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金鹰基金:中国医药产业升级持续兑现 关注三方向投资机会
新浪基金· 2025-11-19 10:59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医药板块2025年三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20% [1] - 行业呈现结构性行情,创新药与CXO领域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 [1] - 中药Ⅱ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60%,但利润端承受压力 [1] - 医药商业收入同比增长2.45%,但毛利率下滑0.85个百分点 [1] 细分领域表现 - 创新药与CXO受益于海外订单交付、FDA批准落地及License-out收益确认 [1] - 医疗器械领域医院资本开支仍处低位,高端影像、IVD等领域复苏缓慢 [1] - 中药板块受医保目录调整与集采影响,利润承压 [1] - 医药商业毛利率下滑反映渠道压价加剧 [1] 短期行业展望 - 国内医疗器械集采政策不断缓和,创新药产业稳步推进 [1] - 医药工业端经营稳健,季度同比增速稳定 [1] - 创新药板块连续高增6个季度 [1] - 2025年是商业保险再上一个台阶的元年,利好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及其产业链 [1] 中长期产业趋势 - 中国医药产业升级持续兑现,国内创新药支持政策出台密集 [1] - 院端具备临床价值产品持续放量,国内商业化天花板不断提高 [1] - 全球大药企在中国购买创新药的数量和金额持续提速,远超过美国本土和其他国家 [1] - 中国创新药产业集体走向全球化 [1] 未来重点关注方向 - 创新药领域,关注具备全球最强竞争力的产品,长期享受国内和欧美两大市场 [2] - 创新药产业链,包括CXO和生命科学服务上游,预计随全球投融资额增速拐点向上,将迎来订单增速修复 [2] - 医疗器械和设备,在集采政策不断优化下,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国际化出海高端智造的影像等公司 [2]
我省各部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海南日报· 2025-11-11 09:56
各部门工作部署与重点方向 - 省委办公厅要求服务保障全岛封关运作和省委"十五五"工作顺利开局,在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展现新担当 [2] - 省政府办公厅强调咬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动摇,统筹协调做好"十四五"收官,编制好"十五五"规划,谋划好明年重点工作 [3] - 省商务厅提出分秒必争推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包括加快配套措施落地实施准备和组织开展封关运作合成演练 [6] 教育与人才体系建设 - 省委教育工委要求构建与自贸港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完善学科专业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4] - 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统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资源,加快教育数字化以推动优质资源城乡共享 [4] 社会治理与风险防控 - 省委社会工作部将围绕构建"11431"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以提升自贸港风险防控能力 [5]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凝聚服务群众工作质效 [5] - 省司法厅强调深刻领悟"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的要求,一体推进教育改造、社区矫正等工作,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 [7] 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 - 省商务厅计划高质量编制商务领域"十五五"系列规划,在提振消费、贸易创新发展、制度型开放和双向投资合作等方面出台细化措施 [6] - 省药监局提出要当好制度集成创新的"排头兵",在审评审批、监管模式、标准对接等方面大胆创新,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8] - 省药监局将监管与服务有机统一,引导资源向创新领域集聚,支持中药传承创新和生物药、创新化学药、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上市 [8] 法治与廉政建设 - 省司法厅强调以高水平法治保障自贸港建设全局,用足用好"三个立法权"高效推进自贸港法规体系建设 [7] - 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司法厅均提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7]
医保新规下!2025年开始,这5项费用或将不能再报销
搜狐财经· 2025-09-19 06:38
医保新规调整背景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突破13.7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1] - 医保基金年支出飙升至2.8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6% [1] - 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医疗技术发展使医保基金面临支付压力,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必然选择 [1] 医保报销范围调整 - 部分非疾病诊断必需的高端辅助检查与特需医疗服务将不再报销,例如全身高端体检套餐和特殊材料牙科修复 [4] - 临床价值不高、性价比低或存在更低价替代品的药品将被调出报销范围,涉及辅助用药、部分中成药及可被国产替代的进口药 [4] - 非医学必需的康复治疗与医疗器械,如特定理疗设备、高端康复器材及部分非基本型助听器和义肢,将不再报销 [5] - 非基本医疗服务的中医诊疗项目,如特色中医养生保健和部分中医美容项目,被调整出报销范围 [5] - 非急诊情况下未遵循转诊审批程序的跨区域就医部分项目,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可解决的常见病诊疗,将不再报销 [6] 政策调整的行业影响 - 政策调整旨在引导医疗机构和患者更理性选择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浪费 [7] - 通过调整报销目录鼓励国产创新药和高性价比药品的研发与使用,推动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7] - 许多新型抗癌药、罕见病用药和创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慢性病用药处方量放宽,互联网医院处方药报销范围扩大 [10] 参保人就医策略变化 - 建议参保人精细化了解当地医保政策差异,优先选择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和诊疗项目 [8] - 践行分级诊疗,优先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并按规定转诊,可提高报销比例 [8] - 保持对政策变化的敏感度,及时调整用药和就医习惯,并考虑配置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保障 [8][9]
最新公布!腾讯第一!比亚迪、五粮液退出
经济网· 2025-07-22 16:31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度持仓情况 - 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紫金矿业、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阿里巴巴-W、新易盛、中芯国际 [1] - 腾讯控股以591.56亿元持仓市值稳居第一大重仓股,宁德时代以520.51亿元位列第二 [2] - 小米集团-W、新易盛新晋前十大重仓股,比亚迪、五粮液退出前十 [2] 公募基金二季度增持情况 -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获最大增持,增持市值分别达139.72亿元和128.88亿元 [2] - 沪电股份获超80亿元增持,信达生物、泡泡玛特、胜宏科技、三生制药增持市值均超60亿元 [2] - 三生制药二季度股价涨幅达97.74%,获公募增持60.52亿元 [4] - 信达生物股价涨幅68.24%,获多只基金新进前十大重仓 [4] 公募基金二季度减持情况 - 比亚迪遭最大减持,减持市值达165.06亿元 [3] - 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腾讯控股减持市值均超100亿元 [3] - 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消费股被集中减持 [3] 行业配置趋势 - 科技、医药、新消费成为配置主线,中际旭创、新易盛、泡泡玛特分别获48.46%、81.97%、71.05%股价涨幅 [4]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三生制药、信达生物获基金经理集中加仓 [4] - 港股科技龙头受青睐,互联网厂商在AI浪潮中直接受益 [5][6] 机构观点 - 景顺长城基金看好经济转型升级,认为地产链接近底部,居民储蓄释放将利好权益市场 [5] - 银华基金重点关注调整充分的科技股和红利股,持续看好港股科技龙头及创新药国际化机会 [5][6] - 兴证全球基金认为AI算力领域短期是投资"压舱石",长期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 [6]
步长制药:中期分红议案落地 同投资者共享企业发展红利
财经网· 2025-06-16 14:40
分红政策与投资者回报 - 公司通过2025年中期分红议案,为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体现响应新"国九条"号召及管理层对高质量发展的信心[1] - 自2016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75亿元,平均分红率超85%,派息融资比接近200%[2] - 2025年4月累计回购662万股(占总股本0.6%),回购金额9804万元,最高价15.07元/股,最低价13.86元/股[2] 社会责任与绿色发展 - 公司累计全国纳税近320亿元,子公司吉林天成制药、通化谷红制药入选全国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3] - "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项目17年间组织3.2万名医疗专家,为200万人次高原地区同胞提供医疗服务,覆盖17个地市州50余县[3] 业务布局与研发进展 - 中成药领域拥有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三大独家品种,截至2024年末持有468件有效专利,在研产品213个[5] - 生物药领域12项治疗用生物制品在研,部分进入NDA申请阶段,覆盖肿瘤、血液疾病和骨质疏松领域[5][6] - 疫苗领域已上市4项产品(含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另有5项在研;化药领域布局靶点明确的原研药及先进剂型[6] 战略目标与行业定位 - 公司定位为"中国强生",以中药为基础向生物药、疫苗、化药扩张,巩固心脑血管领域龙头地位[5][6] - 商业目标与社会责任并重,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6]
从“中国首发”到“全球共振”:第90届药交会解锁医药产业全链增长密码
华夏时报· 2025-05-23 19:18
展会概况 - 第9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以"质胜启新篇"为主题,汇聚全球2907家参展企业,吸引超20万人次专业观众 [2] - 展会从1979年起步,已发展成为集政策解读、创新展示、商贸合作、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平台 [2] -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指出展会成果体现医药产业从仿制药主导到创新驱动的转型成效 [2] 参会结构 - 参会人员中生产企业与研发机构占比32%,医药流通代表占比25%,零售药店与经销商占比28% [2] - 来自基层医疗系统的观众同比增长40%,反映分级诊疗政策下的基层市场需求 [2] 国际化进展 - 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海外品牌设立独立展区,展示全球领先制剂技术与创新药成果 [3] - 同期举办的国际论坛吸引超500位国际嘉宾,推动中外企业合作 [3] - 德国STADA集团亚太区总监表示收获17家国内合作伙伴,称中国市场开放与创新活力超出预期 [4] 创新成果展示 - "创新遇见未来"首发专区集中展示2023年以来300余项医药健康领域首发成果 [4] - 4000家参展企业呈现"头部引领、新秀迸发"的繁荣景象 [4] -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活动区展示50余项"新中药"成果,包括AI中医四诊仪器等 [5] 行业趋势与活动 - 展会同期举办32场会议论坛,构建产业智慧交流平台 [5] -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发布《药品流通行业"十五五"发展蓝皮书》,提出数字化转型等三大战略路径 [5] - 首届创新药上市解决方案大赛成为人机协同的创新舞台,AI与专家共同评审12个方案 [5] 产业升级方向 - 药企展品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反映行业从被动"治病"转向主动"健康管理"的需求变化 [6] - 展会标志着中国医药产业从药品调拨平台发展为全球医药创新的"东方窗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