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科技摩擦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稀土出口管控落地,ASML光刻机传出延期,芯片霸权告急
搜狐财经· 2025-11-02 06:39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发布第61号和第62号公告,对稀土相关物项和技术加强出口控制,涵盖开采、冶炼到磁材制造全链条 [2] - 管制要求稀土矿、加工产品和技术出口需走审批流程,境外使用中国稀土制造的产品,若中国稀土成分含量超过0.1%的磁体或材料,也需申请许可 [2] - 管制措施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公告发布次日即有消息称荷兰ASML公司生产计划可能因依赖中国稀土而推迟 [2] 稀土资源与中国的市场地位 - 稀土包含17种特殊金属元素,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中国占据全球稀土开采量的70%,加工量的90%以上,重稀土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4] - 中国在稀土精炼技术方面具有高门槛和成本优势,需上百道化学分离工序,欧美国家因处理放射性废料成本高、建厂速度慢,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地位 [4] - 光刻机等高端芯片制造设备严重依赖稀土,例如ASML的EUV和DUV机型需要稀土用于光源系统、镜头系统提升透光率,以及钕铁硼永磁体实现纳米级定位 [4] 对全球芯片产业的影响 - ASML首席财务官表示,新规将影响光刻机交货速度,公司已为中断做准备,但库存仅够短期使用,金融时报报道延迟可能达几周至几个月,14纳米以上机型最先受影响 [6] - 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巨头依赖ASML设备,一旦延期将拖累新生产线,5纳米、3纳米工艺中的抛光、刻蚀等环节需使用氧化铈、氧化钇等稀土,短缺将导致良率下降、成本上涨 [8] - 军工领域如F-35战机雷达、导弹导引头使用的稀土磁体也将受影响,美国本土稀土精炼链不全,建立新链需投资数千亿资金及5到7年时间 [8] 中美科技摩擦与博弈背景 - 此次管制是中美科技摩擦的延续,2018年美国开始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将华为、中兴列入实体清单,并施压荷兰政府禁止ASML向中国企业出售EUV光刻机 [6] - 中国转向自研芯片,至2024年集成电路出口超1万亿人民币,产量破4000亿颗,中芯国际实现14纳米量产,华为手机用上7纳米级芯片 [6] - 作为对美方封锁的回应,中国使用稀土作为反击手段,特朗普威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中国交通运输部则对美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 [8] 市场反应与后续发展 - 管制措施分阶段推进,12月1日正式生效前企业有时间囤货,长远看将针对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设备和材料进行逐案审批 [10] - 2025年10月30日,特朗普与中国领导人在釜山会面后,美国关税从57%降至47%,中国恢复购买美国大豆和能源,稀土出口稳定一年 [10] - 特朗普计划2026年4月访华,形成短期休战,美国在稀土依赖上吃亏,中国赢得时间窗口以推进芯片自主化 [12] 长期行业格局影响 - 此次事件暴露全球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半导体设备、耗材、机电系统均依赖稀土,电机永磁需使用钕、镝等元素 [12] - 中国通过稀土杠杆卡住产业节奏,为本土产业赢得喘息机会,ASML库存预计可支撑半年至一年,14纳米机型将先停产 [14] - 全球科技格局不再由一家独大,中国在芯片领域经过多年努力,从被动转向主动,逐步掌握主动权 [16]
点评报告:“十五五”也是中国改革创新发展的决胜之期
中银国际· 2025-10-28 14:07
"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与挑战 - "十五五"时期与2029年完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时间线高度重合,肩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性进展的使命[2][3] - 外部不利影响增多是最大挑战,世界变乱交织、大国博弈复杂激烈,外需环境面临较大扰动[2][4] - 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美国对中国进口平均关税税率高达50%左右[5] - 美国自华进口今年5~7月累计同比下降40.1%,中国占美国进口份额为9.4%,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6] - 中国对美出口今年5~9月同比下降26.4%,美国占中国出口份额为11.4%,回落3.1个百分点[6] 扩大内需与国内市场建设 - 扩大内需需摆脱宏观政策依赖,激发经济内生动力以解决结构性体制性问题[2][9]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是战略重点,未来5年传统产业优化预计新增10万亿元市场空间[12] - 新型城镇化建设预计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12] - 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模将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12]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中国研发投入2024年超过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全球第一[15]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第10位[15] -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关键,需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15]
美国指控中国科技大厂!
国芯网· 2025-10-14 12:44
公司面临的调查与诉讼 - 德克萨斯州总检察长对TP-Link展开调查,指控其可能误导消费者关于其独立于中国的程度、技术漏洞风险及违反德州隐私法收集数据 [1] - TP-Link回应称将继续与美国商务部紧密合作解决忧虑,并相信审查将认可其营运和产品安全性 [1] - 公司今年第二次面临美方调查,去年底刚以支付1.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亿)和解金了结与NETGEAR的专利侵权诉讼,避免了产品在美禁售风险 [3] 公司的市场地位与运营背景 - TP-Link成立于1996年,最初成立于中国深圳,现已成为美国领先的办公网络设备供应商,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的Wi-Fi提供商之列 [1] -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Wi-Fi设备供应商,自2008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并实行本地化运营,但仍难以摆脱"身份标签"困境 [1] 行业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 深圳拓竹科技、道通科技等中国出海企业近年频遭专利诉讼与数据安全调查,往往以巨额和解或产品下架告终 [3] - 在中美科技摩擦背景下,此类困境反映出中国卖家在美市场面临的系统性合规挑战 [3] - 主动构建合规能力与技术实力已成为跨境企业抵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 行业生态与活动 - 2025年10月15日至17日将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展览面积60000 m²,参展企业600+,专业观众60000+,峰会论坛20+ [4]
大基金三期或重点投向:国产光刻机研发和芯片设计EDA工具
势银芯链· 2025-07-01 13:38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三期调整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重点投向高附加值DRAM芯片(如HBM)、人工智能芯片、先进半导体设备(如光刻机)和半导体材料(如光刻胶)[1] - 调整后资金将重点投入国产光刻机研发和芯片设计EDA工具,以降低对ASML、Cadence等海外厂商的依赖[2] - 大基金三期旨在解决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发与生产问题,加快突破"卡脖子"环节[1][2] 半导体产业现状 - 美国收紧对中国高端芯片、EDA工具、光刻设备及材料的出口管制,EDA三大巨头5月底直接对华被禁[2] - 全球地缘政治摩擦加剧,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急需加强光刻技术及相关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5] - 业内分析指出,要在短期内完全替代海外技术仍存在显著难度[2] 2025势银光刻产业大会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9日-10日在合肥举办,聚焦先进光刻技术、光刻材料及设备的最新进展[5] - 大会设置三个专场:先进光刻技术与产业发展、光刻胶与湿电子化学品、检测与装备[7][8][9] - 会议将汇聚国内光刻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行业精英,共同探讨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5] 大基金历史数据 - 大基金首期规模1387亿元,二期增至2041.5亿元,主要投资于芯片制造、设计、封测等关键环节[1] - 自2014年首期基金成立以来,已成功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