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万泉河畔产业兴 五指山下日子甜——琼崖革命老区焕新颜
新华社· 2025-07-23 22:41
红色旅游发展 - 椰子寨村依托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和白石岭景区等自然资源,吸引旅游公司和酒店投资,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1] - 村庄建设多功能综合楼、广场、河边栈道等设施,成为知名红色旅游乡村 [1] - 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整合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资源,规划发展红色旅游 [2] - 仁台村建成综合性红色革命教育研学基地,结合旅游观光和亲子度假功能 [3] 乡村产业振兴 - 毛贵村村民通过种植橡胶、槟榔、瓜菜及外出务工增加收入,部分家庭购置小轿车 [2] - 仁台村打造鹧鸪茶、蜂蜜等农业品牌,2024年人均年收入达2.48万元 [3] - 仁台村发展光伏产业、鸽子养殖项目,并谋划火山荔枝王产业 [3] - 番响村发展种桑养蚕特色产业,三亚梅山村民建设海边三层小楼 [3] 基础设施改善 - 毛贵村拆除茅草房,新建黎族风情平房,通水泥路和自来水,配备篮球场、卫生室等设施 [2] - 村邮站启用,村民可网上购物和收发快递 [2] - 椰子寨村完善村居风貌,新增广场、凉亭等公共设施 [1]
“讲好老区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人大代表在基层)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31
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 红安县是黄麻起义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拥有22552名登记在册烈士[1] - 红安县完成61位开国将军故居维修及景区改扩建配套工程,推出特色产品和旅游线路[5] - 2024年红安县接待游客1379万人次,文旅产业带动就业超万人[5] 基础设施与资源整合 - 沿江高铁、武汉六环红安段全面开工,京九高铁经红安县城并设站[2] - 建成350公里多彩旅游路,设置300多处红色景观标识[2] - 串联3个游客集散中心、11个A级旅游景区、8处旅游驿站、30余家特色餐饮和民宿[2] 产品创新与业态升级 - 打造"一河两岸"红安红广场、亮剑红娃景观群等新场景[2] - 计划开发红军粮体验餐、修复革命遗址间古道、创作红安民歌现代版[5] - 建议通过新线路、新玩法、新场景、新业态吸引游客[5]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提出支持规划建设大悟-红安-新县高速公路等建议[2] - 建议支持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建设全国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区[3] - 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将"基因红"变为"发展红"[5]
四川发布六大红色旅游新线路
搜狐财经· 2025-07-22 01:08
四川红色旅游新线路发布 - 四川省发布6条全新红色旅游线路 包括"四渡赤水""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伟人故里""脱贫攻坚"等主题线路 [3][5][6] - 每条线路包含多个景区景点 "四渡赤水"含6个景区 "彝海结盟"含9个景区 "强渡大渡河"含8个景区 "过雪山草地"含15个景区 "伟人故里"含7个景区 "脱贫攻坚"含5个村镇 [5][6] - 线路特色鲜明 包含军事历史体验 民族风情 自然风光 美食文化等多元化内容 [5][6] 红色旅游提质升级计划 - 四川省文旅厅将实施8大行动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包括资源保护 设施提升 融合发展 景区优化 研学提升 产品创新 人才培育等 [4] - 四川红色文旅研究中心发布红色旅游指数 突出"红色+科技"体验 "红色高铁"联动 "精神谱系"品牌等创新亮点 [3] - 组建5支红色旅游媒体采访团 分赴川南 川东 川西 川北 川中地区进行实地采访报道 [4] 宣传推广活动 -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红色旅游央地媒体联动采访在凉山州冕宁县启动 通过集中宣传推介新线路 新场景 新体验 [3] - 来自泸州 绵阳 广安 巴中 甘孜 阿坝等地的红色旅游推介官现场推介当地旅游资源 [3] - 活动旨在推动四川红色旅游"活"起来 "火"起来 提升红色旅游影响力 [3]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之红色旅游央地媒体联动采访活动启动 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
四川日报· 2025-07-19 09:13
红色旅游央地媒体联动采访活动 - 活动于7月18日在凉山州彝海结盟纪念馆启动 参与单位包括新华社 人民日报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新闻单位和腾讯等企业代表 [1] - 活动旨在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推动红色旅游提质升级 打响"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 [1] - 活动第一阶段将持续到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前 将组织媒体深入红色旅游代表性地区和点位探访 推出系列融媒报道和产品 开展国际传播 [1] - 活动采取"1条主线路+N条分线路"形式 主线路聚焦"长征丰碑"和"脱贫攻坚"主题 分线路聚焦"伟人故里""三线建设"等主题 [1] 四川红色旅游资源 - 四川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有9项共50个景区(点)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 - 现场发布了红色旅游提质升级计划 包含红色资源保护 红色资源调查等8项行动 [2][3] - 发布了6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包括"四渡赤水"三日游 "彝海结盟"三日游等 [3] - 泸州 绵阳 广安 巴中 阿坝 甘孜和凉山等地进行了红色旅游资源推介 [3] 其他活动内容 - 现场发布了四川红色旅游指数和"红色精神 传承有我"文明实践四川宣讲活动倡议 [3] - 省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郑莉出席启动仪式 [4]
四川省红色旅游提质升级计划发布 将开展红色资源保护行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08:20
红色旅游提质升级计划 -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红色旅游提质升级计划 包括开展红色资源保护行动和经典线路推介 [1][3] - 计划涵盖8个方面 重点包括红色资源保护行动、红色资源调查行动、红色纪念设施提升行动等 [3] - 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 实施革命旧址维修保护重点工程 推进革命文物整体规划、连片保护 [3] 红色资源保护与调查 - 加强红色旅游资源梳理 做好分类定级、入库建档 开展重大历史事件脉络梳理和红色基因传承研究 [3] - 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 运用新场景、新技术展示红色文化 推出具有四川特色的红色主题展览精品 [3] 红色旅游人才培育 - 举办"金牌讲解员"竞赛和培训 培育优秀红色故事讲解员 [4] - 开展红色故事进部队、学校、企业系列活动 鼓励青少年、大学生、老战士参与红色旅游志愿服务 [4] 区域资源推介与活动 - 泸州、绵阳、广安、巴中、阿坝、甘孜和凉山等地区作红色旅游资源推介 [4] - 发布四川红色旅游指数和"红色精神传承有我"文明实践四川宣讲活动倡议 [4]
海南暑期红色旅游受热捧
海南日报· 2025-07-17 09:25
红色旅游市场趋势 - 海南暑期红色旅游热度显著提升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成为研学游 亲子游 跟团游的热门打卡地 [2] - 红色景区结合"绿色清凉"特色形成差异化吸引力 游客在感受革命历史熏陶的同时享受夏日清凉 [2][5] - 红色旅游村庄番响村通过整合红色文化 民族文化 自然生态等资源打造"红色+清凉"文旅产业模式 发展潜力获地方政府认可 [2] 景区运营策略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实施"红色+"模式 推进白沙起义展览馆建设 村落风貌升级等项目 丰富红色场景体验 [3] -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针对亲子客群开发"小琼花"卡通IP及文创产品 结合文物展示和电影放映提升互动性 [4] -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通过资深讲解员王学广的党课吸引团体游客和研学游客 [3] 游客体验反馈 - 亲子游客认可"红色+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的复合体验模式 认为既能避暑又能实现教育目的 [3][4] - 年轻游客对集章活动 文创产品等创新形式表现出更高参与度 上海小学生反馈园区绿荫覆盖显著改善夏季参观舒适度 [4] 区域发展动态 - 定安县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暑期出现客流小高峰 园区利用古木参天的自然环境增强游客停留意愿 [3] - 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通过植被覆盖有效降低夏季体感温度 提升游客满意度 [3][5]
“红色后七村”酿出特有的“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5 05:27
红色旅游发展 - 大庄科乡以沙塘沟、霹破石、铁炉等"红色后七村"为核心,打造开放式红色教育体验基地,修复革命旧址并开发"重走行军路"体验路线,2016年至今接待参观体验团队35万人次 [9] - 全乡17个村保留67处红色遗址遗迹,平北抗日根据地大庄科遗迹入选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形成"红色大庄科"品牌 [8] - 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成为红色教育热土,英雄广场常态化开展党员宣誓活动,纪念馆讲解结合历史与当代发展 [9][15] 绿色产业升级 - 铁炉村依托自然风光发展露营经济,拓邦双秀湖营地整合露营、水上活动、亲子娱乐等功能,吸引都市游客体验"山系生活" [10][12] - 新建星谷露营基地引入房车住宿业态,为村民提供卫生员、园林师等就业岗位,与农家餐厅形成联动经营模式 [12] - 灵栖谷项目规划500亩,拟打造儿童研学、农事体验、越野徒步融合的山水田园综合体 [13] 乡村振兴实践 - 铁炉村通过整体搬迁改造,100多户村民入住别墅并发展民宿,村民王艳红经营农家餐厅与露营地合作实现增收 [12] - 驻村第一书记郑珊珊通过直播电商推广香椿、蜂蜜等特产,2024年展厅营业额超18万元,推动山货入驻京东等电商平台 [13] - 大庄科乡计划串联红色节点打造京郊红色旅游环线,深化"红+绿+农"融合模式,目标实现文化传承与群众致富 [13]
讲好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辽宁日报· 2025-07-14 09:14
党史馆建设与运营 - 得胜村党史馆面积达1500平方米,已接待4批共计300多人的参观者 [1] - 陆万长走访510户村民收集老物件,挖掘整理抗美援朝英烈花振生等英雄事迹 [2] - 党史馆分为"硝烟烈火""探索前行"等七大主题,13年来累计接待20万人次参观 [3]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 得胜村依托党史馆等红色资源发展旅游及种植、养殖产业,实现致富 [4] - 党史馆吸引省市乃至全国干部群众、青年学生参观,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4] - 大学毕业生王铭旭返乡接棒讲解工作,显示党史教育传承效果 [4] 社会效益与荣誉 - 陆万长担任义务讲解员13年,讲解上千场,曾连续讲解4小时 [3][4] - 陆万长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4] - 党史馆参观者通过信件表达感动与共鸣,形成良好社会反馈 [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山河回响
新华社· 2025-07-12 15:49
晋察冀根据地历史与精神传承 - 晋察冀根据地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11.6万军民在抗战中牺牲[1][13] - 英雄事迹包括张立宁死不屈牺牲、狼牙山五勇士跳崖、王二小诱敌牺牲等[3][16][21] - 地道战成为重要战术,冉庄百姓挖掘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络[5][7] 红色旅游与教育发展 -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等成为重要红色教育基地[2][7][16] - 王二小纪念馆开展研学教育,通过红色旅游让青少年了解历史[25] - 阜平县福子峪村结合红色资源发展农家乐、农事体验等文旅融合项目[28] 阜平县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 - 阜平县贫困发生率从54.4%大幅下降,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增长3.7倍[30] - 发展食用菌产业,种植户年收入可达15-16万元[30][33] - 建设近10万亩高效林果基地,引入智慧农业技术监测果园数据[32][34][37] - 布局光伏装备制造、低空产业园、算力中心等新产业,总投资35.7亿元的算力中心年内建成[36]
山西阳泉:从百团大战浴血奋战到绿色富民乡村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4:58
红色旅游发展 - 百团大战纪念馆占地3232平方米 是中国唯一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馆 通过声光电 VR技术等提升游客体验 [2] - 南沟村建成范子侠将军生平陈列室 狼峪抗战遗址公园等红色纪念设施 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7] 乡村振兴产业 - 南沟村发展玉露香梨种植 蜜蜂养殖等产业 为村民带来可观经济收益 [7] - 阳泉市将百团大战历史与红色旅游结合 形成"红色引领+绿色富民"发展模式 [4][7] 历史教育传承 - 阳泉市教师编写校本教材 开展百余场义务宣讲 利用抗战故事培育学生爱国情怀 [4] - 百团大战纪念馆通过470余幅图片 200余件实物 10余处场景生动记录战役过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