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资本支出
搜索文档
大摩:英伟达云资本支出份额持续提升 新AI应用“才刚刚起步”
新浪财经· 2025-10-10 21:48
转自:智通财经 【大摩:英伟达云资本支出份额持续提升 新AI应用"才刚刚起步"】智通财经10月10日电,投资机构摩 根士丹利近期与英伟达(NVDA.US)管理层举行会谈,会后梳理出多项核心要点,其中包括这家科技巨 头在云资本支出领域的市场份额正不断扩大。穆尔对英伟达维持"增持"评级,并将其目标价定为210美 元。以约瑟夫·穆尔(Joseph Moore)为首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致客户的报告中指出:"投资者当前主要关 注需求端情况,而英伟达管理层对短期及长期前景的信心持续增强。管理层表示,目前我们看到的需求 增长,大部分源于云资本支出强劲增长趋势下的收入提升,主要体现为现有应用工作负载中计算核心从 CPU(中央处理器)向GPU(图形处理器)的迁移。这一增长趋势仍将持续,但具备广泛变革性的AI应用场 景目前尚未真正落地。" ...
大摩唱多硬件:HDD行业正进入“长期走强”周期 上行峰值延至2028年 瞄准西部数据(WDC.US)希捷科技(STX.US)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9:15
行业周期与核心观点 - HDD行业正进入“长期走强”周期,行业上行峰值将延长至2028年前,当前处于周期中期 [1] - 行业周期波动性降低叠加寡头垄断格局,HDD企业应获得高于历史周期的估值溢价 [5] 需求驱动因素 - HDD需求受云资本支出与AI双重驱动,呈现爆发式增长 [1] - 2025年全球Top11云厂商资本支出预计达4590亿美元,同比增长61%,2026年仍将保持16%的增速 [1] - 2024-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总支出预计达2.9万亿美元,其中85%将投向AI专用数据中心 [1] - AI推理工作负载成为关键增量,多模态数据生成量激增,1分钟压缩视频的数据量约为普通文本页的2万倍以上,大幅提升存储需求 [2] - HDD在云存储中占据核心地位,2025年云存储容量中82%由HDD承载 [2] - 近线HDD每EB采购成本仅为企业级SSD的1/8,成本优势难以替代 [2] 供给端状况 - 未来12个月HDD市场供给缺口约150EB,占市场需求的10%,且这一缺口将持续至2028年前 [2] - 供给受限核心原因在于HDD产能扩张难度极高,新建一座产能工厂需12个月完成设备采购与认证,再经12个月生产爬坡,单厂建设成本超5亿美元 [2] - 行业更倾向通过提升单盘容量而非扩产来满足需求,以维持高利润率 [2] 价格与市场动态 - 西部数据已于2025年9月12日宣布逐步上调所有HDD产品价格,希捷科技随后跟进,预计涨幅达7-10% [3] - 大型云厂商为保障供应,已与HDD厂商签订长期协议或采购订单,部分订单覆盖至2027年上半年,为行业需求提供18个月的可见性 [3] 西部数据业绩与估值 - 摩根士丹利预计西部数据FY26-FY28营收为112.86亿-151.66亿美元,较旧预测提升3%-32% [3] - 预计EPS为7.03-12.84美元,提升6%-58%,毛利率将从FY26的42.9%升至FY28的47.5% [3] - 目标价定为171美元,上行空间60%,牛市情境下可达215美元,提升111% [3] - 公司较希捷科技存在25%的估值折价,其UltraSMR高容量硬盘短期竞争力强,债务去杠杆、股票回购加速将缩小估值差距 [3] 希捷科技业绩与估值 - 摩根士丹利预计希捷科技FY26-FY28营收为104.62亿-136.73亿美元,提升3%-17% [4] - 预计EPS为10.71-20.54美元,提升4%-26%,毛利率从FY26的40.5%升至FY28的47.9% [4] - 目标价265美元,上行22%,牛市情境341美元,上升57% [4] - 公司优势在于HAMR技术领先,2026年下半年将推出40TB+ HAMR硬盘,预计FY27年HAMR贡献超50%毛利润 [4] 行业估值重估 - HDD行业估值存在结构性重估空间,核心是行业属性从周期品转向结构性增长品 [4] - 西部数据与希捷科技未来3年EPS复合增速超35%,位列硬件、半导体、网络行业前25% [4] - 两家企业当前PE分别为14倍、18.3倍,处于行业后25%,EV/Sales仅4-4.5倍 [4] - 通过回归分析,隐含合理EV/Sales目标倍数为8倍,存在80%上行空间 [4]
阿里云否认:相关消息不实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36
阿里云与寒武纪芯片传闻 - 传闻称阿里云追加寒武纪思元370芯片订单至15万片 但阿里云回应称采购15万片GPU消息不实[2] 寒武纪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 - 寒武纪8月股价大涨110.36% 主要因标的稀缺性和业绩反转[2] - 高盛一周内两次上调寒武纪目标价 最新12个月目标价上调14.7%至2104元 维持买入评级 较8月29日收盘价仍有41%上涨空间[2][3] - 高盛上调寒武纪2030年目标估值倍数从65倍至69倍 并预计2025年AI芯片出货量从14.3万片上调至14.5万片[3] - 寒武纪8月28日公告提示股价风险 称股价较7月28日上涨133.86% 存在脱离基本面风险[4] - 寒武纪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5] - 截至发稿时寒武纪股价报1395.09元 单日下跌6.53%[6] 行业需求与政策支持 - 中国云服务巨头加速AI基础设施投资 阿里2025年Q2资本支出达390亿元 环比增57%同比增100% 腾讯同期资本支出同比增119%[3] - 本土大语言模型推出和推理需求增长推动本土芯片组崛起[4] - 国务院新指导方针设定目标 到2027年和2030年六大关键领域新一代智能终端和AI代理渗透率分别达70%和90%以上[4] 寒武纪竞争优势 - 公司作为本土AI芯片领先企业将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和政策支持[2] - 收入规模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有助于改善运营成本率[2] - 高盛看好公司基于云资本支出增加 芯片组平台多元化和强大研发能力[2]
多领域呈积极态势!大摩IT硬件行业数据追踪:苹果(AAPL.US)App Store增长超预期 云资本支出强势反弹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5:01
App Store营收表现 - App Store净营收季度至今同比增长12.2% 超出摩根士丹利预期20个基点 带动服务增长预期上调10个基点约2000万美元 [1][2] - 主要市场中美国当月同比增长10.5% 中国增长5.6% 日本增长0.5% 全球其他地区增长21.0% [3] - 非游戏类应用营收同比增长19.7% 主要由生产力 照片与视频及娱乐应用驱动 游戏类营收增速降至2.6% [3] - 美国市场每下载净营收同比增长8% 显示变现能力未受外部链接风险显著影响 [3] 产品交付与生产动态 - iPhone 16系列全型号交货时间缩短至2天 国际市场交货时间普遍长于美国 [9] - 笔记本ODM第三季度生产量预测上调至3360万台 环比增长1% 主要受益于7月生产量超预期13% [4] - 第三季度笔记本出货量预计达4960万台 环比增长5% 但第四季度可能面临季节性疲软风险 [4] - Apple Vision Pro所有型号交货时间维持3天 需求保持平稳 [17]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表现 - 5月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2250万台 同比下降21% 其中iPhone出货量同比下降10% 国内品牌下降24% [10] - 6月iPhone出货量同比增长6% 非苹果智能手机(安卓+华为)出货量同比下降24% [10] - IDC与CAICT机构对苹果在华出货量统计存在持续差异 [10] 云计算与资本支出趋势 - 2025年云资本支出预测增长58%至4510亿美元 较半月前预测提升2个百分点 [7] - 前11大云服务提供商加权平均资本支出强度预计达18.6% 较2024年13.1%上升5.5个百分点 [7] - 2026年云资本支出市场共识预测同比增长16% 仍低于摩根士丹利预期 [7] 人工智能与研发投入 - 苹果AI相关职位占比从6年前10%提升至26% 其中深度学习岗位占60% 自然语言处理占30% [17] - 消费者电子净支出意愿为-11% 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 [17] 细分领域风险信号 - IBM咨询业务活跃职位发布量较第二季度末下降26% 90天滚动平均值下滑16% 暗示需求疲软 [7] - 硬盘市场2025年预计出货量下降0.5% 但ASP增长14% 推动行业收入增长14% [17] - iPhone 16e在发布27周后搜索强度低于前两代SE机型 [12]
AI算力需求继续井喷式扩张:英伟达供应持续告急 谷歌TPU引领ASIC后来居上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20:46
AI投资趋势 - 未来三年68%的受访CIO计划将超过5%的IT预算投入AI领域 当前占比约25% [1] - AI相关计算支出占IT预算比例预计从当前5 9%增至15 9% 年复合增长率41% 优于XPU半导体收入增长预期的30-35% [4] - 云支出占IT预算比例预计从当前25%提升至38% 年复合增长率9-13% [5] 半导体行业机遇 - AI算力需求推动AI GPU与AI ASIC双路线共同受益 英伟达 AMD 博通 ARM等企业将持续强劲增长 [6] - 谷歌TPU获OpenAI背书 强化ASIC生态领导地位 有望吸引苹果 Cohere等客户迁移 [8] - AI ASIC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扩张 与AI GPU趋于对等 当前AI GPU占据90%份额 美国四大科技巨头2026年AI算力支出或达3300亿美元 [9] 算力需求前景 - 推理端AI算力需求呈现"星辰大海"式增长 英伟达Blackwell系列预计创销售纪录 [9][10] - DeepSeek R1及NSA机制推动AI大模型效率提升 驱动AI应用加速渗透 芯片需求或呈指数级增长 [10] - "杰文斯悖论"预示AI大模型应用规模激增将带来史无前例的推理算力需求 [10] 英伟达估值预期 - Loop Capital预测英伟达市值或达6万亿美元 目标股价上调至250美元 [11] - 预计到2028年全球在英伟达AI GPU上的累计支出约2万亿美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