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AI

搜索文档
我的AI写作法:思考在人,表达靠AI
虎嗅· 2025-05-23 22:13
AI辅助写作的核心观点 - AI已成为内容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显著提升写作流畅性、趣味性和效率 [1][3] - AI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创作,其本质是辅助工具,关键仍在于使用者的思考与方向指引 [6][13][18] - 人与AI协同创作可产生更深刻的洞察,结合人类思考与AI能力可产出高质量内容 [17] AI在写作各环节的应用 语言优化 - AI擅长润色语言,提供精妙比喻和优化表达,例如将Manus比喻为"图书馆门外的学生" [23][24] - AI可检查错别字并标注,优化干瘪文字使其更生动形象 [57] 结构完善 - AI可补充和完善文章大纲,提升整体结构完整性 [26][27] - 通过"口述转文"方法,AI能将杂乱口述内容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章,构成最终内容的60% [32][34][35] 资料处理 - AI搜索智能体能快速梳理内容精华并提供原文链接,资料整理速度和质量远超人类 [37][38] - 各大AI厂商推出的Deep Research功能可提供更强大的资料收集能力 [45][46] 推荐AI写作工具与实践 基座大模型 - 推荐Claude 3.7 Sonnet和Gemini 2.5 Pro,中文写作能力强且无明显AI痕迹 [48][51] - 不推荐DeepSeek,因其幻觉率高且AI味较重 [48] 辅助工具 - 使用Typora保留AI生成的Markdown格式,支持emoji且简洁易用 [55][56] - 飞书文档适合存放最终稿件并分享,对Markdown支持完善且免费 [60][61] - Trae作为AI编程工具可自定义写作智能体,提供创意建议和上下文记忆 [62][64][81] 协作方法 - 设置智能体提示词明确协作目标,强调启发与优化而非代笔 [68][70][75] - 通过全局规则保持语言风格一致,如多用自然语言描述且易懂 [80] - 口述写作结合大纲提示可提升AI整理质量 [88][89] 行业发展趋势 - 当前大模型能力接近天花板,短期内难有质的飞跃,但已足够辅助创作 [91][92] - 未来可能出现更个性化、更懂创作者意图的AI助手,但人类思考仍是核心价值 [93][94]
深度|扎克伯格:AI眼镜是将技术与社交结合的最佳方式,10年后的某个时刻几乎每副眼镜都会变成智能眼镜
搜狐财经· 2025-05-21 11:56
Meta的AI战略与开源生态 - 公司推出LlamaCon开发者大会,专注于开源AI模型Llama的生态建设,与Connect大会形成差异化定位[8] - 开源策略源于移动时代受限于封闭平台的经验,认为开源能带来开发者生态的灵活性和创新活力[5][8] - Llama API定位为行业参考实现,按资本成本定价而非追求高利润,旨在降低开发者使用门槛[13][19] - 预测2025年开源将成为AI模型开发的主流方式,当前Llama 4已展现强适配性和可调性优势[9][56] 社交产品演进与内容生态重构 - 社交平台从"连接人与人"转向"发现引擎",算法推荐内容与消息传递形成飞轮效应[43][44] - 内容生态经历三阶段演变:用户生成内容→创作者内容→AI生成内容,未来将出现个性化内容爆炸[41] - WhatsApp等消息产品月活近30亿但商业化滞后,计划通过AI驱动的商业消息传递实现变现,泰国案例显示其GDP的2%通过该渠道交易[48][50] - Meta AI已覆盖10亿用户,强调个性化与语音交互,可解释算法逻辑并辅助社交关系管理[59][62] 广告业务的技术革新 - 广告系统向"终极商业代理"进化,企业仅需定义商业目标,AI全流程处理创意生成、投放与效果衡量[36][37] - 动态优化广告主目标受众策略,系统比广告主更擅长寻找潜在客户[37] - 预测数字广告占GDP比例将持续增长,AI驱动的内容创作无限扩展将改变行业格局[38][39] 硬件与元宇宙长期愿景 - 智能眼镜被视为未来AI交互的核心载体,预计10年内普及为标配设备,VR则定位为"未来的电视"[79][83] - Ray-Ban Meta眼镜已实现AI功能集成,演示产品Orion采用公开开发模式获取迭代反馈[85][86] - 元宇宙内容生产依赖生成式AI解决资产成本瓶颈,AR/VR设备与AI技术协同推进沉浸体验[52][83] 公司战略与反脆弱性 - 创始人控制结构保障长期投入能力,经济逆境中通过技术投入换取市场份额增长[73][76] - GPU资源优先配置给内容推荐和广告业务,AI基础设施投入与核心业务形成协同[23][26] - 垂直整合战略覆盖AI模型训练、硬件开发和产品应用全链条,强调端到端控制[33][79]
深度|扎克伯格:AI眼镜是将技术与社交结合的最佳方式,10年后的某个时刻几乎每副眼镜都会变成智能眼镜
Z Potentials· 2025-05-21 11:38
Meta的AI战略与开源生态 - 开源AI模型Llama是公司战略核心部分 旨在为行业提供可靠参考实现而非构建大规模商业[7][13][19] - 开源策略源于移动时代封闭平台教训 开发者更倾向可控定制方案避免API随意变更风险[8][9] - Llama API按资本成本定价 旨在降低开发者使用门槛同时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13][16][17] - 预测2025年开源将成为主流AI开发方式 当前已观察到中国模型DeepSeek等加入趋势[9] 社交平台向发现引擎的转型 - 社交互动模式从动态消息转向"发现引擎+私密群聊"的飞轮结构[41][42] - 内容分发经历三阶段演化:好友内容→创作者内容→AI生成内容 最终形成个性化内容爆炸[39] - TikTok竞争促使重新思考社交形式 消息应用成为深度互动主要场景[42][43] - WhatsApp月活近30亿但商业化不足 东南亚市场显示商业消息传递占GDP2%的潜力[45][47] 广告业务的重构路径 - 广告系统正向"终极商业代理"进化 企业只需定义目标无需提供创意或受众定向[33][34] - AI将彻底改变广告创意生产环节 实现近乎无限的自动化内容生成与测试[35][36] - 数字广告占GDP比例将持续扩大 因效率提升将覆盖更多传统广告无法触达的场景[36][37] 元宇宙与硬件战略 - 智能眼镜被视为未来主流AI终端 预计十年内所有眼镜将具备AI功能[76][77] - AR眼镜定位为下一代手机 VR设备将演变为沉浸式电视替代品[79] - 公开开发策略加速技术迭代 虽会暴露路线但能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81][82] 公司治理与反脆弱性 - 创始人控制结构保障长期投入能力 可承受短期股价波动进行战略投资[72] - 经济逆境中通过效率优化获得市场份额 历史显示ATT政策后竞争力反而增强[69][70] - GPU资源分配遵循严格机会成本计算 优先保障推荐系统等核心业务需求[24] AI原生业务布局 - Meta AI定位个性化生活助手 深度整合用户社交图谱与行为数据[55][58] - 四大商业化路径:广告优化→内容推荐→商业消息→AI原生服务[49] - 当前10亿月活用户基础主要来自WhatsApp等现有应用集成[67][68]
Sam Altman:最具杠杆效应的仍然是重大的算法突破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5-13 12:07
在AI的浪潮中,OpenAI无疑是聚光灯下的焦点。Sam Altman的分享,也往往能为焦虑的AI行业提供最佳实践者的前沿视角。 大模型商业化路径不明,创业者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少,AI的未来究竟是"赢家通吃"还是百花齐放? 在2025年的AI Ascent 2025峰会上,Sam Altman做了主题演讲 , 解 读了OpenAI 的生态定位、API 未来发展、语音与编程的战略核心,以及如何最终实现个性化的愿 景,并给出了他对未来几年价值创造热点的阶段性预测,试图用这些来回应这些困扰着整个行业的深层焦虑。 他认为: 我们认为,这次演讲提供了一个系统性审视这家顶尖AI公司战略意图与未来布局的难得窗口,因此锦秋基金( 微信公号锦秋集ID:jqcapital)对这个演讲做了梳 理: 01 OpenAI的起源与早期探索 市场与平台定位: OpenAI 的目标是将自己打造成为用户首选的 AI 订阅服务和主要交互入口。他们希望构建一个平台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不仅能激发巨大 的财富创造,赋能开发者构建各种应用,还能让 OpenAI 掌握关键的用户界面,例如未来的智能设备或操作系统。 API未来演进 : OpenAI 的核心 ...
联想发布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杨元庆:AI不卷人类,越用越聪明
新浪科技· 2025-05-07 10:39
"你用它用得越多,它就越懂你!"杨元庆表示,"天禧让你更聪明!"(文猛) 新浪科技讯5月7日上午消息,在今日举行的2025联想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上,联想集团董事长 兼CEO杨元庆在与"联想AI挚友"大张伟互动时表示AI正变得越来越强大,但他不会取代人类,未来AI 时代人类卷的是创造力,今后他会让人类天马行空,让AI负重前行。 会上,联想集团重磅发布面向个人与企业的"超级智能体"——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以创新突破加速混 合式AI的全面落地。凭借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三大核心能力,超级智能体将成为个 性化AI的超级入口,助力个人释放创造力,帮助企业激发新增长动能。 据杨元庆介绍,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具备三大核心功能: • 感知与交互:天禧实现了多模态感知和意图驱动的自然交互,比如当你用手机刷到朋友圈里有好友分 享的游记很吸引人,就可以用语音告诉天禧"这地方看起来不错,找时间去一趟"。天禧立即能激活智能 情境感知功能,识别出照片中的景点信息,根据你习惯的度假时间,以及日程表上的空闲时段,提出度 假时间候选,并通过自然交互确认你的精准意图。 • 认知与决策:天禧能调用跨设备数据所整合的个人 ...
Meta推出独立AI应用,正面挑战ChatGPT,社交巨头押注个性化AI革命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04:45
Meta发布独立AI应用程序 - 公司正式推出基于Llama AI模型的独立AI助手应用,包含"发现"信息流功能展示用户互动方式[1] - 新应用发布紧随Google和xAI之后,这两家公司近期分别为Gemini和Grok推出独立应用[1] - 公司将于周三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市场关注AI战略商业影响,股价午盘后涨幅1 05%[1] Meta AI发展历程与用户增长 - 公司2023年9月推出AI聊天机器人作为生成式AI数字助手,集成于现有应用中[3] - 2024年4月将Meta AI推至应用前台,取代Facebook Instagram WhatsApp和Messenger的搜索功能[3] - 截至2024年1月Meta AI月活跃用户达7亿,较2023年12月的6亿增长16 7%[3] 产品差异化与用户反馈 - 新应用利用社交数据优势提供个性化功能,如根据用户资料和互动内容生成回应,目前限美加地区[4] - 引入"发现"信息流功能允许用户分享AI使用方式,可能放大生成式AI趋势[4] - 用户反应两极分化:肯定个性化功能和语音交互潜力,批评隐私问题、地域限制及功能不完善[4][5][6] 社交媒体舆论 - X用户认为利用Facebook和Instagram数据是"狡猾"优势,但实际体验偏普通[5] - 网友吐槽"发现"信息流功能有潜力但体验不佳,暗示产品未完善[5][6] - 日文用户调侃"Meta要统治AI",反映对其市场野心的认知[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