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服务模式

搜索文档
三棵树(603737):差异化竞争开花结果 换道超车之势已成
新浪财经· 2025-08-20 16: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实现营收58.2亿元同比+1% 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107.5% 扣非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268.5% [1] - 25Q2单季度营收36.9亿元同比-0.2% 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103% 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96% [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0.26亿元(+7.61%)、144.93亿元(+11.26%)、160.97亿元(+11.0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1亿元(+168.55%)、10.71亿元(+20.19%)、13.11亿元(+22.32%) [3] 分品类收入表现 - 家装墙面漆收入15.7亿元同比+8.4% 销量+5.4% 均价+2.8% 剔除防水涂料影响后同比+13.5% [1] - 工程墙面漆收入18.0亿元同比-2.3% 销量+6.7% 均价-8.4% 剔除防水涂料影响后同比-2.7% [1] - 基辅材收入17.3亿元同比+10.4% 防水卷材收入4.6亿元同比-28.6% [1] - 墙面漆合计收入增长大幅跑赢竞争对手N(通用涂料收入同比-14.3%)整体收入增速(+1%)亦优于对手 [1]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Q2毛利率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反映产品+服务模式具备良好顺价能力 [2] - 销售期间费用率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双降 [2] - 资产负债率76.45%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改善 [2] 经营风险改善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0.9亿元同比少提0.7亿元 [2] - 应收款项及票据规模36亿元同比下降6.3亿元 经营风险大幅降低 [2] 战略与竞争优势 - 零售端依托马上住、艺术漆、美丽乡村三大新业态驱动产品结构优化与均价提升 [1] - 产品+服务差异化战略在乡村市场挖掘农村收入增长红利 在城市市场拥抱存量重涂需求 [2] - 民族涂料龙头通过工程涂料拓展与模式创新缩小与行业龙一差距 [3]
胖东来下场造奶粉,于东来会不会成为乳业雷军?
搜狐财经· 2025-08-19 07:15
育儿补贴政策与市场反应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自2025年起对一孩至三孩家庭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 预计惠及超过2000万婴幼儿家庭 [2] - 社交平台出现奶粉品牌涨价30元至50元/罐的传言 引发舆论热议并冲上热搜 阅读量突破亿次 [2][3] - 多家乳企包括某利 某鹤 某某美澄清涨价传言不实 某某美明确表态所有产品未涨价并坚守5%利润底线 [2][3] 奶粉价格波动真相 - 媒体调查显示近180天网售奶粉价格整体无上涨趋势 所谓涨价主因平台促销活动结束恢复原价 [5] - 部分产品价格实际下降 例如爱他美澳洲白金版3段奶粉从7月底186.07元/罐降至8月7日179.07元/罐 [5] - 线下渠道如登康贝比门店确认未涨价 反而推出买奶粉赠婴儿车 纸尿裤买二送一等促销 [5] 胖东来进军奶粉市场战略 - 胖东来2025年7月宣布加速布局奶粉及奶制品业务 聚焦民生供应与食品安全 [7] - 自有品牌销售额爆发式增长:2022年7500万元 2023年2.5亿元 2024年20亿元 2025年目标60亿元 [7] - 采用透明定价模式 计划通过"成本+15%-20%毛利"策略将国产奶粉售价降至200-250元区间 [9] 胖东来商业模式与行业影响 - 透明商业模式在白酒领域已验证 联名酒鬼酒产品定价200元/瓶 成本168.26元 毛利率15.87% [9] - 计划开放奶源追溯系统 共建欧盟标准专属牧场 实施三重检测机制确保全链路安全可视化 [9][10] - 可能采用OEM代工+自主设计轻资产路径 与某某美等乳企合作 利用生产线并主导配方设计 [10]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奶粉行业面临深度调整 2024年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下降7.4% 成人奶粉增长3.3% [11] - 传统乳企加速服务化转型 某鹤推出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惠及超80万家庭 某利和君乐宝跟进16亿元补贴 [14] - 政企合作模式放大政策效果 如京东超市母婴消费券立减10% 累计帮助493万家庭节省3亿元开支 [13] 消费者与市场特征 - 母婴行业渠道分化严重 线上线下价格差异显著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达前所未有高度 [6] - 胖东来目标客群与母婴消费主力高度重合:25-35岁中产家庭 注重品质与安全 拒绝过度品牌溢价 [11] - 行业长期存在信任危机 胖东来品牌形象与奶粉安全要求高度契合 易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 [10]
免费还是付费 智驾的商业化之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2 11:40
行业核心观点 -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警示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免费安装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削弱行业造血能力与创新根基 [2] - 智能辅助驾驶商业化路径存在显著分歧 部分企业推行免费策略 部分企业坚持收费模式 [2] - 行业正处于从传统产品型思维向"产品+服务"模式转型的关键阶段 [12][13] 车企收费策略分化 - 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系统在中国定价6.4万元 华为乾崑智驾年收费7200元 [2] - 零跑汽车宣布所有智能驾驶软件免费 并为已付费用户办理退款 [2][6] - 小鹏汽车早期对NGP软件收取2万元费用 后取消单独收费转为纳入整车价格体系 [3] - 某主流车企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标价3.6万元 实际通过购车优惠及捆绑促销低至3000元 [5] 免费策略成为主流趋势 - 比亚迪"天神之眼"高级别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全系车型 从10万元级秦PLUS到30万元级汉EV均无需额外付费 [7] - 小鹏汽车2024年将XPILOT 3.0系统改为全系标配 [7] - 理想汽车L系列车型全场景NOA辅助驾驶功能均包含在车价内 不设单独付费项 [7] - 奇瑞汽车"猎鹰智驾"系统覆盖全系燃油车与新能源车 6万元级小蚂蚁智驾版可免费使用基础辅助功能 [8] 消费者付费意愿分析 - 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软件付费意愿趋于冷淡 缺乏压倒性优势时形成"不收费"普遍预期 [5] - 订阅式收费模式用户接受度低 更多处于"名义收费、实际免费"状态 [6] - 首任车主免费权益在二手交易时成为折价因素 30万元新车一年后正常折旧30%估值21万元 因缺失智能驾驶权益再砍价1.5-2万元 [7] 不同级别智驾系统差异化逻辑 - L2级辅助驾驶如自动泊车、定速巡航已成为基础配置 普遍标配免费使用 [10] - L3级及以上系统因车企需承担更多安全兜底责任 收费具备合理性 [10] - 高阶系统需要持续投入工程师团队优化算法 付费模式能更好支撑长期研发 [10] 商业模式演进方向 - "打印机模式"可能成为未来方向 硬件免费耗材盈利 通过低价售车+高价服务实现转型 [11] - 软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一套系统可复制到百万辆车 使"硬件保本、软件盈利"成为可能 [11] - 若智驾系统能实现车辆自主运营创收 用户付费行为将从成本支出转变为投资回报 [10][11] 行业转型深层逻辑 - 传统车企延续产品型思维 将智能辅助驾驶作为标准化装配纳入整车定价 [12] - 新兴车企践行"产品+生态+服务"模式 将汽车视为承载服务的智能终端 [13] - 智能驾驶需要持续迭代 OTA升级使其无法像传统硬件那样"一卖定终身" [13]
倍轻松亮相樟宜机场COMPASS峰会 创新模式引领高端出行健康服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10:51
公司成就与行业认可 - 公司产品服务模式在樟宜机场COMPASS峰会引发广泛关注 展现高端出行健康服务领域的创新突破与行业影响力 [1] - 公司作为中国高端智能健康科技领军品牌 与戴森 迪卡侬等百余个国际知名品牌共同受邀参与行业峰会 [1] - 公司门店成为樟宜机场旅客行程中的舒适绿洲 通过智能眼部按摩和肩颈速按摩等服务满足旅客即时身心放松需求 [1]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构建产品即服务 服务深化产品的综合解决方案 以应对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1] - 模式依托三大支柱:智能硬件科技赋能(融合中医穴位理论 智能传感与算法科技) 场景化专业服务加持(提供专业体验引导与定制化方案) 多元需求全覆盖(从单品护理到全身系统放松方案) [2] - 该模式为高端按摩器行业在消费下行期提供价值创新与体验深化是穿越周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启示 [2] 战略布局与扩张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5日在樟宜机场标志性商业休闲综合体星耀樟宜开设全新门店 [2] - 新店推出升级版即时放松全身解决方案 旨在旅客短暂停留时间内实现高效身心充能 [2] - 此举深化与全球顶级航空枢纽合作 探索机场内更具潜力经营点位和服务模式 [2]
年中论道:钢市“下半场”棋局何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8:52
宏观经济与行业背景 - 2025年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外贸出口压力加大,经济复苏面临挑战 [1] - 钢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周期,钢铁企业需寻找突围路径 [1] - 7月11日-12日举办2025"我的钢铁"年中大会,聚焦宏观经济、行业形势及市场前景,探讨高质量发展路径 [1] 行业运行与盈利分析 - 上半年钢铁行业盈利同比增长,核心原因是粗钢产量大幅下降和自律控产,印证"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的重要性 [2] - 美国关税政策对国内钢材直接出口冲击有限,但通过影响主要进口国可能间接威胁出口总量,并对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造成潜在影响 [2] 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钢铁行业面临三大挑战:传统需求收缩与高端用钢需求增长并存、美国关税战冲击全球市场、超低排放改造成本压力递增 [3] - 行业需通过降本攻坚(优化工艺流程、强化供应链)、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创新(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实现转型 [3] - 呼吁企业从单一产品供应向"产品+服务"模式转型,加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3] 需求结构与长期展望 - 钢材消费结构和总量变化是行业深度调整的根本因素,建筑用钢将减量趋稳,汽车/机械等制造业用钢占比提升 [4] - 短期下半年需求大概率下降,建筑业兜底作用减弱,制造业用钢增量存不利因素 [5] - 长期粗钢需求将维持峰值平台,预计2035年产量8-9亿吨,2050年稳定在8亿吨,保持全球最大内需市场地位 [5] - 东南亚/非洲/中东地区需求增长空间大,"两新"政策拉动作用暂未达千万吨级,房地产高品质住房和汽车保有量提升将带来新增需求 [5] 市场策略与政策预期 - 行业需摒弃规模扩张理念,严控产量、强化自律以反"内卷",避免恶性竞争 [6] - 下半年钢材市场面临"五难"(格局难改/机会难遇等),但"两稳"政策加码(稳房价/稳股价)可能带来转机 [6] - 工业品库存拐点将至叠加反"内卷"措施推进,价格或反弹且持续时间长于2024年下半年 [6] - 呼吁以数字化/智能化驱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推动数字技术穿透生产-贸易-服务全流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