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股市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沪指来到4000点,五大投资主题值得关注
中国基金报· 2025-11-06 19:0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在2025年展现出强劲的逆势上涨态势 截至2025年10月29日 以美元计价的MSCI中国指数年内涨幅达36.22% MSCI新兴市场指数也上涨了30.42% [1] - 尽管市场对中国股市的看法存在显著分化 但联博认为应超越短期情绪波动 以长期视野审视中国市场中蕴含的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1][3] - 投资者可关注五大投资主题 这些主题代表了未来数年有望重塑中国经济与商业格局的关键趋势 [4] 在波动中坚守长期视野 - 中国市场短期波动受情绪驱动 例如自四月以来美国贸易言论缓和吸引了国内散户资金流入 使经济疲软因素暂时退居次要地位 [3] - 长期投资布局的关键在于识别那些力量足以超越短期忧虑 并有望在未来数年重塑经济与商业格局的趋势 [3]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企业 - 中国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 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 中国制药企业正日益频繁地向全球药企进行知识产权授权 [5] - 医疗行业的政治敏感性相对较低 因为药品的终极目标是普惠全球 跨国企业寻求与中国科研人员合作以丰富研发产品线 这类合作能带来专利使用费收入 [5] - 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增强 Labubu角色风靡全球 其制造商预计2025年海外收入将首次超过国内收入 这突出了中国创新产品吸引全球消费者的能力 [5][6] 出口市场多元化的企业 - 尽管对美国贸易增速放缓 但中国的全球出口总额仍在攀升 主要得益于对拉丁美洲及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增长强劲 [8] - 贸易流向的多元化表明 那些专注于非美国市场的出口企业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投资机遇 [8] 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行业 - "反内卷"政策旨在应对过度竞争现象 保障家庭生活质量 缓解社会压力并推动经济更可持续地增长 [10] - 政策瞄准从太阳能 电动汽车企业到铜矿商 猪肉生产商等诸多上下游行业 这些领域因民营企业激增而出现产能过剩 [10] - 供给收缩有助于提升目标行业的价格水平和盈利能力 相关政策已导致制造业投资和贷款出现下滑 具备前瞻性的投资者可关注那些有望从更健康的产能格局 盈利改善及长期增长中受益的企业 [10] 提升国内市场份额的行业龙头 - 在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型至高质发展的背景下 金融科技 运动服饰和功能饮料等高增长行业中的本土龙头企业正逆势扩大市场份额 [12] - 例如某互联网科技龙头 凭借强大的本土品牌优势进军新能源市场 在家电制造 创新服饰 饮料制造等行业也有许多成功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的案例 [12] 公司治理改革下的机遇 - 与中国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相呼应 新政策强调推动上市公司加强治理和提升股东回报 [14] - 当前中国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 分红水平和股票回购规模均处于历史高位 股票回购已产生提升每股收益的积极效果 [14] - 那些公司治理水平超出市场预期的企业 仍有望为投资者创造可观的超额收益 [14] 更广阔的新兴市场图景 - 新兴市场股票仍然是一个配置不足且被低估的资产类别 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投资故事 例如人工智能领域的赋能者 印度的结构性改革等 [16] - 主动型基金管理人通过深入研究 能够发掘那些基本面正在改善 且相对估值优于发达市场同行的新兴市场企业 [16] - 投资者不应片面看待中国或将其视为需要规避的风险 而应将其视为理解更广泛新兴市场机遇的窗口 中国乃至其他新兴市场为股票投资组合提供了丰富的多元化配置和增长机会 [17]
联博基金:以长线思维布局中国股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9-18 00:34
文章核心观点 - 尽管存在短期调整风险,但投资者可从长线角度布局中国股市,结构改革、低利率环境和尚未过热的资金情绪共同支撑A股中长期表现 [1][2][3] 结构改革与政策影响 - 结构改革、政策刺激和盈利改善提升了A股的可投资性,中国股市估值长期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例如沪深300指数滚动市盈率约13.5倍 [1] - “新国九条”及“反内卷”等政策旨在改善中国企业可投资性,有望持续强化企业分红水准、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流入 [1] 利率环境与资产估值 - 中国经济转型伴随低通胀和消费增长缓慢,可能进入结构性低利率环境,无风险利率下滑从资产定价层面支持估值走升 [2] - 评估股市估值需通盘考量利率背景、企业质量和分红水平,减少锚定效应影响,即便A股估值略高于长期水平,仍预期有上升空间 [2]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 市场情绪未出现过热迹象,Beta因子未成为当前市场收益主要驱动力,投资者行为相对理性 [3] - 零售投资者融资比例和公募基金净流入规模显著低于历史高点,散户参与度未完全恢复,后续有增量资金潜力 [3] - 海外机构投资者持续增配A股,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配置意愿上升,海内外资金共同推动市场稳步上行 [3]
韩国人涌入中国股市,开赌中国国运?
虎嗅· 2025-08-10 09:04
韩国散户对中国股市的投资热情 - 中国股市成为继美股之后韩国散户交易活跃的金融市场 [1] - 小米、比亚迪、宁德时代、泡泡玛特及机器人企业股票受到韩国散户青睐 [1] 韩国券商和研究机构的动向 - 多家韩国券商和研究机构上调对配置中国资产的建议 [2] - 鼓励韩国股民将美股资产套现并配置中国股市资产 [2]
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中国黄金储备达7390万盎司,韩国股民狂买54亿美元中国资产
搜狐财经· 2025-07-21 09:23
全球经济与黄金市场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加剧,美元走势疲软为黄金价格提供了重要支撑 [1] - 央行购金热潮延续,散户投资者看涨情绪显著升温,黄金市场呈现多重利好因素交汇的格局 [1] 央行购金热潮 - 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储备规模达到7390万盎司,较上月增加7万盎司,连续第八个月净增持 [3] - 2024年12月增持33万盎司,2025年1月至6月期间月均增持量维持在6万盎司至16万盎司之间 [3] - 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136吨,创历史第二高位 [3]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前三大买家为中国、波兰、土耳其,合计占比超50% [3] - 95%的受访机构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黄金,比例创2019年调查以来新高 [3] - 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主要出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的考虑,对冲单一货币汇率波动风险 [3] 散户投资热情 - 韩国投资者对A股与港股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54亿美元,中国成为韩国投资者第二大海外投资市场 [4] - 2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额飙升至7.82亿美元,环比增长近两倍 [4] - 韩国股民最中意小米集团,累计净买入金额约为1.7亿美元 [4] -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分别吸引9310万美元和6089万美元的资金流入 [4] - 泡泡玛特获得韩国股民超3494万美元的资金流入 [4] - 桥水基金中国在岸基金二季度回报5.8%,上半年总回报达13.6%,并上调中国股市配置比例 [4] 港股IPO市场 - 纯港股上市和A股市场赴港IPO火热,上半年IPO募资额超1000亿港元,远超过去三年水平 [5] - 外资基石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和投资占比连续上升,基石投资者占今年港股IPO公司的45.2% [5]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5-12)
金十数据· 2025-05-13 10:13
黄金市场 - 摩根大通预测金价可能在2029年冲上6000美元/盎司大关,较当前约3300美元水平大涨80% [1] - 今年以来金价已涨超20%,较三年前上涨一倍,主要因特朗普政策引发抛售美国资产改买黄金及黄金供应量未能大幅提升 [1] - 若外国投资者将0.5%的美国资产投入黄金市场,4年将有2736亿美元资金进入,相当于2500吨黄金 [1] 中国股市 - 摩根士丹利称对冲基金因中美贸易谈判乐观情绪增加对中国股市看涨押注,尤其是美国对冲基金 [1] - 对冲基金减持泰国、中国香港、印度和澳大利亚等亚洲地区头寸,转向买入美股和A股交易的中国股票 [1] 德国国防开支 - 高盛预计新一届德国政府将国防开支从2024年占GDP的2.1%提高到2027年的3%,本十年末达3.5% [2] - 国防开支增长约一半用于军事装备,可能使德国国防工业需求增加一倍,拉动GDP增长0.5% [2] 美国债券市场 - 高盛指出若缺乏经济数据支撑美联储降息预期,短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反弹,期限溢价面临上行压力 [3] - 美银调查显示国际投资者因对美国财政前景担忧减少美元敞口,卖出美元成为"2025年以来最具说服力的交易" [3] - 欧元可能是美元需求减少的最大受益者 [3] 中美关系 - 贝莱德认为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罕见一致定调体现共识较多,加快市场准入符合中国经济改革方向 [4] - 中美关系进展及国内经济政策支持加码将改变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信心,利好中国市场 [4] 美国货币政策 - 加皇银行称关税可能先推高美国通胀后影响经济,从而推迟美联储降息,预计今年9月开始三次降息 [5] 石油市场 - 凯投宏观预测欧佩克+战略转向将拖累油价至2026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2025年底达60美元/桶,2026年底50美元/桶 [6] 加拿大经济 - BMO指出加拿大4月制造业岗位减少3.1万个,就业数据疲弱明显增加6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 [6] 战略金属 - 中信证券称加强战略矿产资源出口管制将强化供给刚性,稀土、钨和锑等战略金属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7] A股市场 - 中信证券建议配置一季报高景气行业主题及新概念主题,关注稳楼市促消费政策 [8] - 中银证券指出A股"科技叙事"逻辑明晰,建议关注产业趋势催化机会及大消费板块修复 [13] 货币政策 - 华泰证券分析央行短期重在落实5月金融政策,后续将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及美联储政策变化 [9] 乘用车行业 - 华泰证券看好二季度乘用车板块高景气,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带动自主品牌盈利改善,合资品牌持续承压 [10] 家电行业 - 华泰证券预计二季度家电板块结构性修复,内需政策支撑及出口预期修复为主要机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