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汉服体验
icon
搜索文档
穿汉服逛古镇古村落 外国游客沉浸体验中国文化
央视网· 2025-07-09 19:09
入境游新趋势 - 暑期入境游客数量持续增长 古装旅拍成为外国游客体验中国文化的热门选择 形成独特风景线 [1] - 外国游客通过汉服体验提升旅行仪式感 90%以上参与者为女性群体 部分通过民宿推荐或第三方平台预约 [8] 文化体验消费升级 - 入境游从单纯观光转向文化仪式感消费 汉服体验带动非门票收入增长 包括妆造 摄影 文创等衍生消费 [8][9] - 景区借助服饰体验延长外国游客停留时间 部分店铺年接待量近百组游客 成为文旅消费新增量 [8] 行业联动效应 - 汉服旅拍门店实现增量营收 绍兴摄影师通过翻译软件解决跨国沟通问题 服务全球游客 [6][8] - 安徽黄山景区结合徽派建筑与非遗鱼灯制作活动 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5] 文化传播价值 - 汉服作为文化载体 为外国游客提供了解中国的新窗口 形成文化碰撞热潮 [6][9] - 印度游客因汉服独特设计产生兴趣 在绍兴柯桥古镇主动体验古装拍摄 [3]
“赴一场汉服之约”爆火,洛邑古城做对了什么?
新华网· 2025-06-10 19:01
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 洛邑古城作为"汉服打卡地"异军突起,吸引大量游客,景区内汉服文化氛围浓厚[1] - 文旅发展思路从"资源为王"向"创意为王"转变,注重文化体验和创意内容[7] - 社会治理思路从"末端应对"向"前端治理"转变,提前规范市场行为[7] 景区运营数据 - 洛邑古城占地160余亩,年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2] - 景区周边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1000余家汉服体验店[2] - 洛阳市老城区2024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辖区有5个A级景区[2] 汉服产业带动效应 - 老城区汉服商家从18家激增至1100余家,直接带动就业超3万人[2] - 辖区392家民宿平均入住率超70%[2] - 老城区培训包括妆造师在内的文旅服务人员近万人次[9] 市场规范措施 - 对跟拍摄影师进行登记、培训、编号、发证,明码标价、亮号经营[4] - 设立"先试拍、后付费"规则和"不满意、先赔付"机制[4] - 推动汉服租赁行业签订标准合同文本,加强信用监管[7] 游客服务提升 - 开放洛邑古城夜场,延长夜间亮灯时间[9] - 协调公交集团延长运营服务时间[9] - 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开放,新增2000余个停车位[9]
氤氲烟火气 繁华许都景——看曹魏古城如何延长夜经济链条
河南日报· 2025-05-12 08:02
"作为全省首批省级夜经济集聚区,曹魏古城去年接待游客逾600万人次,已成为许昌三国文化旅游的网 红景点以及许昌夜经济的强劲引擎。"许昌市曹魏古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这里,游客 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三国文化氛围,还能体验到吃喝玩乐购"一站式"的夜间消费乐趣。 围绕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夜间经济,许昌市有关部门坚持"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 消费"的理念,通过发放消费券、绘制夜市地图、丰富夜间文旅产品供给、精心打造消费场景等方式, 激活消费潜能。曹魏古城及周边的曹魏不夜城先后举办了荷花艺术节、夜游美食节等活动,通过丰富多 彩的活动吸引游客。同时,他们积极与许昌护城河的夜航船项目对接,形成许昌市区夜游古城线路,进 一步拉长了曹魏古城"文商旅"融合的夜经济链条。 5月10日20时许,夜幕下的许昌曹魏古城中轴步行街,璀璨灯火映照着青石板路,街道两旁的建筑古香 古色,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汉服少女衣袂飘飘,非遗集市人声鼎沸,三国历史符号转化为可触可感的 消费场景。 曹操馆、文兴阁、杜康楼,灯火照亮了一间间汉风魏韵、形制古朴的门店。烧烤摊、大碗面、奶茶店, 诱人的色香味尽显烟火气。钧缘阁里,一件件钧瓷珍 ...
“五一”假期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旅游收入371.1亿元 这个文旅成绩单人气足
河南日报· 2025-05-07 07:12
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全省"五一"假期接待游客6450 3万人次 旅游收入371 1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 6%和4 8% [1] - 省外游客达2231 8万人次 同比增长21 42% 占比提升至34 6% 主要客源地为山东 河北 山西 广东 湖北 安徽 [4] 景区运营数据 - 游客量前五景区:清明上河园55 78万人次 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54万人次 万岁山武侠城49 3万人次 云台山39 57万人次 龙门石窟31 83万人次 [1] - 旅游收入前五景区: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1 49亿元 清明上河园0 75亿元 云台山0 73亿元 郑州方特欢乐世界0 69亿元 万岁山武侠城0 57亿元 [1] 文旅产品创新 - 实景演艺项目密集推出:洛阳《凤舞神都》展现盛唐文化 太行·红日演艺小镇《太行·红日》重现红旗渠精神 函谷关景区《函谷盛境》首创"水上铁花秀" [1] - 科技赋能体验升级:朱仙镇音乐公路串联文化地标 开封御河夜游项目运用声光电技术再现宋词意境 [2] - 文博展览受热捧:河南博物院VR体验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仓颉纪念展等带动全省文博场馆接待484 6万人次 [3] 消费场景拓展 - 汉服经济持续火热:洛邑古城 隋唐洛阳城等汉服打卡点日均人流量超万人次 [2] - 夜经济成效显著:焦作市打造多元夜间消费场景 许昌市三国文化主题活动带动古城巡游互动 [2] - 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信阳茶山民宿入住率达100% 栾川大峡谷漂流项目启动 老君山等景点带动周边住宿需求激增 [2] 文化惠民与非遗活化 - 全省开展线上线下惠民活动1 18万场次 国有院团基层演出982场 覆盖超千万人次 [3] - 非遗创新呈现:郑州阜民里街区打造沉浸式非遗手作空间 濮阳卫风市集展示麦秆画等传统技艺 许昌神垕古镇推出开窑盲盒体验 [3] 演艺市场多元化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单日安排超200场演出 形成全天候文化盛宴 [4] - 经典IP创新演绎:《梁祝》《千年等一回》音乐会通过编曲重塑经典作品 [4]
“五一”外国游客蓉城“嗨购”清单曝光!全市离境退税额同比上涨121%,成都SKP上涨40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22:18
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其中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同比增长43.1% [1] - 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2.7% [1] - 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我国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上海、深圳、北京、成都等城市跻身热门目的地榜单 [2] 成都消费数据 - 成都全市离境退税办理量同比增长160%,退税额同比增长121% [2] - 成都全市线上线下消费总额545.3亿元,同比增长13.3% [2] - 成都SKP办理的离境退税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50%,其中"即买即退"占比41%,外国游客退税金额同比增长400% [1][2] 离境退税政策影响 - 商务部等6部门4月27日发布通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包括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下调起退点从500元至200元、上调现金退税限额至2万元 [4][5] - "即买即退"模式将退税环节前移至商场,游客购物时即可拿到退税款用于二次消费 [5] - 政策优化后外国游客在成都SKP等商场购买的退税物品中箱包、手表、服装、珠宝首饰等商品占比达91% [3] 行业专家建议 - 建议将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如大疆无人机、华为设备)和非遗手工艺品纳入退税目录,创造新消费增量 [5] - 提出建立区域退税联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商圈退税额度合并计算 [6] - 建议设计消费激励闭环,如退税积分兑换跨商圈优惠,提升客单价和停留时长 [6]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拓展"即买即退"物理覆盖范围至机场免税店、重点景区商店,消除消费场景断点 [7] - 建议建立弹性商品清单机制,定期纳入新兴品类如汉服体验、国潮美妆 [7] - 提出将退税政策与文旅资源深度绑定,例如购买三星堆联名文创可享更高退税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