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搜索文档
多瑞医药2025年Q1实现营收4,944.34万元,原料药+制剂双轮驱动战略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4-25 14:2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944.34万元,同比减少36.98% [1] - 一季度研发费用583.25万元,同比增长93.26% [1] - 业绩下滑主要因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收入下降、新收购主体研发费用增加、理财收入减少及利息增加 [1] - 2024年营业收入2.41亿元,其中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等制剂收入1.87亿元,占比77.63% [2] - 2024年中间体产品收入3,800.13万元,原料药及其他收入1,583.44万元 [3] 核心产品与市场地位 - 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为国内首仿新一代晶体液,市场占有率长期超80% [2] - 2024年12月该产品入选第十批国家集采目录并中选,进一步巩固市场优势 [2] - 单一产品(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2]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2024年研发投入3,700.42万元,占营业收入15.38% [4] - 近三年(2022-2024)累计研发投入8,745.20万元 [4] - 氨磺必利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进入申报注册阶段,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获批 [3] - 1类新药益肺济生颗粒完成Ⅱ期临床病例入组 [3] - 2024年取得23个药品批准文号,研发技术人员占比15.50% [4] 战略转型与收购布局 - 推行"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2023年9月收购鑫承达、2024年11月收购四川多瑞 [3] - 2024年10月以2.71亿元收购上海前沿建瓴70%股权,进军多肽原料药领域 [5] - 四川多瑞获艾可宁原料药上市批准及GMP资质,具备商业化生产能力 [6] - 中间体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上升14.69个百分点 [6]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中国肽类药物市场规模从2020年85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182亿美元(Frost&Sullivan数据) [5] - 全球多肽药物原料药超65%为外采(中信医药研报) [6] - 多肽药物研发存在高技术壁垒(合成工艺、质量管控、合规要求) [6] - 受集采和一致性评价政策影响,原料药行业集中度提升 [2] 未来发展方向 - 打造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两翼齐飞"业务格局 [7] - 重点拓展高端多肽原料药、中间体及特色领域(急抢救用药、儿童用药等) [6][7] - 推进中药经典名方、藏药开发及中药材种植 [7] - 以鑫承达、四川多瑞为载体推动战略落地 [7]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3 05:23
药品基本情况 - 药品名称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剂型为片剂 规格为0.5g 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 [1] - 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均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原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33197 [1] - 国家药监局批准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通知书编号为2025B01724 [1] 药品市场情况 - 药品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 以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2] - 原研产品由雅培公司开发 国内主要生产厂商包括海正药业和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 [2] - 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为17,041.73万美元 其中国内销售额约为3,840.09万美元 [2] - 公司该药品2024年销售额约为1.45亿元人民币 [2] 研发投入与审批 - 国家药监局于2024年2月6日受理一致性评价申请 [2] - 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2,523万元人民币用于该药品一致性评价 [2] 市场影响 -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将在医保支付及医疗机构采购中获得更大政策支持 [4] - 有利于扩大药品市场份额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4]
葵花药业布洛芬混悬液上市:品质对标国际标准 国产儿童退热药迈入新阶段
新浪财经· 2025-04-21 08:37
行业现状与痛点 - 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存在严重不规范现象,约五成儿童用药不规范,每年因用药不当导致失聪超3万例,致死超7000例 [3] - 国内2400种儿童化学药中专用化药不足5%,口服溶液剂、混悬剂等儿童友好剂型不足10% [3] - 退热药市场被强生"美林"垄断,占据线下药店终端超90%份额,缺货期间黄牛价高达3000元/瓶 [3] - 国内已有28个布洛芬混悬液生产批件,但仿制药因家长对原研药质量偏好难以打开市场 [3] 公司产品突破 - 葵花药业布洛芬混悬液获批上市,关键疗效参数与强生"美林"一致,在pH值1 2至7 2的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与原研药基本一致 [5][7] - 产品建立18项企业内原料严控标准(高于药典8项),含量精准度提升10%,溶出释放率提升10%,杂质降低0 2%,防腐体系更严 [6] - 采用草莓口味和防误服压旋瓶盖设计,混悬滴剂获批(浓度更高、剂量调节精细),解决低龄儿童用药难题 [6] 市场数据与竞争策略 - 2023年布洛芬混悬液中国三大终端销售额超15亿元(同比+15 52%),滴剂保持2亿元以上销售额 [8] - 公司通过"疗效对标+品质升级+剂型革新"策略打破原研垄断,构建包含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市占率73%)、退热贴等产品矩阵 [8][9]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2023年销售额超4亿元(同比+22 4%),在止咳化痰类购药偏好中占比22 7%位列第一 [10] 公司战略布局 - 已构建覆盖7大治疗领域的70余款儿童专用药矩阵,OTC市场占比超30%,年销售超3亿盒(户均2盒) [9] - 2022年成立制剂研究院与儿童功能食品研发中心,2024年联合北大医学部组建创新药物实验室,布局益生菌千亿赛道 [9] - 产品矩阵形成"预防-治疗-补益"全周期覆盖,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产品实现中西医并举的内外敷组合 [9][10]
完全不要脸了
猫笔刀· 2025-01-24 22:13
今天有一件和a股没有直接关系,但有不小间接关系的事传的沸沸扬扬,起初是源于一位医生博主发文质疑,药监局公布的药物一致性评价的数据里出现 了不合理的雷同。 我给个超链接,想看原文的点击下面: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大量数据雷同》 事情发酵后引起了《经济观察报》的注意,记者找上门的时候雷同数据已经被修改,但文档有编辑记录,记录了最新一次编辑就是今天。面对舆情质疑, 药监局向记者承认问题是由于编辑工作失误导致。 以上就是客观事实部分,我确实对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不了解,所以不评论。但通过看阅读信息知道了一件事,就是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是要花钱的,不 便宜,要上千万,而且有失败没通过的情况,重新再做需要继续花钱。 …… 今天柯洁(中国一流围棋选手)回国后,把自己微博简介改成了世界围棋九冠王,这可太有梗了。柯洁年少成名,2015-2020先后拿下8个世界冠军,但在 此之后状态起伏,迟迟拿不到第九个世界冠军。 就在前几天结束的LG杯,柯洁奋力杀入决赛,并在三局两胜的比赛中拿下第一局。 1月22日进行的第二局比赛,柯洁在提子后没有放入盒盖,被对手卞相壹举报,第一次被罚2目,第二次被判负。比分来到1:1。 1月23日进行的第三局决胜 ...
百花医药:希格玛会计事务所关于新疆百花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回复(2022年年度财务数据更新版)
2023-04-24 20:43
业绩总结 -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26201.77万元,营业成本13497.31万元,毛利12704.46万元[7] - 2019年度一致性评价业务实际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5467.62万元、成本1559.16万元、毛利3908.46万元[7] - 2022年发行人临床前研究实际收入18377.25万元,成本10094.11万元,毛利8283.14万元[31] - 2022年技术人员人数为583人,CRO业务收入为32393.25万元,人均创收55.56万元[85] - 2021年公司新增订单3.69亿元,截至2021年末在手订单约8.3亿元[43] 用户数据 - 截至2022年末,发行人超1000万元合同涉及的客户共26家,其中11家为医药类A股或港股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其余15家包括中大型医药企业等[63] 未来展望 - 公司项目执行周期一般为3 - 5年及以上[10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发行人拥有手性药物合成等多项药学前沿技术,获得60多项中国及国际PCT技术发明专利,成功开发新药技术超350项,国内注册取得生产批件和临床批件超300个[6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1年医药研发合同总计金额22141.09万元,数量89个,临床试验合同总计金额14832.80万元,数量65个[92][94] - 2022年华威医药医药研发合同总计金额26760.44万元,礼华生物临床试验合同总计金额24830.46万元[97][101] 其他新策略 - 2020年初公司实行新收入准则,调整业务收入确认节点和比例[33] - 张孝清离职后公司积极拓展业务,新客户新增订单数量和金额超原客户[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