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迁移
搜索文档
苹果股价,能讲出“印度叙事”?
36氪· 2025-10-09 15:38
iPhone 17系列在印度市场表现 - iPhone 17系列在印度上市引发狂热抢购,排队队伍长达数百米并出现短暂肢体冲突 [1] - 苹果在印度的年销售额于2025财年创下近90亿美元历史纪录,较上一财年的80亿美元增长约13% [2] - 2025年第二季度,iPhone 16成为印度市场单季度出货量最高的机型,助力苹果实现有史以来最高的第二季度出货量 [7] 印度市场对苹果的战略意义 - 印度市场占苹果2025财年营收约3%,与中国分部的16%仍有差距,但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2] - 印度被视作苹果全球最重要的潜力市场之一,公司意在复刻其在华的成功经验 [2][3] - 印度智能手机超高端市场(>45000卢比)在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7%,为增速最快的价位区间 [7] 苹果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与品牌定位 - 苹果在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从2023年第三季度的6%提升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11%,并首次跻身市场前五名 [7][8] - 苹果凭借清晰的高端品牌调性,在印度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其产品起售价高达60000卢比,定位超高端 [9] - 苹果产品在印度年轻人心目中已成为一种“潮流符号”,类似于2012年左右的中国市场 [17] 苹果在印度的渠道与营销策略 - 苹果加快在印度开店步伐,2023年在新德里和孟买开设两家零售店,2025年9月在班加罗尔开设新店,并计划在浦那和诺伊达增设门店 [9] - 公司针对印度市场推出学生折扣、以旧换新、银行返现等本土化金融服务,以降低购买门槛 [10] 苹果在印度的供应链布局与制造能力 - 2025财年印度制造的iPhone总价值达到220亿美元,生产量同比增长近60%;2025年4-7月印度iPhone出口额达75亿美元 [11] - 苹果首次在印度生产所有四款iPhone 17新机型并直接供应美国,塔塔集团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承接印度iPhone总产量的一半 [11] - 参与苹果产品组装的17家企业中仅有两家来自中国,印度积极承接苹果产业链转移 [12] 印度供应链的优势与挑战 - 印度为消费电子企业提供直接补贴,组装产线工人工资比中国低7-8倍,成本优势明显 [14] - 印度工厂良品率目前为93%,较中国郑州工厂的97%低4个百分点,劳动力素质与技术水平和中国存在差距 [14] - 印度供应链本地化不足,关键零部件如芯片、OLED、摄像头模组仍需从中国、韩国、日本进口,导致平均库存天数高于郑州工厂 [14] - 印度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落后于中国,制约高端OLED模型的生产能力 [15] 印度市场对苹果估值的影响 - 印度是苹果销售端全球增速最快的单体国家,其高增长预期为苹果股价提供20-25倍市盈率的托底效应 [18] - 随着苹果资产与收入结构中印度成分占比上升,印度市场的好预期将逐步渗透进公司的估值逻辑 [18]
中国两轮"小电驴",海外狂飙!
芯世相· 2025-05-09 13:49
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出海现状 - 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加速出海,从东南亚、欧美扩展到非洲、中东等地区,在标准制定、生产制造、技术建设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9][13][14] - 2023年雅迪海外销量同比增长23%,并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将制造、组装环节转移至海外 [14][45]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4年两轮电动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达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40% [16] 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被称为"全球最卷市场",2022年雅迪和爱玛合计占据43.2%市场份额 [10][11] - 国内市场保有量已达4亿辆,相当于每3人拥有1辆,规模超越汽车,接近饱和 [12][13] - 国内经销商坦言行业利润微薄,"卖一辆车只挣一包烟钱",二线品牌定价常年在成本线上下徘徊 [12] 区域市场拓展策略 东南亚市场 - 越南、印尼、泰国推出"油改电"政策,印尼政府提供最高3000元人民币购车补贴 [21][22] - 爱玛在越南建厂并针对多雨高温气候加厚电池壳体,提升电机防护等级 [22] - 雅迪在印尼建设年产能300万辆的超级工厂,计划2026年全面运营 [22] 欧洲市场 - 欧盟要求2030年交通工具碳排比2020年削减55%,推动电动车增长 [24] - 小牛电动在欧洲主打高端智能电摩,部分产品定价近3000欧元,配备远程解锁、GPS追踪等功能 [25][27] 非洲与中东市场 - 非洲电动摩托换电模式显著降低成本,每辆车一年可为司机节省约400美元燃油和维修费用 [50] - 雅迪针对中东高温沙尘气候开发耐高温、防沙尘电池系统,并在迪拜设立售后服务中心 [29] 产业链优势 - 中国锂电池产能占全球82%以上,2023年总产能达904.5GWh [34][39] - 雅迪在印尼的超级工厂带动电机、控制器、模具等配套企业形成"小无锡工业带",实现产业链整体迁移 [45] - 浩万新能源与非洲换电平台斯皮罗合作,计划五年内交付50万辆电动摩托并建设1万个换电站 [49] 出海模式升级 - 企业从单纯产品出口转向"本地生产+本地销售",并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22][49] - 中国技术成为标准,如非洲换电站采用中国标准电池接口和软件系统 [51] - 行业从价格战转向输出"中国标准"和完整产业生态 [17][52][55]
中国两轮"小电驴",海外狂飙
36氪· 2025-04-30 17:17
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出海现状 - 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加速出海布局,从东南亚、欧美扩展到非洲、中东等地区,在标准制定、生产制造到技术建设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6] - 2022年雅迪和爱玛两大品牌合计占据43.2%的国内市场份额,国内市场接近饱和,保有量达4亿辆,相当于每3人拥有1辆[7][9] - 2023年雅迪海外销量同比增长23%,锡山区电动车及零部件企业2024年出口额达6亿美元,同比增长超40%[12] 区域市场拓展策略 - 东南亚市场:受油价上涨和环保政策推动,越南、印尼、泰国等国推出"油改电"政策,印尼提供最高3000元人民币购车补贴[19] - 欧洲市场:欧盟要求2030年交通工具碳排比2020年削减55%,小牛电动推出定价近3000欧元的高端智能车型[26][28] - 非洲市场:常州新能源与非洲最大电动车服务商斯皮罗合作,计划五年内交付50万辆电动摩托并建设1万个换电站[46] 产业链优势与本地化布局 - 中国锂电池产能占全球82%以上,2023年总产能达904.5GWh[39] - 雅迪在印尼建设年产300万辆的超级工厂,配套供应链企业同步迁移形成"小无锡工业带"[42][44] - 企业采用零部件出口+本地组装模式,既降低物流成本又提高安全性,如雅迪在巴基斯坦参与换电网络规划[12][50] 产品本地化创新 - 针对东南亚多雨高温气候,爱玛加厚电池壳体并提升电机防护等级[22] - 针对非洲市场,开发适配当地路况的电动摩托并建立换电网络,每年为司机节省约400美元成本[46] - 针对中东高温沙尘环境,雅迪开发耐高温防沙尘电池系统并在迪拜设立售后服务中心[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