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

搜索文档
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稳市场稳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5-08 09:17
央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记者邢斯嘉 张永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 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介绍"一揽 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第一类是数量型 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第二类是价格型政策,下调政 策利率。第三类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创新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 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潘功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下调政策利率0.1个 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 (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整体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 平将从原来的6.6%降低到6.2%。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此外,从 今天起,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潘功胜 ...
【8点见】妇科病论文惊现男性患者样本?医院回应
央视网· 2025-05-08 08:09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 ·中国人民银行将推出10项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商务部: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氰菊酯实施反倾销措施。 ·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1.27%,已连续17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市场监管总局:5月至12月在全国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重点排查以其他畜禽肉生产假冒牛(羊、驴)肉、以预制调理肉冒充"原切肉"等突 出问题。 ·我国建成10万人规模红十字救援队。 ·2025年度"国考"计划补录2577人。 ·中国公布首批18位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更新信息。 ·江苏检察机关依法对苟仲文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提起公诉。 ·2025年5月7日凌晨1时许,原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小瑞奶奶(化名,根据老人及其家属的意愿,研究中心暂不公开老人的个人信息)在湖 南华容县去世,享年96岁,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登记在册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只剩7人。 ·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巴方已击落5架印度战机。 ·莫桑比克发生多起针对外国公民绑架案,中使馆发 ...
金融与地产板块携手走强 A股延续升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5-08 03:14
5月7日,受政策面提振,A股三大股指全线高开,此后高位震荡。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342.67点,涨 0.80%;深证成指报10104.13点,涨0.22%;创业板指报1996.51点,涨0.51%。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4683 亿元,较前一日放量1321亿元。 金融与房地产板块5月7日携手走强,成为带动股指上涨的主要力量。以申万行业划分,银行指数5月7日 上涨1.49%,房地产指数上涨1.06%。 复盘历次央行降准操作,降准后A股短期有较大概率走强。在最近21次全面降准生效后的5个交易日, 有12次上证指数录得上涨。最近一次降准发生在2024年9月27日,当天沪指跳空上涨2.88%,降准后5日 累计上涨超过10%。从板块表现看,历次降准后,银行、非银金融、地产等行业短期上涨较为明显,家 电、建材等地产链相关行业也往往有所表现。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一行一局一会"出台了全面、清晰、务实的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以 稳市场稳预期为目标,释放出强烈的宏观调控信号。当前,短期资本市场资金较为充足,一揽子政策有 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对新增流动性的预期,实现稳定资本市场的目标。中长期来看,总量政策调控和结构 性的精准 ...
降准又降息 央行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搜狐财经· 2025-05-08 02:51
原标题: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降准又降息 央行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5月7日上午9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 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这是自去年9月24日以来,三部门"一把手"时隔近8个月再次齐 聚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新京报记者梳理了此次发布会值得关注的要点。 中国人民银行10项政策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都从目前的1.75%降至1.5%,这些工具利率是中央银行向商 业银行提供再贷款资金的利率。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五年 ...
一财首席经济学家调研:宏观调控强度加大,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压力
第一财经· 2025-05-07 20:33
核心观点 - 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在提振内需和促进消费方面仍有较大政策空间 政策应关注服务消费发展 消费环境优化 "两新"政策扩围 稳就业和居民收入增加[1][28] - 2025年5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84 回落至50荣枯线以下 受外需下行和关税政策前景不明影响 经济面临压力[1][5] 经济指标预测 - 2025年4月CPI同比预测均值-0.17% 较3月-0.1%下降0.07个百分点 PPI同比预测均值-2.65% 低于3月-2.5%[2][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预测均值5.45% 低于3月5.9% 工业增加值同比预测均值5.62% 低于3月7.7%[2][12][13]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预测均值4.11% 稍低于3月4.2%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预测均值-9.9% 与3月持平[2][15][16] - 贸易顺差预测均值913.41亿美元 进口同比预测均值-5.68% 出口同比预测均值2.48%[2][17][18] - 新增贷款预测均值7764亿元 较3月36400亿元季节性回落 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1.31万亿元 低于3月5.89万亿元[2][19][20] - M2同比增速预测均值7.3% 高于3月7% 官方外汇储备预测均值32330.11亿美元 稍低于3月末32407亿美元[2][21][25] 货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22] - 经济学家预计未来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状态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调降至1.4% 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22][23] - 1年期LPR预测均值3.06% 5年期LPR预测均值3.55% 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预测均值9.33%[2] 汇率预期 - 经济学家预计5月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预测均值7.18 4月30日为7.2014元 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平均预期由7.21上调至7.17[2][24] 政策建议 - 政策应关注服务消费发展 消费环境优化 "两新"政策扩围 稳就业和居民收入增加[28][29][30][31][32] - 建议提高农村养老补助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落实双休和年假制度 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 落地育儿补贴[29] - 推动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落地 创新消费金融产品 挖掘健康服务消费 开发农村消费市场[29][30][31][32] - 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保持较快国债 特别国债与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 优化支出结构[26][27]
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07 17:52
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经济碎片化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扰乱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引发国际 金融市场动荡,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 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 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二是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就是中央银行 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利率,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三是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 工具,并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近期,一系列增量金融政策陆续出台,对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 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并对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 大消费、稳定外贸等作出部署。 "当前,银行保险机构各项业务有序开展,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大型金融机构基本盘稳 固,'压舱石'作用明显。"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将加力加劲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加快加 强增量政策储备,近期将推出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 揽子政策 ...
刚刚,重磅政策来袭!股市集体暴涨!信息量极大
搜狐财经· 2025-05-07 12:13
全球市场表现 - 美股期指大幅拉升 隔夜大跌后迎来反弹行情[1]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大涨近200点 突破7.19[1] - 比特币出现明显反弹行情[1] - A股三大股指高开 沪指涨1.17% 深成指涨1.35% 创业板涨1.91%[1] - 港股恒指高开涨2.24% 国企指数涨2.22% 恒生科技指数涨2.72%[1] - 日经225指数开盘涨0.3% 韩国KOSPI指数涨0.8%[2] - A50和恒指期货在美股大跌时表现强劲[2][7] 政策利好因素 -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副总理将与美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市场认为积极开端[2] - 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公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2]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10项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3]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4]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调降至1.4%[4]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4]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4]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由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4]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5] - 优化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合并使用达8000亿元[5]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5] 外部市场因素 - 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 联邦基金期货显示维持利率稳定的可能性接近97%[7] - 市场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新闻发布会释放的利率走势和经济状况信号[7] - 特朗普征税计划可能推高通胀 使美联储利率计划复杂化[7] - 近期金融市场动荡和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投资者忧虑[7]
连平:此时降准,将发挥多重作用
搜狐财经· 2025-05-07 12:01
目前美国对华综合累计税率已超过100%,今后还有可能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出口、消费、投资乃至于GDP产生重大冲击。初步估 算,美国对华关税每加征10%,中国出口或下降2%-2.5%,在美国关税未减免的情况下,2025年中国出口有可能下滑8%-10%;2026年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 下降15%左右。随着出口受阻,消费和投资领域也将出现连锁效应,对出口、消费、投资的变化如果不加干预,不排除极端情况下2025年中国GDP增速可能 下降1.0-1.5个百分点。同时,股票市场也出现了较大波动。 除了支持政府债券发行之外,一方面需要支持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尤其是增加对出口、农业、"卡脖子"等相关行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 支持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头部金融机构与大型央企集团、众多上市公司增持金融资产,稳定股市,稳定市场信心。综合来看,市场 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2.年内存准率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存准率变动与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服务于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规模逐步扩大,货币政策总量调节的传导链条将更加复杂, 存准率对市场总量的调节难度上升。我国货币政 ...
央行行长潘功胜: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推出三大类、十项措施
期货日报网· 2025-05-07 10:06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三大类共十项货币政策措施以支持市场稳定[1][2][3] - 4月份国内金融体系保持稳健,上证指数在4月7日下跌后迅速反弹并企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1.65%,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回升至7.2元左右[1] 数量型政策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1]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1] 价格型政策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2]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PSL利率从2.25%降至2%[2]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2] 结构型政策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总额度达到8000亿元以支持"两新"政策[3]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3]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3] - 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合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3]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支持科创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3]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5-03 19:58
财政政策核心观点 - 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力度 赤字率按4%安排 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 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 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1][15] - 新增政府债券11.86万亿元 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 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超长期特别国债等 [1][16]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 科学技术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安排增幅均在5%以上 [2][16] - 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 安排10.34万亿元 同口径增长8.4% [2][16] 财政增量政策成效 - 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2024年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全部发行 利率水平下降平均超过2.5个百分点 预计5年利息支出减少2000亿元以上 [7] - 研究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7] - 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税收政策等工具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8] - 2024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 比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 增长5% [9] 财政政策工作重点 - 大力提振消费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一番 [18][19] -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 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4.4万亿元 [19] -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安排比去年增长10% 资金分配向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 [20] - 加大对企业的纾困支持 推进清理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扩面增量 [20] 财政政策实施策略 - 坚持系统设计 在多重目标中加强政策统筹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 需要与可能 存量与增量等关系 [10] - 注重集成创新 组合运用政府债券 财政贴息 专项资金 税费优惠等各类财税工具 打好政策组合拳 [10] - 突出精准施策 紧盯地方政府化债这一难题 从根本上转变化债工作思路 [11] - 把握力度时机 用好用足政策空间 对确定的领域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 集中财力办大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