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交易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能日新(301162):费用率持续下降 Q4收入增速与毛利率均有望提升
新浪财经· 2025-11-01 10:48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公司总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37.0%,归母净利润7543万元,同比增长41.8%,扣非净利润6935万元,同比增长60.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7.1%,归母净利润2946万元,同比增长59.1%,扣非归母净利润2587万元,同比增长72.1% [1]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入5038万元,相比去年同期流出1302万元大幅改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69.4% [1][2]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60.4%,与上半年毛利率61.4%大致相当,但低于去年同期,功率预测和电力交易业务占比提升有望带动整体毛利率上升 [1] - 公司费用控制成效显著,第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增长5.3%、6.2%、1.9%,均低于当季收入增速,三项费用率合计从去年同期51.3%降至42.1% [2] 业务展望与驱动因素 - 第三季度收入增速27.1%低于上半年的43.2%,主要因上半年分布式光伏电站存在抢装导致收入确认集中,第四季度通常是光伏电站建设集中期,预计收入增速将反弹 [1] - 国家能源局对分布式光伏提出“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要求,各地配套政策持续出台,为功率预测市场带来增量,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和虚拟电厂普及将推动新业务发展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微调至1.52亿元、2.52亿元、3.22亿元,参考可比公司维持2025年54倍市盈率估值,对应目标价62.00元 [3]
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倒计时
经济观察网· 2025-09-19 23:23
9月初,江苏高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电力交易业务的岳工(岳姓工程师)来到江苏开拓新的业务。 这是他从事电力交易业务的第六个省份。他来江苏的原因是自9月份起,江苏正式启动了电力现货市场 连续结算试运行。 岳工曾在发电厂做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当时国内还没有电力交易现货市场。2021年4月,山西电力市 场开始中长期与现货交易配套、批发与零售联动的不间断结算试运行。作为省内最早一批从事电力交易 的人,岳工参与了市场上的各品种交易,逐渐理解了电力交易的本质。山西是国家首批八个电力现货市 场建设试点省份之一。 2024年3月,岳工来到甘肃省创业,参加甘肃电力市场的相关交易。甘肃也是首批八个电力现货市场建 设试点省份之一,同年9月5日,甘肃电力现货市场从试点转为正式运行。 在大量电力交易公司进入电力市场的背景下,江苏省的政策也出现调整。9月15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 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零售市场开展"四心"服务工作的若干举措》,明确了售电公司与零售用户之 间关于价格的协定。比如在价格浮动套餐中,零售用户正价差分成比例不宜低于50%,负价差分摊比例 不宜高于50%。售电公司需要更多向用电企业分润。 岳工对江苏政策的收紧规 ...
构筑电力市场交易复盘体系
中国电力报· 2025-09-15 13:14
电力交易复盘的核心价值 - 电力交易复盘是售电公司提升决策质量、积累隐性经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机制,其本质是对市场信号—决策逻辑—交易结果传导链条的深度解构[1] - 复盘能帮助交易团队区分不可控风险与可改进环节,显著增强策略调整针对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判[2] - 复盘可将资深交易员的直觉判断转化为多维度预警指标,纳入标准化决策流程,避免经验随人员流动流失[2] 复盘对团队协作与规则适应的作用 - 复盘使交易、风控、销售等部门的认知差异显性化,形成统一标准,避免协作推诿与低效[3] - 通过复盘规则变化对交易全流程的影响链条,可建立规则修订—影响评估—策略调整的快速响应机制[3] - 复盘不仅能被动适应规则变化,更能主动发现规则漏洞或市场机会[3] 复盘体系的分层实施框架 - 构建重大交易—常规交易—异常事件三级复盘体系:重大交易需全流程深度复盘,常规交易按周期抽样复盘,异常事件触发即时复盘[4] - 选择复盘标的需基于典型性与可复制性,通过金额影响度、规则涉及面、团队能力关联度三维度评分确保资源集中于高价值标的[4] - 采用四维穿透方法:信息完整性核查、逻辑严谨性解构、执行一致性追踪、结果归因的分层分析[5][6] 复盘成果的转化机制 - 初级转化形成交易错误清单,通过系统权限设置实现硬性约束[6] - 中级提炼条件—行动规则并嵌入决策支持系统,如当现货价格波动率超阈值且新能源出力骤降时启动需求响应储备[6] - 高级转化构建按市场场景分类的交易策略库,包含适用条件、执行步骤和风险点提示[6] 技术平台对复盘的支撑 - 需构建交易过程数字孪生系统,实时记录决策依据文档、沟通记录和系统操作日志,形成完整决策证据链[7] - 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复盘素材不可篡改,解决决策依据事后补全的真实性问题[7] - 开发复盘分析工具包包含策略模拟回测模块、多维度对比看板和团队协作图谱[7] 组织机制与文化设计 - 建立交易—复盘—优化刚性衔接流程,嵌入事前复盘(历史经验参照)、事中复盘(实时优化)、事后复盘(全面总结)[8] - 设置由非直接参与交易人员担任的复盘主持人角色,确保客观中立,使深层问题识别占比显著提升[8] - 区分探索性失误与程序性失误:鼓励前者复盘学习不纳入考核,严肃追责后者,形成允许试错但不重复犯错的文化[9] - 通过复盘案例匿名分享会促进经验共享,并将复盘能力纳入团队胜任力模型评估指标[10]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入“效能释放”新阶段
中国电力报· 2025-08-13 17:29
电力市场规则体系构建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正式印发,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规则体系完成构建,电力市场建设从"框架设计"进入"效能释放"阶段 [1] - 规则体系是十年电力体制改革成果,旨在破解能源转型深层矛盾,解决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带来的电力平衡挑战 [1] - 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推动电力市场从"统购统销"向"多元竞争"转型 [1] 电力市场改革历程 - 2016年、2020年两次修订《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推动市场化交易扩容,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框架逐步清晰 [2] - 2023年《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运行)》出台,规范山西、甘肃等地现货市场实践,降低未开展地区试错成本 [2] - 2024年三项关键规则相继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确立市场总章程,《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规则》打破信息孤岛,《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2] 规则体系完善与未来方向 - 2024年4月《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补全体系架构,8月《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完善市场公平机制 [3] - 当前规则框架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纲,涵盖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干及注册、信息披露、计量结算三大支撑 [3] - 未来需进一步健全"1+N"基础规则体系,实现各品类市场高效协同,推动电力资源全国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3]
益美国际控股发盈警,预期中期综合亏损不多于约2600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11 18:52
公司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取得未经审核综合亏损不多于约260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则取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450万港元 [1] 永久吊船业务下滑 - 永久吊船业务的销售量及盈利能力均出现下降,主要归因于2025年上半年香港建筑业持续低迷 [2] - 多个建筑项目延期至2025年下半年,行业活动萎缩,新项目数量减少,对利润率造成进一步压力 [2] - 尽管面临艰难市场状况,永久吊船业务分部于中期期间仍然取得轻微盈利 [2] 山东电力交易服务业务亏损 - 山东省电力交易业务于中期期间取得亏损,主要源于山东电力中长期批发价格异常波动,购电成本上升 [3] - 山东售电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普遍面临盈利压力,亏损情况属大市场调整及结构优化过程 [3] - 随着新能源电厂逐步入市,购电成本有望下降,预计该业务分部的业绩将于下半年改善 [3] 行政开支增加 - 行政开支上升,主要由于公司于中期期间发展绿色电力能源业务分部所致 [4]
益美国际控股(01870)发盈警,预期中期综合亏损不多于约2600万港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8:51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取得未经审核综合亏损不多于约2600万港元 而2024年同期则取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450万港元 [1] 永久吊船业务 - 永久吊船业务销售量及盈利能力均出现下降 主要归因于2025年上半年香港建筑业持续低迷 [1] - 多个建筑项目延期至2025年下半年 行业活动萎缩 新项目数量减少 对利润率造成进一步压力 [1] - 该业务分部于中期期间仍然取得轻微盈利 [1] 电力交易业务 - 中国山东省电力交易业务于中期期间取得亏损 主要源于山东电力中长期批发价格异常波动 [2] - 购电成本上升 售电市场竞争激烈 行业内普遍面临盈利压力 [2] - 新能源电厂逐步入市 购电成本有望下降 预计该业务分部业绩将于下半年改善 [2] 行政开支 - 行政开支上升 主要由于公司于中期期间发展绿色电力能源业务分部所致 [3]
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解读《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
中国电力报· 2025-08-07 10:30
文章核心观点 -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的发布是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一步 对规范计量结算、保障经营主体权益、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2] 政策定位与协同 - 《规则》是对现有政策的继承和完善 与《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紧密协同 在市场成员责任和交易类型上相互呼应并细化操作规范 [2] - 对于电力现货市场 《规则》是对其现有规则的深化与补充 能够适应现货市场价格的实时波动 为经营主体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3] 对市场透明度的影响 - 准确透明的计量结算数据使经营主体能够清晰了解自身电力交易的成本与收益情况 [4] - 发电企业可根据数据精准核算发电成本并合理调整发电计划 电力用户能依据数据优化用电行为以降低用电成本 [4] - 透明的市场环境有助于增强经营主体信任度 促进交易活跃度 并吸引更多参与者以丰富交易主体类型 [4] 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规则》能够引导电力资源向高效利用的方向流动 通过准确计量与合理结算凸显不同发电方式和用电模式的成本差异 [5] - 促使发电企业采用更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 并鼓励电力用户采用节能设备与优化用电策略 [5] 对经营主体的影响 - 《规则》为经营主体的运营设定了规范标准 要求其规范安装计量装置、准确申报用电数据等以确保自身利益 [6] - 这有助于提升经营主体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减少违规操作行为 维护电力市场的良好秩序 [6]
协合新能源(0182.HK):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82亿元
格隆汇· 2025-08-01 22:59
财务业绩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14 00亿元 较去年同期降低6 6%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 82亿元 归母净利润率为20% [1] - 基本每股盈利3 58分 [1] - 公司资产净值89亿元 每股净资产1 11元 [1] 项目开发 - 在中国境内新获取风电投资项目600MW [1] - 在中国以外地区获取152 5MW光伏项目和300MW储能项目 [1] - 项目开发过程中多维联动电厂运维 设计 咨询 电力交易等专业服务业务 [1] 业务发展 - 电厂运维及设计咨询外部客户合同额增长显著 [1]
朗新科技陈珂宁:电力市场加速破圈,交易需求与交易服务正在双向奔赴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9:27
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 - 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3%,较2016年17%实现跨越式增长 [1] - 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新能源发电全面入市在即,催生千亿至万亿级电力交易新业态 [3] - 2025年底前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实现全覆盖,2026年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将全面进入市场 [4] 电力市场结构变化 - 电力市场改变传统计划电、固定价逻辑,形成多周期(年度/月度/现货)、多品种(电能量/辅助服务)的复杂交易体系 [5] - 现货市场每15分钟价格波动,中长期市场包含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等多种形式,技术门槛显著提高 [5] - 电网代理购电量持续缩减,角色转向保障系统安全稳定,不再主导用户市场价值挖掘 [5] 技术型售电公司发展 - 朗新科技2024年交易电量同比增五倍,连续三年履约率100%,依托数字化/AI等四大核心能力转型认知密集型服务 [5][6] - 技术型售电公司通过AI预测(气象/电价/负荷)和优化算法,在批发侧交易与零售侧用户管理中创造价值 [9] - 分布式新能源代理服务成为新增长点,朗新已接入80万座光伏电站(50GW),探索聚合代理模式参与绿电交易 [8] 新能源市场化影响 - 2025年新政明确风电光伏上网电量全部入市,2024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占比已达50% [7] - 市场化加剧收益不确定性,光伏需通过中长期锁价、储能调节、绿电溢价等策略优化盈利 [7] - 中小新能源项目面临认知与技术门槛,催生发电侧代理需求爆发 [7][8] AI技术应用前景 - AI通过时序预测大模型、多Agents协作框架等技术,在电价预测与交易决策中成效显著 [9] - 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新型主体涌现,AI将在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配电网调度中发挥更大作用 [10] - 数智化技术助力中小发用电企业应对市场挑战,共享万亿级电力交易价值红利 [10]
电力贸易商 挤满光伏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6-14 12:10
行业趋势 - 2025年SNEC展会上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成为焦点,光伏组件和储能关注度下降[2] - 行业共识认为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化交易是确定方向,相关服务处于"蓝海"市场[4] - 政策推动下,新能源电站将从固定电价收益模式转向市场化电价收益模式[2][7] 政策影响 - "136号文"规定2025年5月31日后光伏电站发电将"全面入市",市场化电价收益成为主流[2] - 广东、广西、蒙东等地已出台配套细则,如广东新能源项目最高90%保障性收购,执行期限12-14年[7] - 国家发改委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预计新增可交易电量4000亿kWh,市场空间约6000亿元[8] 企业动态 - 远景能源、天合光能、国能日新、阳光电源等企业均在SNEC展会上推出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产品[2] - 阳光电源提供虚拟电厂服务的两种商业模式:产品买断和持续服务[3] - 通威股份持有4.5GW光伏电站,已开展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服务,累计交易电量1000亿kWh[11] 市场需求 - 光伏电站开发商因政策变化焦虑,迫切需求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服务以应对市场化电价波动[3] - 大型电站开发商可能自行开展相关业务,小型开发商倾向购买服务[3] - 甘肃某100MW风电场通过电力交易单月收益超30万元,50MW风电场收益提升15%[12] 技术门槛 - 虚拟电厂和电力交易产品的核心在于算法和数据,底层数据质量决定交易能力[13] - 光伏电站需进行"四可"改造(可观、可测、可调、可控)以接入电力交易[14] - 行业两大门槛:聚合能力(接入分散电站)和调控能力(有效控制发电量)[15] 案例与效果 - 山西某充电场站通过电力交易平均电价降低18.7%,充电桩利用率达14.5小时/天,收益率提升33%[12] - 天合富家光储产品包结合AI预测,可将光伏发电价值提高10%以上[10] - 蒙东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区间0.05-1.5元/kWh,1GW光伏电站收益差距可达20亿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