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SD全自动驾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免费还是付费 智驾的商业化之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2 11:40
行业核心观点 - 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警示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免费安装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削弱行业造血能力与创新根基 [2] - 智能辅助驾驶商业化路径存在显著分歧 部分企业推行免费策略 部分企业坚持收费模式 [2] - 行业正处于从传统产品型思维向"产品+服务"模式转型的关键阶段 [12][13] 车企收费策略分化 - 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系统在中国定价6.4万元 华为乾崑智驾年收费7200元 [2] - 零跑汽车宣布所有智能驾驶软件免费 并为已付费用户办理退款 [2][6] - 小鹏汽车早期对NGP软件收取2万元费用 后取消单独收费转为纳入整车价格体系 [3] - 某主流车企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标价3.6万元 实际通过购车优惠及捆绑促销低至3000元 [5] 免费策略成为主流趋势 - 比亚迪"天神之眼"高级别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全系车型 从10万元级秦PLUS到30万元级汉EV均无需额外付费 [7] - 小鹏汽车2024年将XPILOT 3.0系统改为全系标配 [7] - 理想汽车L系列车型全场景NOA辅助驾驶功能均包含在车价内 不设单独付费项 [7] - 奇瑞汽车"猎鹰智驾"系统覆盖全系燃油车与新能源车 6万元级小蚂蚁智驾版可免费使用基础辅助功能 [8] 消费者付费意愿分析 - 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软件付费意愿趋于冷淡 缺乏压倒性优势时形成"不收费"普遍预期 [5] - 订阅式收费模式用户接受度低 更多处于"名义收费、实际免费"状态 [6] - 首任车主免费权益在二手交易时成为折价因素 30万元新车一年后正常折旧30%估值21万元 因缺失智能驾驶权益再砍价1.5-2万元 [7] 不同级别智驾系统差异化逻辑 - L2级辅助驾驶如自动泊车、定速巡航已成为基础配置 普遍标配免费使用 [10] - L3级及以上系统因车企需承担更多安全兜底责任 收费具备合理性 [10] - 高阶系统需要持续投入工程师团队优化算法 付费模式能更好支撑长期研发 [10] 商业模式演进方向 - "打印机模式"可能成为未来方向 硬件免费耗材盈利 通过低价售车+高价服务实现转型 [11] - 软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一套系统可复制到百万辆车 使"硬件保本、软件盈利"成为可能 [11] - 若智驾系统能实现车辆自主运营创收 用户付费行为将从成本支出转变为投资回报 [10][11] 行业转型深层逻辑 - 传统车企延续产品型思维 将智能辅助驾驶作为标准化装配纳入整车定价 [12] - 新兴车企践行"产品+生态+服务"模式 将汽车视为承载服务的智能终端 [13] - 智能驾驶需要持续迭代 OTA升级使其无法像传统硬件那样"一卖定终身" [13]
详解特斯拉2亿美元天价赔偿案:马斯克吹过的牛都成为了证据!
新浪科技· 2025-08-04 13:34
案件判决 - 特斯拉因2019年佛罗里达致命车祸首次被判承担部分责任 需支付总额2.43亿美元赔偿 其中4300万美元为补偿性赔偿 2亿美元为惩罚性赔偿 [1][2] - 陪审团认定特斯拉对事故负有三分之一责任 驾驶员因低头捡手机承担三分之二责任 [2] - 特斯拉不认可判决 计划提出上诉 认为审判存在重大法律错误和不规范行为 [2] 惩罚性赔偿制度 - 美国法律体系独有的惩罚性赔偿旨在惩罚恶意欺诈或严重疏忽行为 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9倍 [4] - 惩罚性赔偿支付给原告而非政府 律师通常抽取30%至40%费用 企业上诉后赔偿金额常被大幅削减 [4] - 历史案例显示麦当劳咖啡烫伤案惩罚性赔偿从270万美元降至48万美元 孟山都除草剂案从2.5亿美元降至2100万美元 [6] 事故细节与责任认定 - 2019年4月25日驾驶员开启Autopilot后低头捡手机 以100公里时速闯过停车标志撞上雪佛兰SUV 致1死1伤 [8][9] - 受害者家属认为特斯拉营销方式误导驾驶员以为Autopilot完全自主 且事故路段不适合该系统使用 [11] - 特斯拉辩称事故与自动驾驶技术无关 完全由驾驶员分心造成 当时防撞技术无法防止悲剧 [12] 马斯克言论与营销争议 - 马斯克2016年称特斯拉传感器系统"superhuman" 车辆可"比人类更安全地进行自主驾驶" [13] - 2016年特斯拉发布视频称"驾驶员仅因法律原因坐在驾驶座上" 后被揭露为误导性宣传 使用预先测绘路线 [16] - 2019年马斯克网上宣称"全自动驾驶将会奏效 接近解决" 这些言论成为法庭关键证据 [15] 行业影响与监管环境 - 特斯拉首次输掉Autopilot相关诉讼 天价赔偿可能推动更多类似追责诉讼 [18]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报告显示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涉及至少467起碰撞事故 包括13起致命事故 [24] - 加州监管部门指控特斯拉虚假宣传Autopilot和FSD功能 寻求暂停售车执照至少30天 [28] - 特斯拉在加州未获无人驾驶出租车资质 近期推出的出行服务需安全员坐在驾驶位 被指错位营销 [30] 技术定位与法律挑战 - Autopilot和FSD实际为L2+级辅助驾驶系统 距离L4级自动驾驶有明显差距 事故中驾驶员需承担全部责任 [26] - 特斯拉因"自动驾驶"命名及营销方式持续面临虚假误导营销诉讼 加州集体诉讼仍在审理中 [26] - 过往多数类似诉讼以和解告终 2018年华人工程师事故家属在起诉六年后与特斯拉达成和解 [23]