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

搜索文档
2025版中国影视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3 13:42
行业概述 - 中国影视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 呈现多元化发展与结构性调整并行态势 [3] - 2024年中国生产电视剧115部 同比下降26.28% 生产故事影片612部 同比下降22.73% 生产科教/记录/动画和特种影片261部 同比增长45.81% [3] - 影视产业链上游包括内容创作/人力/物资/资金 中游为制作环节 下游为播映与消费环节 [6] 市场表现 - 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类型片深度融合 《长津湖》《流浪地球2》等实现工业化突破 [3] - 剧集市场向精品化转型 《漫长的季节》《三体》等作品收获口碑流量双赢 [3] - 影视企业区域集中性明显 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北京/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 [9] 产业链分析 - 内容创作源头是创意 需具备吸引力/独特性和市场潜力 [6] - 人才资源包括主创团队/演员阵容/技术团队 采用"流量明星+实力派"组合平衡商业价值与演技 [6] - 资金筹措渠道包括政府补贴/影视基金/众筹与预售等 [6] 竞争格局 - 电影市场竞争结构分析显示院线差异化竞争策略重要性 [24] - 电视剧行业竞争程度分析显示制作产业格局正在重塑 [24] - 电视剧产业"向网而生"渐成趋势 需提升整体竞争力 [24] 发展趋势 - 2025-2031年预测显示电影产业将保持增长态势 [27] - 电视剧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指向内容精品化方向 [27] - 市场盈利预测显示行业整体向好 [28] 重点企业 - 报告涵盖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华录百纳/中视传媒/电广传媒/新文化传媒/广电网络/光线传媒等上市企业分析 [25][26][27][28] - 企业分析包括基本情况/主营业务/经营情况/竞争优势/发展战略等维度 [25][26][27][28]
全球顶级影视后期公司DNEG 360亚洲总部落户东莞,曾制作《盗梦空间》《黑暗骑士》特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0:47
项目签约与落户 - 亚太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影视基地项目(DNEG360×Dimension虚拟制作影视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东莞市厚街镇 [1] - DNEG 360亚洲总部签约落户东莞 定位国内头部文化企业 计划投资逾5亿元 占地面积约91亩 旨在打造约9万平方米影视特效基地 [3] - 项目将打造高科技影棚、办公展示、酒店住宿于一体的影视特效基地 核心影棚面积达1.5万平方米 [3] 项目预期效益 - 预计年吸引游客及影视剧组超50万人次 为东莞城市文化和高新产业带来新发展机遇 [3] - 将发挥产业链集聚效应 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 形成影视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3] - 通过打造"影视+旅游"体验区 促进技术转移与创新 吸引国内外顶尖特效师和技术人才 [6] 公司背景与优势 - DNEG 360由Dimension Studios与DNEG特效公司联合成立 在虚拟制作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 Dimension Studios在虚拟制作领域深耕二十余年 是行业全球领先的创新者 [3] - DNEG特效公司成立于1998年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是全球顶尖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基地之一 [4] - DNEG近十年获得7座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参与制作《哈利波特》《盗梦空间》等好莱坞大片 [4] 公司运营特点 - 采用"World Sourcing"全球分工协作体系 通过跨时区工作提升项目推进效率 [5] - 拥有自主研发团队 开发专用特效软件和内部工具 这是持续获得好莱坞订单的重要原因 [5] - 正在开发科幻系列电影《HUMANOID》 第二部预计明年下半年在东莞基地取景拍摄 [5] 行业影响 - 东莞正从制造业城市转型为影视产业新兴力量 多部影视作品在东莞取景拍摄 [1] - 项目将促进影视数字创意产业集聚 形成产业链闭环 提升城市知名度与产业竞争力 [6]
猫眼娱乐(01896.HK)公布2024年度业绩:电影与现场娱乐双丰收,未来三年股息政策明确
格隆汇· 2025-05-23 10:20
公司业绩与股息政策 - 2024年收益达到人民币40.82亿元,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32港元 [1] - 公司目标为2025-2027年分派不少于当年股东应占溢利的20% [1] - 公司保持收入结构优化且持续盈利,致力于提升股东回报 [1] 娱乐内容服务 - 2024年参与上映国产影片63部,累计票房约人民币232亿元,数量及覆盖率创历史新高 [2] - 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影片中参与8部,其中6部为主控宣发 [2] - 作为领先的电影宣传发行方,服务行业并提升头部影片参与深度 [2] 在线娱乐票务服务 - 线下演出总收入和GMV创历史新高,演唱会GMV同比增长约90% [3] - 服务张学友、陈奕迅、周杰伦等国内头部艺人及Kanye West等国际艺人演出 [3] - 本地演出覆盖率提升,地方曲艺剧目GMV同比增长约90%,发放消费券数百万张带动GMV增长逾千万 [3] - 境外业务覆盖港澳地区(如《澳门2049》项目)及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与当地APP建立深度合作 [3] 广告业务与科技应用 - 广告业务深化互联网平台合作,直播营销全案服务带动逾千万商业化收入 [4] - 内容矩阵粉丝累计超8000万,拓展下沉受众触达场景 [4] - 自主开发AI影视创作软件,实现智能剧本解析等功能,提升创作效率 [4] - 与多家AI公司合作探索动画制作、视觉故事等领域的技术应用 [4]
猫眼娱乐(1896.HK):公司业绩受电影大盘疲软影响 市场覆盖率及核心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格隆汇· 2025-05-23 10:2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40.82亿元,同比减少14.19% [1] - 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减少80.02% [1] - 经调整净利润3.10亿元,同比降低69.9% [1] 收入结构 - 娱乐内容服务业务收入19.6亿元,同比减少14.8%,占总营收48% [1] - 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收入19.22亿元,同比降低14.9%,占总营收47.1% [1] - 广告服务及其他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1.2%,占总营收4.9% [1] 娱乐内容服务 - 2024年参与已上映国产影片63部,主控发行36部,累计票房232亿元 [2] - 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影片中参与8部(主控宣发6部) [2] - 主控/出品影片包括《飞驰人生2》《一闪一闪亮星星》《年会不能停》等 [2] 2025年内容储备 - 首部3D动画《时间之子》定档2025年5月30日 [2] - 参与出品/发行《小妖怪的夏天》等动画电影 [2] - 已定档影片包括《水饺皇后》《猎金游戏》《长安的荔枝》《熊猫计划2》 [2] 线下演出市场 - 2024年线下演出总出入和GMV创新高 [3] - 服务国内外头部艺人包括张学友、陈奕迅、Kanye West等 [3] - 自营票务平台uutix拓展港澳项目如《澳门2049》《ComplexCon Hong Kong》 [3] 技术及数据服务 - "猫眼专业版"覆盖北美、日韩、英国、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市场 [3] - "猫眼研究院"为影片提供深度数据服务 [3] - 探索"AI+影视"合作场景以打开新增长空间 [3]
山东出台措施鼓励微短剧创作 单部最高可获100万元资金奖励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5:36
微短剧行业政策支持 - 山东省推出《山东省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和《山东省推动"微短剧+"创作计划工作方案》,引导微短剧创作提升 [1] - 每年策划推出一批精品微短剧,建立重大主题微短剧剧本项目库和跟踪指导机制 [1] - 实施"微短剧+"系列创作计划,包括"微短剧+文旅""微短剧+科技""微短剧+教育"等跨界融合模式 [1] 微短剧产业激励措施 - 单部微短剧最多可获得100万元资金奖励,鼓励市县出台扶持政策 [2] - 打造微短剧摄制地和拍摄取景地,优化影视基地功能,提升配套服务能力 [2] - 首批山东省微短剧摄制基地共九个,分布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地 [2] 微短剧技术应用与创新 - 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在微短剧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的全链条应用 [2] - 支持高校、企业、园区建设微短剧技术创新实验室,促进摄制地与研发企业合作 [2] 微短剧与文旅产业融合 - 电视剧《南来北往》带动取景地潍坊坊茨小镇旅游收入超1.2亿元 [3] - 微短剧《当星光坠入花海》20天内带动烟台景区、餐厅消费超500万元 [3] - 纪录片《大泰山》播出后景区接待游客超860万人,创历年新纪录 [3] 行业生态与机构落地 - 山东省招引爱奇艺、优酷等头部机构和2900多家影视机构落地 [3] - 坚持"影视+文旅"战略,推动视听力量与文旅产业融合共生 [3]
搞影视,来广东!广东将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最高票房奖励300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5:27
广东影视产业政策发布 - 广东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5条重点举措,覆盖影视全产业链[1] - 政策旨在解决优秀影视产品数量不足、影响力有限、产业规模与经济地位不匹配等问题[1] - 广东电影票房连续23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广东出品电影票房达51.6亿,占全国国产电影票房的15.3%[1] 政策扶持措施 - 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扶持奖励最高达2000万元,电影票房奖励最高3000万元,获奖奖励最高800万元[2] - 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按最高1:1配套资助,鼓励市县叠加扶持[2] - 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落实大湾区企业15%所得税优惠,推动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 - 构建发行推荐、投资撮合、交易推广机制,资助中小成本电影发行,鼓励影视剧"出海"[2] - 对新建外景地、高新技术摄影棚等最高给予2000万元一次性扶持[2] 人才与服务保障 - 实施"繁星计划"等青年电影人才培养项目,支持高校影视学科建设,吸引各地人才来粤创业[2] - 成立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和21个市级协拍机构,形成"1+21"服务机制[3] - 上线"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提供18个拍摄基地、200多个取景点及协拍服务入口[3] 粤港澳合作 - 落实CEPA影视条款,推动合作项目机制化,对粤港澳合作项目给予同等扶持[3] - 支持港澳影视机构和人员来粤开展培训、考察等活动,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市场融通[3]
广东出台《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4:57
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 - 发挥广州、深圳双城引擎作用,沿珠江口两翼布局建设影视产业集聚区,形成"双核"驱动、多点支撑的产业带 [2] - 利用横琴、前海、南沙等大湾区合作平台的企业所得税15%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市发展影视产业链优势环节 [2] 影视创作选题库建设 - 建立选题信息交流机制,重点孵化历史、革命、传统文化、现实、未来科技等题材项目 [3] - 实施中小成本优秀影片扶持计划,鼓励文艺作品影视化改编和类型多样化 [3] 影视扶持激励机制 - 对国家级重点项目和广东省精品项目分阶段给予资金扶持,剧本阶段最高500万元,生产阶段合计最高2000万元 [4] - 票房奖励机制:故事片票房达1亿/5亿/10亿元分别奖励500万/800万/1000万元,每增加1亿追加100万,上限3000万 [5] - 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且收视率超2.4%奖励30万元/集,网络剧集均播放量超2000万次奖励8万元/集 [5] 影视产业体系完善 - 推动产业带规模化发展,重点引进头部制作企业、播出平台和技术开发企业 [7] - 建立数字资产库交易平台,对境外发行影片最高奖励500万元,出海微短剧最高补贴50万元 [8] - 资助特色院线建设,新建乡镇影院最高补贴60万元,VR放映单位最高补贴50万元 [8] 影视前沿科技应用 - 高新技术摄影棚建设最高扶持2000万元,影视科技试验项目最高扶持1000万元 [9] - 采用4K/8K/AI技术且票房达3000万元的影片奖励200万元,超高清播出电视剧奖励4万元/集 [9] 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合作 - 推动粤港澳建立产业互动、联合走出去机制,合拍项目享受同等扶持政策 [11] - 支持港澳影视机构和人员来粤开展培训、交流活动 [11] 影视人才引进培养 - 对国家级影视人才来粤创业提供场地支持,实施"繁星计划"建立青年人才库 [12] - 鼓励高校与影视机构合作培养人才,紧缺专业院校可获得项目补贴 [13] 影视拍摄服务体系 - 设立省级公益性拍摄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和协调服务 [14] - 规范影视配套服务企业管理,形成省市联动的"1+21"服务网络 [14]
创多个首次!“广东影视政策15条”出台,专家解读五大亮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4:51
政策概述 - 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广东影视政策15条"),涵盖院线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的全产业链扶持 [1] - 政策围绕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扶持激励机制等九大方面提出15项举措 [1] - 政策以全链条扶持、跨区域协同、高标准激励为核心,构建覆盖影视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 [1] 全产业链扶持 - 创作阶段: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最高给予500万元扶持;实施中小成本优秀影片扶持计划 [2] - 拍摄至播映阶段:前期扶持合计最高达2000万元;获得国家精品专项资金资助的可按1:1配套 [2] - 市场奖励:故事影片国内票房达1亿元奖励500万元(最高3000万元);纪录影片票房达1000万元奖励100万元(最高500万元) [2] - 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且收视达标最高奖励30万元/集;微短剧最高奖励50万元 [2] - 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的作品最高可获800万元奖励 [2] 粤港澳合作与产业布局 - 首次提出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发挥广州、深圳双核驱动作用,沿珠江口布局影视产业集聚区 [4] - 利用横琴、前海、南沙等区域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优化全省影视产业空间布局 [4] - 推动粤港澳影视人才、资金、技术、市场融通合作,对合拍项目给予同等扶持 [4] - 环珠江口区域是全国重要影视装备制造业中心,政策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5] 科技赋能与放映升级 - 资助影院差异化转型:乡镇新建影院最高资助60万元;更新先进技术设备最高资助50万元 [6] - 首次将影视制片基地和技术应用纳入扶持:新建外景地/高新技术摄影棚最高资助2000万元 [7] - 影视科技企业新技术试验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采用4K/8K/AI技术且票房达3000万元的影片奖励200万元 [7] - 对虚拟现实电影创作和放映给予资助(最高100万元),属省级政策首创 [7] 推广交流与人才培养 - 境外发行广东出品影片最高奖励500万元;出海微短剧最高给予50万元译制补贴 [9] - 资助参加国际影视节展和境外展映活动,培育观影氛围 [9] - 头部人才引进:提供场地支持和项目创作资助;鼓励头部影视平台在粤设立工作室 [9] - 实施"繁星计划"培养青年人才,支持高校影视学科建设 [9] 服务平台建设 - 设立广东影视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免费政策咨询、拍摄协调等服务 [10] - 形成"1+21"省市联动拍摄服务网络,解决剧组多头对接问题 [10] - "广东影视拍摄"小程序上线,首批发布18个拍摄基地和200多个取景点 [10] 行业影响 - 政策将促进广东影视产业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良性循环,提升整体产业氛围 [11][12] - 系统性支持将引导产业多元共生,尤其有利于中小成本项目和新兴题材创作 [3][12] - 政策务实高效的特点增强了行业信心,有望吸引更多影视人才和机构集聚广东 [3][10]
聚焦中外电影“双向奔赴”!法国戛纳举办多场电影对话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5-22 14:31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0日迎来多场中外电影对话活动,吸引来自各国的电影人参与交流。多位嘉宾表示,中国电影正 以更开放、更专业的姿态走向国际市场,赢得越来越多海外观众的关注。 "中国电影之夜"活动也在当天晚上亮相戛纳。出席活动的中国演员表示,期待用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电影国际化。 法国影评人 路易莎·普鲁丹提诺:中国电影的力量在于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这是中国电影的显著特点,也是独到之处,是中国电 影最具创新性的特征。 由中国电影基金会主办的"中外电影发行成功经验交流会"聚焦中外电影的"双向奔赴",探讨外语片在中国市场走热以及《哪吒2》《封神》等国产大 片出海成功的经验。法国资深电影发行人普格尼特表示,中国电影能在全球赢得认可,关键在于兼顾了艺术性与娱乐性。 法国资深电影发行人 鲍里斯·普格尼特:中国电影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无论在艺术性还是娱乐性上表现都很出色,我们希望多多发掘 中国的优秀电影,专注于中国电影在欧洲的发行工作。 法国影评人普鲁丹提诺表示,中国电影通过独特美学呈现真实且富有诗意的中国,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正被越来越多的国际观众理解。 在中国电影 ...
“国丝汉服月”展现服饰之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2 09:30
非遗主题集市汇聚汉服、绒花、丝网花、布料、首饰等商品,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游园打卡游戏中 融入了非遗技艺,玩家可以体验"清水丝绵"剥茧技艺、缫丝、织布,了解从抽丝剥茧到丝绸织造的过 程。 "国丝汉服月"活动现场。 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介绍,"国丝汉服节"已经连续举办八届,今年升级为"国丝汉服月"。6 月,将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办汉服主题活动。 在"雅士沙龙"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纺织技艺的数字化保护、非遗技艺在当代服饰设计中 的应用创新、年轻群体与传统手工艺的对话路径"三大议题展开对话。"银瀚论道"邀请多位国家级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分享经验心得。 "国丝汉服月"配套展览"不负古人不负卿——从《长安的荔枝》影视服饰设计说起",探讨当下影视 剧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守正创新。"汉服之夜"再现了《长安的荔枝》剧中的唐风服饰,并展示了 多家汉服研究团队的作品,观众可以看到宋代"影金绣"复原,还有融合夹缬、绞缬、苏绣等非遗技艺的 服饰。 本报电(博文)近日,2025"国丝汉服月"系列活动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本届"国丝汉服 月"以"天工霓裳"为主题,旨在展现汉服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非遗技艺的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