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关税战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第二天谈完,美财长发现情况不对劲,希望与欧洲盟友抱团取暖
搜狐财经· 2025-09-17 20:58
中美最近在马德里的谈判,已经持续了两天,就在谈完后美国财长像换了个人,一方面满脸阴郁地走出会场,表示中方"提了个激进的要求",显然这次中方 换了打法,让美方始料未及,另一方面,发现情况不对劲的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希望欧盟先行"出手",在购买俄油问题上对中印加征关税,美国随后 就"跟上",紧接着他还明确表示"如果没有欧洲国家的帮助,我们的行动就不会推进"。言外之意,贝森特希望能够和盟友抱团取暖。 而贝森特在会谈后,就立即飞往布鲁塞尔,原因很简单,就要试图鼓动欧盟,同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特别是针对新能源、电动车和芯片等高科技产业。 美方的意图很明显,试图营造一种"全球市场将面临中国产能冲击"的紧迫感,但其三个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分摊对华施压的成本、缓解美国单独应对的压 力、为未来谈判增加筹码。 不过欧洲方面的反应让美方失望了,欧盟内部已经出现明显分歧,一部分国家担心被中美博弈"绑架",不愿轻易站队,另一部分则希望在中美之间"左右逢 源"。不会彻底倒向另一方,昔日的盟友,如今貌合神离,主要还是拜特朗普"美国优先"所赐,同时美方无差别对全球征税,让欧洲看清了特朗普政府的嘴 脸,现在的美国,哪里还有公信力可言? 而且德 ...
最后一刻,特朗普终于签字了!美国对华认输,再暂停24%关税90天(1)
搜狐财经· 2025-09-04 04:09
中美关税协议 - 中美双方宣布从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的加征关税 期限90天 [1] - 美方代表美国财长贝森特声称是否延期需要特朗普进行最终确认 [1] - 特朗普在最后时刻竭力施压中方但最终只能继续暂停对华关税战 [1] 美方施压举措 - 特朗普借进口俄罗斯石油威胁对中国加征更高关税 [1] - 特朗普将访华作为筹码要求中方对美认输否则拒绝访华 [1] - 特朗普在社媒要求中国采购4倍美国大豆但中方无动于衷 [1] 协议背景影响 - 协议结果实际上在上月斯德哥尔摩谈判就已确定 [1] - 普京即将前往美国与特朗普会谈时将更有底气 [1] - 特朗普承认美国没有实力应对中国 [1]
想卡中国脖子,结果特朗普失算,澳大利亚成了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09-02 12:17
中美贸易战背景 - 2018年3月美国以知识产权问题为由对中国发起关税战[3] - 2018年7月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3] - 2024年5月对18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新关税 其中电动汽车关税从25%升至100%[3]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提高至145%[3] 澳大利亚贸易优势 - 作为全球重要铁矿石和煤炭出口大国 具备产能和质量优势[5] - 美国对澳大利亚商品征收较低关税 形成价格竞争优势[5] - 阿尔巴尼斯政府务实修复中澳关系 扫清双边贸易障碍[5] 中澳贸易关系进展 - 2022年11月中澳领导人确认"全面战略伙伴"定位[5] - 2023年11月澳大利亚总理七年来首次正式访华[5] - 大麦、煤炭、葡萄酒等关键出口产品逐步恢复[5] - 中澳贸易额首次突破3000亿澳元[5] - 中国连续十五年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5] 澳大利亚实际收益 - 对华贸易平均为每个澳大利亚家庭增加2600澳元收入[5] - 对华贸易支撑近60万个就业岗位[5] - 填补美国煤炭、大豆等产品因高关税失去的中国市场份额[3] 潜在风险因素 - 澳大利亚经济依赖中国市场但安全政策追随美国[6] - 在南海问题上附和美方并限制中企投资矿产[6] - 全球供应链动态变化 中企向东南亚和拉美转移产业链[6]
中美新一轮谈判,中国明牌:要美国取消20%关税,特朗普会答应吗
搜狐财经· 2025-09-02 12:05
谈判核心要求 - 中国要求美国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0%惩罚性关税 若达成则美国累计关税从55%降至35% [2] - 剩余35%关税下中国商品仍具显著成本优势和竞争力 可保障国内外贸企业利益并维持国际市场价格优势 [2] 中国谈判立场动因 - 关税反击符合14亿人民共同意愿 体现对国家尊严维护且不轻言妥协 [6] - 美国市场虽占比下降但含金量高 沿海企业依赖其订单 取消关税关乎数百万中小外贸企业生存与就业稳定 [8] - 芬太尼问题源于美国自身监管缺失 中国要求撤销关税基于经济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8] 战略后备方案 - 若谈判破裂中国不怕脱钩 凭借综合国力和一带一路倡议具备战略缓冲空间 [9] - 中国展现强硬姿态 表明不再任人摆摆布 要求美国正视其实力与话语权 [11]
中美关税战,最大赢家已出现?特朗普没想到,订单全被盟友抢走了
搜狐财经· 2025-08-29 15:29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关税战暂停90天为澳大利亚创造贸易机会[1][3] - 澳大利亚在中美博弈中采取灵活外交策略抢占市场空白[3][12] 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对华农产品出口额达2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3%[5] - 牛肉出口量达134593吨其中对华出口27036吨同比增长105%[6] - 葡萄酒对华出口量从2024年8460万升增至2025年6月8930万升同比增长123%[8] - 南澳白葡萄酒出口量增长10倍[8] - 鲜食苹果获中国市场准入预计2026年出口额突破10亿澳元[8] 具体产品竞争优势 - 澳大利亚牛肉占中国总需求30%美国牛肉份额不足5%[13] - 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高端超市售价比美国低20%但品质评分高30%[15] - 通过有机低碳营销策略绑定中国消费者健康理念[15] - 推出果园溯源服务增强消费者信任度[17] 政策环境改善 - 2023年8月中国取消大麦葡萄酒反制措施2024年12月解除龙虾肉类限制[10] - 美国对澳大利亚稀土仅加征10%基准关税[12] - 澳大利亚海关2025年初重新开放对华牛肉进口[15] 行业投资与挑战 - 农业部计划投资5亿美元升级冷链物流保持竞争力[19] - 面临巴西大豆等竞争对手价格优势冲击[19] - 安全合作与美国捆绑可能影响地缘政治平衡[19] 贸易战影响对比 - 美国牛肉对华出口额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85%[21] - 新西兰乳制品巴西大豆同样受益于中美贸易战[23] - 加拿大因追随美国加征关税导致油菜籽出口暴跌[23]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对华农产品出口额预计突破250亿美元[17] - 澳大利亚模式被新西兰贸易部长视为值得学习的案例[17] - 在大国博弈中灵活调整策略成为小国生存之道[25][27]
A股大涨后的灵魂拷问:追还是不追?
虎嗅· 2025-08-26 07:28
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驱动因素 - 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大关[1] - 上涨主要由流动性驱动而非基本面改善 险资成为核心动力[3] - 上半年A股净流入资金约1.5-1.7万亿元 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保险资金配置[3] 保险资金入市动态 - 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金额过去一年激增约10000亿元 2025年内增长超6400亿元[9] - 金融监管总局4月上调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11] -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 持股比例达5.04%[11] 散户与杠杆资金情况 - 居民超额储蓄达55万亿元 家庭金融资产22%配置于基金股票[12] - 7月零售存款减少1.1万亿元 可能流向非银金融产品[13] - 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占自由流通市值4.8%低于历史峰值[15] 行业基本面突破 - 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 开源模型DeepSeek与海外模型性能相当[16] - 创新药海外授权订单超10亿美元常态化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涨100%[18][19] - 中国在研创新药数量达3575种 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领先者[19] 贸易与地缘政治因素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成为谈判筹码 促使美国取消英伟达H20芯片禁令[24] - 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贬值 关税对出口影响低于预期[23] - 当前30%关税税率相对其他贸易伙伴具有比较优势[22]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降至5.7% 零售销售额增速降至3.7%[27]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滑5.2% 创2020年以来新低[28] - 新房销售额同比降幅扩大至14.3%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累计跌幅2.3%[28] 政策预期与市场展望 - 强劲涨势可能持续至9月 后续关注四中全会政策导向[5][36] - 监管机构可能维持严格控制企业股市融资[33] - 预计第四季度政策利率下调10基点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基点[35]
谈判临近,美国却突然夹带“私货”!中美关税战,不会那么轻易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50
中美贸易谈判动态 - 美方在贸易谈判中夹带地缘政治议题 试图干预中国能源战略 [5] - 特朗普宣称谈判处于"结束阶段" 但实际在谈判桌下加码 [3][4] - 谈判本质是对美方诚意的压力测试 而非结束前奏 [9] 关税战对美国影响 - 对华加征关税使美国企业年损失超500亿美元 [8] - 芯片行业库存积压严重 波音和高通出现订单流失 [8] - F-35战机因稀土供应问题延迟交付 [8] 中国应对策略与优势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1% 美企在华本地化率超60% [8] - 电动车转向欧洲市场 光伏组件出海东南亚 [8] - 掌握稀土资源和超大市场两张王牌 [8] - 通过扶持东盟和拉近欧盟重构供应链 [9] 中欧关系新发展 - 中欧举行四小时闭门会谈 达成重要共识 [10] - 欧盟明确表示欧中靠近"与美无关" [11] - 德国宣称"不是任何国家附庸" 法国拒绝武装乌克兰并暂停F-35采购 [11] - 欧洲防务评估显示完全执行美方要求将导致倒退十年 [11]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贸易战成为中欧合作催化剂 中国在气候/数字贸易/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主动让利 [11] - 美国"非友即敌"冷战思维与中国"求同存异"形成鲜明对比 [11] - 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12]
中美发布重磅联合声明,普京松了一口气,印度人又要集体破防
搜狐财经· 2025-08-19 17:51
中美贸易关系 - 中美第三轮关税谈判于8月12日结束并达成休战协议 美国未对中国加征新关税[3] - 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态度犹豫 因美国企业在稀土等关键领域承受巨大压力[3] -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重要一极拥有强大反击能力 美国不得不慎重对待[3] 印度关税影响 - 特朗普政府于8月初对印度加征25%关税 引发印度国内强烈不满[2] - 印度因购买俄罗斯能源问题被美国加征关税 担心遭遇美国制裁[2] - 印度对中国能够避免美国加征新关税感到极为困惑[3] 俄罗斯能源贸易 - 美国财政部长曾表示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可能遭遇二级制裁[4] - 普京担心中美休战以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为交换条件[4] - 中美联合声明未谈及中国能源购买问题 俄罗斯得以松一口气[4] 地缘政治博弈 - 特朗普计划8月15日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谈讨论结束俄乌战争[6] - 中美谈判拖延部分因双方在是否继续支持俄罗斯能源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6] - 特朗普急于结束俄乌冲突可能希望瓦解中俄紧密合作 在全球范围内孤立中国[6] 多边机制影响 - 中俄在金砖组织和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6] - 中俄在国际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6] - 若俄罗斯做出让步可能影响中俄合作关系及中国全球政治经济战略[6]
中美关税战胜负已分,美媒说出大实话,人民日报喜讯通告全球,关键时刻,美总统接班人浮出水面?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57
中美贸易战背景与措施 - 2018年特朗普政府以"301调查"为依据对中国发起关税战 初始涉及商品总额500亿美元 后续扩展至超过2000亿美元 2019年中期几乎所有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均被列入征税清单 [3] - 美国同时对欧盟、日本、加拿大等传统盟友加征关税 导致国际信誉受损 [4] - 中国采取精准反制策略 凭借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实现供应链自给自足 部分产业链曾迁往越南印度但因产业配套不完善最终回流 [4] 美国经济影响 - 美国企业因高关税导致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供应链问题 依赖中国零部件的公司面临巨大压力 [3] - 美国农民失去中国最大买家 2020年平均收入下降30% 超过3万家农场申请破产保护 [3] - 美国政府发放财政补贴总额超过过去十年农业支持预算 导致财政赤字飙升 2024年国家债务突破35万亿美元 [4] - 生产成本上升引发企业裁员和物价飞涨 加剧通货膨胀并拖累经济增长 [4] - 制造业回流目标未达成 七年实际回流产业不足三成 [4] - 2024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仅1.25% [6] 中国经济应对与表现 - 加快市场多元化战略 2023年对东盟出口总额首次超过美国 [5] - 政府出台减税、退税、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 2021年后出口型企业恢复超预期并实现转型升级 [5] - 2020年对稀土实施限制出口 引发美国高科技企业担忧 [5] - 2024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达5.3% 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增量市场 [6] 贸易战结果评估 - 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多次调整 被视为撤退信号 [5] - 马克斯·布特认为中美关税战胜负已分 中国取得最终胜利 [5] - 贸易战持续七年未达成美国原定目标 反而反噬美国经济 [6] - 中国表现出顽强韧性和应变能力 美国深陷困境 [8]
光大证券国际:料恒指短期在24000点有支持 业绩期将主导港股8月份走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0:44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恒指累计上涨701点或2 9% [1] - 中美关税战无突破性进展导致市场转为观望 [1] - 经济和内房政策未出台对市场形成压力 [1] - 预计短期大市在24000点有支撑 [1] 8月港股走势预测 - 业绩期将主导8月港股走势 [1] - 大型科技股上半年业绩预计表现理想 [1] - 银行股业绩表现分化 [1] - 网络科技及云端相关业务股份表现更优 [1] - 预计大市在25700点有阻力 [1] 生物科技行业前景 - 生科股前景看好 [1] - 多只行业股份已发布盈喜公告 [1] - 创新药出海进程顺利未来有望实现收入 [1] - 近期调整属于高位获利回吐而非趋势终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