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

搜索文档
市区文旅景区交出高分答卷
镇江日报· 2025-05-07 07:52
文旅消费表现 - 镇江文旅集团旗下景区"五一"假期接待游客量创历史新高,累计接待游客54.51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 [1][2] -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10%,其中三山、南山景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0.12%,客运游乐和特色商街营收同比增长9% [2] - 通过推出"88元畅游三山一湖联票"等优惠政策,带动同程旅行平台节前一周镇江三山景区搜索热度提升32%,门票预订人次同比增长10.31% [2] - 家庭亲子游占比过半,自驾游持续升温,"小红书"一周内镇江自驾游笔记近200条 [2] - 在便利出入境政策助力下,海外游客增长3.12%,镇江位列携程国内5月小众目的地榜第7名 [2] 产品创新与体验升级 - 公司创新推出沉浸体验式演艺、AI交互和非遗传承三大主线活动,包括"诗画寻踪"沉浸式演艺、"智机妙演"机器人奇幻之旅等 [3] - 各景区推出29个节日景观小品、19项系列活动、5天98场演艺,吸引约32.97万人次观演,智能机器人互动最受欢迎,微博话题讨论度达4.2万次 [4] - 创新活动带动游客停留时间延长1.5小时,实现从单一景区运营向文旅融合集成的转型 [3][4] - 焦山景区推出"有戏潮玩"系列活动,北固山景区重现历史典故,南山景区举办仙踪快闪等"春日经济"活动 [3] 运营管理与服务保障 - 公司领导班子下沉一线巡检调度,对旅游安全、消防安全等进行专项检查整改 [5] - 通过"红色风景 竞跑文旅"党建品牌引领,形成81个班组、18个经营门店、33个服务窗口的服务网络 [5] - 景区延长营业时间至12小时(早7点至晚7点),设立"党员示范岗"等服务驿站提升服务品质 [5][6] - 92名一线党员和197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保障,共同传递城市温度 [5]
太原文博“五一”客流收入创新高 沉浸式体验催热文化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16:09
文旅行业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太原市22处直属文博场馆共接待游客75 8万人次 实现门票收入1395 33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7 23%和19 71% 创历史新高 [1] - 太原市文博场馆整体接待量达92 85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7 52% 门票总收入1453 89万元 同比增长29 47% [1] - 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及考古博物馆接待量同比飙升139 11% 双塔博物馆 北齐壁画博物馆客流分别增长39 4%和89 1% [1] - 晋祠博物馆以15 92万人次接待量 781 58万元收入蝉联客流和收入双冠王 [1] 客群结构分析 - 外地游客占比达73 8% 河北 陕西 内蒙古等周边省份客源持续增长 印证太原作为晋冀陕蒙文旅走廊枢纽地位 [1] - 青少年群体占比22 28% 与56项特色文化活动形成强关联 亲子研学游成为市场新增长点 [1] 创新运营模式 -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设置仿制文物挖掘区 日均接待量突破4800人次 [2] - 晋祠博物馆采用"古装快闪+实景解说"模式 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500万次 [2] - 太山博物馆汉服文化周日均吸引6000余名参与者 带动周边妆造租赁业务增长210% [2] - 晋商博物院非遗工坊体验项目预约率达98% 单日最高接待亲子家庭1200组 [2] 技术赋能文旅 - AR数字导览 沉浸式剧场等技术构建"展览+体验+传播"三维体系 [2] - 晋祠博物馆"数字活化"项目结合全息投影 使宋代彩塑实现交互展示 游客停留时长增加40分钟 [2]
文旅新趋势 消费新活力丨商都漫步 超有“艺”思
河南日报· 2025-05-06 09:32
参与考古发掘、感受文博露营、体验文物"乘风计划"、聆听古乐器音乐会……5月1日至4日,由郑州市 文物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起的"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在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巩义双槐树 遗址和荥阳青台遗址同步举办,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考古遗址现场上演"探方上的艺术节"。 如意龙湖,"船"说郑州。郑州如意·龙湖城市水上夜游也在这个"五一"焕新出彩,通过"船、水、光、 影"的协同叙事,将商都遗址、少林禅武、《诗经·郑风》等转化为可感知的沉浸式场景。武则天封禅的 场景在扇形水幕上奔腾,二十四节气化作星宿图谱点亮夜空……通过"嵩阳书声""少林禅宗""华夏之 源"等12幕大型演出形成连贯的华夏文明体验长廊,以光影的艺术语言生动诠释"天地之中、黄帝故里、 功夫郑州"的城市品牌。 5月4日,赶在"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的最后一天,来自北京的游客刘鹏特意带家人"打卡"郑州商都书院 街墓地遗址。 坐落于郑州商都内城东南,书院街墓地展现了早商时期高等级贵族丧葬礼制的规范,是中央王朝都城内 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具有兆域(墓地四周的疆界)性质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在此发掘的金覆面、白陶 鼎、玉杖首等反映了早商文明多元文化的融合,也填 ...
日媒:月入可达50万日元,日本“移动导游”火出圈
环球时报· 2025-05-06 06:46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穿着和服的游客乘坐人力车,在车夫的讲解中愉快地游览街头,这一幕已成为东 京浅草的标志性场景。据日本雅虎新闻网5日报道,提供人力车服务的"东京力车"在谷歌地图上获得了 超6000条评价,并保持着满分5星的高评分。 在西尾龙太看来,"以顾客为中心"是所有服务的核心。为此,公司尤为重视车夫培训,着重引导员工 从"为自己工作"转向"为顾客服务"。培训内容不仅涉及驾驶技巧,还涵盖日本历史文化、浅草地方知识 等。在严格的考核机制下,公司人力车夫"毕业考"通过率仅有10%。 经历疫情观光低谷后,如今浅草的旅游市场已再度回暖。西尾龙太计划未来不仅继续深耕浅草,也考虑 向东京周边的观光景点拓展服务。(刘雅婷) 观光人力车服务何以魅力十足?"东京力车"社长西尾龙太介绍,车夫兼具驾驶员与导游双重身份,不仅 提供专业驾驶,还会用生动讲解和互动,为游客带来独特体验。不同于普通观光巴士的单向输出,人力 车游览主打"沉浸式体验"——车夫会根据游客兴趣调整路线,讲述浅草寺的千年历史以及有趣的小故 事,甚至分享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小众美食店铺。一般收费标准为10分钟5000日元(100日元约合5元人 民币)起。除基本服务外, ...
假期前四天山东200家景区纳客2216.5万人次
大众日报· 2025-05-05 08:53
恰逢五四青年节,各地推出系列青年主题活动,丰富假期旅游市场。滨州市文化馆推出"星光艺场 青春嗨唱夜"活动,展示青年风采,激昂青春活力。山东省会大剧院举办2025"青春的力量"流行音乐演 唱会、烟台胶东剧院推出"乐燃五四·管乐之旅"莱山区青年交响乐管乐团公益专场音乐会,唱响青春旋 律,展现青春力量。(记者 唐晓宁) 5月4日"五一"假期第四天,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当日15:00,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 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69.0万人次,同比增长9.7%;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8.9%。截至16:00, 全省16家5A级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游客125.81万人次,同比增长8.95%。全省公共文化场馆当日服务99.05 万人次,同比增长14.00%。"五一"假期前四天,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16.5万人 次,同比增长8.0%;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8.2%。 "五一"假期,"沉浸式"体验受追捧。各地推出"演艺游""影视游"等场景化互动项目,进一步丰富了 文旅消费新场景,提供沉浸消费新体验。临沂市费县天蒙景区大型行进式沉浸式实景互动演艺《沂蒙山 小调》,让红色文化从"展板 ...
“五一”消费市场呈现新变化 众多“独一无二”消费场景“破圈”圈粉
央视网· 2025-05-04 12:27
商圈消费 - 各地商圈以“破圈”思维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产品和服务,焕发新活力 [1] - 首发、首秀、首展焕新升级,为商圈增添热度,如上海举办企鹅便利店主题展、设计师原创鞋履品牌全球线下首发活动 [1] - 部分商圈紧盯时尚热点,成为年轻人购物首选地,如杭州武林商圈地下街区日销售额突破15万元 [3] - 上海中心城区9个商圈近百个商场约3600个品牌推出系列特色活动,“咖啡 + 商旅文体展”吸引众多展商和消费者 [5] - “老商圈”升级改造,如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有特色表演 [6] - 商圈人气高带动销售额攀升,成都、重庆、天津、杭州等地商圈销售成绩亮眼 [8] - 逛商圈买外贸优品成消费者假期新选择,10个重点地区举办产销对接活动,累计达成采购意向超167亿元 [9] 乡村旅游消费 - “五一”期间“宝藏县城”旅游火热,全国1229个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达两成 [10] - 贵州遵义官仓镇“村歌”“村晚”吸引游客,假期前三天超10万人,外地游客占比超70% [13] - 客流增长推动消费业态迭代,当地首家“村晚”文创店开业,部分文创产品销量比上月翻番 [18] - 贵州绥阳温泉镇将音乐会“搬进”溶洞,营造奇幻氛围,溶洞新消费业态增多 [20][22] - 乡村注重“因地制宜”打造消费场景,沉浸式体验类景区门票预订量、古城古镇类景区周边民宿搜索量增长,文化研学游、非遗民俗体验热度攀升 [23][24] 古街古镇消费 - 福建、山东等地古街古镇景区游客量创新高,由“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链式经济”发展 [27] - 福建漳州后港古街推出“穿越之旅”,游客可体验古代市集,消费券带动特色小吃销售 [29][30] - 部分古街古镇将沉浸式表演延续到晚上,如四川宜宾李庄游客同比增长约81% [32] - 山东临沂琅琊古城投入高科技设备和数字技术,带来新消费场景和潜力 [34]
文旅市场掀起“科技+”体验热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4 04:44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北京文旅市场掀起“科技 +”体验热潮,众多科技文旅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化平台和场景创新释放假日文旅消费新动能,近年来北京市文旅局积极支持文旅与科技融合发展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和新兴业态 [1][2] 分组1:“五一”假期科技文旅活动案例 - “触界·未来朋友圈”科技嘉年华在五道口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广场开启“科技 +”沉浸式狂欢,有 AR 画笔、VR 神舟飞船返回舱等前沿科技产品,还有人形机器人互动和“黑悟空”CosPlay Show,海淀区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尖端成果走出实验室 [1] - 东城区艺云数字艺术中心常设展《灵境:未来灵感世界》通过古、今、未来 3 大篇章构筑观展动线,在沉浸互动式数字光影中让展品触手可及 [3] - “2025 亚洲数字艺术展”在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以“多智能社群”为主题,汇聚国内外艺术家与 AI 共创作品 [3] - 朝阳区蓝色港湾爱神广场“元宇宙光波市集”以虚实结合、数字分身等技术打造“科技+新消费”主题市集 [3] - “巴黎圣母院沉浸式 VR 展”在朝阳区 798·751 园区无界之境科技艺术中心举办,以第一视角探索巴黎圣母院,360 度视角观赏经典元素并感受巨钟齐响震撼 [3] 分组2:文旅与科技融合发展成果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支持文旅 + 科技融合发展,迄今已评选优秀案例 88 项 [2] -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沉浸式体验、智慧导览等多元化消费场景,孕育出数字文创、虚拟演出等新兴业态 [2] -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借助数字化技术挖掘壁画价值,让游客近距离欣赏“动”起来的明代壁画 [2] -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融合 5G、数字光影、VR 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夜游船体验 [2]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结合三维渲染、数字人技术,提供沉浸式交互游乐体验 [2] - 北京城市图书馆“元宇宙体验馆”构建虚拟与现实交融的阅读世界,数字孪生技术复刻实体场馆至云端 [2]
Globant:2024年科技趋势报告-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机器人等将如
搜狐财经· 2025-05-04 01:30
文章核心观点 《Globant:2024年科技趋势报告》探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器人、区块链和沉浸式体验等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商业和社会的影响,指出数据在创造卓越客户体验中至关重要,企业需将数据与新兴和现有技术结合以取得成功 [1][3] 各技术领域要点 人工智能 - 生成式AI为企业带来机遇,2024年企业将注重利用其提升客户体验,设计在AI解决方案中愈发重要 [1] - 具备行动能力的AI产品将取得突破,企业会挖掘非结构化数据价值 [1][25][28] - 企业需关注AI监管,提升生成式AI的事实准确性和包容性,同时要注意AI应用可能带来的法律、伦理和道德影响 [1][30][31] 量子计算 - 从理论迈向现实,虽广泛应用尚需时日,但在金融、制药等领域有望率先得到应用 [1] - 2024年,企业会探索其对业务的影响并进行投资,同时要应对技术挑战,做好数据安全保护 [1] 机器人 - 机器人市场因多功能机器人发展迎来关键节点,AI赋予机器人更多能力,在多行业得到应用 [1] - 2024年,企业将采用机器人即服务(RaaS)模式,娱乐等行业也会受其影响,但需应对法律和就业结构调整等问题 [1] 区块链 - 在特定行业仍具重要性,但大规模应用面临挑战 [2] - 其去中心化特性在数据安全和数字身份管理方面有优势,智能合约可去除中间人,但存在可扩展性、能源消耗等问题 [2] 沉浸式体验 - 尽管元宇宙投资热度下降,但人们对3D沉浸式体验兴趣浓厚 [2] - 苹果Vision Pro的发布引发关注,它将推动空间计算发展,为企业提供新的数据收集和客户体验方式 [2] - 元宇宙在企业和工业领域有应用潜力,AI也为沉浸式体验带来新变革 [2]
科技赋能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 文化演出市场成为拉动消费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5-02 14:54
沉浸式文旅体验创新 - 水乡周庄推出行浸式多维空间剧《只此周庄》,运用3D虚拟空间和元宇宙场景搭建等高科技手法,强化视觉呈现,游客可体验宋代市井生活画卷 [1] - 山西晋中莲花湾景区上演大型沉浸式烟花秀《天画山西·遇见花火》,结合巨幅投影、动态水秀等特效,呈现跨越时空的表演 [3] - "天画山西"未来计划与山西文旅深度融合,将云冈石窟、壶口瀑布等景点画面植入烟花秀表演 [5] 数字科技赋能演艺空间 - 北京"798·751"文化创意园区开设国内规模最大的复合式VR院线,3500平方米空间分为5大主题影厅,涵盖多元主题 [6] - VR院线采用开放空间设计,观众可自由行走、活动、交流,并可联机游戏探险 [8] 演艺新空间带动文旅消费 - 隆福寺园区形成"展览+演出"文化艺术主题街区,聚集非遗展示、文创市集、戏剧演出和艺术展览,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新地标 [9] - 长沙涌现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以场景化呈现和沉浸式体验成为游客必打卡地 [11] - 2025年第一季度长沙过夜游客停留天数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3.05天增至3.49天,演艺内容丰富是重要原因 [13]
从博物馆到工业仿真:巴可解码沉浸体验未来路线图
环球网· 2025-04-28 14:58
展会表现与技术获奖 - 公司在InfoComm China 2025展会上展示"沉浸环宇"视听空间,凭借超高清画质与沉浸体验获得"最佳技术应用奖" [1] - 展区采用直径7米、高3米的360°无死角设计,通过7台I600投影机与L型短焦镜头实现总分辨率超2千万像素的视觉效果 [5] 核心技术优势 - I600投影机支持4K UHD分辨率,亮度8000-14000 ISO流明,重量<25公斤,支持120Hz帧率和低延迟播放 [10] - QDX系列三片DLP投影机亮度达43000 ISO流明,支持4K@240Hz和8K@60Hz输出 [10] -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实验室,与德州仪器等供应商合作确保DMD芯片等核心部件技术领先 [12] - 产品可靠性突出,部分早期灯泡投影机至今仍在使用且享受维修服务 [12] 沉浸式体验业务发展 - 沉浸式体验已从文化娱乐扩展到企业培训、品牌营销、城市展陈等领域 [13] - 公司与Dirty Monitor等内容创作公司合作打造高价值应用场景如博物馆讲解、工业仿真等 [9][13] - 在中国市场重点布局数字文旅、展览展示和高科技教育领域 [13] 中国市场战略 - 采取本地化与全球化并重策略,在中国设立研发团队和生产基地 [14] - I600等产品由中国团队设计并成功推向全球市场 [14] - 建立本地化服务网络,与合作伙伴共享知识资源 [16] 行业应用案例与前景 - 西安"生命之树"项目运用公司技术实现文旅夜游创新 [16] - 虚拟仿真领域潜力巨大,可应用于民航飞行员模拟训练等场景 [17] - 技术将持续渗透主题公园、博物馆等场景,推动行业变革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