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 产业链公司受益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29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我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注册主体超过22万个,包括煤电、核电、气电、新能源、水电等各类发电电源和售电公司、电力用户 [1] - 该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统一出清电力现货市场,日交易电量达38亿千瓦时,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用电量总和,6月28日有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结算,申报电量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 [2] - 市场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打破省级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多省区电力资源统一优化配置 [1] 市场机制创新与行业影响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电力流向需要的地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促使电力价格更真实反映供求关系,重塑竞争格局,激励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 - 市场采用"联席会+管委会"管理模式,构建"1+N+5X"规则体系,经过4轮调电试运行和8轮结算试运行验证机制设计 [2]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将分三步走:2025年初步建成,2029年全面建成,2035年完善市场体系,支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产业链企业参与与机遇 - 广州发展旗下5家电厂与2家售电公司积极参与市场,优化发电侧现货报价及售电侧电量申报策略,关注跨省区中长期交易 [2] - 朗新集团在能源互联网领域搭建生活缴费、聚合充电、虚拟电厂等服务平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公司带来高速发展机遇 [4][5] - 恒华科技以用户侧资源聚合、储能电站商业化运营及交易系统升级为核心拓展电力市场化交易业务 [5] - 新能源运营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运营商、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等市场主体将受益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5]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快讯· 2025-06-29 11:39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于6月28日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1] - 该市场是我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 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 [1] - 注册主体数量超过22万个 涵盖煤电、核电、气电、新能源、水电等发电电源及售电公司、电力用户 [1] 市场规模与全球地位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统一出清电力现货市场 日交易电量达38亿千瓦时 [1] - 日交易规模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用电量总和 [1] 市场机制与运行验证 - 自2022年首次试运行以来 市场持续优化机制设计 采用"联席会+管委会"管理模式 [1] - 构建"1+N+5X"规则体系 完成4轮调电试运行和8轮结算试运行 [1] - 市场规则机制、运营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已通过全方位验证 [1]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国家能源局· 2025-06-29 11:28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我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注册主体数量超过22万个,包括发电电源、售电公司及电力用户等 [1] - 该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统一出清电力现货市场,日交易电量规模达38亿千瓦时,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用电量总和 [1] - 自2022年启动试运行以来,通过4轮调电试运行和8轮结算试运行,市场规则机制、运营管理和技术支持系统得到全方位验证 [1] 市场创新与资源配置优化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应对供需波动及解决新能源消纳矛盾的重大实践创新 [2] - 该市场首次打破省级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多省区电力资源统一优化配置,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2] - 采用"联席会+管委会"管理模式,构建"1+N+5X"规则体系,持续优化市场机制设计 [1] 市场参与主体与规模 - 市场参与主体涵盖煤电、核电、气电、新能源、水电等多种发电电源类型 [1] - 注册主体数量达22万个,显示市场参与度极高 [1]
海南等五省区共建电力“大超市”
海南日报· 2025-06-29 09:38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实现每天不间断交易,涵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5省区,参与主体包括煤电、核电、新能源、水电、气电等全能源种类 [1][2] - 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市场,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创历史新高 [2] - 预计连续结算后日均交易规模将达到38亿千瓦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 市场运行机制与技术创新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采用多省区、多能源品种同台竞价机制,促进市场公平,标志着从"计划与市场双轨并行"向"市场主导资源配置"迈出实质性一步 [3] - 通过自主研发的"天权"求解器,支撑超6000个模型节点、超120万项出清变量的高效计算,实现电力资源的实时优化配置 [3] 市场覆盖范围与主体参与 - 市场注册主体数量超过22万个,涵盖全部类型发电电源和电力用户、售电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七成 [4] - 以海南与广东跨海联网线路为例,现货结算期间联网线路日均交互送电近1000兆瓦时,实现电力资源的灵活调配 [4] 海南电力市场建设进展 - 海南融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现货连续结算,运行周期更长、连续性更强,市场范围更广、协同性更高 [4] - 此次试运行标志海南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要里程碑,海南将成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确保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初步建成目标务期必成
中国电力报· 2025-06-27 09:25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目标 - 国家能源局召开推进会强调确保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目标按期完成 [2] - 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推动能源转型、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关键支撑 [2] - 2022年1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 [3] 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与意义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3] - 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对电力市场提出新要求新挑战 [2] - 电力市场建设是支撑国内大循环、促进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当前电力市场建设进展 - 经过十年探索已基本构建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电力市场体系 [4] - 市场在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 [4] - 2025年是新一轮电改十周年关键节点,也是市场建设攻坚之年 [5] 面临的主要挑战 - 部分地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滞后,进展缓慢 [4] - 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问题依然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 [4] - 部分经营主体市场意识不强,市场行为有待规范 [4] 下半年重点任务部署 - "六抓六推进"包括抓重点省份推进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5] - 推进跨省跨区交易突破和电力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落地 [5] - 破除地方保护和省间壁垒,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5]
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
国家能源局· 2025-06-23 20:30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 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工作,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全国统一 电力市场建设推进会。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出席会议并 讲话。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主持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相关司局,驻委纪检监察组,各省(区、市)能源(电力)主管部门,国 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有关电力企业,中电联,电规总院,市场运营机构及售电公司代表分别在主会场 和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基本构建了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电力市场体系,有效发挥了 市场在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等方面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提质增速, 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取得新突破,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现新提速,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迈上 新台阶,电力市场基础规则获得新成果。 会议强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能源 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 ...
经济日报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提速
国家能源局· 2025-06-17 14:51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新能源发电项目从2024年6月1日起原则上全部入市交易,电价由市场决定,打破地域壁垒并促进跨省跨区交易规模扩大 [1] - 电力市场建设已形成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市场化交易规模逐年扩大,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持续提升 [1] - 修订《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并出台一系列配套规则,从顶层设计统一电力市场标准,形成覆盖省际、省内、多年至日内现货交易的多层次市场框架 [1] 市场规模与交易数据 - 2024年全国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达1.4万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长十余倍,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从17%提升至63% [2] - 电力中长期交易电量占市场化电量比重超90%,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跨区通道最大送电达1.42亿千瓦,最大支援华东、西南1400万千瓦 [2] - 2024年绿证绿电交易合计电量达4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4%,约25%新能源通过绿证绿电市场实现环境价值 [3] 新能源消纳与低碳转型 - 2024年全国超50%新能源发电量通过市场化方式消纳,新能源利用率维持在95%以上 [3] - 安徽绿电日挂牌交易实现全周期覆盖,铜陵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等资源超9万千瓦,累计出清绿电电量97兆瓦时 [2][3] 电价稳定与国际比较 - 居民和工商业平均电价水平分别为全球50个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的32%、39%,均列第44位,处于国际较低水平 [3]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9年全面建成,推动市场规则统一、监管公平及设施高标准联通 [4]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深化电改的核心任务,需分步骤推进,目标将其打造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排头兵" [4]
国家能源局发布!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
证券时报· 2025-06-04 20:30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 围绕构网型技术 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 智能微电网 算力与电力协同 虚拟电厂 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 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进行探索 [1] - 在算力与电力协同层面 重点在国家枢纽节点和青海 新疆 黑龙江等能源资源条件好的非枢纽节点地区 统筹规划算力与电力项目 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 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 [1] - 通过算力负荷与新能源功率联合预测 算力负荷柔性控制 智能化调度等技术 提升源荷协同水平 降低负荷高峰时段电网保障容量需求 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1] - 探索光热发电与风电 光伏发电联合运行 提升稳定供应水平 [1] 新一代煤电发展方向 - 对照《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指标要求 推动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针对清洁降碳 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分别开展试点 [2] - 鼓励开展同时满足清洁降碳和高效调节两类指标的新一代煤电试点 试点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优先安排 [2] - 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 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鼓励联营的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2] 电力市场建设进展 - 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能力培训班要求深刻认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新形势 健全完善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和"1+6"基本规则体系 [3] - 持续推进南方区域 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 加快推动各省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稳妥推进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 [3] - 深化穿透式监管 数字化监管创新实践 筑牢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 目标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3]
国家能源局:持续推进南方区域、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 加快推动各省(区、市)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快讯· 2025-06-04 16:33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国家能源局要求深刻认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1] - 会议提出要健全完善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和"1+6"基本规则体系 [1] - 目标是在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1] 区域电力市场发展 - 持续推进南方区域和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 [1] - 加快推动各省(区、市)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1] - 稳妥推进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 [1] 监管与执行 - 指导各地有效落实国家基础规则要求 [1] - 统筹有序抓好年度重点监管工作 [1] - 深化穿透式监管和数字化监管创新实践 [1] - 筑牢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 [1]
国家能源局举办电力市场建设能力培训班暨电力市场建设工作座谈会
国家能源局· 2025-06-04 16:19
电力市场建设进展 -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制度规则体系加速成型 [1] - 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实现有机衔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进一步显现 [1] - 市场监管工作包括综合监管、专项监管和不当干预行为整治,促进能源电力保供和清洁能源消纳 [1]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划 - 要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 [2] - 需健全完善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和"1+6"基本规则体系 [2] - 持续推进南方区域、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加快各省电力现货市场转入连续运行 [2] - 稳妥推进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指导各地落实国家基础规则要求 [2] - 深化穿透式监管和数字化监管创新实践,筑牢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 [2] - 目标是在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2] 政策解读与经验分享 -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通报了电力市场建设和监管总体情况 [3] - 宣贯解读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等制度规则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价格司介绍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和新能源参与市场政策 [3] - 南方、华东、西北监管局及甘肃、山西监管办分享了典型实践经验 [3] - 培训提升了参会人员对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认识和业务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