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馆上市
搜索文档
中式面馆第一股“遇见小面”的上市竞速考题
搜狐财经· 2025-10-21 09:50
上市进程与市场定位 - 公司于2025年10月13日获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15日更新港股招股书,上市进程加速 [2] - 公司拥有451家门店,即将突破500家规模,定位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目标成为“中式面馆第一股” [2] - 公司营收三年翻近2倍,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激增131.56% [2] 定价策略与运营效率 - 公司客单价连续四年主动降价,直营餐厅客单价从2022年的36.2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8元,累计降幅12.15%,特许经营餐厅从36元跌至30.9元,累计降幅14.17% [3] - 降价拉动订单量暴增,2024年总订单数达4209.4万单,较2022年的1416万单增长近2倍,但核心翻座率从2023年的3.8次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3.4次,低于行业头部品牌3.8-4.2次的平均水平 [3] - 2024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4.2%,单店日均销售额从1.39万元跌至1.24万元,降价未能转化为可持续增长 [3] - 公司拥有超2210万会员,2024年储值会员复购率达44.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但陷入“高复购、低客单”的循环 [3] 门店模式与区域布局 - 公司451家门店中超九成为直营店,贡献近90%营收,直营模式带来高昂租金和人工成本 [4] - 直营餐厅经营利润率从2022年的-6.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1%,仍需依赖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4] - 超半数门店集中于广东省,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高达八成,但2024年这些核心区域的单店利润率比下沉市场低3.2个百分点 [4] - 公司区域布局与行业“下沉市场增速达25%”的趋势相悖,过度依赖成熟市场 [4] 财务状况与流动性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连续三年为负且缺口扩大,从2022年的-1.4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55亿元 [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现金储备仅4219万元,而流动负债高达4.9亿元,流动比率仅0.5,远低于餐饮行业1.5的健康线标准 [5] - 公司贸易应收款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达1.03亿元,较2022年增长68%,资金回笼缓慢 [5] - 公司资产负债率维持在90%左右高位,2024年末达89.86%,远超餐饮行业40%-60%的安全区间 [6] 盈利质量与分红政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5217.5万元净利润,但盈利改善主要依赖香港市场高利润率门店(贡献21.3%增长)、租金成本控制及总部费用摊薄,核心盈利能力未稳固 [6] - 在现金流紧张情况下,公司2023年至2025年3月累计分红超3400万元,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56%,与行业“优先补充现金流”惯例相悖 [6] 对赌协议与资本压力 - 公司与投资方约定,若2028年3月前未完成“合格上市”,投资方有权要求公司按“原始投资+10%单利”回购股份,潜在回购金额可能超15亿元 [7] - 早期投资方百福控股于2025年8月以4800万元减持1.71%股权,将公司估值锁定在28亿元,较2021年融资峰值缩水6.7% [7] 股东背景与行业环境 - 第一大股东百福控股连续7年累计亏损14.64亿元,2024年净亏扩大至2.42亿元,另一投资方九毛九2024年净利润锐减87.7% [8] - 中式面馆市场高度分散,2024年前五大品牌仅占2.9%市场份额,公司缺乏绝对竞争优势 [8] - 2025年餐饮行业估值回调,同类企业市盈率较2021年峰值下降40% [8]
遇见小面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 重庆小面品类增速快但消费场景单一
第一财经· 2025-10-16 21:57
遇见小面公司上市与财务表现 - 公司赴港上市进程加速,更新港股IPO招股书,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33.8%[1]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521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56%[1] - 公司在营餐厅门店达451家,新加坡首店正在筹备中,预计第一家海外门店将于今年12月开业[1] - 公司获顾东生、青骢资本、九毛九、弘毅投资旗下百福、高德福及碧桂园创投的投资[1] - IPO期间遭二股东百福控股减持套现,以总代价4800万元转让公司1.71%的股权[1] 重庆小面行业市场概况 - 重庆小面作为西南特色美食,凭借"麻辣鲜香"的味觉记忆与亲民属性赢得较高消费者关注度[2] - 截至2025年4月,人均消费不到20元的重庆小面门店数占比达59.5%,其中52.3%门店人均消费在10-20元区间[2] - 2024年全年,全国重庆小面相关企业注册量超3800家,相关企业存量达22137家,同比增长0.5%[2] - 截至2025年4月,重庆小面相关企业存量近2.3万家[2] 重庆小面品类发展挑战 - 品类面临地道风味与标准化、各地饮食习惯等多重矛盾[2] - 消费场景受限,存在口味偏油腻、价值感不强的问题[2] - 部分品牌溢价过高,难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频率[2] - 资本涌入过度连锁化过程中面临口味标准化与地域偏好冲突、低客单价与高运营成本矛盾[3] - 面临消费场景偏单一,多局限于快餐;地域差异大,部分地区接受度有限;品牌同质化严重,竞争白热化等问题[3]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食品安全隐患可能成为赛道进一步发展的障碍[3] 重庆小面赛道未来潜力 - 重庆小面作为地方特色美食,有庞大的消费基础[3] - 预包装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迅速,还借助物流枢纽拓展海外市场[3]
遇见小面冲刺中式面馆第1股,重庆小面品类增速快但消费场景单一
新浪财经· 2025-10-16 21:20
公司财务与运营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03亿元,同比增长33.8%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521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56% [1] - 公司在营餐厅门店数量达451家,并筹备新加坡首店,预计第一家海外门店于今年12月开业 [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年全国重庆小面相关企业注册量超3800家,相关企业存量达22137家,同比增长0.5% [1] - 截至2025年4月,重庆小面相关企业的存量近2.3万家 [1] 行业挑战 - 重庆小面品类面临品牌标准化与地道风味、各地饮食习惯间的矛盾 [1] - 品类消费场景受限,存在口味偏油腻、价值感不强的问题 [1] - 部分品牌溢价过高,难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频率 [1]
遇见小面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重庆小面品类增速快但消费场景单一
第一财经· 2025-10-16 20:53
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33.8%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521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56% [1] - 公司在营餐厅门店数量达451家,并筹备新加坡首店,预计第一家海外门店于当年12月开业 [1] 公司股权与资本动态 - 公司发展过程中获得顾东生、青骢资本、九毛九、弘毅投资旗下百福、高德福及碧桂园创投的投资 [3] - 公司IPO期间遭二股东百福控股减持,其全资附属公司以总代价4800万元转让公司1.71%的股权 [3] - 百福控股出售股份旨在回笼初始投资成本补充营运资金并寻求新投资机遇,目前无计划出售剩余股权 [3] 行业市场规模与格局 - 2024年全国重庆小面相关企业注册量超3800家,相关企业存量达22137家,同比增长0.5% [4] - 截至2025年4月,重庆小面相关企业存量近2.3万家 [4] - 截至2025年4月,人均消费不到20元的重庆小面门店数占比达59.5%,其中52.3%门店人均消费在10-20元区间 [3] 行业发展机遇 - 重庆小面凭借“麻辣鲜香”味觉记忆与亲民属性赢得较高消费者关注度 [3] - 当前消费环境下,客单价较低的餐饮品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重庆小面赛道发展 [3] - 重庆小面作为地方特色美食有庞大消费基础,预包装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迅速,并借助物流枢纽拓展海外市场 [4] 行业面临挑战 - 品牌面临地道风味与标准化、各地饮食习惯等多重矛盾 [4] - 消费场景受限,口味偏油腻、价值感不强,部分品牌溢价过高难以提升消费频率 [4] - 资本涌入过度连锁化过程中面临口味标准化与地域偏好冲突、低客单价与高运营成本矛盾 [4] - 行业存在消费场景偏单一、地域差异大接受度有限、品牌同质化竞争白热化、原材料价格波动及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 [5]
遇见小面继续冲击「中式面馆第一股」:上半年净利润翻倍,年内门店或超500家
IPO早知道· 2025-10-16 08:54
上市进程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于10月15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并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3亿元,同比增长33.8% [2]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5217.5万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131.56% [2] 业务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10月8日,餐厅网络覆盖中国内地22个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共计451家餐厅,另有101家新餐厅处于开业前筹备中,预计年内门店总数将突破500家 [4] - 新加坡首店正在筹备,预计第一家海外门店将于2025年12月开业 [4] - 总商品交易额从2022年的5.1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48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7.99亿元 [4] - 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也是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且在2022年至2024年间总商品交易额复合年增长率在前十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中最高 [4] 产品与运营效率 - 产品以重庆小面系列为主打,并扩展至面条、米饭、小吃和饮料,其重庆小面、豌杂面和酸辣粉的线下销售量在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于所有中国连锁餐厅中排名第一 [6] - 建立了高度标准化、体系化及数智化的管理体系,对直营和特许经营门店实行总部集中化管理 [6] - 2025年上半年直营餐厅层面的经营利润率为15.1%,较2024年的13.3%有所提升 [6] 客户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8日,会员数量超过2210万,2024年储值会员复购率为44.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2025年上半年总订单数超过2525.9万,同比增长超32.52% [7]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中国中式面馆市场总商品交易额从2020年的1833亿元增至2024年的29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7% [9] - 川渝风味中式面馆细分市场总商品交易额从2020年的450亿元增至2024年的7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8%,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135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3.2%,为不同地域风味市场中增速最高 [9] - 前京东集团CEO徐雷于2025年4月1日以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加入公司,其经验有望助力公司在供应链重构和下沉市场运营方面的发展 [9]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餐厅网络、升级技术系统、品牌建设、战略投资与收购以及一般营运资金 [10]
遇见小面赴港上市遇证监会六条反馈 高速扩张背后隐忧待解
犀牛财经· 2025-06-04 14:13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募资1亿美元 若成功将成为港股"中式面馆第一股" [2] -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出具六条补充材料要求 涉及股权激励合规性 股东股份质押情况 外商投资准入等关键问题 [2] 公司经营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4.18亿元增长至11.54亿元 由亏损3597万元转为盈利6070万元 [3] - 截至2025年4月门店总数达400家 覆盖内地22个城市及中国香港 另有64家新店在筹备中 [2] - 客单价从2022年36.1元降至2024年32元 [3] 公司扩张战略 - 计划未来3年年均拓店超100家 并进军下沉市场 [3] - 通过降价策略提升翻台率 但盈利空间持续承压 [3] 公司潜在风险 - 股权激励方案被质疑存在利益输送 股东股份质押或冻结问题反映内部治理结构风险 [3] - 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通报 包括"未保持经营场所环境整洁"等违规行为 消费者投诉频发 [3]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式面馆赛道经历资本狂热后 面临同质化竞争与消费降级趋势 [3] - 部分品牌已陷入困境 公司需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增长 [3]
3个985院校学霸,卖面条卖了11.54亿元,还要冲刺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10 12:18
公司概况 - 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有望成为"中式面馆第一股"[1] - 公司3年内开设380家门店,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3597万元扭转为2024年盈利6070万元,2024年营收达11.54亿元[1] - 三位创始人宋奇、罗燕灵、苏旭翔均为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无专业烹饪背景[3][5] 创业历程 - 创始人宋奇曾在麦当劳和百胜中国积累运营经验,2012年联合创业但初期经历粤式餐厅、东北菜馆等多次失败[5][7] - 2014年受《舌尖上的中国》启发转型重庆小面,通过支付5000元学费获取配方后创立品牌[7] - 采用"科学方法论"经营,使用实验室设备量化调料参数,与供应链企业合作确保标准化[9][11] 资本运作 - 成立3个月即获天图资本100万元和顾东升200万元天使投资,2016年获九毛九和弘毅投资3000万元,2021年碧桂园创投领投超1亿元[13] - 累计完成8轮融资总额约2亿元,支撑门店从2014年30平米扩张至2025年380家(内地374家+香港6家)[13][15] - 计划2025-2027年每年新增120-200家门店,目前64家新店筹备中[15] 经营数据 - 单碗面定价36元,通过本土化改良和营销口号吸引消费者[11] - 2024年底账面短期借款5000万元,流动负债净额2.42亿元,资产负债率89.86%[21] - 2024年3月突击分红1470万元,上市前夕财务总监被开除[22][23] 运营风险 - 累计189条投诉中食品安全问题占比高(含毛发/棉线异物及腹泻案例),投诉处理率不足30%[16][17] - 因环境卫生和"两个责任"落实问题被监管部门警告处罚[17] - 70%员工外包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消费者反映服务态度差和出餐慢[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