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养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全省行走进镇江
镇江日报· 2025-06-21 07:39
金融普法宣传活动 - 江苏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全省行走进镇江 通过互动形式增强宣传吸引力 现场设置"云养经济"套路识别 "小白户诈骗"警惕等主题展区 [1] - 活动由省银行业协会 省保险业协会 省证券业协会 省金融业联合会联合发起 发布"共筑防非阵线"倡议书 引发市民强烈反响 [1] - 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 华泰证券 江苏银行等多家单位参与 采用AI机器人 情景剧 相声等创新形式传递防非知识 [1] 金融数据表现 - 2024年1至5月镇江全市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 累计发放再贷款 再贴现支持经营主体2800余家 新增上市挂牌企业6家 [1] - 2024年全市新立非法集资案件起数 参与人数同比大幅下降 存量案件处置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 [1] 宣传月主题 - 6月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 主题为"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将持续扩大"防非"声量 增加普法宣传形式 [2]
省公安厅副厅长谭永生走进“在线访谈”节目让法治成为企业创业兴业定心丸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03
江苏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 截至2023年底江苏省已汇聚1463万经营主体 公安机关通过专项行动护航经济发展 [1] - 2024年开展"歼击""冬季攻势""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 高质量侦破大要案件 震慑经济犯罪 [2] - 重点打击"AB贷"、劳务派遣企业虚报注册资本、"套路运"等领域犯罪 锁定犯罪团伙百余个 [2] - 立案侦办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案件 研发"金析寻贿"智能战法获公安部推广 [2] - 侦办破坏资本市场秩序案件数十起 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千余起 抓获4000余人 [3] - 破获涉案资金百亿元非法支付结算案件 为全国行业整治提供经验 [3] 公安服务企业"四则运算"政策 - "加法"政策:完善涉税犯罪执法标准 推进知识产权企业清单化管理 强化公安政策供给 [4] - "减法"措施:制定涉企行政检查清单 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 实施"极简审批" [4] - "乘法"效应:扩大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 简化外国人在苏工作手续办理 [4] - "除法"行动:严打侵犯商业秘密、窃取企业数据等犯罪 清理电诈涉企冻结账户 [5] 民营企业权益保护 - 推动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改革经济案件受立案机制 解决"报案难"问题 [6] - 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影响 [6]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让法治成为企业"定心丸" [6] 新型金融诈骗防范 - 揭露"定制旅游+投资理财"非法集资套路 提醒警惕低风险高收益骗局 [7] - "云养牛""云种菜"属新型诈骗 利用"农业+科技"噱头虚构生产场景 涉嫌非法集资 [7] - 2024年金融类案件立案近千起 抓获1000余人 洗钱打击成效全国前列 [8] - 建立非法集资风险监测模型 动态完善预警指数 将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 [8] - 警银合作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保险诈骗等犯罪 假币收缴量连续4年大幅下降 [8]
丁道师:互联网技术带动“云养经济”蓬勃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04 20:18
云养经济定义与模式 - 云养经济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新型情感消费模式,用户通过线上平台"云饲养"或"远程种植"虚拟或真实的动植物,满足情感陪伴和休闲娱乐需求 [1] - 主要盈利模式包括直播打赏、会员订阅、衍生品销售,同时带动实体养殖业和宠物经济融合发展 [1] - 主要形式分为纯虚拟场景(如电子宠物养成)和连接现实的"云监工"模式(如付费观看牲畜成长直播) [4] 用户规模与增长趋势 - 支付宝蚂蚁森林拥有数亿用户参与,累计种树超过6亿棵,用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但正扩展至更多年龄段 [5] - 模式吸引力在于打破时空限制,提供实时观看、产品快递、农事溯源等服务 [4] - 用户参与动机主要是情感投射和成就感,而非经济价值,常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参与过程 [6] 技术赋能与案例 -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溯源,如四川德阳农场通过二维码实现种植、施肥、物流全流程透明化,提升产品溢价 [7] - 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增强信息可信度,帮助农场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 [7] - 技术延伸价值包括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依据,实现多方受益 [7] 公益与商业融合 - 古树、古民居认养以公益逻辑为主,费用专用于养护(如地坛公园古树认养2000元/棵) [8] - 未来可探索"公益+商业"模式,如开发文创产品、结合旅游研学,通过商业收益反哺公益 [9] 行业规范与挑战 - 合规平台面临透明化、全流程溯源、资质合规等挑战,需依赖第三方验证(如"公益真探"项目) [11] - 四部门联合发文打击欺诈行为,长期利好行业净化,为合规平台提供规范化指引 [12] - 行业自律机制建议包括成立协会、制定标准、信息披露及与监管部门协作 [13] 未来增长点 - "云认养"可与乡村旅游、餐饮等业态深度融合,形成"认养引流—体验消费—口碑传播"闭环 [14] - 典型案例显示认养行为带动当地餐饮、住宿、观光等衍生消费,促进乡村振兴 [14]
已有数万人被骗 起底“云养殖”里的骗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6 21:38
云养经济模式分析 - 新兴"云养经济"模式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结合 包括"云养殖""云种植""云种菜"等形式 吸引投资者参与[2] - 投资者通过下载App进行网上认养 可实时查看收益和养殖场动态 无需亲自参与养殖[4] - 典型案例中 出资一万元认养一头黑猪 承诺200天可获得六千元利润 年化收益率高达1095%[4] 传销运作手法 - 平台设置"推荐奖励""团队提成"机制 推荐新投资人可获得按投资金额比例的返利 上线通过团队计酬间接受益[10] - 传销组织租借农场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用少量租金将他人养殖场伪造成自有资产 实际规模远小于宣传[11] - 使用同一批猪充当"演员"供不同批次会员参观 制造养殖规模假象[13] 资金运作特征 - 前期支付给认养人的收益主要来自新投资者的认养费 而非实际经营所得[17] - 当资金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 通过谎称版本升级或转成港股等方式限制提现 为卷款跑路做准备[13] - 非法吸收的资金存放在个人或第三方关联账户 隐蔽性强 难以追踪真实去向[17] 行业监管措施 - 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的提示》 要求农业经营主体规范经营[17] - 自2025年3月起 委托专业公司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云养经济"平台进行24小时监测 已积累1000多个风险标签[18] - 建立全国性监测预警体系 多部门联合打击非法金融活动[20] 行业风险特征 - 平台成立一年多即吸引四万多名会员 涉案金额巨大[10] - 北京、上海、重庆等多地发生类似案件 普遍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打着"智慧农业"旗号[15] - 典型案件中年化收益率承诺达10% 远高于正常农业生产收益水平[15][17]
警惕!“元宇宙”成非法集资新外衣
新华日报· 2025-05-16 07:52
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手法 - 利用"区块链""虚拟币"等高科技概念包装非法集资项目,宣称投资可获免费养老服务,累计吸收资金2200万余元 [2] - 通过"云养牛""云种菜"等"云养经济"概念虚构生产场景,承诺年化6%-12%收益,非法募集资金5亿余元 [3] - 以健康讲座、私募基金、科技创新等噱头引诱投资者,承诺无法兑现的高收益回报 [4] 非法集资常见套路 - 通过免费发放生活用品、组织活动等方式获取老年人信任,许诺8%-36%高额回报,非法吸收资金过百亿元 [6] - 借"养老旅游"之名推销300余种理财产品,向20余万名集资参与人非法吸收资金100亿余元 [7] - 虚构"地宫穴位"理财项目,向4000余人非法集资,其中1200多名老年人,诈骗金额达18.74亿元 [8] 非法集资特征与防范 - 非法集资具备非法性、利诱性、社会性三个要件,宣称保本保收益的都涉嫌非法集资 [11] - 不法分子通过合法注册公司,以元宇宙、NFT等为噱头编造虚假项目,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9] - 非法集资案件资金清退比例普遍较低,参与者可能面临本金损失和法律责任 [11] 监管与应对措施 - 江苏省出台《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市民举报非法集资行为 [13] - 建议构建"家庭-社区-机构"联防机制,拓宽正规养老理财渠道 [12] - 提醒广告经营者、媒体等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成为非法集资帮凶 [12]
上百万元理财款竟变成牛肉,明明当初是投资的“云养牛”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5-15 18:55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通过"全民养牛"App推出理财项目 宣称以"认养"牛只方式投资 承诺保本高息 线下设有牛肉制品商铺和饭店作为实体背书 [1] - 实际运营模式为庞氏骗局 通过吸纳新投资人资金支付前期投资人本息 未将资金用于宣称的境外牧场投资 涉及金额达5亿元 [6][8] - 线下门店销售的所谓"澳洲和牛"实为国内市场批发冷冻牛肉 境外合作牧场系虚构 监控画面为购买的外部农场信号 [6] 投资者情况 - 单个投资者最高投入金额超100万元 从5000元/头的黄牛项目逐步升级到年化30%的奶牛项目 [4] - 平台涉及投资人超万名 初期可正常提现诱导追加投资 后期全部本金被强制转换为牛肉或平台寄卖权 [1][2][4] - 投资者考察机制存在漏洞 仅通过线下门店展示和老板个人形象(如海归背景)建立信任 未核实实际资产 [1] 行业监管现状 - "云养经济"欺诈案件近年频发 犯罪团伙利用农业投资热点虚构种养场景 损害农业品牌形象 [13] - 公安机关采取"打早打小"策略 2024年已刑事拘留平台负责人 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6][8][10] - 四部委联合发布风险提示 要求农业经营主体不得超范围经营或参与非法金融活动 [14] 商业模式漏洞 - 公司无法通过牛肉销售实现盈利 完全依赖资金池运作 资金流向不明 [8] - 宣称的商业模式存在根本缺陷 国内外牛肉价差无法支撑承诺的高额回报 [1][6] - 采用互联网公司常见的"补贴换数据"思路 但未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8]
“云养猪”能挣钱,每月获返利稳赚不赔?警方揭秘——
新京报· 2025-04-27 08:07
云养经济模式 - 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云养经济"新模式,包括"云养殖"和"云种植"等,投资者可参与认养果树、蔬菜、牛羊等 [1] - 公司宣传"云养猪"能挣钱,组织免费旅行让投资者参观养殖场以获取信任 [2][6] - 公司承诺高额返利,认养一头藏香猪需2500元,1万元可认养4头,认养期为半年或一年,到期后以2950元每头返还,期间每月返利2%到5% [8] 诈骗手法分析 - 公司虚构经营饲养藏香猪行为,实际并未经营养殖场,通过合作当地养殖场组织参观骗取投资者信任 [12][16] - 公司利用投资者作为活广告,发动家人和亲戚朋友加入投资,扩大受骗范围 [16] - 嫌疑人在全国十余个城市频繁注册公司,通过代办方式快速成立分公司,针对中老年人行骗 [18] 案件影响与结果 - 贵州都匀市涉及被骗投资人员30余人,涉及金额60余万元 [22] - 主要嫌疑人邓某某已被移送检察部门审查起诉,所收投资款均未用于公司经营饲养行为 [22][23] - 公司以高额返利为噱头引诱投资,签订《认养合作协议书》后人员逃离,资金无一返还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