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协同性
搜索文档
“9·24”一周年,还会有新的增量政策吗
36氪· 2025-09-25 09:42
“924”新政的政策内容与效果 - 2024年9月24日开启的增量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化债以及创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为稳增长、促消费、推动物价恢复、稳定楼市与股市 [2] - 具体货币政策包括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降首付比例、设立新的工具支持股市等,指向稳增长、稳楼市、稳股市三个目标 [5] - 政策效果显著,沪指从2024年9月中下旬的2689点上涨至2025年9月24日的3853.64点,一年间上涨超过1000点,4000余只个股上涨 [1][2] - 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从三季度的4.6%回升至5.4%,顺利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持续加快 [6] 政策思路的转变特征 - 政策思路发生转变,更注重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修复,直接针对居民、企业、政府三大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压力进行干预 [8] - 政策重心从防风险向稳增长过渡,2025年3月部署八方面30项重点任务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显示出对内需的高度重视 [8] - 高度关注“价格”信号,将物价回升列为政策目标,以缓解通缩压力并改善企业盈利环境 [8] - 增强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性,例如2024年四季度国债发行与降准降息的协调推进,确保市场流动性平稳 [8] - 政策由“挤牙膏”转向“一揽子”推出,形成政策合力,并加强预期管理,通过高频解读减少市场波动 [8][9] 当前经济挑战与新一轮政策预期 - 2025年三季度经济再度出现波动,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落至3.4%,1-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仅增0.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 [10] - 宏观调控政策面临“卢卡斯批判”困境,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应递减,例如汽车市场在终端折扣回收后销售增速立即放缓 [10] - 部分领域渐进式调整力度不足,如北京、上海仅放开外环限购,市场反应温和,北京8月二手住房网签量仍低于2024年同期 [11] - 研究者预期新的增量政策会适时推进,其规模或与“924”政策存在差异,但针对性会更强,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四季度可能推出新一轮政策 [3][11] 对未来增量政策的建议 - 在消费端,建议将服务消费纳入补贴范围,并直接向中低收入群体发放现金或数字货币,以提升居民预期 [11] - 在投资端,需要重启政策性金融工具补充地方项目资本金,并加快清理政府拖欠款,以提高民间投资积极性 [12] - 在房地产端,建议完全放开一线城市限购,并由中央主导商品房收储,利用特别国债等资金加快去库存进程 [12] - 强调政策协同,建议央行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以同时拓展财政与货币政策空间,并引导流动性向民营经济等薄弱环节流动 [4][12]
打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政策协同与高质量发展 - 推动各领域各环节紧密配合、协同共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统筹谋划并把握关键因素[1] - 运用系统思维和"一盘棋"思想确保政策协调一致,形成发展合力,例如去年增量政策推动经济回升[2] - 生态环境治理通过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协同推进,如排污权交易和绿色科技研究[2] 政策组合的实践与挑战 - "组合"需明确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避免"政出多门"导致政策效果抵消或全局不利[3] - 当前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需加强政策协同以应对复杂国内外环境[4] - 近期稳就业、稳经济等一揽子政策通过协同联动支撑经济平稳发展[4] 提升政策协同的路径 - 加强政策目标协同,统筹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政策,服从全局需要[5] - 强化政策措施协同,系统集成并规范涉企行为以提升政策效果[5] - 完善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机制,统一评估经济与非经济政策[5] - 优化政策考核机制,促进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全程协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