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发展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王宝恩看望慰问水利援藏干部
水利部网站· 2025-05-26 18:02
水利援藏工作座谈会 - 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在西藏林芝市召开座谈会,了解援藏干部情况并听取第十五期援藏工作组汇报 [1] - 王宝恩强调水利援藏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1] - 要求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找准水利工作切入点,提升西藏水安全保障能力 [1] 西藏水利工作成果与要求 - 西藏水利工作成绩斐然,凝聚了水利系统及援藏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1] - 援藏工作者发扬"老西藏精神",扎根高原,诠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 [1] - 需加大援藏力度,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更大贡献 [1] 水利援藏重点工作方向 -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加快水利法治体系建设,依法治水管水 [1] - 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1] - 提升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1] 援藏干部管理与关怀 - 王宝恩要求援藏干部严守政治纪律,践行"三严三实",保持政治本色 [2] - 强调科学安排工作生活,确保最佳状态投入援藏工作 [2] - 会前走访援藏干部生活区,关切高原适应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 [2] 参会单位 - 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司、水库移民司及西藏自治区水利厅等部门负责人参会 [2]
树立新型能源观 推动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05-26 16:51
新型能源观的核心框架 - 新型能源观需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核心遵循为"集约节约、自主可控;成本可控、普惠共享;市场主导、政府治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放合作、争取主动" [1][3] - 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1][6] - 能源自给率已达80%以上,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 [2] 能源发展成就与政治保障 - 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世界级能源工程建成,能源事业从封闭转向开放合作,全球治理从"参与"到"引领" [2] - 清洁能源技术和装备具备全球领先优势,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开辟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2][7] - 坚持党的领导是能源事业发展的核心保障,需毫不动摇贯彻 [2] 中国式现代化对能源的要求 - 需满足14亿人口规模下的能源需求总量与结构测算,结合"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战略 [3] - 能源供应需兼顾城镇化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可靠性、绿色低碳导向 [3] - 构建以可再生和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新发展理念驱动能源转型 - 创新为第一动力,需加强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5][7] - 协调能源系统各环节,平衡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国内市场等关系 [5] - 绿色转型需深化供给侧改革,完善碳排放"双控"机制,助力"双碳"目标 [5] 能源革命实施路径 - 消费革命:坚持节能优先,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6] - 供给革命:建立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多元供应体系,加大油气勘探开发 [6] - 技术革命:培育能源技术关联产业为增长点,分类推动创新 [6] 深化改革与数字融合 - 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需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7] - 推动能源行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加快智能化改造,提升电网消纳能力 [7] - 发展氢能、储能、核能等新技术,推进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建设 [8] 安全与发展统筹原则 - 能源安全风险外溢至资源、科技、经济等多领域,需系统协同应对 [9] - 提升能源系统韧性,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提高基础设施标准增强抗风险能力 [9] - 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 [9] 方法论与实践要求 - 坚持人民至上,推动能源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提升民生福祉 [10] - 坚持自立自信,发挥制度优势端牢能源饭碗,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10] - 坚持开放共享,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推动绿色转型与国际合作 [11]
聚焦人民需要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07: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 [1] - 改革的重要指向是增强供给与需求的适配 因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日趋多元的新形势新特征 [2] - 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通过科技创新重塑供给体系底层逻辑 催生新业态 [3] 行业供需动态平衡 - 实现供需动态平衡需要超大规模市场 中国14亿多人口的市场需求优势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4] - 汽车产业把握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88.8万辆 [3] - 养老行业面临供给不足问题 需针对老年群体舒适生活、文化娱乐、健康服务等新需求优化供给结构 [2] 科技创新驱动 - 5G、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突破催生智能网联汽车、精准医疗等新业态 [3] - 需发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颠覆性作用 使高质量供给成为引领需求变革的重要动能 [3] - 推动差异化生产、个性化服务发展 需要生产服务主体主动变革和监管机制优化 [2]
中交天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新质生产力的“碳”索者
中国发展网· 2025-05-19 14:59
盾构机"4S店"经营模式下的车间 据业内权威人士介绍,相较隧道装备传统改造,再制造不但可实现性能系统性升级,还可降低60%以上 能耗及80%以上大气污染物排放,且几乎不产生固体性废物。再制造既可"添新",也可"焕新",大幅提 升隧道装备使用效率,发挥资源最大效用,融入国家循环经济大势,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等绿色低碳 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 念,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上进一步明确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 方略之一。新发展理念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 历史性变革、实现历史性跨越。中交天和作为推动工程装备研制智能化、绿色化的先行者,着力构建创 新发展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赋能,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新质生产力的"碳"索 者。 创新驱动,引领工程装备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交天和通过科技创新、产业链协同、 自适应技术研发等途径,推动隧道装备作业效率提升、能耗动 态匹配和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研发泥水平衡盾构机智能诊断与掘进控制、超大直径盾构机复合地层掘进 ...
刚刚,重要经济数据公布!
第一财经· 2025-05-19 10:18
4 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6.0% 。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 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 10.4% 、 8.9% 、 6.8% 、 6.1% ,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 4.4 、 2.9 、 0.8 、 0.1 个百分点。 1-4 月份,全国服务业生 产指数同比增长 5.9% 。 1-3 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7.0% 。 4 月份,服 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0.1%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 56.4% 。其中,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 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 55.0% 以上较高景 气区间。 2025.05. 19 本文字数:2715,阅读时长大约4.5分钟 来源丨 国家统计局网站 4 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 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 政策,有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 ...
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国家统计局· 2025-05-19 10:01
(2025年5月19日) 国家统计局 4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 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积聚成长,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制造业增长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和3.9个百分点。分经济 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9%;私营企业增长6.7%。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工业 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0.7%、51.5%、38. ...
多轮驱动交出“开门红”答卷
搜狐财经· 2025-05-18 12:00
那么,西藏固定资产投资是如何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持续增长的?其背后的"密钥"又有哪些?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与国家对西藏的重大战略定位、决策部署,以 及全区上下一心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密不可分。全区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 理念,印发了《2025年全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和一季度攻坚行动方案,每月进行分析调度,持续在项 目储备、抓前期、抓进度上下功夫,努力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八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全区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这些 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 纵观"首季报",2025年一季度西藏经济在全国舞台上表现亮眼,实现"开门红":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全国平均水 平高出1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5个百分点。 这份优异答卷的背后,是我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区上下"拼 经济、抓发展"的不懈努力。 固投牵引,筑牢发展根基 西藏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 2024年,西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 ...
五个日常小事让外籍教授感知中国经济大势
搜狐财经· 2025-05-17 17:41
共享经济 - 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等共享经济模式在中国普及,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力 [3] -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加速应用,推动更多行业加入共享经济,实现技术、产品、数据高度融合 [3]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支持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 [3] 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 - 中国高铁时速达350公里,5G网络全覆盖,城乡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4] - 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50%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比超50%,数字支付规模占全球近50%,高铁运营里程超其他国家总和 [4] - 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发展强劲,得益于政府集中协调与市场高效资源配置 [4] 经济韧性 -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增强经济韧性 [6] - "五年规划"提供长期稳定发展框架,"十四五"规划重点投资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推动创新 [6] - 经济政策连续性保障产业稳定发展,形成国际竞争与合作优势 [6] 消费市场潜力 - 宠物经济快速增长,2024年宠物犬猫数量预计达1.87亿只,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 [7] - 首发经济、银发经济、情绪经济等新业态兴起,反映庞大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 [7] -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9] 经济基本面 - 经济规模全球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第一,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9] - 研发人员数量世界首位,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世界第二,支撑科技竞争力 [9] - 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具备应对外部挑战的坚实底盘 [9]
颜晓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日报· 2025-05-16 08:43
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式现代化 -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强调统筹各领域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中国式现代化[1][4] - 国家安全内涵扩展至非传统领域,包括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太空安全等,国际竞争加剧对国家安全体系提出更高要求[4][6] 经济发展与风险挑战 - 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54.75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134.91万亿元,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万亿元,5G基站占全球总量60%[2] - 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未根本解决,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突出,外部打压遏制可能升级[3][8] 科技与产业变革 -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取得原创成果,但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安全战略支撑,需攻克"卡脖子"技术并向产业链高端攀升[2][8] - 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国际战略博弈聚焦科技创新,需通过自主创新抢占制高点以实现发展动力转换[8] 城乡发展与体制机制 - 城乡差距需通过破除要素流动壁垒、促进城乡融合来化解,深化改革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8] - 高质量发展需解决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经济实力增强是应对安全挑战的基础[8] 安全与发展协同 -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需动态平衡: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7] - 统筹发展和安全需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推动高质量增长,同时防范重大风险[7][8]
随州高新区推动闲置土地处置
中国化工报· 2025-05-13 10:17
园区土地与僵尸企业处置 - 随州高新区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闲置土地与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强调整体联动 科学施策 依法处置原则 [1] - 会议听取低效项目 僵尸企业及闲置土地处置进展汇报 分管领导现场点评并部署下一步工作 [1] - 郭晓东指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键举措 需依据"三区三线"成果挖掘土地潜力 [1] 具体行动方案 - 要求全面清理僵尸企业 闲置土地及未达投资要求的项目 核实台账数据为处置奠定基础 [2] - 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 采取"一企一策"模式推动企业重组盘活 闲置土地再开发实现"腾笼换鸟" [2] - 各部门需协同联动 督办闲置土地项目开工进度 实施挂图作战 兼顾"清存量"与"控增量" [2] 政策执行要求 - 强调依法依规处置 统筹协调资源 确保政策理解透彻 数据准确统一 [2] - 通过逐个企业突破 问题解决的方式落实攻坚行动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