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
人民日报· 2025-06-04 08:29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率先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中国科学家获得"地球卫士奖" [1] - 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1] - 贡献了全球1/4的新增绿色面积 [1][16] - 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 [2] - 全国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11.6亿亩,森林覆盖率超过25% [16] 绿色发展实践案例 - 浙江湖州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将废弃矿坑改造成"爱心"形湖泊,矿工宿舍变身工业风咖啡馆,采石平台改造为星空露营地 [2] - 青海西宁南川工业园区形成"光伏一条街",高景、阿特斯、天合光能等光伏企业聚集,瞄准千亿级产业集群 [10][11] - 中国已有22个国际湿地城市,数量稳居世界首位 [8] - 实施6批山水工程,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13] 新能源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16] - 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来自中国 [16] - 过去10年间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 [20]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20] 国际合作与贡献 - 中国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4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提供超1770亿元资金支持 [19] - 风云气象卫星为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18] - 中泰红树林共同保护示范区揭牌,两国将在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方面深化交流 [22] - 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24] 生态保护成效 - 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已增至300余头,成功实现首头救助象"阿宝"的野外放归 [13] -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实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22] - 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 [13]
厚植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动力——近年来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文化建设盘点
中国环境报· 2025-06-03 08:42
生态文化建设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要求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1][2] - 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将生态文化培育作为核心任务 [2] 生态文化实施路径 - 生态环境部通过印发《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等文件,系统部署生态文化建设工作 [4] - 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成为宣传主阵地,累计发布公民行为规范、开发吉祥物等文化产品超10类 [5] - 联合中国作协开展7届生态文学征文,出版6部作品集,覆盖全国30个省级创作基地 [7][8][10] 创新传播形式 - 江苏省推出AI虚拟主播"宁小环",广东省运用DeepSeek×哪吒AI技术展示生态画卷 [12] - 四川省创新"方言说生态"系列,湖北省用李白IP科普环保,传播覆盖超3500万志愿者 [14][16] - 非遗融合案例涌现:南京白局演绎《公民十条》,福建提线木偶戏讲述环保故事 [14] 产业化实践成果 - 青海湖牧民运用传统技术改良盐碱地,助力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 [16] - 浙江丽水发展稻田养鱼等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超百亿元 [16] - 生态文艺产出爆发式增长:纪录片《生态秘境》等20+部,综艺《一路前行》播放量破10亿 [15] 社会参与成效 - 绿色生活方式普及率显著提升,垃圾分类参与率达75%以上 [15] - 生态环境志愿者规模突破3500万人,年增长率保持15% [16] - 北京、天津等地连续举办10届生态文化周,参与人次累计超500万 [9][10]
【省生态环境厅】陕西举办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5-30 06:28
活动概述 - 2025年六五环境日陕西省主场活动在榆林市举行 由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等9部门主办 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等3部门承办 [1] - 活动现场公布多项生态相关比赛获奖名单 包括"全面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 第六届陕西省生态文学艺术创作大赛 第三届"秦岭杯"双碳书画大赛 [1] - 设置多个互动展示区 包括环境监测设备展 辐射环保设备展 创意无废互动区 绿植文创兑换展 科普生态图书展 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成果展 [1] 活动内容 - 邀请生态环境工作者 志愿服务代表 大学生代表围绕"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进行宣讲 [1] - 全体观看《五十载监测路——筑梦三秦生态新时代》宣传片 回顾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事业50年发展历程 [1] - 2025年陕西将开展六五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 包括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典型案例调研采访 生态文学艺术创作大赛 秦岭生态小卫士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送法入企"活动 [1] 活动意义 -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 系列活动旨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绿色低碳生活行动自觉 [2] - 通过提升环保设施开放水平 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多样化生态环境志愿服务 推动构建全民行动体系 [1][2]
张礼立:谁来为“沉默”的算力买单?绿色安全背后的系统风险
经济观察报· 2025-05-28 21:09
范式重构:算力作为安全与环保的交汇点 - 算力成为打破网络安全与环境保护边界的关键枢纽,既是AI模型训练的运算载体,也是能源消耗的实体单元[2] - 中国"东数西算"工程八大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215.5 EFLOPS,但810万个标准机架年耗电量相当于中等省份工业用电总量[3] - 传统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普遍低于20%,部分自建IDC不足5%,国际云服务商利用率多在30%-40%之间[3] 算力浪费的系统性影响 - 系统稳定性风险:算力无序分配导致冗余与紧张并存,外部冲击易引发连锁效应,多起事故显示算力调度混乱是关键业务连续性的主要隐患[5] - 黑色产业威胁:挖矿木马和GPU劫持攻击通过伪装正常任务非法侵占资源,暗网形成"攻击—劫持—变现"算力黑市[6] - 政策协同困境:PUE值限制政策与安全需求(如灾备扩容)直接冲突,某金融机构因能耗指标被迫延缓安全隔离区建设[7][8] 绿色安全治理框架 - 算力使用许可制度:借鉴碳排放权交易,建立申报与配额管理体系,公共服务领域可获绿色审批通道[9] -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设定非活跃数据保留期限,将数据"能效比"纳入ESG评级,已有企业因归档不当导致能效评级下降[9] - 绿色安全评估体系:在网络安全评估中引入PUE值等能效指标,构建"安全能力×能源效率"复合模型[10] - 算力碳标签制度:公开模型调用电力与碳足迹信息,推动市场形成"透明算力"竞争格局[10] 数字文明转型趋势 - 算力治理质量决定数字社会可持续性,需融合安全、能源与城市规划,企业竞争需增加能效维度[11] - "东数西算"工程从追求调度效率转向强调配套可再生能源比例,体现治理革命实践[11] - 绿色安全重构算力价值坐标系,使数字经济增长建立在资源可承载、安全有保障的基础上[12]
践行 “两山” 理念 塔子坝污水处理厂的生态担当
新华网· 2025-05-28 15:09
污水处理行业 - 绵阳塔子坝污水处理厂是四川省和绵阳市"九五"重点工程,1998年建成,2008年成为北控水务集团的第一家污水处理厂 [3] - 公司每天处理约20万吨污水,相当于100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 [3] - 处理后的尾水一部分排入涪江,另一部分用于市政绿化、道路清洗等,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3]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运营 - 公司引入Becloud云平台和SED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控、指挥调度和科学决策 [3] - 采用智能曝气、智能加药等技术,污水处理工艺实现高质量自动运行 [5] - 通过物联网技术(IOT),核心设备全部上网,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识别异常并联动处置 [5] - 智能化升级后,夜间应急次数从每月23次降低到1-2次,设备程控率从54%提升至86% [5] 环保教育与公众参与 - 公司是四川省第一批环境教育基地,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和环保活动 [7] - 公众可实地参观污水收集、生化处理、泥水分离、消毒过滤等环节,了解污水处理全过程 [8] - 专业工作人员详细解答疑问,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8] 绿色发展目标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探索更高效、更低碳的污水处理模式 [8] - 目标不仅是达标排放,而是让每一滴水成为生态循环的一部分 [8] - 助力绵阳市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宜居城市 [8]
钟寰平:共筑“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地球家园
中国环境报· 2025-05-22 09:31
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战略 - 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保护之路,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作出贡献 [1] - 党的二十大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2]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确新时期保护目标与行动指南 [2] 制度创新与生态保护成效 - 构建"1+4+N"法律体系,以最严格制度保护生物多样性 [3] - 将30%以上陆域国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3] - 国家公园体系有效保护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3]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参与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推动发布"昆明宣言"和达成"昆蒙框架" [4] - 履行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条约,增强全球治理话语权 [4] - 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提振全球保护信心 [4]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万物共生和美永续 绘就生态与发展新画卷(视频)
中国经济网· 2025-05-22 08:07
近年来,我国系统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 护、人工繁育培植、放归或回归自然等多种措施,有效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亚洲象、雪豹、东 北虎、海南长臂猿、黔金丝猴、藏羚、莽山烙铁头蛇、苏铁、兰科植物等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精神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 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今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将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实现"昆蒙框架"目标和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展示生态文 明建设成就和"中国林都"伊春的生态魅力,指导地方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生物 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2日讯(记者 杨秀峰 李冬阳)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基石,也是城市可持续发 展的绿色基因,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 道,创和美永续之路,进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 "十四五"以来,我国以旗舰物种拯救 ...
2025“世界环境日”全国联动 大型环保行动(杭州主场)活动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5-19 11:06
活动概况 - 2025"世界环境日"全国联动大型环保行动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举办,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 [1] - 活动吸引近40支队伍约1000名环保人士参与,包括市生态环境局、经信局、公安局、税务局等单位 [1] - 毅行路线全程8.1公里,途经西湖景区环湖绿道、闻莺阁码头等景点,耗时两个多小时 [1] 参与方与组织架构 - 活动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指导,联动全国20余个省(区、市)社会组织共同举办 [1] - 杭州主场由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体育局、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联合主办 [1] - 杭氧集团、西湖景区公安分局、云深处科技等企业参与机器人歌舞表演,杭州师范大学提供合唱和健美操表演 [2] 活动形式与特色 - 参与者沿途捡拾垃圾,践行低碳理念,形成"流动的风景线" [1] - 设置环保知识宣传打卡点,吸引家庭合影互动 [1] - 通过西湖地标场景设计,强化环保理念的实景体验,推动"全社会参与"环保 [2] 参与者反馈 - 杭氧集团领队提到公司长期鼓励员工参与环保活动,设有每月6000步兑换福利的机制 [1] - 小学生首次参与活动,认为结合家庭和学校环保教育"很有意义" [1] - 往届参与者称赞杭州环境整洁,市民环保意识突出 [1]
绿色先锋丨王山青:只为青山能长青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8 12:57
尽管对山林地形地貌十分熟悉,但也免不了磕磕绊绊。2019年6月的一天,王山青在一次巡护途中突遇大雨不慎摔跤,造成左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留下 了每逢雨天就会腿疼的后遗症,但他从不言苦,不言累,伤好之后,依旧一身武装,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穿梭在山林间,只是手中多了一根用来借力的木 棍。每年走破五六双鞋,用坏几把砍柴刀,穿烂十几件衣服,这对王山青来说都是家常便饭。"生活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感觉很快乐、很充实,一天不上山 全身都不自在。"王山青笑着说。 从防火"排头兵"到深山"活地图" 每年的10月份到翌年5月份是王山青最忙碌的时候,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到林间,他已经和同事在大山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巡山管护、护林防火、观察 森林病虫害情况,一直到晚上才回来。午饭一般是在山上吃口干粮,喝口山泉水。累了,就坐在地上歇一歇,困了,就躺在山坡沟沿上打个盹。 多年来,王山青靠练就的一双"铁腿"踏遍山林。也正是在这份"脚踏实地"的功夫和守护下,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连续36年未发生一起人为森 林火灾,连续18年无一起盗挖植物和偷猎动物案件。 13 r > PAC 2015 nd film e uouve it NATION THE ...
故宫新展!紫禁城“神奇动物”在这里
央视新闻· 2025-04-30 14:42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将于2025年4月30日至6月29日在文华殿书画馆举办"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 [1] - 展览为首次集中展示动物题材绘画领域的收藏 涵盖禽鸟 畜兽 草虫 鳞介等多个门类 [6] - 展期两个月 共展出63套117件自五代至清代的珍贵作品 [6] 展览内容 - 展览分为"百鸟鸣春""百兽率舞""百态生灵"三个单元 [6] - 展品包括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 清代《鸟谱》《兽谱》等代表性作品 [6] - 涵盖宋代崔白 赵佶 元代赵孟頫 明代边文进 清代郎世宁等名家作品 [6] 艺术特色 - 作品题材丰富 形式多样 流派众多 [6] - 绘画技法上既有工笔重彩的细腻 也有没骨写意的轻盈 [6] - 作品通过描绘动物来抒发情感 表达心境 体现民族特性和时代象征 [6] 展览意义 - 展现中国传统经典审美 彰显自然之道 [15] - 回应历代画家"观天地万物而生意"的艺术追求 [15] - 对当下构建生态文明具有启示意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