿人 [1] -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呈现低龄化趋势,支出主要用于网购、平台会员、游戏充值和直播间打赏 [1] - 平台采用隐蔽手段诱导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如设置"每日充值福利"机制或推送"限量皮肤"等商品 [1] 政策与法律框架 -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国务院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提供法律依据 [2] -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要求平台企业通过技术手段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2] -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法院推进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加强法治保障 [2] 平台企业技术措施 - 平台需优化防沉迷系统,采取动态核验确保未成年人使用真实身份登录 [3] - 完善未成年人模式,用技术手段过滤有害内容并增强模式吸引力 [3] 教育与共治机制 - 家长需管理支付密钥并与孩子保持开放沟通,培养健康消费观 [3] - 学校应将网络消费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通过情景模拟提升风险意识 [3] - 社会层面需开展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风险知识 [3]
工行玉林分行:金融知识万里行 保护权益享安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8 19:48
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 工行玉林分行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五进"服务场景(进企业、社区、乡村等)精准送达金融知识 [1] - 活动形式包括有奖趣味问答、典型案例讲解、发放知识折页等,覆盖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内容 [1] 重点人群保护 - 针对"一老一小一新"等防范意识薄弱群体,强化金融消保知识普及,提示识别诈骗陷阱、消费陷阱及警惕"代理维权"等风险 [1] - 2025年以来已落地8个"广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站",建立与社区、村委常态化共建机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及打击电信诈骗宣教 [1] 县域乡村服务 - 下沉宣传资源至县域乡村,重点提升当地群体对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敏感度,覆盖"最后一公里"服务 [1] - 将业务拓展与消保宣传结合,强化金融知识在基层的渗透力 [1] 长期服务理念 - 公司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提供暖心金融服务,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常态化,构建健康金融消费环境 [2]
提醒大学生警惕非法“校园贷”陷阱
金融时报· 2025-06-18 11:16
非法校园贷现状 - 非法校园贷近期卷土重来,严重损害学生利益,高校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学生警惕 [1] - 尽管2017年和2021年监管部门已出台多项整治政策,但非法校园贷仍在暗中滋生,部分助贷机构通过电商、社交平台等渠道隐性导流 [2] - 部分非法校园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24%上限,催收链条模糊,导致学生陷入债务漩涡 [2] 监管政策演变 - 2017年原银监会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2] - 2021年五部门联合发文,将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各类放贷机构纳入整治范畴 [2] - 2025年1月出台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禁止以大学生为目标客户定向宣传信贷产品 [2] 大学生消费市场 -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763万人,预计2024年大学生年度消费规模约8500亿元 [3] - 大学生群体消费潜力大,是消费市场重要力量,其消费偏好和结构影响持续加大 [3] - 强化大学生权益保护有助于释放其消费潜力,让大学生"敢消费" [3] 金融机构责任 - 消费金融公司近期陆续公布合作助贷机构名单并披露贷款合同范本 [4] - 金融机构应以自营为主,督促合作机构不得针对大学生进行线上精准营销或诱导性宣传 [4] - 金融机构应识别审核大学生真实资金用途,对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等高风险场景采取限制措施 [4] - 参与校园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必须持牌,并坚守自主风控底线 [3]
一财社论:进一步筑牢网络消费的保障基础
第一财经· 2025-06-17 20:36
网络消费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52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 2% [1] - 2024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 74亿人 占网民整体的87 9% [1] - 电商行业投诉量达662380件 占投诉总量45 50% 同比增长45 32% [1] 网络消费纠纷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5个典型案例 涉及虚假宣传 七日无理由退货 误导消费者 演唱会门票退款 过度收集信息等问题 [1] - 直播商家虚假宣传手串材质并承诺"假一赔十" 法院判决商家需履行十倍赔偿承诺 [4] - 典型案例显示法院依法制裁经营者违背销售承诺行为 做好消费者权益兜底保障 [2] 行业监管政策动向 - 《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 旨在规范虚假营销 假冒伪劣等乱象 [3]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十大直播带货违法案例 包括伪造"现场挖玉"场景等欺诈行为 [3] - 《办法》将构建直播电商基础性监管制度 明确各主体法律责任和义务 [3] 司法保护措施 - 法院在判决中综合考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 做出对消费者有利的裁决 [4] - 典型案例判决有利于制裁消费欺诈行为 营造良好网络消费环境 [4] - 司法系统通过行政执法和司法手段加强对网络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5]
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聚焦多元场景,提升金融消保服务能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7 15:19
转自:新华财经 切实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践行金融工作人民性的重要内容。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始终将"为民办实 事"融入服务血脉,将金融消保工作置于关键位置,2025年以来,该行聚焦多元场景需求,以创新实践 与暖心服务为笔,持续书写便民惠民的生动答卷,彰显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 智防诈险,硬核守护"钱袋子" 依托大数据风控系统与一线员工的洞察,民生银行南京分行成功化解多起新型诈骗风险。今年5月,该 行宿迁分行异常交易实时拦截模型系统监测到客户刘女士账户出现异常:长期未使用的账户,突然转入 大额资金50000元,存在风险交易的可能,系统立即启动自动保护机制,对该账户进行只进不出管控, 并触发加急核实预警流程。10分钟后,刘女士来到网点柜台,要求解锁账户并取现,称家里老伴住院, 急着用钱做手术。该行工作人员依据监测系统的风险提示,反复询问后确定刘女士是遇到了电信诈骗, 经过耐心沟通和案例讲解,最终为刘女士避免了50000元的资金损失。 类似场景中,该行"科技+人工"双重防护网成效显著,为守护客户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该 行业务办理过程中还主动开展金融知识宣讲,聚焦账户安全、支付安全、反诈防骗等关键领域,以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