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险资举牌
icon
搜索文档
时隔6年再现!保险公司“举牌”保险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7:55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事件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约174万股 每股作价32.07港元 总金额约5583.89万港元 增持后持股比例达5.04% 触发举牌条件 [1][2] - 此次举牌为6年来首次险企举牌险企案例 上一次为2019年中国人寿增持中国太保H股至5.08% [2] 中国太保基本面数据 - 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4040.89亿元 同比增长24.7% 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 同比增长64.9% 管理资产规模达3.5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1.2% [3]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8次 总额1192.81亿元(A股854.13亿元+H股338.68亿元) 税前分红率2.86% 股利支付率23.23% [5] - H股股价截至8月13日报34.38港元 单日涨1.42% 2025年以来涨幅超42% [5] 险资举牌逻辑分析 - 举牌主要基于财务考量 偏好高股息率、分红稳定且具升值空间的标的 H股因估值折价和税收优惠更具吸引力 [4] - 险资权益配置策略兼顾新质生产力成长板块与高分红价值股 银行股因经营稳健、流动性好成为重点领域 [4] - 保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券商认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资产端政策推动投资收益率改善 负债端利率下调缓解利差损压力 [5] 行业交叉持股现象 - 保险机构交叉持股并非孤例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曾相互持股并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 [1] - 头部险企举牌同业被视为对行业价值的认可 保险股被看作"另类高息股"且具备估值提升空间 [5]
两家上市银行,同一天被第三次举牌!
券商中国· 2025-08-14 07:40
在此之前,平安人寿曾在1月8日、5月9日举牌邮储银行H股,所持该行H股数量占其H股总数分别突破5%、 10%;弘康人寿则在6月27日、7月25日连续举牌郑州银行H股。 截至目前,2025年已有7家上市银行被险资举牌。其中,农业银行H股被二度举牌,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 股、郑州银行H股均被三度举牌。 险资举牌潮仍在延续! 港交所披露易最新信息显示,平安人寿于8月8日增持1414.1万股邮储银行H股股份后,于当日达到该行H股股 本的15%,根据香港市场规则,触发举牌。 同一天,弘康人寿也在场内增持990万股郑州银行H股股份,所持股份数量突破该行H股股本的15%,触发举 牌。 同一天,均为三度举牌 据披露易信息,早在1月8日,平安人寿就首次举牌邮储银行H股,所持该行H股数量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5%。 5月9日,平安人寿又耗资逾1.1亿港元,在场内增持2329万股邮储银行H股,持股占比突破该行H股总数的 10%,构成二度举牌。 而8月8日再度增持1414.1万股邮储银行H股股份之后,平安人寿所持该行H股总数已达该行H股股本的 15.05%,构成第三次举牌。 以此计算,1月8日至8月8日,平安人寿合计增持超过20亿股 ...
年内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已达27次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险资举牌仍有积极性 增配权益资产也有较大潜在空间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45
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持续活跃 - 年内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总次数已达27次,远高于去年全年的20次 [3] - 25次为主动买入触发举牌,2次为被动因素触发举牌,反映险资主动增持意愿强烈 [5] - 举牌方式以竞价交易和二级市场买入为主,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和保险责任准备金为主 [5] 太保寿险举牌东阳光药案例 - 太保寿险通过换股被动触发举牌,直接持有东阳光药H股605.86万股,占比5.38% [5] - 太保寿险及关联方共持有东阳光药H股754.6万股,占比6.70% [5] - 截至3月31日,太保寿险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4411.84亿元,占上季末总资产19.88% [5] 监管政策推动险资入市 - 监管部门出台实施方案,强化长期考核机制,3年和5年周期考核指标权重达70% [6]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促进险资加大入市力度 [6] - 新规根据偿付能力分级设定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最高可达总资产50% [7] 险资权益配置现状与空间 - 全行业一季度末权益投资占比20.6%,低于多数公司偿付能力对应的上限 [7] - 中国平安人寿一季度权益类资产占比23.26%,距30%上限仍有空间 [8] - 中邮人寿二季度权益类资产占比17.08%,显著低于30%上限 [8] - 行业普遍权益配置比例距监管上限较远,未来增配空间充足 [8] 险资增配权益资产动因 - 资本市场估值处于低位,险企把握机会增配权益资产 [6] - 通过举牌实现权益法核算可减少当期损益波动性 [6] - 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较高,支持进一步增持权益资产 [8]
年内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已达27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4 00:41
险资举牌动态 - 太保寿险及其关联方举牌东阳光药H股,直接持有605.86万股(占H股股本5.38%),合计持有754.6万股(占H股股本6.70%)[1][2] - 年内险资举牌总次数达27次(去年全年20次),其中25次为主动买入,2次为被动触发,主要方式为竞价交易和二级市场买入,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和保险责任准备金为主[2] - 太保寿险一季度末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4411.84亿元,占上季末总资产比例19.88%[2] 监管政策影响 - 监管部门出台实施方案强化长期考核机制(3年和5年周期指标权重70%),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以促进险资入市[3] - 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根据偿付能力划分:综合偿付能力100%-150%对应20%,150%-250%对应30%,250%-350%对应40%,350%以上对应50%[4] 行业配置现状 - 全行业一季度末权益投资占比20.6%,平安人寿一季度末权益类资产占比23.26%(综合偿付能力227.92%),中邮人寿二季度末权益类资产占比17.08%(综合偿付能力194.59%)[4][5] - 多数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距监管上限仍有较大空间,增配潜力充足[5] 市场驱动因素 - 资本市场信心恢复叠加股票估值提升空间,险企把握低估值机会增配权益资产[3] - 权益法核算可减少当期损益波动性,进一步刺激险企举牌行为[3]
年内险资举牌18次!两家险企盯上江南水务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3:51
险资举牌动态 - 利安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江南水务110万股至4699.54万股 持股比例达5.03%触发举牌 [1][2] - 长城人寿2024年5月举牌江南水务后持续增持 截至2025年3月底持股比例升至6.38% [3] - 2024年以来险资合计举牌18次 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 公用事业及交通运输行业占比提升 [1][3] 被举牌公司分析 - 江南水务2024年营业收入15.33亿元(同比+12.39%) 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24.31%) [2] - 公司业务涵盖供水、市政工程及环境产业 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及8家参股公司 [2] - 基础设施领域因稳定现金流、低估值和高股息特性 符合险资投资偏好 [4] 险资投资策略 - 险资倾向增持高分红、高资本增值潜力及高ROE属性企业 匹配保险资产长期稳定需求 [1] - 利率下行及新会计准则推动险资增配红利股 被举牌公司高股息特征显著 [3] - 举牌行为反映险资看好标的长期发展前景 可能通过集中持有实现稳定投资收益 [3] 举牌方经营状况 - 利安人寿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125.45亿元(同比-4.2%) 净利润0.05亿元(同比+54.9%) [7] - 公司提出"3+5"发展规划 目标2025年实现总资产1348亿元及利润总额3.18亿元 [7] - 2024年11月曾举牌深圳国际 通过港股通增持后持股比例达5% [6] 公司治理动态 - 利安人寿2024年12月任命严维金为总裁 其曾任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 [8] - 河南分公司及郑州支公司2024年5月因提供虚假资料分别被罚24万元和28万元 [8] - 公司表示已完善内控机制并完成整改问责 [8]
浙商银行,突遭举牌
证券时报· 2025-08-13 08:02
险资举牌浙商银行 - 民生保险于8月11日增持100万股浙商银行H股股份 耗资约277万港元 持股比例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5% 触发举牌 [1][3] - 民生保险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2.96亿股浙商银行H股 增持后合计持股数量将增至10.6亿股以上 占该行总股本的3.88% 晋升至第七大股东 [3] - 民生保险为国内首家民营资本投资主体的全国性人身保险公司 注册资本60亿元 总资产超过1400亿元 万向控股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43.84%股权 [3] 浙商银行基本情况 - 浙商银行为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 总部位于杭州 截至今年3月末资产规模约3.44万亿元 [4] - 该行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132.54亿元 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高于30% [7] - 截至8月11日收盘 该行A股年内累计涨幅约21.8% H股涨幅约33% [7] 险资股东结构 - 除民生保险外 信泰人寿持有13.7亿股占总股本4.99% 太平人寿持有9.22亿股占3.36% 百年人寿持有3.5亿股H股占1.27% [6][7] - 信泰人寿向该行派驻监事 太平人寿派驻董事 四家险资以自有资金入股的情况在上市银行中较为罕见 [7] - 太平人寿2023年5月耗资近16亿元竞得7.09亿股 信泰人寿2024年一季度新进前十大股东并持续增持 [6] 行业举牌动态 - 今年已有7家银行被险资举牌 包括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 杭州银行 中信银行 郑州银行 浙商银行 [1][9] - 招商银行是唯一被三度举牌的上市银行 邮储银行 农业银行 郑州银行H股均被二度举牌 [1][9] - 平安人寿举牌多家银行:持有邮储银行H股14%占总数2.44% 持有招商银行H股16%占总数2.93% 持有农业银行H股14%占总数1.21% [10] 险资配置逻辑 - 险资增配银行股源于高股息率 税收优势 流通盘规模 监管要求及抗周期属性等多重因素 [13] - 长端利率下行及高收益资产到期使险资面临再配置压力 银行股高股息及稳定分红吸引力提升 [14] - 新会计准则实施促使险资更倾向配置FVOCI高股息资产及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降低利润波动 [14] 银行板块表现 - A股银行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7% 浦发银行以39%涨幅位列第一 农业银行 青岛银行涨幅超33% [15] - H股银行中青岛银行涨幅接近54% 徽商银行涨幅超50% 天津银行 中信银行 民生银行涨幅均超45% [15] - 除险资外 香港立业集团增持民生银行H股至4.945% 多家A股银行披露董监高或重要股东增持计划 [14][15]
浙商银行,突遭举牌!
券商中国· 2025-08-13 07:31
险资举牌不停步! 民生保险举牌 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8月11日,民生保险在场内增持100万股浙商银行H股股份,耗资约277万港元。 港交所披露易最新信息显示,民生保险于8月11日增持100万股浙商银行H股股份后,于当日达到该行H股股本 的5%,根据港股市场规则,触发举牌。 增持完成后,民生保险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2.96亿股浙商银行H股,占该行H股股本突破5%,触发举牌。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7家银行被险资举牌,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杭州银行、中信银行、郑州 银行、浙商银行。其中,招商银行是唯一一家被三度举牌的上市银行。 民生保险是国内首家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的全国性专业人身保险公司,2003年6月成立,总部位于上海,注 册资本60亿元。截至去年底,公司总资产超过140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多重因素作用下,险资对于权益资产尤其是红利资产的配置比例处于上升通道,而银行股这类 发展稳健的高股息股票是非常重要的配置标的。 其中,知名浙江民企万向控股及其关联方上海冠鼎泽合计持有民生保险43.84%股权,为民生保险第一大股 东。 万向控股也是浙商银行的创始股东之一,一度位居并列第一大股东。2012年底 ...
中国银河证券: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业绩拐点可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8:56
险资举牌银行股趋势 - 近期险资频繁举牌 中小险企逐步加大股权投资力度 银行板块受到青睐 [1] - 预计低利率环境下险企对稳健高收益资产具有长期配置需求 [1] - 当前银行板块股息率约4% 处于行业前列 H股股息率优势更加显著 [1] 银行板块投资价值 - 银行分红稳定 估值较低 业绩波动较小 持续吸引险资流入 [1] - 中小险企将自2026年1月起实施新会计准则 银行板块增量资金有望进一步扩容 [1] - 险资对银行股投资主要集中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H股 股息率为主要考虑因素 [1] 区域银行投资机会 - 弘康人寿投资郑州银行H股显示险资对区域行布局扩大 [1] - 未来可能加大对估值低 业绩修复和成长潜力较好的区域行股权投资力度 [1] - 通过并表和银保业务渠道协同进一步改善投资回报 [1] 行业基本面展望 - 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1] - 业绩拐点可期 [1]
险资年内完成22次举牌,银行、公用事业成重点布局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8-10 02:09
险资举牌动态 - 截至8月8日险资共计完成22次举牌 远超去年全年水准 增持标的集中在银行 公用事业 能源 交通运输及环保等领域 [1] - 弘康人寿通过港股通买入港华智慧能源H股 持股比例突破5% 反映险资青睐估值合理 股息回报稳定 经营业绩确定性高的公司 [1] 重点布局行业 - 公用事业领域受险资青睐 港华智慧能源2024年营业收入超213亿港元 净利润及每股收益同比提升 业务现金流稳定 [3] - 银行板块获平安人寿 新华保险等机构增持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 杭州银行等标的因H股股息率优势及低估值水平受关注 [3] - 通过港股通持有银行股可享受税收优惠 与险资追求稳健回报的投资策略契合 [3] 资金运作特点 - 部分举牌标的计入FVOCI资产科目以平滑利润波动 另一些纳入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计量账面价值 [4] - 配置逻辑聚焦高股息 低波动 可持续经营的优质资产 增强投资组合稳定性 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端压力 [4] 参与机构趋势 - 2023年险资举牌步伐显著加快 参与保险机构数量增加 包括平安人寿 长城人寿 中邮人寿 中国人寿 瑞众人寿等 [3] - 举牌多以收取分红和获取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目的 部分机构在同一标的上持续加码 [3]
今年险资举牌已达22次,重点盯上这些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20:23
险资举牌概况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已达22次,超过2024年全年20次的水平 [1][6] - 2024年共有8家险企举牌18家上市公司,次数超过2021-2023年总和(1+5+6次) [6] - 举牌主体包括平安人寿、瑞众人寿、长城人寿等11家险企,标的涵盖A股和H股 [2][6] 举牌标的特征 - 偏好低估值、低波动、高分红、高业绩确定性资产,如能源、公用事业和银行板块 [1][8] - 银行股受青睐原因:H股股息率优于长债收益率(平均股息率4.6%),估值波动可计入OCI [9][10] - 典型案例:平安人寿3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H股和中国神华H股 [2][8] 重点案例解析 - **弘康人寿举牌港华智慧能源** - 8月4日增持45.8万股后持股达1.8163亿股(占比5.00005%),账面余额约6.6亿元(占其总资产1.31%) [4][5] - 标的为香港公用事业企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创5年新高 [5] - **泰康人寿参与峰岹科技IPO** - 以基石投资者身份认购2500万美元(占H股发行总量8.69%),标的为电机驱动芯片半导体公司 [5][6] - 峰岹科技2024年营收6亿元(+45.94%),净利润2.22亿元(+27.18%) [6] 行业驱动因素 - 利率下行周期下,险资通过高息股补充现金收益,2024年举牌股平均股息率达4.6% [9][10] - 银行股具备银保渠道协同潜力,可通过股权投资改善ROE [9] - 中国人寿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净买入超900亿元,反映险资加大权益布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