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美停摆三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美股科技巨头如何改写投资逻辑?
搜狐财经· 2025-10-22 17:03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上涨超过500点,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均上涨,科技股和金融股是主要推动力[1] - 标普500成分股第三季度盈利能力强于预期,机构上调盈利预期,苹果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3] - 费城半导体指数刷新历史高位,英特尔上涨3%,高通上涨2%,英伟达小幅下跌[7] - KBW银行指数当天上涨2.8%,分析师认为地区性银行估值不高,仍有修复空间[11] 主要公司动态 - 苹果iPhone 17上市前十天的销量显著高于iPhone 16,路普资本将其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目标价提高至315美元[5] - 亚马逊AWS服务发生中断但迅速修复,市场更关注其云计算业务的长期潜力,公司股价上涨1.6%[5]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2.4%,阿里巴巴上涨3.8%,网易上涨3.1%,京东上涨超过2%[15] - 美团调整管理层,软硬件服务负责人和Keeta负责人加入公司最高管理决策机构S-team[15]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称温和派民主党人推动达成协议,美国政府持续近三周的停摆可能于本周结束[7] - 10月24日将发布9月CPI数据,若通胀下降可能促使美联储考虑降息,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4%[9] - 特朗普政府考虑豁免数百种进口商品关税,中美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9]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召开听证会,审议特朗普政府征收关税的合法性[26] 全球市场与地缘政治 -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新规,美国商务部审查中国半导体设备,双方在关键产业领域博弈[13] - 国际油价下跌,WTI原油价格跌至每桶57美元以上,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每桶61美元左右,主因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及对全球需求放缓的担忧[17] - 黄金价格涨至每盎司4376美元,创历史新高,受美元走弱和各国央行购买推动,周大福计划将多数黄金产品零售价上调12%至18%[20] - 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签署联合执政协议,高市早苗可能出任首相,日经225指数上涨1.2%[22] - 俄美领导人计划在布达佩斯会面,重点讨论乌克兰问题,但筹备工作尚未启动[28] 行业与基础设施 - 苏丹喀土穆国际机场将于10月22日恢复国内航班,为当地武装冲突两年多来首次,可能缓解非洲原油供应压力[18] - 法国卢浮宫遭抢劫,马克龙强调追回文物并提及今年1月启动的加强安保方案[22] - 智利圣地亚哥发生大范围停电,影响数十万人及地铁系统运行,凸显能源基础设施脆弱性[24] 未来关注点 - 未来一周关键数据包括美国CPI、美联储褐皮书和耐用品订单数据[24] - 特斯拉、奈飞、IBM等科技巨头将发布财报,市场关注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量及毛利率表现[26]
中方:望欧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贸易分歧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5:44
中欧贸易关系 - 中方强调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1] - 中方希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 [1] - 中方呼吁欧方为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1] 贸易分歧对话 - 欧盟与中国官员已同意在布鲁塞尔举行紧急会谈,讨论中国针对稀土的出口管制问题 [1] - 中方希望欧方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 [1] - 中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贸易分歧 [1]
被中方反制打疼了,荷兰主动打来电话服软,承诺照顾中方利益
搜狐财经· 2025-10-22 10:08
事件背景与定性 - 荷兰政府冻结安世半导体在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及知识产权,理由是公司内部存在严重治理缺陷,威胁欧洲关键技术延续性和经济安全[1] - 该事件被视为美国“穿透性规则”影响安世半导体母公司闻泰科技的延伸,是中美高科技领域竞争加剧的体现[3] - 荷兰政府的行动被解读为在国际事务中配合美国战略意图,在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选择站队[3][4] 中方应对措施 -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荷兰经济事务大臣通话,明确表示荷方做法严重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性,敦促其妥善解决[4] - 中方采取果断措施,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分包商出口部分产品,此举直接冲击安世全球供应链[4] 行业影响与连锁反应 - 中方出口禁令使依赖安世半导体产品的欧洲车企感到寒意,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警告称许多生产线面临停工和供应链中断风险[4][6] - 在全球化背景下,该事件波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多国家和企业面临困境[6] 对企业的启示 - 事件给中企敲响警钟,在全球资源配置时需更加重视地缘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中美博弈白热化将使国家间博弈愈加频繁激烈[6] - 中国企业在面临外部压力时,需有应对策略及完善的法律保障与市场布局,在投资与合作时需对市场风险、政策变化进行全面评估[6] 长期战略方向 - 事件启示在于需加强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的掌控,方能在未来竞争中掌握主动权[8] - 推动区域合作与多边贸易,将有助于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8]
日本经济走向何方?
金融时报· 2025-10-21 17:16
日本宏观经济形势 - 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折算为美元规模低于德国,在世界经济排名中位列第四 [2] - 日本经济保持恢复基调但面临较大压力,各季度经济增长率上下起伏,物价和汇率持续波动 [2] - 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150日元的重要关口 [1] - 经济复苏的助力包括就业环境改善、投资需求增加、访日游客消费扩大、出口贸易增长 [2] - 经济压力来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国际政治局势紧张、全球供应链震荡、世界经济增速减缓 [2] 日本产业发展状况 - 制造业因能登半岛地震及自然灾害影响发展曲折波动,生产用机械、电子零部件、汽车产业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 [3] - 原材料与消费品产业发展依旧低迷 [3] - 服务业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零售业、餐饮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缓慢复苏 [3] - 信息通信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发展向好 [3] - 日本政府采取强化经济安全保障、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加快产业发展 [3] 中日经贸关系 - 尽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进一步下降,但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仍至关重要 [4] - 中日贸易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扩大,但贸易互补性依然显著 [4] - 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中日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4] - 合作机遇包括深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及一带一路框架下第三方市场合作 [4] - 可在银发经济、双碳及数字经济领域通过结构性互补释放协同势能 [4] 日本人工智能产业 - 日本积极聚焦生成式AI发展,加紧在基础硬件、AI模型、应用和用户等产业结构中的战略布局 [5] - 日本在半导体等部分硬件领域具备优势 [5] - 日本在云服务能力、本土模型竞争力、AI人才储备、AI普及率等方面短板明显 [5] - 日本需要在国产替代与国际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特别是在与中国的技术合作中寻求机遇 [5]
避险资金涌入 瑞士法郎兑欧元逼近十年来高位
智通财经· 2025-10-21 16:32
期权交易数据突显了这一需求情况。来自存托信托与清算公司的数据显示,周五欧元兑瑞士法郎的交易 量达到了自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美元兑瑞士法郎的交易量则达到了一个月来的最高值。 由于新的关税和政治方面的担忧引发避险需求,瑞士法郎兑欧元汇率正逼近十年来的高位。欧元兑瑞士 法郎汇率在周一达到0.92146,目前距离2015年1月的水平仅相差约0.2%。 在过去一个月里,该货币是十国集团中唯一一种对美元升值的货币。这是因为贸易保护主义担忧再度加 剧、法国和日本的政治局势不稳定,以及美国地区性银行面临新的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学家们已基本放弃了回归负利率的想法(这与货币市场定价相一致),但该央行拥有多种政策选择, 以在应对进口型反通胀与外部冲击之间寻求平衡。 丹麦银行的分析师们认为,瑞士央行在考虑实行负利率之前,更倾向于采取干预措施。他们指出,瑞士 法郎的实际贸易加权汇率走强以及对瑞士出口到美国商品的潜在关税措施,可能会进一步缓解价格压 力。尽管如此,他们预计欧元兑瑞郎汇率在未来一年将呈下跌趋势。 法兴银行策略师Kit Juckes表示:"与欧元和英镑相比,挪威克朗和瑞典克朗(具有更强的增长潜力)以及 瑞士法郎(具有避 ...
美国关税涨上天,世界贸易反增长,14国签协定互救
搜狐财经· 2025-10-21 15:27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的影响 - 计划在现有约30%对华平均关税基础上叠加100% 总税率将达154% 几乎意味着中美贸易中断 [1] - 短期价格水平上涨1.7% 相当于每户美国家庭年收入损失2400美元 [1] - 皮革制品和服装价格短期内分别暴涨36%和34% [1] - 扬言加征100%关税时 美股三大指数瞬间暴跌 市值蒸发两万亿美元 [1] 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 - 加拿大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数量已经超过美国 [1] - 中国把大豆采购重心彻底转向南美 [1] - 中印因稀土贸易重新开通直航 [1] - 秘鲁的蓝莓告别美国市场直奔亚洲 [1] - 莱索托的纺织品订单从美国转向亚洲、欧洲、非洲市场 [1] - 新西兰、新加坡等14国抱团建立伙伴关系 用集体力量对冲美国关税冲击 [1]
美方已丧失谈判主动权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1:59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出台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美国贸易代表称此举将对全球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手机等多行业造成广泛影响 [1] - 管制措施旨在防止稀土非法流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当用途,并非禁止出口,也不针对特定国家,合规的民用用途出口申请均可获得批准 [3] - 措施出台前,中方已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向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通报 [3]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也是目前唯一具备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国家,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高性能稀土磁体 [3] - 从上游开采、冶炼分离到下游磁材制造,中国在稀土产业链占据主导地位 [3] - 尽管西方国家推动本土替代计划,但技术与成本壁垒决定了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产能,有观点指出美国及其盟友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才能接近中国水平 [4]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中美双方表示将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 [7] - 美方被指近年来多次出台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对华出口限制,并将限制链条延伸至第三国 [5] - 中方指出其稀土管制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定,出发点是为维护全球安全与保护自身生态环境,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逻辑有本质不同 [5]
全球市场一夜变天,A股迎来关键周!三大利空全透视
搜狐财经· 2025-10-21 10:52
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对A股资金面的影响 - 美联储2025年降息预期由四次缩减至两次,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减弱 [3] - 中美利差因素导致北向资金流入动力减弱,甚至可能出现资金回流美国的情况 [3] - A股核心资产的资金面面临压力,市场上行动力因此打折 [3] 地缘政治冲突对A股产业链的冲击 - 俄乌冲突影响黑海航运,导致能源和谷物价格波动 [4] - 巴以冲突推升中东地区风险,可能引发全球油价跳涨 [4] - 能源成本上升直接影响化工、物流等行业利润,粮食价格波动冲击农业产业链 [4] - 全球风险偏好下降促使资金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抑制外资流入A股 [4] 内需与外需环境对A股相关行业的影响 - 一季度中国GDP增长5.4%,但商品市场整体下跌2.4%,能化、黑色系等内需相关品种领跌 [5] - 下游需求复苏乏力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积极性 [5] - 一季度中国出口增长6.9%,但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19.2%降至14.7% [5] - 贸易保护主义及潜在“贸易战2.0”风险使电子、轻工等出口导向型板块易受冲击 [5] - A股当前估值在全球范围内不高,国内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宽松 [5]
美方不要总是以己度人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09:59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出台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出口管制体系,防止稀土非法流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当用途,并非禁止出口或针对特定国家 [1][3] - 措施出台前已通过双边对话机制向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方进行通报,部分国家和地区表示理解并愿与中方沟通协作,合规的民用用途出口申请均可获得批准 [2][3] - 管制措施仅对已在清单中的物项实施审查,不扩大适用范围,并明确对人道主义用途、公共卫生等出口予以许可豁免 [6] 全球稀土供应链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也是目前唯一具备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国家,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高性能稀土磁体 [4] - 尽管部分西方国家推动本土替代计划,但技术与成本壁垒使其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产能,预计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才能接近中国水平 [4] 美方反应与行业影响 - 美国贸易代表声称中国措施将对全球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手机等多行业造成广泛影响,并指责中国是在“抢夺全球供应链的权力” [1] - 美方近年来以国家安全为由,多次出台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对华出口限制,并将限制链条延伸至第三国 [6] 措施合规性与目的 - 中方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定,出发点被阐述为维护全球安全与保护自身生态环境,与美方的贸易保护主义逻辑有本质不同 [4][6] - 美方对中国的指责被中方反驳为暴露了其“以己度人”的思维定式,并指出“长臂管辖”一词更符合美国推行全球霸权的行为 [5][6]
IMF世界经济研究处处长:全球加速适应新贸易格局,警惕扩张性财政政策外溢效应
第一财经· 2025-10-20 19:30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部世界经济研究处处长德尼兹·伊甘(Deniz Igan)在接受第一财 经专访时表示,尽管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持续升级,但全球经济在2025年表现出较强韧性。 伊甘分析称,部分企业和家庭提前消费与投资、美元走弱等因素,暂时抵消了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 不利影响。然而,随着企业利润空间收窄和前置效应退去,成本压力或将逐步传导至消费者。 IMF还提醒,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虽然在短期内有望提振经济增长,但高债务与融资成本 上升加剧了中长期风险,并可能引发多重外溢效应。此外,稳定币的快速发展也可能带来新的跨境金融 脆弱性。 德尼兹·伊甘:我们一直密切关注这些公告。我们此前也表示,各国应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分歧,并合 作营造一个稳定、可预测、以明确透明的贸易规则为基础的环境。贸易政策的总体目标应是保持开放、 实现公平竞争,而这通常意味着减少非关税壁垒和扭曲。在以往的报告中,我们也警告,高企的贸易紧 张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预计将拖累全球经济活动。 第一财经:自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以来已近六个月。根据你的观察,全球企业和投资者如何适应持续的贸 易政策不确定性? 德尼兹·伊甘:过去一年显然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