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助残
icon
搜索文档
邢善萍在西安市调研科技助残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5-15 06:58
科技助残与残疾人就业创业 - 中航创世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康复训练机器人研发,强调需求导向和技术攻关以促进残疾人康复和生活 [1] - 莲湖区残疾人创业孵化服务中心为残疾人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和创业指导帮扶,助力实现创业梦想 [1] - 闪亮星直播产业基地通过直播和教学培训带动残疾人就业,强调技能培训和岗位推荐的重要性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 - 强调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2] - 结合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技术、人才、金融、场景供给适配,加快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2] - 以城乡未就业残疾人为主要对象,促进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
南京发布百余场全国助残日活动 科技助残“柔性手部康复机器人”惊艳亮相
扬子晚报网· 2025-05-14 20:09
科技助残项目展示 - 东南大学团队研发的仿生点阵结构柔性手部康复机器人在南京市科技助残项目展示环节中成为焦点 [3] - 该机器人采用织物材料 能为患者提供超过20N的抓握力 助力手指实现双向运动 [4] - 相较于其他柔性驱动器 该机器人具备体积小 质量轻 弯曲角度大且可双向运动的显著优势 [4] 柔性手部康复机器人技术特点 - 团队提出多通道人机交互方法 依据神经医学原理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 [4] - 基于镜像疗法的手部康复机器人系统可让偏瘫患者利用健侧手指与虚拟场景交互 自主开展康复训练 [4] - 该系统能完成对指等20余种特殊手势 为患者日常生活提供辅助 [4] 临床试验与应用前景 - 该机器人系统已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开展临床试验 [4] - 超100名患者参与试验 结果显示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4] - 随着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因脑卒中引发的肢体障碍患者数量持续攀升 康复机器人行业受到重视 [3]
让平等参与成为现实,科技助力残健“融合无界”,2025年长三角残健融合运动会在沪开幕
华夏时报· 2025-05-14 11:23
全国助残日及长三角残健融合运动会 - 第35次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5月18日举行 [2] - 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和第二十六次上海助残周主题活动以"融合无界,科技无限"为主题,5月13日在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综合馆举行 [2] - 长三角残健融合运动会开幕式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靖、中国残联体育部副主任勇志军等领导参加 [2] 运动会目的与意义 - 运动会旨在通过残健共融机制打破传统运动界限,增进社会对残障群体的认知关怀 [4] - 成功搭建长三角区域体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沪苏浙皖残疾人体育事业协同发展 [4][5] - 运动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写照,是残障人士绽放生命光彩的舞台,也是健全伙伴体现包容互助的平台 [4] 科技应用与创新 - 运动会采用多区联办模式,整合上海各区优质资源,形成残疾人事业跨区协作典范 [5] - 融合乒乓球赛将设置乒乓球机器人挑战赛,运动员将与乒乓球机器人进行面对面竞技 [5] - 无介质全息提词器技术、AI手语主持人、无人机编队等科技元素贯穿开幕式 [7] - 科技集市展示外骨骼康复训练器、智能仿生手、六足机器狗等高科技辅具和生活科技产品 [9] 运动会特色与影响 - 运动会首次开创性采用多区联办模式,融合电竞赛、融合乒乓球赛、融合飞镖赛、融合定向赛分别在静安区、黄浦区、徐汇区、杨浦区同步举行 [5] - 残健融合运动会Logo以红蓝色调交织,将"CJ"字母变形为轮椅与健步者携手剪影,传递"自强不息、团结友爱"的精神内涵 [7] - 运动会以残健融合为载体,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联通长三角、携手华东区、迈向全中国,推动残健融合队伍发展壮大 [12] 运动员体验与社会反响 - 上海市崇明区代表队运动员张佳诚表示能和来自长三角不同地区的选手一起比赛非常开心,许多项目需要大家一起协作才能完成 [10] - 体验者感慨科技可以如此有温度,真正帮助残障人士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9]
山东将加快推进科技助残
大众日报· 2025-05-14 09:10
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省政府新闻办5月1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推进助残领 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有关情况,解读日前印发实施的《关于推进科技助残 的若干措施》。 科技助残以残疾人需求为牵引,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帮助残疾人克服身体障 碍、改善身体功能,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邹斌芳介绍,省残联、省 科技厅等11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实施的《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若干措施》,是国家部署科技助残工作以 来,全国范围内出台的首个省级科技助残专项文件。 山东将加快推进科技助残 聚焦脑机接口、康复器械等关键领域布局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若干措施紧密结合山东实际,注重与国家部署递进承接,共分五部分,有15条具体举措、42项任 务,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精准定位,突出应用导向。根据人口基数大、助残服务需求旺盛等省情现 状,聚焦特色优势,以残疾人、失能老年人等重大应用需求为牵引,加快推动助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 力转化,抢占发展先机。二是提档升级,破解瓶颈制约。深刻剖析全省助残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 方面的短板弱项,突出科技型企业和高水平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创 ...
让“帮助”变成“共生”!京东助残再放大招,“助残专区”串联三大核心板块|全国助残日
华夏时报· 2025-05-13 10:52
京东助残专区上线 - 京东在App中上线"助残专区",用户可通过搜索"助残666"直接访问该专区 [2] - 专区上线仪式于5月12日在京东集团全球总部举行,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多部门领导及代表出席 [2] - 京东表示将通过自身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为残疾人搭建通往美好生活的桥梁 [2] 专区功能与结构 - 专区包含三大核心板块:残疾人辅助器具、残疾人劳动产品和智能化健康服务 [5] - 辅助器具板块提供轮椅、拐杖、助听器等商品 [5] - 劳动产品板块整合爱立方助残旗舰店和助残企业产品,包括中国风脸谱娃娃、文创丝巾等残疾人手工制品 [5] - 健康服务板块提供医药、营养保健、互联网医疗等一站式服务 [5]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 京东早在创业初期仅有38名员工时就已开始公益实践,资助了38名贫困孩子读书 [8] - 2013年成立"阳光天使团队",全部由残疾人组成,通过电话线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8] - 截至2024年,京东体系内残疾人员工数量超过4000人,并持续增长 [9] - 为残疾人员工提供无障碍设施、免费宿舍、康体中心和心理辅导等支持 [8][9] 商业模式创新 - 2024年成立公益性线上店铺"爱立方旗舰店",通过消费者购买实现助残 [11] - 将助残融入商业价值链各个环节,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倍增 [11] - 通过技术能力探索就业帮扶、创业帮扶和科技帮扶等助残方式 [11]
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的精神传承,以榜样之光照亮文明之路
华夏时报· 2025-05-09 18:55
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 -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即将召开,拟表彰自强模范200名、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200个、先进个人60名 [1] - 该表彰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是我国残疾人事业战线的最高褒奖,自199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次 [2] - 表彰大会见证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从"生存保障"到"全面发展"的跨越,惠及8500万残疾人 [2] 残疾人自强模范案例 - 石胜兰(重庆奉节县高位截瘫绣娘)获全国自强模范后建立刺绣培训基地,带动非遗传承,后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3][4] - 杜富国(扫雷英雄)失去双眼双手后坚持康复训练 [5] - 刘华勇(湖南麻阳)失去双臂但用双脚创业,带动千名残疾人就业,推广麻阳冰糖橙 [5] - 杨淑亭(湖南苗族)轮椅创业实现外贸出口,产品远销东南亚、南美、欧美等地,带动残疾人就业 [5][7] 助残机构创新模式 - 河北石家庄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获"残疾人之家"称号,直接帮助100多名残疾人就业,通过"巧手坊"带动4000多人居家致富 [8] - 双创园与快手科技合作开展AI女娲数字人直播电商项目,实现72小时联播,单账号日盈利从30元提升至100多元 [9] - 龙洞村试点中,30台电脑的AI直播每月可获利3.6万-6万元(单台月利润1200-2000元) [9] - 未来计划在行唐县各村设立乡村振兴AI数字化电商基地,打造"AI村支书"直播带货新模式 [10] 残疾人事业发展 - 残疾人事业正从"政策驱动"走向"文化自觉",向"残健共融"新形态迈进 [11] - 助残理念已融入城市无障碍设施、教育手语翻译、职场包容机制等具体实践 [11] - 表彰对象通过精神引领、实践示范、资源链接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效应 [10][11]
金融有爱,温暖守护
和讯· 2025-03-17 21:1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太保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推进养老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为老年客户和残障人士提供服务,未来将继续创新优化产品服务,融入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1][6] 养老金融业务 持续创新,保障有力度 - 承接长护险全流程经办服务,长护保险项目覆盖人口近9000万 [2] - 长江养老聚焦养老金融主业,服务三支柱,参与上海首个片区型人才年金计划实施落地 [2] - 提供“太保家园”社区养老服务和“百岁居”居家养老服务 [2] 贴心关怀,服务有温度 - 寿险在1600多个传统金融服务网点设立“银发服务e空间”专区,提供适老服务设施和“一对一”指导 [4] - 产险优化95500客户服务热线,线上平台推出“关爱版” [4] - 健康险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支持语音交互 [4] 向上向善,公益有态度 - 开展老年消费者教育宣传活动,提高老年人风险意识和金融素养 [5] - 与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开展脑健康公益合作项目,创建公益脑健康服务站“蓝智家” [5] 残障人士服务 专属保障,守护安全 - 探索“保险+助残”新业务模式,扩大保险保障范围 [8] - 产险、寿险与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合作,中标残障人群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保障项目 [8] - 产险创新精防智慧管理“保险+服务+物联网”模式 [8] 无碍设施,服务零距离 - 营业网点设立爱心窗口等设施,组织一线触客人员开展手语培训 [10] - 产险开展人伤“心年行动”,为交通事故伤者提供服务 [10] - 寿险为残障人士提供理赔和医疗救援救助服务 [10] - 健康险为残障人士提供线上绿色服务通道和上门服务 [10] 携手同行,共筑关爱 - 各级机构与残联等单位开展跨界合作,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11] - 健康险设立星安芯孤独症专项基金,打造“小蓝花”罕见病关爱项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