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沟通
icon
搜索文档
李在明说将推进恢复朝韩军事热线
快讯· 2025-05-26 09:53
韩国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26日表示,将推进恢复韩国与朝鲜军事热线等韩朝沟通渠道,互相停 止诱发紧张的行为,推进互惠的南北对话和交流合作。李在明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外交安保政 策时说,将追求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与无核和平。对朝政策不能成为政治工具,应该只着眼于朝鲜半岛的 和平与统一。李在明表示,中国是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对朝鲜半岛安全产生影响的国家,将稳定地处 理韩中关系。(新华社) ...
孩子“被困”手机怎么办?家长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处?专家支招
央视新闻· 2025-05-25 19:23
中学教师:孩子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就从手机上寻找这种陪伴。因为手机上有很多社交平台,可以满足孩子这方面的一个需求。 家长:大部分家长因为现在需要工作,所以没有人陪同孩子的时候家里有这个手机陪着他,他就会沉迷这块儿,我觉得这个是占很大的原因。 学生:我有的时候控制不住我自己,就想用手机玩很多。我也知道这样对自己身体不好,但是我自己又管不了自己,因为太想玩了。有的时候他们玩手机, 我就想他们都玩手机,我也想玩,然后就拿自己手机开始玩。 刚才您看到的是记者在北京、山东、河北等地,围绕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采访了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可以看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家庭都存 在因为孩子玩手机产生的矛盾。今年5月是第二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我们来关注手机和孩子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上海,2020年至2025年, 上海12355热线青少年心理咨询量从4万余人次增至10万余人次。今年前4个月的咨询中,亲子沟通类问题和情绪问题占比近五成,孩子沉迷手机是家长求助 的焦点。 电话一头的家长,孩子今年上五年级。平时父母陪伴少,交给外公带。寒假期间,这个孩子借查作业之名破解外公手机密码,沉迷游戏一个多月未被察觉。 ...
书评丨当代码学会呼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00:44
人机沟通与认知革命 - 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完成第37次情绪识别算法升级,显示机器已具备理解人类表情的能力,但人类尚未形成与机器平等对话的能力[1] - 人机沟通存在单向解码风险:当机器学习人类沟通密码时,人类可能面临被反向解码的哲学命题[1] - MIT研究显示对话系统在语用层达到人类自然交流63%匹配度时,人类对智能机器的信任度出现指数级跃升[6]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发展史 - "computer"一词最初指用铅笔和纸从事计算工作的人,AI思想与实践始终伴随计算机发展[3] - 图灵1950年论文提出AI测试标准,AI术语1956年出现,当前进步依赖GPU计算能力加速[3] - 计算机bug概念源自20世纪40年代格蕾丝·霍珀发现的电子管硬件故障飞蛾事件[4] 机器智能的边界与局限 - 机器在重复计算(如递归算法)方面远超人类,但面对模糊目标或数据缺失领域仍束手无策[4][5] - 当前AI无法具备人类情感、情绪和潜意识,可能放大人类偏见(0.03%训练数据偏见经2000次迭代可形成17%系统性歧视)[5][6] - 数学理论可讨论N维空间而计算机能模拟,但人类自然认知边界局限在三维空间加时间维度[4] 人机协作的范式变革 - 人类沟通包含语法层、语义层、语用层三维度,AI在多模态模型支持下已实现前两个层次的深入沟通[6] - 机器模仿人类语言行为将引发跨越物种的沟通变革,可能重新定义"何以为人"[6] - 未来很长时间人类仍是机器老师,需干预机器放大社会不平衡的风险[5]
人类必修课:如何处理困难的人际关系?
36氪· 2025-05-23 07:12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 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结论称,一个人幸福的关键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成年人的一大糟 心事儿就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婆媳关系、领导下属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如何才能处理好 呢?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且因人而异,所以不可能给出详细或具体的建议。尽管如此,本文作者作 为一名心理学家,在工作中还是发现了一些原则,能帮助我们处理困难的人际关系。本文来自编译,希 望对您有所启发。 Photo by Sindre Aalberg on Unsplash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一些困难的关系要处理,比如: 尽管我们可能会幻想把这些人完全赶出我们的生活,但这通常既不可能,也不是最佳解决方法。即使是 在真正不健康的关系中,也不太可能完全把别人从我们的生活中踢出去。 那么,如何才能以一种既安全又理智的方式,有效地管理困难的关系呢? 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且因人而异,所以不可能给出详细或具体的建议。尽管如此,作为一名心理学 家,我在工作中还是发现了一些原则,当涉及到管理困难的关系时,这些原则尤其有用。 1. 避免"假内疚" ...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与美国就继续保持合作与沟通达成一致。
快讯· 2025-05-22 04:15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与美国就继续保持合作与沟通达成一致。 ...
职场为何都烦PPT
投资界· 2025-05-20 10:21
微软PPT的市场垄断与使用现状 - 微软PPT近40年几乎垄断演示文稿软件市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时间异常持久 [3] - 2016年调查显示全球约5亿用户每天进行3500万次PPT演示 [3] - 尽管使用频次高,职场普遍存在对PPT的抵触情绪,被吐槽为"打工人噩梦" [3][4] 企业PPT文化的泛滥现象 - 开会使用PPT已成为跨行业、跨岗位的普遍文化现象,涉及内部/外部会议、绩效考核等多种场景 [4] - 研究发现大量PPT应用于企业内部,但常因会议目的不明确导致员工为做而做 [8] - 模块化特点使PPT成为部分领导"向上汇报"的工具,存在"PPT小偷/汇总大师"现象 [8] PPT作为工具的核心价值与滥用问题 - PPT是高度集成工具,可整合文本/表格/多媒体,支持跨地域传播 [6] - 在战略支持中占据特殊地位,常作为向高管演示的最终载体 [6] - 当前滥用体现在内部讨论强制使用PPT,导致时间浪费与效率低下 [6][8] PPT制作中的效率陷阱 - 92%领导者期望非设计岗员工具备设计技能,导致过度投入美化时间 [10] - 78%PPT基于已有文件调整,但更新旧幻灯片比新建更耗时 [11] - 员工40%时间(月均8小时)消耗于调格式等低效工作 [13] PPT设计质量与专业挑战 - 140份PPT评估显示无一完全符合心理沟通原则,常见问题包括信息过载/呈现方式混乱 [14] - 专业人士最大挑战是时间浪费(24%),其次是自动化/可视化(各19%)[16] - 市场存在专业PPT美化服务,反映高质量制作需显著成本投入 [16] PPT演示效果与组织影响 - 听众对有PPT演示的口头信息保留率更低,存在"演讲者抑制效应" [19] - 过度依赖PPT导致角色异化,幻灯片成为主体而演讲者沦为辅助 [20] - 形成"漩涡式文化":额外工作增加但难以产生实际成果 [20][22] 时间成本与组织机制问题 - 60页PPT需2-3小时展示,远超人类45分钟注意力上限 [18] - 项目汇报演变为PPT页数/排版的畸形竞争,偏离协作本质 [18] - 根本问题在于组织沟通机制,工具替换无法解决文化弊端 [22]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通知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芬兰。
快讯· 2025-05-20 01:42
国际政治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向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芬兰四国发出正式通知 [1]
民营经济促进法来了!如何服务民企发展?看看广东这些“招”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22:48
中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 20日起正式实施。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将如何进一步护航广东民企发展,助力民企谋发展、上规模,乃至长成参天大树,形成热带雨 林?就这一问题,南都记者对话了多位专家学者。 无事不扰、有事必到 广东建立长效政企沟通机制 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是服务保障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对此,本次施行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及时听取包括民 营经济组织在内各类经济组织的意见建议,解决其反映的合理问题。 长期以来,广东高度重视政企沟通机制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多形式的沟通渠道。 2024年1月,广东发布"三十一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畅通政企渠道被重点提及。其中,定期举办"粤商·省长面对 面协商座谈会"被写入意见。 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 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这部创下多个"第一次"的法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民营企 业和民营企业 ...
前主席伯南克敦促美联储就利率决策提供更全面解释
快讯· 2025-05-17 00:51
智通财经5月17日电,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呼吁,美联储应该就其利率决策向公众提供更全面的解 释,以及就潜在预测情景提供更深入分析。伯南克为周五在华盛顿美联储总部召开的会议准备的讲稿中 表示:"发布特定替代情景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可以推动美联储沟通策略发生微妙但重要的转变。" 前主席伯南克敦促美联储就利率决策提供更全面解释 ...
中层不狠,累死三军
虎嗅APP· 2025-05-16 18:14
以下文章来源于笔记侠 ,作者王国兴 笔记侠 . 点我关注,与260万读者一起看透新商业本质。笔记侠,中国新商业知识干货共享社区,8000多篇干货 笔记,宏观趋势、组织管理、商业模式等28个主题可精准搜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笔记侠 ,作者:王国兴(中国生产力中心经营管理顾问师、中华专案管理学 会认证项目管理师),题图来自:AI生成 "上要抗压,下要激活",这是对中层管理者的真实写照。 中层难干。不仅要制定计划,还要沟通协调以及领导团队。一旦做不好,他们便成了"夹心饼 干","上不讨好,下属摆烂"。 任正非曾说:中层不决策,是打不了胜仗的。对于中层管理者,不能只做平庸的老好人,必须根据战 场情况做出快速决策。 一线战事复杂,中层不狠,就会累死三军。 那么,如何在艰难的情况下,做一个能理解战略、能激活团队的狠中层? 我们今天就来谈一下中层管理者必须经历的三大蜕变。 今天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学会做计划;第二,与不同维度的人沟通;第三,实现从管理者到 领导者的转变。 一、中层管理不看苦劳:会做计 划,才能运筹帷幄 许多中层管理者每天都非常忙碌,然而,很多时候,越努力越无法得到应有的评价,努力带来的只是 苦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