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传承
搜索文档
做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
中国青年报· 2025-05-31 06:2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 少先队员学习与实践活动 -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少先队员唐海铃参加"红色精神代代传——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走访泸定桥、大雪山等红色教育基地[1]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徐圣悦作为大陈岛垦荒精神传承者,积极参与实践并讲好新时代垦荒故事[1] -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校少先队员徐梓元立志建设家乡和祖国,传播大山里的中国梦[1] - 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少先队员王南碧萱回忆与习近平总书记共同植树场景,立志成长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栋梁[1] 红色基因传承教育 -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开展讲故事比赛、红色画展等活动,培养红领巾讲解员传播"半条被子的故事"[2] - 陕西省铜川市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少先队员张雨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教导,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2] -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弘文中学组织百里徒步祭扫烈士陵园活动,培养少先队员顽强斗争精神[2] -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少先队员宋睿诚坚持参与红领巾讲解员志愿宣讲活动,传播革命先烈事迹[2]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 福建省厦门市何厝小学少先队员曹梓宸作为"英雄小八路"纪念馆讲解员,致力于传播队歌故事[3]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岐黄薪火"红领巾小社团学习中医文化和传统戏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中心小学开展瑶歌传唱、丝线绣花等非遗传承活动[3]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城镇小学少先队员蒋沂凡以胡杨精神为榜样,立志扎根边疆建设[3]
为推动少先队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贡献力量
陕西日报· 2025-05-28 07:10
少先队工作与教育发展 - 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 向广大少先队员 少先队辅导员 少先队工作者致以问候并祝节日快乐 [1] - 陕西各级团组织 少先队组织将聚焦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用童言童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 引导少年儿童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1] -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将依托红色资源打造沉浸式思政课 建立红领巾成长档案 深化家校社共育机制 践行为党育人使命 [2] 红色教育资源利用 - 西安市关心下一代五老报告团将利用陕西红色资源优势 从延安精神传承 红色教育等方面开展活动 引导少先队员全面发展 [2] - 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将利用丰富红色资源开展主题队会 红色研学 志愿服务等活动 引领少先队员听党话 跟党走 [3] - 山阳县第四小学将以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为主线 深挖革命老区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 融入少年儿童成长 [3][4] 少先队辅导员职责 - 少先队辅导员需牢记嘱托 增强责任意识 开展特色活动 当好少年儿童引路人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 - 少先队辅导员要以真心与智慧点燃少先队员理想火炬 带领他们成长为爱党爱国 勤奋好学 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央广网· 2025-05-27 13:47
少年儿童事业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重视少年儿童工作,为少年儿童办实事,推动新时代少年儿童事业迈上新台阶 [1] - 四川省南充市之江小学将回信精神融入学科教学,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加快建设东西部协作示范校与教育现代化示范校 [1] - 新时代少先队要高举队旗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引领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2] 红色教育与实践活动 - 江西萍乡安源组织新入队少先队员参观纪念馆、瞻仰烈士纪念碑,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3] -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成立"新安宣讲团",10名少先队员担任小讲解员宣讲红色故事 [4] - 山东省青岛市开展"我爱祖国海疆"国防教育主题展,30多名少先队员通过实物模型学习海洋国防知识 [4] 政策与制度保障 -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出台,首次以党中央名义专门加强少先队工作 [5] - 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社会协同的体制机制 [5] - 少先队将持续完善工作体系,引领少年儿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做准备 [6]
星星火炬照亮追梦征程——中国少年先锋队五年工作回眸
新华网· 2025-05-25 19:43
中国少年先锋队五年工作成果 政治引领与红色基因传承 - 2021年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首次以党中央名义专门加强少先队工作,突出政治属性和红色基因[2] - 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等系列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实地见证乡村巨变,覆盖全国数百万个中队[3] - 推出49期"红领巾爱学习"网上主题队课,强化政治启蒙,清明期间常态化开展"祭英烈"活动[3] - 培养超10万名"红领巾讲解员",通过实践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传承[3] 体制机制优化 -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地方党委负责人担任少工委名誉主任全覆盖[4][5] - 共青团中央联合教育部制定三年实施方案,深化团教协作,省市级少工委主任均由团委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兼任[7] - 全国中小学校100%建立少工委,校外少先队组织覆盖街道社区、青少年宫等场所[7] 服务创新与素质教育 - 上海开设273个爱心寒托班,服务超1万名学生,提供美术、科技等多样化课程[8] - 配合"双减"政策开展公益托管服务,设立"红领巾公益基金"精准帮扶困境儿童[9] - 组织南水北调沿线15城守水护水活动,内蒙古开展走边关实践,江苏少先队员参访国家重点实验室[9] 辅导员队伍建设 -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2025年度全国班培训63名少先队工作者[10] - 开展全国辅导员集中培训,设立少先队专项研究课题,举办专业技能大赛[11] - 广东将辅导员纳入教师职称评审,四川落实辅导员与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山东每两年评选100名省级优秀辅导员[12]
97岁老兵家中的“国防讲堂”
新华社· 2025-05-19 19:42
5月17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中山社区,97岁老兵夏丰鸣的家中,7名小学生围坐在一张黑 白老照片旁,听夏丰鸣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2年,画面中,一名少年眼神坚毅地看向镜头,那正是14岁的夏丰鸣。彼时他尚在读 私塾,常听闻侵华日军"三光"政策下的残暴行径,爱国之志逐渐在心中升腾。 "1942年8月,我正在屋里读书,听见窗外有人说话,原来是爱国人士到我们村动员村民参军。我心里好 像一下子被点亮了,再也坐不住了,冲出屋子去报名。"夏丰鸣说,不久后,他跟着部队离开了家,给 父母留下了这张照片。 夏丰鸣久久地望着这张老照片,回忆着往事。97岁的他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腰背挺得笔直,依稀可见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我当时年纪小,被编入鲁中军区青年队,成为一名战地卫生员。每天脖子上挂着剪刀、背着沉重的医 药箱,在枪炮声中抢救伤员。"根据地没有专门安置伤员的场所,夏丰鸣冒着枪林弹雨为伤员就地治 疗。遇到重伤员,也只能往安全的地方挪一挪就开始施救。 12年戎马生涯里,夏丰鸣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役53 次,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获得抗美援朝纪念章、渡江战役 ...
“温暖阅读行:四季童读·书香赣鄱”活动在江西吉安启动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18:03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温暖阅读行:四季童读·书香赣鄱",由国家图书馆、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吉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启动仪式在吉安市图书馆举行 [1][3] - 活动属于"四季童读·温暖阅读行"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图书馆与地方馆深度协作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旨在实现"红色基因传承+阅读资源下沉"双重效能 [3] 资源支持与捐赠 - 国家图书馆基金会、少年儿童馆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向赣州市图书馆等6家基层单位捐赠精选童书7800余册及"四季童读"2025年春季卷最新童书 [3] - 国家图书馆基金会作为非公募基金会,由国家图书馆独家发起,通过吸纳社会力量支持图书馆相关文化公益项目 [6] 文化推广与创新模式 - 吉安市图书馆打造"书香庐陵"品牌,创新升级吉州窑、白鹭洲书院"庐陵文化"体验式阅读场景,并推出"悦游吉安阅沐书香"的"阅读+文旅"新模式 [6] - 活动以井冈山、于都等革命老区为支点,联动市县、乡村图书馆及中小学校园,通过特色化阅读推广活动传播知识 [6] 活动内容与延伸 - 活动包含《给少年讲毛泽东诗词》作者曾珺的讲座,带领小读者品读毛泽东诗词 [6] -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未来将继续与国家图书馆基金会合作,深化"四季童读"品牌建设并推动资源向更广区域延伸 [6]
延安中学: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陕西日报· 2025-04-30 06:53
教育理念与实践 - 延安中学以"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为核心教育理念,构建"一体四翼"素质教育实践体系(责任教育、创造教育、生活教育、励志教育)[5] - 实施"一核两新"教育理念,以延安精神传承为核心,顺应新课改与新时代需求,推行"三面三环六锚点"改革路径(知识/能力/素养协同发展,课程/教学/管理优化)[9] - 开发"红色浸润课程",形成"学科+红色文化"课程群,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16] 教学设施与投入 - 近年投入超2000万元资金,改造北关、枣园校区教学及生活用房3.2万平方米,新增图书3.8万册[7] - 建成数控教室、远程互动教室10个,配备智慧黑板96套,钱学森科技馆即将完工[6][7] - 餐厅采用智慧食谱系统,设置延时窗口保障学生餐饮需求,严格标准化加工流程[10] 红色基因传承 -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所中学,历经15次易名、14次搬迁,保留"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传统[12] - 成立"延安精神讲习社",超300名学生参与,通过辩论、红色短剧等形式传承精神[12][13] - 编著《延安思政课》校本教材,打造19节思政精品课,与21所学校开展思政一体化建设[14] 跨区域教育合作 - 与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高校、新疆兵团二中等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联学活动[13]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进校开设3D建模创新讲座,结合钱学森事迹激励科技创新[23] 学生培养成果 - 历史上培养我国首批21名留苏学生中的16名,为国家建设输送大量人才[16] - 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体育固本行动(阳光跑操、越野赛等),强化体魄与意志[17][18] - 学生常瑞雪(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等树立外交官等职业理想,体现家国情怀[22]
坚守“红色前哨” 守护万家灯火
人民日报· 2025-04-30 06:31
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历史与荣誉 - 中队组建于1944年,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1964年被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 [1] - 历经23次调整转隶、移防搬迁,但红色基因从未改变 [1] - 中队荣誉室设有"红连讲堂",讲述梅开春烈士1992年英勇牺牲的事迹 [2] 港珠澳大桥相关贡献 - 港珠澳大桥动工建设后,中队主动让出1.7万平方米营房用地,搬进20世纪80年代旧营房 [3] - 中队承担驻守港珠澳大桥、航展安保等任务,官兵称"为大桥作贡献感到自豪" [3] - 在珠海公路口岸设立"爱心便民哨",安排粤语官兵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服务 [11] 训练与信息化建设 - 官兵在训练条件不足时仍坚持按比例缩放靶标训练,现加速推进执勤信息化建设 [7] - 试点可视化执勤信息系统,但在演练中发现"人"仍是处置决定性因素 [8] - 官兵深入研究设备操作细则,提升打赢能力 [9] 抢险救灾与军民互动 - 台风"天鸽"期间,官兵赤脚涉险1公里救援受困工人,老班长刘明星带伤坚持抢运物资 [10] - 中队广场于2025年4月23日开放,成为见证军民鱼水情深的新地标 [1] - 巡逻编组展现军人英姿,旅客评价"带来满满安全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