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下,持续看好电力资产价值重估,绿电ETF(159669)上涨近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15:07
绿电ETF市场表现 - 绿电ETF(159669)今日强势上涨近1% 在大盘震荡背景下表现突出 [1] 广东新能源电价政策 -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新能源增量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征求意见稿 明确机制电量差价电费计算公式为:机制电量×(机制电价-月度发电侧实时市场同类型电源加权均价) [1] - 增量项目机制电价通过集中竞价确定 机制电量比例申报上限不高于90% 与存量项目衔接 [1] - 执行期限设定为海风项目14年 其他类型项目12年 每年新增机制电量规模由省发改委和能源局确定 [1] - 2025年中期将组织首次竞价 此后每年底进行竞价 项目主体每年10月可申请机制电量比例调减 [1] 电力市场建设与绿电估值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 电力资产价值面临重估机会 [1] - 地方"136号文"陆续出台 绿电项目盈利有望平稳过渡 板块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1] 绿证市场供需分析 - 2024年绿证核发量激增曾导致价格承压 但存量补发到期后供给压力将明显缓解 [2] - 发改委首次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及数据中心提出绿电消费比例考核要求 制度性需求有望显著释放 [2] 绿证交易机制影响 - "电量+绿证"捆绑交易与强制消纳政策双轮驱动下 绿证单位环境价值预计回升至合理区间 [2] - 新能源发电运营商ROE水平有望随绿证价格回升而提升 [2]
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交易品种基本规则顶层设计全面完成
中国电力报· 2025-04-30 10:57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旨在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市场运营管理[1] - 电力辅助服务定义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由可调节电力资源提供的调峰、调频、备用、爬坡等服务[1] - 按照"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优化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费用传导机制,构建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1] 市场发展现状 - 全国已有16个省建立调峰市场,15个省建立调频市场,2个省建立爬坡市场,6个区域分别建立调频、备用、调峰等市场[1] - 2024年全国调峰市场中标电量达1204亿千瓦时,对促进新能源消纳发挥重要作用[1] - 电力辅助服务发展经历了无偿服务(2006年前)、计划补偿(2006-2014年)、部分品种市场化(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2] 市场创新与主体扩展 - 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辅助服务市场[2] - 强调各类具备提供电力辅助服务能力的经营主体平等参与市场,激发用户侧灵活调节潜力[2] - 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统一衔接[2] 后续实施计划 - 将指导各地制定实施细则,确保与《基本规则》要求一致[2] - 推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做好衔接[2]
新华财经|电力“外援”入网助保供
新华社· 2025-04-29 19:30
文章核心观点 跨区域电力资源配置在能源供应保障和绿色转型中作用日益重要 多地通过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展跨省跨区电力交易等引入外部清洁电力 同时面临局部电网安全风险 各地采取措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 中长期交易作用凸显 多地通过交易扩大外购电规模保障电力供应 [1][2][4] 跨区域电力资源配置建设情况 - 2024年底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 甘孜清洁电能直送成渝 年输送电量最大达350亿千瓦时 [1] - 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预计2026年12月建成送电 将推动形成特高压交流网架结构 提升川渝电网可靠性 [1] - 甘肃巴丹吉林沙漠基地送电四川、南疆送电川渝等输电通道工程预计年内核准开工 为四川电力保供和电网结构优化提供支撑 [1] - 上海外电受入能力实现跨越 国网上海电力正推进蒙电入沪、深远海风电等电源项目及配套工程规划建设 [2] 电网安全保障措施 - 国网四川电力实施攀西电网优化工程 优化区域电网结构 [2] - 国网上海电力构建输电数字化监控中心 实时监控输电线路运行状况 开展创新应用提升巡检和隐患处理效率 [2] 电力中长期交易情况 - 国网上海电力利用跨区迂回送电通道开展年度中长期交易 扩大外购电入沪规模 上海与多地建立电力输送合作 2025年累计成交省间中长期交易电量超185亿千瓦时 较2024年全年增长约20% [4]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情况 - 天津通过新疆送天津多月省间外送电量交易 新增供电保障5732万千瓦时 还将从甘肃、山西等地引入电力资源 迎峰度夏期间“外电入津”累计交易电量达16.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达328%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