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

搜索文档
十部门: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提升网络消费质效
快讯· 2025-07-27 10:09
智通财经7月27日电,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 《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指导电 商平台以公益方式扶持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乡村,培育一批扎根乡土的农民主播。引导电商平台开展乡 村乡味等主题直播活动,丰富短视频创作,打造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直播专区。引导电商平台提供常态 化、成体系的扶农措施,匹配运营辅导、流量扶持等专项资源包,对集中上市的生鲜农产品给予特别扶 持。鼓励电商平台优化算法推荐权重,促进优质优价,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 十部门: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提升网络消费质效 ...
网络消费潜力释放,权益保障力度不减—— 营造网络消费放心环境
经济日报· 2025-06-28 06:02
网络消费新趋势 - 今年"618"期间京东3C家电品类规模增速稳居行业第一 服饰美妆和日百品类增速领跑 采销直播成交额同比增长285% [2] - 潮玩行业爆发式增长 超2400家淘天潮玩类店铺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 破亿元商家数与破千万元单品数超越去年全周期 [2] - 消费结构呈现理性与感性并存特征 AI高科技产品/绿色低耗产品/健康运动产品持续热销 消费者更愿为情绪付费和爱好买单 [2] 行业纠纷特点 - 网络消费纠纷涉及平台经营者/商家/支付服务商/物流公司等多方主体 具有虚拟性/跨地域性/环节复杂等特点 [3] - 案件类型包括购物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产品质量纠纷/个人信息保护纠纷等 在线预订和外卖配送业务矛盾高发 [3] - 直播电商存在虚假宣传问题 部分主播夸大产品质量或盗用IP 平台监管不严导致"三无产品"低价倾销扰乱市场 [5] 司法监管动态 - 最高法明确直播营销中"假一赔十"等高于法定标准的承诺具有法律效力 典型案例判令经营者赔偿十倍价款 [4] - 司法解释规定直播平台需承担先付责任 平台内经营者工作人员虚假宣传需由经营者赔偿 [5] - 依法制裁刷单刷评等黑灰产 认定虚构交易合同无效 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侵权行为追责 [6] 行业规范进展 - 市场监管总局拟出台直播电商管理办法 要求平台加强资质审核/违规处置/信息公示 压实主体责任 [7] - 专家建议平台限制"最便宜"等诱导话术 加大对违规主播处罚 保护正品版权维护公序良俗 [7] - 最高法将加强典型案例推送 统一裁判尺度 联合监管部门形成纠纷预防化解合力 [8]
消费活力持续激发 青海省5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5%
搜狐财经· 2025-06-20 04:20
消费市场表现 - 1月—5月青海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2亿元,同比增长2.5%,较前4个月提高0.6个百分点 [1] - 5月当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96亿元,同比增长4.5%,连续3个月实现4%以上正增长 [1] - 1月—5月青海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长2%,增速较1月—4月提高0.8个百分点 [2] 行业细分数据 - 限上批发、零售、餐饮企业零售额分别增长2.8%、1.1%、6.1%,住宿业降幅持续收窄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5.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7.8%等8类商品零售额实现正增长 [2] - 汽车零售额5月当月同比增长8.6%,月度汽车零售额连续3个月正增长 [2]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同比增长210.8%,新能源汽车增长4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45.1%,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27.8% [6] - 网络消费持续爆发,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5.5亿元,同比增长118.2%,增速较前4月提升28.9个百分点 [6] 未来政策方向 - 将通过"政策+活动"双驱动,强化运行调度,狠抓社零攻坚,落实好以旧换新政策 [7] - 持续释放大宗消费潜力,开展购在中国、"外贸优品"中华行、青海"家宴"美食月、以旧换新"家装节"等系列活动 [7] - 进一步挖掘消费增长潜力,持续巩固社零向好态势 [8]
一财社论:进一步筑牢网络消费的保障基础
第一财经· 2025-06-17 20:36
网络消费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52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 2% [1] - 2024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 74亿人 占网民整体的87 9% [1] - 电商行业投诉量达662380件 占投诉总量45 50% 同比增长45 32% [1] 网络消费纠纷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5个典型案例 涉及虚假宣传 七日无理由退货 误导消费者 演唱会门票退款 过度收集信息等问题 [1] - 直播商家虚假宣传手串材质并承诺"假一赔十" 法院判决商家需履行十倍赔偿承诺 [4] - 典型案例显示法院依法制裁经营者违背销售承诺行为 做好消费者权益兜底保障 [2] 行业监管政策动向 - 《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 旨在规范虚假营销 假冒伪劣等乱象 [3]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十大直播带货违法案例 包括伪造"现场挖玉"场景等欺诈行为 [3] - 《办法》将构建直播电商基础性监管制度 明确各主体法律责任和义务 [3] 司法保护措施 - 法院在判决中综合考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 做出对消费者有利的裁决 [4] - 典型案例判决有利于制裁消费欺诈行为 营造良好网络消费环境 [4] - 司法系统通过行政执法和司法手段加强对网络消费者的保护力度 [5]
护航网络消费市场,让“消费马车”跑得更快更稳
人民网· 2025-06-17 08:32
网络消费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5225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816亿元,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 [1] 直播营销规范 - 主播在直播中承诺"假一赔十"构成合同条款,法院判决经营者需履行高于法定标准的赔偿承诺 [2][3] - 直播带货存在虚假宣传和货不对板问题,法院通过判例规范行业宣传行为 [3] - 杭州互联网法院明确木制品原材料对价值有重要影响,支持消费者获得十倍赔偿 [3] 电商促销活动管理 - 家具公司因促销规则解释不清被判返还商品一半价款,法院认定其存在误导行为 [3][4] - 经营者需完善促销技术手段和客服培训,规范网络促销行为 [4] - 上海嘉定法院指出消费者本可取消订单重新参与活动,经营者应承担规则解释责任 [4] 消费者退货权益保障 - 法院明确"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条款不得任意扩大适用范围 [5][6] - 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手提包不属于不宜退货商品,保障消费者七日无理由退货权 [6] - 演出门票退票规则存在歧义时应作有利于消费者解释 [7][8] 个人信息保护 - 词典APP因强制收集个人信息被判侵权,需删除数据并赔偿 [10][11] - 互联网应用领域存在突出的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问题 [11] - 法院要求网络服务坚持合理必要原则收集信息,保障用户权益 [11] 司法监管导向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规范网络消费环境 [1][3] - 法院通过判例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11][12] - 司法裁判在新业态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2]
网上“买买买”,权益保护要跟上(法治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网络消费行业趋势 - 网络消费已成为群众重要消费方式 对消费模式完善和效率提升提出更高要求 [2]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 聚焦网络消费新领域问题以回应社会热点 [2] 直播电商领域规范 - 直播营销中"假一赔十"等高于法定标准的承诺构成合同内容 经营者需履行赔偿义务 [3] - 某店铺因主播将黑酸枝木手串虚假宣传为小叶紫檀 被判赔偿消费者10倍价款(1000元→1万元) [3] - 直播即时互动特性易导致虚假宣传 主播承诺直接影响消费决策 商品不符承诺需赔偿 [4] 票务平台运营规范 - 票务平台格式条款存在歧义时 应作出不利于平台方的解释 保障消费者全额退票权益 [6] - 演唱会门票退票规则需清晰明确 需平衡演出方与消费者合理需求 [7] 电商平台退货政策 - 经营者单方标注"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无效 需证明商品性质确实不宜退货 [8] - 某店铺因未合理说明手提包不宜退货性质 被判履行退货退款义务 [8] - 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保障在线消费权益 经营者不得任意扩大不适用范围 [9]
针对网络消费那些“坑”,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维护消费者权益
新华社· 2025-06-16 16:29
网络消费典型案例分析 七天无理由退货争议 - 商家在商品页面标注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但未提供合理理由或证据证明商品不宜退货时法院判决商家需履行退货退款义务 [1] - 商家不得任意扩大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范围需保障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放心消费"的权益 [1] 促销活动误导行为 - 家具公司提前接受定金支付但未明确告知消费者实际促销时间导致消费者错过优惠资格法院认定公司存在误导行为需承担一半价款返还责任 [2] - 客服人员在消费者支付定金后未及时指出时间不符促销规则反而暗示消费者可能享受优惠加剧了误导后果 [2] 演唱会门票退票规则争议 - 票务平台规定同一购票账户仅享一次退票权益但法院认为该条款不适用于首次购票后退多张票的情况需全额退还剩余20%票款 [3] - 退票规则存在歧义时应作出有利于消费者的解释以保障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3] 网络消费司法保障趋势 -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商家诚信经营并强调将探索网络消费变化趋势以法治方式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