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组学
icon
搜索文档
第112届糖酒会:赛哺高载誉而归,荣膺“食品行业消费信赖品牌”
近日,有中国食品行业"风向标"之称的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举行,吸引了包括赛哺高在 内的6600余家企业参展。会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组委会联合召开"中国食品行 业趋势发布会",并发布"全国糖酒会70年,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人(企业家)、70品牌",以表彰为中 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赛哺高作为新锐食品品牌代表,凭借其卓越的产 品质量和创新理念,在众多参展品牌中脱颖而出,荣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全国糖酒会组委会联合发 布"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年·成长型企业""中国食品行业消费趋势引领者品牌"榜单。 "微生物组学可能是破解儿童生长发育难题的金钥匙。"赛哺高微生物组学中心主任蔡峰在演讲的最后强 调。未来,赛哺高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让更多的中国家庭受益于微生态行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因 赛哺高拥有健康成长的机会。 自1955年第一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举办以来,中国食品工业已走过了70年的辉煌历程。食品消费领域 有哪些关键性问题值得关注?如何打造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各产业和企业如何从消费趋势上 寻找新的机会?赛哺高参与的"中国食品行业趋势发布会"作为春糖会官 ...
Myriad(MYG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05:32
Myriad Genetics (MYGN) Q1 2025 Earnings Call May 06, 2025 04:3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Matthew Scalo - SVP, Investor RelationsSam Raha - President & CEOMark Verratti - Chief Operating OfficerScott Leffler - Chief Financial OfficerDoug Schenkel - Managing DirectorPuneet Souda - Senior MDAndrew Cooper - VP - Equity ResearchTycho Peterson - Managing Director, Global EquitiesLu Li - Healthcare Equity Research, DirectorRicki Levitus - Equity Research Associate - Life Sciences Tools & Diagnostics Conference C ...
华大基因去年亏9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 华大基因2024年业绩大幅承压净利润由盈转亏,各板块业绩分化,公司将加大投入转型调整 [1][3][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67亿元,同比下降11.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3亿元,同比下降1071.68%,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净利润为负且亏损规模最大 [1] - 2020 - 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14.62亿元、8.03亿元和0.93亿元,逐年下降 [2] - 2024年末总资产125.42亿元,同比下降7.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下降至91.35亿元,同比减少7.35%,四季度单季亏损进一步扩大 [2] - 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达1.9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2.4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76.58% [2] 公司业务板块表现 - 生育健康、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整体维持增长态势,感染防控业务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重挫,2024年营业收入0.7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16亿元大幅下降85.91% [3] - 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受疫情因素影响下滑,但剔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实际同比增长22.37% [3] 公司应对措施 - 加快病原微生物测序平台适配和全自动化系统开发,推进感染业务本地化入院布局 [3] - 持续加大在医疗AI大模型、智能检测平台和多组学一体化技术布局上的投入,推动检测服务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4] 行业发展情况 - 基因科技步入更广阔应用周期,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96.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2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1% [4] - 政策支持叠加大众健康意识提升,加速基因检测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慢病管理等场景的渗透应用,癌症早筛等新兴方向有望成行业未来增长主要动力 [4]
华大基因披露首亏年报后,CEO赵立见“西湖论健”发布重磅新服务
搜狐财经· 2025-04-28 14:44
华大基因2024年合并报表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为38.67亿元,同比下滑11.10%,继2023年之后再度缩 减;归母净利润为-9.03亿元,为公司上市以来首度亏损;加权平均ROE(净资产收益率)为-9.50%, 较去上年的0.93%又下降了10.43个百分点。 当技术理想遭遇商业现实,华大基因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学会用财务的理性标尺,丈量基因的无限可 能。 科技盛典的背后,是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的艰难平衡。2025年4月27日,华大基因(300676.SZ)公 众号消息,公司CEO赵立见现身第十三届"西湖论健",发表主旨演讲,正式发布"i99智健"多组学健康 管理系统。 注:以上人物系赵立见 当杭州西湖畔的镁光灯聚焦在这位基因测序界的重磅人物身上时,距离华大基因发布2024年报仅仅过去 了几个小时。这场精心策划的科技秀场,正是华大基因亟需的一剂强心针。 虽然整体营收下滑,但各个业务板块之间呈现结构性分化。体量最大的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作为 传统支柱,收入同比下降5.57%至13.29亿元;位居次席的生育健康类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46%至11.49 亿元;第三位的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2024年收 ...
ECM被认定为新衰老标志物 华熙生物推出国内首款Ⅲ类水光产品
中国经济网· 2025-04-27 13:51
衰老标志物更新 - 细胞外基质(ECM)变化被列为第13大衰老标志物 揭示其在人类衰老中的核心地位 [1] - ECM粘弹性降低伴随生物体衰老 裸鼹鼠Has2基因转移可延长小鼠寿命并改善多项生理指标 [1] - ECM由透明质酸 胶原蛋白等构成 既是皮肤力学支架 也是细胞信号枢纽 其衰退加速全身性衰老 [1] 透明质酸(HA)的核心作用 - HA是胶原蛋白共生成分 通过CD44受体激活成纤维细胞驱动胶原再生 [2] - HA含量下降导致胶原合成受阻 ECM网络塌陷 引发颜值与机能衰退 [2] - 高分子量HA补充可同步恢复ECM粘弹性与胶原再生信号 实现系统化抗衰 [2] 华熙生物的行业地位与产品进展 - 公司深耕糖生物学20年 拥有全球最大聚糖研发及中试转化平台 稳居产业头部 [3] - 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润百颜 玻玻"获批Ⅲ类医疗器械证 治疗有效率94% 效果持续3个月以上 [3] - 该产品是国内首个获批面部肤质改善适应症的水光产品 推动ECM衰老干预临床应用 [3]
东北林大徐志超/刘成伟组:解析药用真菌灵芝的时空组学及灵芝酸生物合成|附招聘广告
灵芝研究进展 - 灵芝作为药食两用的"仙草"在中医药中已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 因其基因组小、生长周期短、遗传体系完善等特点成为研究真菌发育与天然产物代谢合成的药用模式真菌 [2] - 多家单位联合在《Engineering》发表研究论文 通过时空多组学技术系统解析了灵芝酸的生物合成机制 包括绘制灵芝酸时空动态分布图谱 完成T2T完整基因组测序 构建高分辨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 发现新颖CYP450酶 [2] - 该研究为阐明灵芝酸复杂的生物合成网络提供了时空多组学研究范式 为开发灵芝酸小分子创新药物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2] 灵芝酸空间分布研究 - 使用MALDI质谱成像技术对不同成熟阶段原基、子实体中的24种灵芝酸类化合物进行空间定位 发现其特异性分布在灵芝皮壳层 [4] - 完成端粒到端粒水平的灵芝单倍体基因组精细图谱 首次绘制灵芝子实体单细胞转录组 注释到6种细胞类型 发现灵芝酸生物合成基因在皮壳层外层显著高表达 [4] - 重构灵芝子实体发育轨迹 发现皮壳层三层结构由外层发育形成 与实际栽培观察到的皮壳层增厚、分层现象一致 揭示了灵芝酸合成与子实体发育的内在联系 [4] 灵芝酸生物合成机制 - 鉴定到14个参与灵芝酸生物合成的候选CYP450基因 通过酵母表达体系发现新基因GlCYP512A3可连续两步催化生成丹芝酸E和F [5] - 丹芝酸F为新鉴定的灵芝酸类化合物 体外药理活性证实具有抗癌活性 [5] - 实现羊毛甾醇、灵芝酸中间体HLDOA、丹芝酸E和F等在米曲霉底盘系统中的高效合成 已申请专利 [5] 研究团队与资助 - 研究由东北林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单位合作完成 [7] - 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资助 [7] 研究团队招聘 - 东北林业大学天然产物资源与利用课题组聚焦中草药、大型真菌等基因组学、活性物质代谢合成及调控研究 学术成果发表在Sci Adv、Nat Commun等期刊 [8] - 课题组招聘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人才 [8]
专家访谈汇总:哪个机器人概念赛道最先反弹?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24 20:44
宏观经济与消费行业 - 2025年中国经济政策重点从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民生和消费,财政政策更注重可持续发展 [1] - 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领域财政支出将增加,政府在促进消费品升级方面增加1500亿元资金投入 [1] - 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为新消费模式提供土壤,经济弹性较弱时消费领域有望展现高成长性 [1] - 2017 - 2019年适合在新时代消费变革中迎合市场需求的公司,港股市场线上零售、旅游平台、教育、娱乐等板块有较好投资机会 [1] - 适合关注通过增加销量实现业绩增长的公司,如A股中的服务消费(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和商品消费(食品、家电等) [1] 歌尔股份 - 最初从事微型声学元器件业务,2010年进入苹果供应链,2015年起实施“零件 + 成品”战略,拓展三大产品矩阵,为全球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领先客户提供一站式研发和制造服务 [1] - AI赋能的AR眼镜未来有望成为全场景生活助手,歌尔是全球XR代工龙头,强化核心竞争力,成为头部厂商核心代工厂商 [1] - AI技术提升TWS耳机功能,歌尔与头部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零件和整机协同发展助力TWS耳机业务稳定发展 [2] - 公司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03.86亿元、1064.34亿元、1183.03亿元,同比增长1.84%、6.02%、11.15% [2] - 公司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4亿元、34.79亿元、45.0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43.91%、31.07%、29.39% [2] 人形机器人行业 - 特斯拉上调2025年Optimus人形机器人量产预期,预计生产几千到1万台,2025年在工厂测试,2026年对外销售 [2] - 英伟达打造机器人底层开发生态,与14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 [2] - 许多科技巨头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集中在投资企业、开发模型和应用方向等方面 [2] - 国内一些人形机器人厂商开始小批量生产,如智元机器人预计2025年1月累计下线1000台,傅里叶机器人预计2024年交付100台 [2]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核心硬件之一,技术壁垒较高,是触达真实物理世界的关键部件 [2] - 随着机器人功能提升,手部传感器使用数量和种类将进一步增加,国内企业加大传感器领域研发投入,未来可能取得突破 [2][3] -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年初至今累计上涨48.37%,相较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43.50个百分点 [6] - 杭州宣布加强算力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6] - 上海市委书记强调机器人产业迎来战略机遇,需深化产业生态和全产业链发展 [6] - 黑芝麻智能与武汉大学合作,将芯片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天问”,提升智能水平 [6]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一脑多机”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提升机器人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 [6] - 越疆科技发布全球首款“灵巧操作 + 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DobotAtom,适用于工业和服务场景 [6] - 当前阶段建议关注雷赛智能、兆威机电和丰立智能,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进展可能成为产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6] 智能医疗设备行业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疗AI解决方案市场将从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长至155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5.5% [5] - AI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深化,在诊断、药物发现和治疗方面大幅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带来革命性变革 [7] - AI与多组学结合为复杂疾病机制解析提供全景视角,推动精准医学大规模应用,海外龙头企业已取得突破 [7] - AI技术提升医学影像清晰度与对比度,深度学习算法帮助医生识别和标记病变区域,支持精准诊断 [7] - AI与脑机接口结合提升人机交互效率,推动医疗技术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7] - 联影医疗在AI技术赋能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孵化AI公司推动医疗设备数智化升级,打造全新医疗生态 [7] - 迈瑞医疗发布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重症医疗大模型,构建智慧医疗新模式,提升重症医疗服务效率和准确性 [7] - 祥生医疗较早布局AI技术,已发布国内首个取得国家级三类医疗器械检测报告的超声AI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