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红
搜索文档
24只股即将分红 抢权行情能否开启?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09:59
分红实施季概况 - 2024年度推出分配方案的上市公司合计3679家,其中含现金分红的有3674家,累计派现金额达1.64万亿元 [1] - 含送转股的上市公司有346家 [1] - 以股权登记日为基准,今日有24家公司分配方案即将实施 [1] 现金分红情况 - 今日实施分红的24家公司中,每10股派现金额在1元及以上的共有16家 [1] - 博隆技术派现最大方,每10股派现7.50元,宝钛股份、益诺思紧随其后,分别派现3.90元、3.20元 [1] 送转股情况 - 股权登记日为今日的公司中,博隆技术送转比例最高,分配方案为10转增2派7.5元 [2] 股价表现 - 股权登记日为今日的24只个股中,近5日涨幅最大的是国机通用,累计涨幅21.42% [2] - 梓橦宫、氯碱化工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39%、4.24% [2] - 金岭矿业近5日跌幅最大,下跌6.75% [3] 分红公司数据 - 以除权除息日计算,已有3421家公司分配方案实施 [1] - 今日实施分红的公司包括国机通用(每10股派1.10元)、长安汽车(每10股派2.95元)、南京高科(每10股派3.00元)等 [2][3]
13只股即将实施分红(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09:47
上市公司分红实施季 - 2024年度推出分配方案的公司合计有3679家 其中含现金分红的有3674家 累计派现金额1 64万亿元 含送转股的有346家 [1] - 以股权登记日为基准 今日有13家公司分配方案将要实施 其中每10股派现金额在1元及以上的共有9家 [1] - 唯科科技派现最大方 每10股派现6 00元 浙江医药 杭州银行紧随其后 每10股派现金额分别为3 70元 2 80元 [1] 分红相关日期 - 分红方案密集实施季中 股权登记日和除权除息日是两个重要日期 以除权除息日计算 目前有3398家公司分配方案已经实施 [1] - 投资者若看重分红 可提前进行"抢权" 股权登记日是对本次分红"抢权"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1] 股价表现 - 股权登记日为今日的13只个股中 近5日涨幅最大的是唯科科技 累计涨幅为30 35% 长芯博创 富佳股份涨幅居前 分别为14 67% 3 98% [2] - 其他公司近5日涨跌幅分别为 三角防务3 06% 浙江医药1 31% 中国外运0 57% 国轩高科0 30% 神剑股份-0 31% 南京港-1 06% 中国中冶-1 31% 路桥信息-2 78% 杭州银行-2 94% 青达环保-3 76% [2]
已有323家A股公司披露筹划2025年中期分红
证券日报· 2025-07-15 00:18
上市公司分红趋势 - 截至7月14日已有32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筹划2025年中期分红相关事项"公告 [1] - 随着2025年中报披露上市公司推出中期分红方案的数量预计增长 [1] - 积极回报投资者已成为行业广泛共识 [1] 分红模式变革 - 政策鼓励"一年多次分红"后上市公司通过发布中长期分红规划、修订公司章程将分红制度化 [1] - 越来越多的公司推动形成"年度+中期+季度"多轨分红模式 [1] - 投资者回报策略从"集中年末派息"转向"均衡化回报" [1] 分红规模与结构 - A股上市公司分红规模和结构出现历史性突破分红数量和金额明显增长 [1] - 分红变化体现政策驱动的制度性革新和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意愿增强 [1] - 资本市场出现分红金额高、比例高、频次高的"三高"特征 [1] 行业分化特征 - 传统成熟行业公司分红意愿和金额普遍更高 [1] - 国有上市公司在分红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1] - 硬科技企业开始通过分红回报投资者显示部分企业从"投入期"进入"回报期" [2] 科技企业分红模式 - 硬科技公司分红增长源于研发成果商业化后的盈利释放 [2] - 科技公司采用"高研发+适度分红"模式平衡长期发展与股东回报 [2] - 推出中期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对依赖分红的机构投资者和稳健型个人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2]
媒体视点 | 高分红折射市场共建共享新生态
证监会发布· 2025-07-10 17:03
中国上市公司分红趋势 - 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将派发共计3万亿元股息,派息规模达历史新高[1] - 2024年A股平均股利支付率升至37.78%,127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1] - 2024年上市公司合计派现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336家公司提前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安排同比增加155%[1] 政策驱动与市场生态变革 - 新"国九条"推动资本市场进入"重回报"阶段,建立分红与减持挂钩的约束机制[1] - 对连续3年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实施ST警示,简化中期分红程序推动春节前分红[1] - 2024年1000多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频次创纪录[1] 投资者行为与资金结构变化 - 2024年红利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加一倍多,险资、养老金增配高股息标的趋势显著[2] - 约四成投资者偏好稳定高分红公司,超八成基金经理选股更关注分红因素[2] - 对一年多次分红企业的持仓周期平均高于一年一次分红的公司20天[2] 市场表现与国际资本流动 - 2024年沪深300股息率最高达3.58%,股债利差创近年来新高[3] - 外资通过沪深港通增持高股息标的规模同比翻番[3] - A股上市公司现金储备超18万亿元为持续分红提供基础[3] 行业分化与龙头企业表现 - 各行业龙头企业分红增幅普遍高于行业均值[3] - 33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3] - 市场形成"优质企业—稳定分红—估值提升"的正向循环[3] 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特征 - 分红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印证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4]
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重回报声浪越来越响
证券时报· 2025-07-08 02:14
市场生态优化 - 2024年A股市场回购规模突破1600亿元,现金分红总额接近2.4万亿元,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显示市场向规范成熟方向发展 [1] - 2015年至2017年A股年回购金额不足100亿元,2024年实施回购公司数量突破2100家,回购金额逾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 [2][3] - 2024年A股整体分红率达45.04%,创2015年以来新高,股息率连续3年超2.5% [6] 回购制度演变 - 2018年回购政策优化后,实施回购公司数量达747家,回购金额49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倍和5.66倍 [2] - 2024年市值管理类回购公司数量占比达19.41%,较2015年的11家大幅增长至293家 [3] - 2023年证监会修订回购规则降低门槛,2024年新"国九条"引导回购股份注销 [2] 分红机制强化 - 2015年度A股现金分红总额8322亿元,2024年度增至2.4万亿元,分红公司数量从2000家增至3761家 [5] - 2021-2023年A股分红金额连续三年超过募资总额,2024年该比值达8.08倍 [5] - 2024年超300家公司实施三季度分红,监管鼓励增加分红频次和春节前分红 [7] 减持规范成效 - 2015年重要股东净减持1353.41亿元,2024年降至859亿元,为2015年以来最低 [8][9] - 2024年《减持管理办法》发布后,减持公司数量降至1689家,产业资本增持频次提升 [9] - 2015年以来重要股东净增持超1亿元的公司逾400家,7家公司净增持超百亿元 [9] 退市机制完善 - 2024年退市公司数量达52家创历史新高,交易类退市占比超70% [10] - 2018年和2024年退市新规细化退市情形,新"国九条"强化退市执行力度 [10] - 2024年超20家已退市公司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监管对退市公司保持高压态势 [11]
44只股即将分红 抢权行情能否开启?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1:43
上市公司分红实施季概况 - 2024年度推出分配方案的上市公司合计3679家,其中含现金分红的有3674家,累计派现金额达1.64万亿元 [1] - 含送转股的上市公司有346家 [1] - 以股权登记日为基准,今日有44家公司分配方案即将实施 [1] 分红方案关键数据 - 重庆百货派现最大方,每10股派现13.62元 [1] - 北方华创、华特气体紧随其后,每10股派现金额分别为10.60元、6.00元 [1] - 华海清科送转比例最高,2024年度分配方案为10转增4.9派5.5元 [2] 股价表现 - 股权登记日为今日的44只个股中,近5日涨幅最大的是江龙船艇,累计涨幅21.90% [2] - 北化股份、盈趣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8.96%、11.92% [2] - 厦钨新能近5日跌幅最大,下跌3.80% [3] 分红实施进度 - 以除权除息日计算,已有2783家公司分配方案实施完毕 [1] - 投资者可关注这些公司股价能否走出"填权"行情 [1] - 股权登记日是对本次分红"抢权"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1] 即将实施分红公司数据 - 每10股派现金额在1元及以上的共有27家 [1] - 宏海科技每10股送转4股,派现1.07元 [2] - 北方华创每10股派现10.60元,送转3.5股 [3]
分红季来了,12只股即将分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09:33
上市公司分红实施季 - 2024年度推出分配方案的公司合计3678家,其中含现金分红的有3673家,累计派现金额1.64万亿元 [1] - 2024年度分配方案中含送转股的有346家 [1] - 以股权登记日为基准,今日有12家公司分配方案将要实施 [1] 分红方案关键日期 - 分红方案密集实施季中,股权登记日和除权除息日为重要日期 [1] - 以除权除息日计算,目前2771家公司分配方案已实施,需关注"填权"行情 [1] - 股权登记日为"抢权"最后一个交易日,今日有12家公司股权登记 [1] 今日分红公司派现情况 - 今日12家分红公司中,每10股派现1元及以上的共8家 [1] - 恒玄科技派现最大方,每10股派现12.00元 [1] - 青矩技术、众鑫股份紧随其后,每10股派现分别为10.00元、9.60元 [1] 今日分红公司送转情况 - 恒玄科技、青矩技术送转比例最高,每10股均送转4.00股 [2] 今日分红公司股价表现 - 近5日涨幅最大的是瑞纳智能,累计涨幅23.74% [2] - 众鑫股份、宸展光电涨幅居前,分别为11.00%、10.68% [2] - 恒玄科技近5日股价微跌0.19% [2]
业绩分化显著 16家公司率先“透底”半年报
中国证券报· 2025-06-24 05:10
A股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情况 - 截至6月23日17时,A股共有1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包括多家行业头部公司,业绩分化明显 [1] - 已披露业绩预告的16家公司中,略增5家、续盈4家、预增1家,不确定4家、略减1家、首亏1家 [2] - 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发布筹划2025年中期分红相关公告 [1][3] 行业龙头公司业绩表现 - 立讯精密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4.75亿元至67.45亿元,同比增长20%至25%,海外生产基地和智能制造升级推动业绩增长 [1] - 圣诺生物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702.75万元至9414.48万元,同比增幅253.54%至332.1%,多肽原料药业务表现突出 [2] - 甬矽电子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亿元至21亿元,同比增长16.60%到28.88%,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回升和客户结构优化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全球终端消费市场回暖,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回升,AI创新驱动新应用场景渗透率提升 [3] - 核心客户竞争力增强,市场份额提升,海外大客户拓展推动营收增长 [3] - 产品线持续丰富,先进封装产品线稼动率上升,一站式交付能力提升 [3] 业绩亏损原因 - 宁波华翔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2.73亿元至3.6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主要因欧洲业务剥离产生一次性影响约8.98亿元 [3] 上市公司中期分红趋势 - 张江高科拟在2025年半年度或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增加中期现金分红,前提是当期盈利且现金流满足需求 [3] - 上市公司分红意愿、金额及稳定性提高,反映经营状况改善,常态化分红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4] - 资本市场成熟度提升,投资者保护机制健全,为常态化分红提供基础 [4]
42只股即将实施分红(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10:49
上市公司分红实施季概况 - 2024年度推出分配方案的公司合计3677家,其中含现金分红的有3672家,累计派现金额达1.64万亿元 [1] - 含送转股的公司有346家,占比不足10% [1] - 以股权登记日为基准,今日有42家公司分配方案即将实施 [1] 分红方案关键数据 - 双元科技派现最大方,每10股派现10.72元,石头科技、南微医学紧随其后,每10股分别派现10.70元、10.00元 [1] - 每10股派现金额在1元及以上的公司共有28家,占今日实施分红公司总数的66.7% [1] - 科思科技送转比例最高,2024年度分配方案为10转增4.9 [2] 股价表现与分红公司关联性 - 股权登记日为今日的42只个股中,近5日涨幅最大的是骄成超声,累计涨幅达24.66% [2] - 宏川智慧、易明医药近5日涨幅分别为15.07%、10.02%,表现突出 [2] - 部分高派现公司股价近期承压,如南微医学、石头科技近5日分别下跌4.21%、2.02% [3] 分红实施进度 - 以除权除息日计算,已有2392家公司完成分配方案实施 [1] - 未实施含权股中,股权登记日是投资者"抢权"的最后交易日 [1] - 今日实施分红的公司中,快克智能、魅视科技等每10股派现均超6元 [2][3]
步长制药:中期分红议案落地 同投资者共享企业发展红利
财经网· 2025-06-16 14:40
分红政策与投资者回报 - 公司通过2025年中期分红议案,为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体现响应新"国九条"号召及管理层对高质量发展的信心[1] - 自2016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75亿元,平均分红率超85%,派息融资比接近200%[2] - 2025年4月累计回购662万股(占总股本0.6%),回购金额9804万元,最高价15.07元/股,最低价13.86元/股[2] 社会责任与绿色发展 - 公司累计全国纳税近320亿元,子公司吉林天成制药、通化谷红制药入选全国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3] - "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项目17年间组织3.2万名医疗专家,为200万人次高原地区同胞提供医疗服务,覆盖17个地市州50余县[3] 业务布局与研发进展 - 中成药领域拥有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三大独家品种,截至2024年末持有468件有效专利,在研产品213个[5] - 生物药领域12项治疗用生物制品在研,部分进入NDA申请阶段,覆盖肿瘤、血液疾病和骨质疏松领域[5][6] - 疫苗领域已上市4项产品(含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另有5项在研;化药领域布局靶点明确的原研药及先进剂型[6] 战略目标与行业定位 - 公司定位为"中国强生",以中药为基础向生物药、疫苗、化药扩张,巩固心脑血管领域龙头地位[5][6] - 商业目标与社会责任并重,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