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

搜索文档
市场监管总局: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取消“仅退款”、解除“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
新华财经· 2025-08-22 13:44
平台经济监管政策框架 - 平台经济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 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但存在流量优先、算法滥用、竞争失序等风险[1] - 构建鼓励创新与规范发展并重的政策体系 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等规则[1] - 推动《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配套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1] 执法行动与数据成效 - 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查处涉网案件10.5万件[2] - 重点治理直播电商乱象 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重大案件[2] - 要求平台取消"仅退款"、解除"自动跟价""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 规范外卖平台促销行为与竞争方式[2] 企业合规引导措施 - 出台指导意见推动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 完善合规管理机制[2] - 在"6·18""双十一"等关键时段发布合规提示 试点政务数据比对服务协助平台清退违规主体[2] - 常态化与平台/商户/骑手/主播等主体沟通 提供针对性指导[2] 未来监管方向 - 坚持监管规范与促进发展并重原则 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2] - 提升预防式、穿透式监管能力与水平 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2]
净化网络市场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三管齐下”
人民网· 2025-08-22 13:42
三是将服务"送上门"。出台《关于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引导平 台完善合规管理机制。围绕重大活动及"6·18""双十一"等重要时段,发布合规提示,引导平台规范促销 经营行为。试点向平台提供政务数据比对服务,帮助平台有效拦截、及时清退违规主体。常态化开展与 平台、商户、外卖骑手、主播等各方主体的沟通交流,听诉求、给指导,让监管更有温度。 一是把规矩"划清楚"。把握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的平衡点,构建促进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创新发展的政策 体系。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等规 则,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推动《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配套出台《关于平台经济领 域的反垄断指南》《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明确平台经济领域竞争规则。成立全国平台经济治 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行业自律。 二是对乱象"出重拳"。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共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 454.1万条,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突出强化直播电商乱象治 理,加大违规行为监测处 ...
市场监管总局:划规矩、治乱象、送服务,引导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22 12:25
平台经济监管政策框架 - 构建促进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包括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等规则 [1] - 推动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 配套出台《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 明确平台经济领域竞争规则 [1] - 成立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加快制定相关国家标准 强化标准引领和行业自律 [1] 网络市场执法行动成效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 [2] - 突出强化直播电商乱象治理 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直播电商领域重大案件 [2] - 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 解除"自动跟价""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 提升收费合理性和透明度 [2] 平台企业合规管理引导 - 出台《关于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 引导平台完善合规管理机制 [2] - 围绕重大活动及"6·18""双十一"等重要时段发布合规提示 引导平台规范促销经营行为 [2] - 试点向平台提供政务数据比对服务 帮助平台有效拦截并及时清退违规主体 [2] 常态化监管机制建设 - 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原则 不断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 [2] - 持续提升预防式 穿透式监管能力和水平 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 常态化开展与平台 商户 外卖骑手 主播等各方主体的沟通交流 通过听诉求和给指导提升监管温度 [2]
市场监管总局:督促全面取消“仅退款” 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案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1:33
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 平台经济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 过去五年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1] - 流量优先 算法滥用 竞争失序等潜在风险影响平台经济健康发展[1] 监管政策体系构建 - 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等规则提升监管执法效能[1] - 推动《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 配套出台《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明确竞争规则[1] - 成立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加快制定国家标准强化标准引领[1] 执法行动成效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2] - 强化直播电商乱象治理 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重大案件[2] - 督促平台取消"仅退款" 解除"自动跟价""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 提升收费合理性和透明度[2] 平台合规管理引导 - 出台指导意见推动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 完善合规管理机制[3] - 在重大活动及"6·18""双十一"等重要时段发布合规提示 规范促销经营行为[3] - 试点向平台提供政务数据比对服务 帮助拦截清退违规主体[3] 行业生态建设 - 要求外卖平台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参与竞争 共建良好生态[2] - 常态化开展与平台 商户 外卖骑手 主播等各方主体沟通交流 听取诉求给予指导[3]
市场监管总局:督促全面取消“仅退款”,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案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2 11:32
将服务"送上门" 出台《关于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引导平台完善合规管理机制。 围绕重大活动及"6·18""双十一"等重要时段,发布合规提示,引导平台规范促销经营行为。试点向平台 提供政务数据比对服务,帮助平台有效拦截、及时清退违规主体。常态化开展与平台、商户、外卖骑 手、主播等各方主体的沟通交流,听诉求、给指导,让监管更有温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把握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的平衡点,构建促进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出台《网络交易 监督管理办法》《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等规则,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配套出台《关于平台 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明确平台经济领域竞争规则。成立全国平台 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行业自律。 对乱象"出重拳" 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共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责令停止平 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突出强化直播电商乱象治理, ...
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的原则 不断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1:08
每经AI快讯,据中国网直播,8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邓志勇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下一步,将继续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的原则,不断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持续提升预 防式、穿透式监管能力和水平,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反内卷”新规落地!
经济网· 2025-08-22 09:59
政策实施背景与要求 - 国务院于6月20日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要求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与收入信息等涉税数据 [1] - 平台企业需在2023年7月首次报送平台域名、业务类型、运营主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名称等基本信息 [1] - 税务部门通过"点对点"宣传辅导、制定配套操作公告及形成应报送企业名单等措施推进合规执行 [1] 政策目标与行业影响 - 新规旨在遏制平台"刷单炒信""内卷式无序竞争"等乱象,破解地方违规利用平台招商引资问题,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通过涉税信息共享实现部门协同监管,加强对平台内不当经营行为的及时发现与管控,促进经营主体合规发展与有序竞争 [2] - 2019年电子商务法已提出平台涉税信息报送义务,但缺乏具体操作细则,此次新规填补了执行层面的空白 [2] 对企业税负的实际影响 - 国家税务总局试点表明超90%平台内经营者为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的中小微企业,本身享受税收优惠,税负不会因新规变化 [3] - 平台上市公司仅增加程序性合规动作,不涉及经营模式、收入成本或净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调整 [3] - 此前隐匿收入的经营者将按实际收入依法纳税,税负恢复至正常水平,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3] 信息报送具体时间与内容 - 平台企业需于季度结束后次月内报送上季度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收入信息,2023年10月将首次执行季度报送 [4][5] - 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的从业人员若享受税收优惠或无需纳税,可豁免收入信息报送 [5] - 已通过扣缴申报或代办申报填报的涉税信息无需重复报送 [5] 税务部门配套执行措施 - 税务部门升级信息系统并优化服务,通过试报辅导统一报送口径、标准与方法 [5] - 将持续推进全国执法标准统一,协同纠治平台违规招商引资行为 [5]
王晓在西安市调研平台经济发展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8-21 08:32
平台经济发展政策导向 - 强调平台经济对稳增长、稳就业、促消费的重要作用 [2] - 要求深化数实融合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2] - 提出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 [2] 企业调研与创新实践 - 调研陕西能源化工交易所、蚂蚁集团西北双中心、京东集团陕西总部三家企业 [1][2] - 关注企业数据领域合作、新兴技术应用、消费场景创新等情况 [2] - 支持消费平台企业深挖市场潜力、扩大消费需求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要求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趋势 [2] -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和迭代运用 强化数据、技术、设施等有效供给 [2] -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场景创新 [2]
人民网三评“外卖大战”之二:为什么“卷”,“卷”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8-19 11:00
平台竞争模式分析 - 平台内卷本质是市场结构变化、消费行为变迁及平台增长内生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 - 市场供给趋同导致竞争聚焦价格层面[1] 对商家的影响 - 订单倍增引发原材料和人力剧烈波动带来管理挑战[1] - 未能及时调整应对会导致高昂成本[1] - 出现增量不增收的情况[1] 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 价格竞争无法倒逼商家提升供给质量或水平[1] - 不利于市场创新[1] - 平台线下履约队伍准备不足会导致不良消费体验和舆情[1] 可持续发展路径 - 以价格比拼为核心的外卖大战不可持续[1] - 需跳出低价陷阱并告别内卷式竞争[1] - 构建以技术效能与制度创新为核心的新平衡实现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1]
从算力到应用:港股“科技七巨头”如何接棒AI浪潮第三阶段?
搜狐财经· 2025-08-18 19:46
横向对比:显著低估 - 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约25.8倍,较纳斯达克100指数折让约20%,中美科技龙头估值差达10-20倍,腾讯和阿里动态PE不足20倍远低于美股同类企业 [5] - 恒生指数整体PE为10.2倍,低于标普500的22.3倍和日经225的18.6倍,科技板块估值优势更为突出 [5] - 港股科技股因稀缺性和流动性差异,估值普遍低于A股同类型企业,存在跨市场套利空间 [5] 纵向历史:处于低位区间 - 恒生科技指数PE处于近五年分位数的8%,显著低于历史中位数,互联网板块估值泡沫已充分消化 [5] - 部分龙头股如阿里巴巴和百度因AI业务转型,估值中枢正从消费股向科技成长股切换,但股价尚未充分反映技术升级潜力 [5] 驱动因素:修复与成长双逻辑 - 2025年Q2腾讯和联想等企业财报超预期,显示降本增效成果,AI商业化加速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5] - 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叠加政策支持,科技企业基本面边际改善 [5] - 南向资金2025年累计净买入超3000亿港元,港股科技ETF年内涨幅近40%,反映资金配置需求 [5]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美元走弱,推动全球资金增配新兴市场,港股作为离岸中国资产直接受益 [5] 结论:战略性配置窗口已至 - 港股科技板块兼具低估值、高成长和政策催化三重优势,是中长期资金布局的理想选择 [5] - 当前估值水平隐含较高安全边际,若盈利增速兑现,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6] - 建议关注恒生科技ETF和港股通科技指数基金,以及AI算力、平台经济和硬科技细分龙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