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

搜索文档
“揭榜挂帅”欲破食品安全困局
消费日报网· 2025-07-04 10:43
食品安全监管创新 - 市场监管总局推出《食品补充检验方法"揭榜挂帅"工作方案》,通过开放申报打破地域、单位、专业壁垒,鼓励跨学科团队协同解决掺杂掺假物质检测、非法添加行为判定等难题 [1] - 新机制整合高校科研潜力、企业实战经验和民间检测机构视角,形成多维度技术攻坚态势 [1] - 传统监管面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困境,不法商家利用新型化学物质逃避检测,检验方法滞后制约追责效果 [1] 消费市场影响 - 电商平台调查显示超六成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优先查看检测报告,近四成用户因安全问题减少外卖消费 [2] - 公众对食品工业存在信任危机,"科技与狠活"调侃反映消费信心受挫 [2] - "揭榜挂帅"机制通过快速转化科研成果为监管工具,旨在重建消费者与市场信任纽带 [2] 治理体系构建 - 需建立"检测—执法—惩戒—教育"全链条治理体系,对违法添加实施顶格处罚 [2] - 计划建立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强化失信惩戒,结合新媒体开展添加剂科普宣传 [2] - 技术突破将直接应用于监管实践,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溯源获取科技保障的食品安全信息 [2] 行业发展趋势 - 食品安全问题呈现技术化、隐蔽化特征,如罂粟壳粉末添加、违禁药物奶茶等新型造假手段 [1] - 科研与消费需求共振催生监管创新,实验室技术与厨房安全需求形成化学反应 [3] - 行业期待通过技术攻坚培育更多"火眼金睛",实现科技温度与监管诚意的双重保障 [3]
海关总署:即日起恢复部分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进口,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潟县、长野县、埼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0个都县除外。
快讯· 2025-06-29 22:18
海关政策调整 - 中方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 前提包括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结果未见异常 且日本政府承诺保障质量安全 [1] - 恢复进口范围不包括福岛县、群马县等10个都县的水产品 [1] 进口企业要求 - 日本输华水产品企业需符合中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 [1] - 已暂停进口的水产品生产企业需重新申请在华注册 注册后生产的产品方可输华 [1] - 食用水生动物养殖和包装企业也需重新申请注册 完成后方可开展贸易 [1] 进口申报要求 - 日本水产品进口需提交日本官方卫生证书、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明和产区证明 [1] 监管措施 - 海关将对日本输华水产品实施严格监管 发现不符合中国法规或标准时将采取控制措施 [2] 政策废止 - 海关总署2023年第103号公告同时废止 [3]
数据看五年食品安全形势,全链条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贝壳财经· 2025-06-26 18:06
食品安全总体形势 - 2021-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连续保持在97%以上,2024年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9.2%,消费者投诉举报增速实现五年来首次大幅下降 [1][3][39] - 粮、油、肉、蛋、奶等五大类食品2023年抽检合格率首次全部超过99%,其中乳制品和蛋制品合格率分别达99.87%和99.86% [3][6]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12类食品连续三年抽检合格率超99%,保健食品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 [1][6][30] 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占比从2021年26.38%升至2023年37.66%,成为不合格首要因素 [7][10] - 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占比波动上升,2023年达13.08%,2024年成为不合格首要因素(占比34.84%) [7][12][19] - 微生物污染占比连续三年下降,从2021年22.40%降至2023年18.81% [7][15] 重点品类抽检情况 - 餐饮食品连续三年为不合格率最高品类(2021-2023年不合格率6.84%-8.07%),餐饮具是主要问题细分项 [6] - 2024年特殊膳食食品不合格率最高达26.23%,调味品、水果制品、糕点不合格率均为7.38% [19][24][26] - 婴幼儿配方奶粉和食糖不合格率最低(<1%),酒类、饼干、蜂产品不合格率<2% [19][26] 新业态监管动态 - 2024年网售食品不合格批次占比38.93%,其中食品添加剂滥用占不合格项目的50%以上 [20][32] - 2025年专项抽检显示直播带货等新渠道不合格产品中,食品添加剂问题占比近40% [32][33] - 监管部门计划2025年部署600余万批次抽检任务,重点加强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覆盖 [31] 政策与标准更新 - 2025年2月实施的食品添加剂新国标(GB 2760-2024)禁止在面包糕点中使用脱氢乙酸等防腐剂 [35][36] - 新国标实施后专项抽检307批次中仍检出2批次违规使用脱氢乙酸的酱腌菜和糕点(不合格率0.65%) [36] - 《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提出21项措施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 [2][39]
紧盯民生关切 筑牢食安防线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聚力实事办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食品网· 2025-06-26 16:19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 镇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以"零容忍"态度推进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关键环节规范市场秩序[1] - 针对肉类安全开展专项检查,核查96家次经营主体的检验检疫证明和进货渠道,发现问题32个并下达30余份整改通知书[1] - 深入140余家农村市场清查假冒伪劣食品,重点查处"三无"和过期变质食品,整改46项安全隐患[1] 监管机制建设 - 建立"检查、整改、回头看"闭环监管机制,实行台账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2] - 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压实经营者责任,并与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2] - 采取突击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保持高压态势[2] 社会共治措施 - 通过典型案例曝光和"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提升经营者守法意识和消费者维权能力[2] - 公开整治成效回应群众关切,食品安全诚信经营环境明显改善[2] - 将继续以"四个最严"要求深化专项整治,提升群众获得感[2]
新华鲜报丨补监管短板!食品安全法“小切口”修改
新华社· 2025-06-24 19:17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核心内容 -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首次审议 采取"小切口"模式 重点聚焦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监管 [1] - 修法旨在补齐监管短板 释放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信号 [1] - 当前急需解决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问题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监管问题 [5] 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 - 全国有1.6万多辆罐车从事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 食品安全隐患大 [6] - 修正草案拟对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实行许可制度 要求取得准运证明 [6] - 新增具体规定包括明确发货方、收货方、承运方义务 禁止伪造运输记录等单据 [6] - 加大对未经许可运输及未按要求贮存运输装卸行为的处罚力度 [6] - 专家指出修法亮点在于明确运输硬件条件、过程控制要求及严格罚则 [7] 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监管 - 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 与婴幼儿配方乳粉同等监管 [8] - 国内市场对婴幼儿配方液态乳需求增长 目前主要依赖进口产品 [8] - 婴幼儿配方液态乳品质控制风险高于乳粉 国内企业已开始研发试制 [8] - 修正草案要求生产企业按注册配方工艺生产 违法生产将担责 [8] - 专家表示修法体现对新业态"监管规范与促进发展并重"原则 [8] 修法背景与意义 - 食品安全法2009年施行后历经2015全面修订及2018、2021两次修正 [5] - 当前处于食品工业转型和消费升级关键阶段 公众食品安全关注度提升 [9] - "小切口"修法彰显食品安全"零容忍"立场 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 [9]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 补齐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短板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11:00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核心内容 - 针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监管漏洞提出修正草案 重点解决准入门槛低和处罚偏轻问题 [1] - 全国现有1.6万多辆罐车从事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 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 [1] - 修正草案包含3条主要规定 涉及运输监管 产品注册和违法惩处 [1][2] 重点液态食品运输监管 - 要求道路运输经营者取得准运证明 明确发货方 收货方和承运方义务 [2] - 规定运输容器必须专用并及时清洗 禁止装运非食品物质 [2] - 禁止伪造变造运输记录和清洗凭证等单据 [2] - 将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重点液态食品目录和具体管理规定 [2] 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管理 - 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 要求按注册技术要求生产 [2] - 违法生产企业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 违法行为惩处措施 - 对未经许可从事重点液态食品运输设定严格法律责任 [2] - 加大对食品贮存 运输和装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2]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预制菜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食品安全规范是预制菜行业政策的主线”
前瞻网· 2025-06-20 14:11
行业政策要点 - 中国预制菜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展现出巨大潜力,国家重视对市场的管理与引导,聚焦食品安全监管、产业园区规划及消费促进三大方向 [1] - 食品安全监管是行业底线,要求企业建立完善追溯体系,确保菜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 - 政府推动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以提升竞争力,同时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村经济 [2] - 冷链设施建设是保障预制菜品质的关键,政府大力提高冷链覆盖率以稳定运输储存过程中的质量 [2] - 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开发多样化、营养化产品,并通过消费宣传推广活动培育居民消费观念,激发市场潜力 [2] 国家层面政策汇总及解读 - 国务院、商务部等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规范行业发展,内容涵盖食品安全管理、生产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完善等 [5] - 农业农村部2025年3月发布《"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通知》,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添加违禁药物行为 [6]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2024年3月联合发文,要求预制菜企业严控原料质量,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加强生产许可审查 [6] - 国家发改委2023年7月提出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 [7] - 工信部等2023年7月推动食品工业预制化发展,鼓励传统食品工业园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集聚 [7] - 国务院2021年11月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目标2025年建成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网络 [8] 国家层面发展目标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2024年3月明确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质量标准 [11] - 加强生产许可管理,修订审查细则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实施分类许可和严格现场核查 [11] - 鼓励企业联合科研单位攻关气调保鲜、风味复原等技术,减少营养成分损失 [11] - 支持研发原料预处理关键设备,提升智能化加工水平,推广应用先进包装与仓储物流技术 [11] 地方层面政策汇总 - 山东省目标2025年培育10家以上百亿级预制菜领军企业,给予上市企业最高200万元奖补 [13] - 安徽省规划2025年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2030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000亿元 [13] - 广东省布局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打造肇庆高要产业高地、湛江水产美食之都等特色集聚区 [15] - 河南省目标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制定团体标准20个以上 [15] - 湖南省计划2025年预制菜加工产值达700亿元,培育1亿元以上企业50家 [17] - 福建省支持建设元洪预制菜产业园、沙县小吃产业基地等,打造全国知名产业高地 [17] 地方层面发展目标 - 四川省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支持第三方开展口味、营养评价活动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19] - 云南省目标2025年餐饮业营业额突破2000亿元,培育营收过亿元滇菜企业20家 [19] - 贵州省重点开发酸汤鱼、辣子鸡等黔味预制菜系列,推动黔菜成为全国知名菜系 [19] - 辽宁省分档建立企业培育库,重点扶持阿雷食品、禾丰食品等形成雁阵型产业 [19]
超三千人次参与朝阳区食品安全“点检”,这些品类消费者普遍关注
新京报· 2025-06-20 12:40
食品安全监管创新 - 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推出"小厨安"食安监管"AI·云大脑"分析系统,通过AI智能识别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摄像头实现后厨违规操作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覆盖全时段全场景 [1] - 建外地区185间明火作业后厨已应用该系统,AI镜头可捕捉11类风险行为,告警率环比降低6 6%-78% [2] - "你点我检"服务上线以来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消费者最关注鸡蛋、酱油、猪肉等23大类食品,112批次抽检均合格 [1][2] 科普宣传活动 - 开放日设置"食安知识盲盒""食安大侦探"等互动环节,并邀请专家科普电表工作原理及节电技巧,破解"电表跑得快"等谣言 [1][3] - 工作人员现场演示用手机识别"鬼秤"骗局,提升市民计量安全意识 [3] - 活动周将持续推进食品安全、计量安全知识进社区、学校等场所,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 [3] 技术应用成效 - "AI·云大脑"系统推动餐饮安全监管从人防向技防升级,实现非现场监督整改 [1][2] - 该系统使小餐饮经营环境进一步规范,风险行为告警率最高下降78% [2]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筑牢旅游市场食品安全底线
中国食品网· 2025-06-17 16:47
食品安全监管行动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文旅局和兴鼎公司对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市场食品安全进行重点检查,旨在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并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1] - 检查重点包括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辅料进货查验、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制止餐饮浪费、禁止经营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等方面 [1] - 今年以来在大型景区共开展宣传咨询活动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培训从业人员100余人次 [1] 监管措施与手段 - 采取综合监管执法、行政监督等措施,结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的落实 [2] - 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食品快检为手段,全面排查旅游景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2] - 对排查的安全隐患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 [2] 宣传与培训 - 在乌苏驿等旅游景点设立食品安全宣传咨询台,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1] - 对食品经营单位、民宿负责人及食品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1]
市场监管总局:3605批次冷冻饮品抽检合格率超99.5%
快讯· 2025-06-13 08:04
市场监管总局:3605批次冷冻饮品抽检合格率超99.5%,记者今天了解到,夏季来临,冰糕、冰棍、冰 激凌等冷冻饮品进入传统的消费旺季,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冷冻饮品日常监管和抽检监测力度,今 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对冰糕、冰棍、冰激凌等冷冻饮品微生物、质量指标、食品添加剂、重金 属等4类29个项目开展监督抽检360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8批次,不合格率0.499%,不合格项目主要 是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冷冻饮品总体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向好。此外,市场监管总局就夏季冷冻饮品可 能存在的微生物超标、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不规范等风险隐患,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持 续强化冷冻饮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督促冷冻饮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抽检发现的不 合格食品,要立即督促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及时控制产品风险;对日常 监管、飞行检查等发现的冷冻饮品相关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 法权益。(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