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
搜索文档
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注射用ZG005、注射用ZGGS18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用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4:09
核心观点 - 公司注射用ZG005、注射用ZGGS18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合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2] 药品基本情况 - 注射用ZG005是重组人源化抗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 注册分类为1类 为创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生物制品 [3] - 注射用ZGGS18是重组人源化抗VEGF/TGF-β的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 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 [3] - 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是新型JAK和ACVR1双抑制剂类药物 属于1类新药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 药品研发进展与地位 - ZG005是全球率先进入临床研究的同靶点药物之一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同类机制药物获批上市 [3] - 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适应症的NDA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是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的国产JAK抑制剂类创新药物 [6] - 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治疗重度斑秃适应症的NDA申请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6] - 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正在开展多个免疫炎症性疾病的关键临床研究 包括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I期)和强直性脊柱炎(III期) [6] - 吉卡昔替尼片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II/III期临床试验已获得批准 [6] 药物作用机制 - ZG005拥有双靶向阻断PD-1和TIGIT的作用 可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产生协同增强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3] - ZGGS18可特异性地结合VEGF和"捕获"TGF-β 起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降低肿瘤转移发生的协同作用 [4] - ZGGS18可改善和调节肿瘤微环境 与抗PD-1/L1抗体及ZG005等药物联合可增强肿瘤杀伤作用 [4] 研发影响说明 - 本次临床试验获批事项对公司近期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2][6]
泽璟制药(688266.SH):注射用ZG005、注射用ZGGS18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合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获得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9:07
核心药物进展 - 注射用ZG005与注射用ZGGS18及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合疗法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晚期实体瘤临床试验 [1] - 注射用ZG005为重组人源化抗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 注册分类为1类创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生物制品 [1] - 注射用ZGGS18为重组人源化抗VEGF/TGF-β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 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 [1] 药物特性与行业地位 - ZG005是全球率先进入临床研究的同靶点药物之一 目前全球无同类机制药物获批上市 [1] - 盐酸吉卡昔替尼为新型JAK和ACVR1双抑制剂类药物 属1类新药且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 适应症领域 - 三种药物联合应用针对晚期实体瘤治疗领域 [1] - ZG005单药有望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 ZGGS18单药有望成为治疗实体瘤的创新型生物制品 [1]
泽璟制药:注射用ZG005、注射用ZGGS18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用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7:09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注射用ZG005、注射用ZGGS18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合疗法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 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 [1] - 注射用ZG005为重组人源化抗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 注册分类为1类创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生物制品 [1] - ZG005是全球率先进入临床研究的同靶点药物之一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同类机制药物获批上市 [1] 产品定位与市场潜力 - ZG005有望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 属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前沿产品 [1] - 该药物联合疗法针对晚期实体瘤适应症开展临床研究 体现公司多靶点协同治疗策略 [1]
泽璟制药(688266.SH):注射用ZG005、注射用ZGGS18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用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格隆汇APP· 2025-08-21 17:06
核心观点 - 公司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注射用ZG005、注射用ZGGS18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合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 [1] 产品管线进展 - 注射用ZG005为重组人源化抗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 注册分类为1类创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生物制品 适用于多种实体瘤治疗 [1] - ZG005是全球率先进入临床研究的同靶点药物之一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同类机制药物获批上市 [1] - 注射用ZGGS18为重组人源化抗VEGF/TGF-β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 注册分类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 适用于实体瘤治疗 [1] - 盐酸吉卡昔替尼为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JAK和ACVR1双抑制剂类药物 属于1类新药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 研发战略 - 公司采用联合用药策略 将三种创新药物(ZG005、ZGGS18、盐酸吉卡昔替尼)组合开展晚期实体瘤临床试验 [1] - 三类药物均属于1类新药 体现公司在肿瘤创新生物制品领域的深度布局 [1]
泽璟制药:注射用ZG005、注射用ZGGS18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合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获批
新浪财经· 2025-08-21 17:06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注射用ZG005、注射用ZGGS18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联合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获得批准 [1] - 注射用ZG005是重组人源化抗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为创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生物制品,注册分类为1类,有望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 [1] - ZG005是全球率先进入临床研究的同靶点药物之一,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同类机制药物获批上市 [1]
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注射用ZG005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及化疗联用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03:39
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 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注射用ZG005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及化疗联合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获得批准 [2] - 本次临床试验获批事项对公司近期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2] 注射用ZG005 - 注射用ZG005是重组人源化抗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为创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生物制品,注册分类为1类,有望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 [3] - ZG005是全球率先进入临床研究的同靶点药物之一,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同类机制药物获批上市 [3] - ZG005拥有双靶向阻断PD-1和TIGIT的作用,可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并产生协同增强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3] 盐酸吉卡昔替尼片 - 盐酸吉卡昔替尼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JAK和ACVR1双抑制剂类药物,属于1类新药,公司拥有该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4] - 该药物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适应症的NDA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是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的国产JAK抑制剂类创新药物 [4] - 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治疗重度斑秃适应症的NDA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正在开展多个其他免疫炎症性疾病的关键临床研究 [4] - 吉卡昔替尼片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II/III期临床试验已获得批准 [4] 后续研发与审批 - 药品在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后,尚需开展临床试验,并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后方可上市销售 [5] - 医药产品具有高科技、高风险、高附加值的特点,研发周期长、环节多,存在无法获批上市销售的风险 [5]
泽璟生物:注射用ZG005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及化疗联用获批临床试验
新浪财经· 2025-08-20 16:38
核心观点 - 公司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注射用ZG005与盐酸吉卡昔替尼片及化疗联合用于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 [1] 产品研发进展 - 注射用ZG005是创新型肿瘤免疫治疗生物制品 有望治疗多种实体瘤 [1] - 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是新型JAK和ACVR1双抑制剂类药物 已有部分适应症获批或受理 [1] 研发特性说明 - 药品研发周期长 环节多 存在不确定性 [1] - 获批事项对公司近期业绩无重大影响 [1]
华源晨会-20250818
华源证券· 2025-08-18 21:06
固定收益市场 - 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或上升,价格是经济修复关键变量,"反内卷"成为政策重心,但7月CPI和PPI改善不及预期[2] - 债市回调源于机构主动降久期而非基本面变化,利率债中长期纯债基久期近三周持续下降,当前坚定看多债市[2] - 预计下半年10Y国债收益率区间1.6%-1.8%,当前接近1.75%性价比较高,看好10Y国债重回1.65%,5Y国股二级资本债降至1.9%以下[2][14] - 信用债方面,3Y产业债信用利差明显调整,AA中长端利差压降,3Y银行二永债信用利差走扩[13] 北交所营养功能食品行业 - 2024年营养健康食品市场规模5,223亿元,预计2029年达7,203亿元,CAGR6.6%;营养功能食品细分品类2024年规模2,331亿元,2029年或达3,499亿元,CAGR8.5%[16] - 产业链完整,北交所相关标的包括品牌商康比特、原料商无锡晶海、合同生产商衡美健康(拟上市)[16][17] - 北交所消费服务股本周股价涨跌幅中值-2.54%,市盈率TTM中值由54.0X降至52.1X[18] 医药行业 - 医药指数本周上涨3.08%,超额沪深300指数0.7%,赛诺医疗(+69.13%)、创新医疗(+51.53%)等涨幅居前[26] - 肿瘤免疫治疗向多抗发展,关注PD-1/VEGF/IL-2三抗(上海谊众YXC-001)、PD-1/TIGIT/IL-15三抗(汇宇制药)等临床潜力[28] - 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上海谊众、福元医药、昂利康、中国生物制药[30] 金属新材料 - 稀土:氧化镨钕上涨4.99%至55.75万元/吨,6月出口量环比改善;钨精矿价格上涨3.63%至20万元/吨[21][22] - 贵金属:伦敦现货黄金下跌0.34%至3335.50美元/盎司,白银上涨3.40%至37.73美元/盎司;中期"降息交易"或支撑金价[33][36] - 核聚变新材料: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加速,上游材料企业如安泰科技、斯瑞新材等有望受益[24] 公用环保行业 - SOFC:海外需求预期上修,BE公司已完成1.5GW低碳电力部署(含数据中心400MW),计划2026年底产能扩至2GW[39][40] - 韶能股份成立子公司推进算电融合项目,规划2026年动工建设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预计2027年底首期投产[41][42]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6/1.36/1.7亿元,同比增速51.1%/17.5%/25.1%[44]
医药行业周报:IO三抗加速进入临床、潜力可期,重点关注上海谊众-20250817
华源证券· 2025-08-17 17: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医药指数本周上涨3.08%,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为0.7%[5] - 创新药作为较为确定的产业趋势,重点关注热景生物、华纳药厂、微芯生物等A股公司及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港股公司[5] - 25年业绩或逐季度边际改善、估值水平较低且有边际改善的个股,建议关注CXO及产业链、昆药集团、马应龙等[5] - 集采边际改善板块建议关注医疗耗材和药品[5] - 肿瘤免疫治疗方案迭代中,建议提前布局三抗/多抗,重点关注上海谊众YXC-001、汇宇制药PD-1/TIGIT/IL-15三抗等[5][15] - 医药板块已完成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药打开中国医药企业增长新曲线[5] - 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BD持续创纪录[5] - 老龄化持续加速,银发经济长坡厚雪[5] - 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5] 板块表现 - 本周医疗服务II上涨6.6%,化学制剂上涨4.27%,医药生物上涨3.08%[33] - 年初至今化学制剂上涨44.05%,化学原料药上涨42.63%,医疗服务II上涨41.64%[34] - 截至2025年8月15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PE估值为39.94X,在申万一级分类中排第9[39] - 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制品II等板块估值相对较高,中药和医药商业估值相对较低[39] 重点公司分析 - 上海谊众在研PD-1/VEGF/IL-2三抗YXC-001,临床前初步药效试验显示具有抑制肿瘤优势[22] - 上海谊众2024年总营业收入为1.74亿元[19] - 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上海谊众、福元医药、昂利康、中国生物制药[52] 图表数据 - 全球双/多抗医药交易数量及金额从2024年出现显著反弹,趋势延续至2025年上半年[13][14] - 中国双/多抗license-out交易数量及金额呈现上升趋势[17] - 三抗及多抗仍处于较低开发度和关注度位置,整体管线布局较少[15] - 上海谊众近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数据[27]
恒瑞医药两款药品纳入 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38
公司动态 - 恒瑞医药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上海盛迪医药有限公司的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和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公示期7日,其中瑞康曲妥珠单抗是第9次被纳入 [1] - 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已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适用于治疗存在HER2(ERBB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12.59亿元 [2] - 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艾瑞利)已于2023年3月获批上市,获批的适应症为与卡铂和依托泊苷联合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9.01亿元 [2] 产品信息 - 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可通过与HER2表达的肿瘤细胞结合并内吞,在肿瘤细胞溶酶体内通过蛋白酶剪切释放毒素,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 - 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通过特异性结合PD-L1分子从而阻断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 [2] 行业背景 - 国内患者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位列女性肿瘤发病谱第二位,三阴性乳腺癌(TNBC)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0%~15%,该类型乳腺癌更容易发生于年轻女性,其侵袭性高,易发生转移,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 [1] - 以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在晚期TNBC的获批及应用,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有所改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